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做單純的人,走幸福的路(5)

43、一個家庭沒有書籍,如同這個房間沒有窗戶。

——(法國)伏爾泰

閱讀使人充實,交談使人敏捷,寫作和筆記使人精明,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得以明凈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條路,在這條路上的跋涉痕跡成為我們每個人一生唯一的軌跡,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所見的風景是有限的。書籍就是望遠鏡,書籍就是一盞明燈,讓我們看得更遠、更清晰。同時,閱讀也讓我們知道誰與我同行,又有誰看到了怎樣的風景,我們又該如何進行自我追求與調整。

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伏爾泰是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

44、幸福不過是欲望的暫時停止。

——(德國)叔本華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能夠幸福地活一生,是每個人心中的夢想。但是怎樣才能求得幸福呢?那就是要清醒地知道幸福之道的根本在我們自己。

當你擁有了一顆善于發現美好、快樂和幸福的心時,你就擁有了一雙在紛亂的世界中找到幸福的眼睛,你就會是一個幸福的人。

仔細想想,也許我們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我們已經擁有了簡單的幸福和快樂,難道這還不夠嗎?盲目追求幸福的結果,只會讓我們離幸福越來越遠。當我們用心去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才會發現原來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要以清醒的心態、從容的步履走過人生的歲月,不要讓貪婪填滿我們的心田。要知道我們終生勞苦而獲得的財富和我們所能享受到的世俗的歡樂都只是過眼云煙,只有無欲的心才能給我們以安慰。我們可以允許財富進入我們的屋內,但永遠不要讓它主宰我們的心靈。

45、世界未有比真誠人更為可貴的。

——(古羅馬)西塞羅

若讓虛假占了上風,你就會失去真誠。在人的一生中,沒有比享受真誠更令人幸福的事情了。

真誠,使人與人之間增添了無窮的精彩和樂趣。擁有真誠就擁有陽光、擁有明天;而失去真誠,則失去美、失去愛,直至失去靈魂。

真誠不是智慧,但是它常常放射出比智慧更誘人的光澤。真誠就像一塊敲門磚,坦誠的態度和言行往往能夠打動人心,使對方愿意與你做朋友。

待人應真心地對待每個人每件事,而不拘泥于條條框框;處理事情應當根據具體情況,有彈性地分別對待,才能取得好效果。

正如古語所說:“君子如水,隨圓就方,無處不自在。”

現實生活中,無論經商還是處世,首先要讓人感受到誠信。

以信為本,做人除了必須誠懇之外,還必須圓通靈活,這并不是教人圓滑狡獪,而是教人做事要有彈性。

真誠是一個人踏入這個世界的通行證。一個真誠的人是真正有力量的人,他對人對事皆出于真心,不會為了牟取私利而虛偽做作,自然能贏得大家的尊敬。

46、左右天下的人,須先左右自己。

——(古希臘)蘇格拉底

人的命運攥在自己的手中,無須別人來左右,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一個人只有把命運攥在自己手里,才能活得理直氣壯,才能活得有滋有味。要做到這一點,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你必須要行得端、坐得正、心不貪、手不伸、自食其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自己的命運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里,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記得看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于和別人比較,放棄自己。”是啊,如果連做真實自己的權利都不要了,怎么能做好其他的事情呢?

命運并非天定,它掌握在你自己的手心里。只要有征服命運的信心和決心,每個人都可以征服命運,每個人都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

用智慧為人生去蕪存菁,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體會人生的價值和生存的智慧,讓生活充滿自信和樂觀。

想左右天下的人,須先能左右自己。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

47、人最得意的時候,會有最大的不幸光臨。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順境雖好,但往往因得意忘形,反而使人墮落。”其實,這世上有很多人,并不是被失敗打敗的,而是被勝利擊垮的。因為一個人得意時,往往會被勝利或榮耀沖昏了頭腦而失去應有的冷靜。

這時,即使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或是災難即將來臨,得意者卻有可能全然不覺,從而讓自己遭受打擊或面臨更大的災難。要知道這世間沒有永遠的勝利者。一個人也不可能事事占得先機,得意時更需淡定面對。

一個人如果自以為已經有了許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敗可能就在眼前了。所以,取得成績,取得成功時,切勿得意忘形。

滿足是成功的絆腳石,我們要不斷地歸零、不斷地進取。不要滿足于現狀,時時制定新的目標,時時超越自己,時時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成功的路。

48、不要把信仰懸掛在墻壁上。

——(古羅馬)愛比克泰德

信仰是一根支柱,支持著我們在這個社會向正確的方向邁進。

強烈而執著的信仰,使人們在正視現實的不公正,無奈絕望之時仍然能看到希望之光。

生活中,無論我們遇到什么樣的絕境,只要有信仰,心中便會始終抱有一線希望。信仰愈強烈,希望之光就愈亮,它給人的推動力也就愈大,信仰是支撐起生命的柱子。

一個人一旦有了信仰,那就是有了支撐他面對生活中磕磕碰碰的支柱。以后再遇到困難、失敗和沮喪時,只要想到還有這樣一個信仰,又會重新振作。

不管我們承不承認,信仰是積聚在內心的一股莫大力量,它可以左右你的生活和人生觀乃至價值觀,可以呵護你的心靈,可以幫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正確的航標。擁有信仰,你能夠得到心靈的力量。

愛比克泰德(55—130):古羅馬最著名的斯葛學派哲學家。

49、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中國)孔人生短暫,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使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不朽的業績呢?

這世上,沒有利用不了的時間,只有自己不利用的時間。爭取時間的唯一辦法是善用時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假如你善于有效利用并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投入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效益,在有限的生命時間里做出不朽的業績,這樣的人生無疑是一種快樂的人生。

孔子(前551—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50、寵辱若驚,大患若身。

——(中國)老何為寵辱若驚?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只有做到“淡泊明志,寵辱不驚”,才能看透世事的險惡,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獲得心靈的寧靜。

作為普通人,我們常有的是寵辱若驚,既不淡泊也不明智,因此寵辱不驚的人生修養要很豁達的心胸才能做到。但是并不是因為我們平凡就達不到這種境界,人生境界的高低不在于個人社會地位的高低,而在于眼界的高低。

如果你的胸懷寬廣,能夠承載很多得意與失意,那么你就可以從容地走完一生。

老子(約前571—前471):又稱老聃,原名李耳,字伯陽。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山县| 沿河| 涡阳县| 冷水江市| 郸城县| 上虞市| 南召县| 华容县| 永城市| 济源市| 夏津县| 珠海市| 林周县| 潞西市| 洛扎县| 江口县| 湘潭县| 若尔盖县| 萨迦县| 临江市| 彭泽县| 子洲县| 昂仁县| 栾川县| 茌平县| 库车县| 孝感市| 涞水县| 双桥区| 都江堰市| 云梦县| 北京市| 福建省| 大厂| 墨竹工卡县| 扎囊县| 镇赉县| 邓州市| 富源县| 元江|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