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BA密碼
- 阿魚
- 4092字
- 2019-01-03 01:27:39

發表于2013年5月30日。季后賽東部決賽第4戰,熱火、步行者兩隊展開“假摔競賽”,詹姆斯與韋斯特的“激情碰撞”成為經典畫面。無論聯盟如何重拳打擊,“假摔現象”在NBA場上始終屢禁不止。如今,快船成為全聯盟最不受歡迎的球隊,其中有一項重要原因,就是球隊兩大巨星保羅、格里芬都熱衷于“假摔”。Youtube甚至為格里芬專門開通了一個“假摔頻道”,評語是:“快來看史上最全中槍鏡頭!”
假摔
關鍵不是像不像女人而是裁判的眼睛
○ “有些家伙習慣性假摔已經很多年了,他們總是盡量占便宜。只要能幫助球隊獲勝,不管需要做什么,做就是了。(假摔)甚至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勒布朗·詹姆斯
○ 在籃球世界里,“假摔”的英文單詞是“fIopping(猛然坐倒)”,到了足球世界里卻變成“diving(跳水、俯沖)”,也許是因為一個主要向后倒,一個主要向前沖;一個是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一個是屈膝抱腿難度系數4.8

克勞福德,是的,就是喬·克勞福德。2014年5月27日,東部決賽第四場,熱VS步行者,比賽尚未開打,氣氛就已經異常凝重。這場比賽的主裁判由當今裁判界聲名最盛的喬·克勞福德擔任,NBA時任總裁大衛·斯特恩和繼任總裁亞當·蕭華也親臨現場觀戰。“金哨執法+總裁督戰”,這已是聯盟為保證吹罰公平所能啟用的最高規格。結果,第4節的幾個關鍵判罰——一次24秒違例、一次出界、韋德走步和詹姆斯6犯離場——還是在賽后激起軒然大波,連事不關己的杜蘭特都忍不住在Twitter上吐槽:“糟糕的判罰。”
比充滿爭議的關鍵判罰更引人注目的是熱和步行者兩支球隊在比賽中層出不窮的假摔怪相。其中有一個畫面堪稱全場縮影:詹姆斯與韋斯特在禁區中不期而遇,兩人在擦肩之際仿佛心有靈犀,輕觸之后馬上一拍兩散,一個橫身飛出滿地打滾,一個張牙舞爪腳步踉蹌,合力表演出一套姿態曼妙的“沾衣十八跌”——最好笑的是,兩人的表演如此投入,裁判還是沒響哨。
用昔日公牛“三分王”史蒂夫·科爾的話來說,這場比賽“簡直就是一場假摔盛宴”。科爾還說:“如果NBA真有心把整治假摔當回事,兩隊有很多人都會被罰掉一大筆錢。”說起來,科爾的言論多少有點“馬后炮”的意思。早在這輪系列賽開打之前,步行者主帥沃格爾就曾公開炮轟熱是“全聯盟最會假摔的球隊”,他說:“有些時候,甚至連一點身體接觸都沒發生,他們的人就橫著飛出去了。”
沃格爾因為這番話被聯盟罰了15000美金,但他的這番話其實并不夸張。下面這個鏡頭,記性好的球迷說不定還有印象。在一場熱對陣公牛的比賽中,布澤爾持球做了一個虛晃動作,上前防守的波什呆立片刻,突然捂住面門向后一倒,哨聲隨即響起,布澤爾啞然失笑,一臉無奈。公牛主帥錫伯杜,在那年對陣熱的系列賽中也曾抱怨過詹姆斯的假摔,但詹姆斯的回應是:“我才不需要假摔,我的比賽風格是充滿侵略性,我從來不玩假摔這一套。”
從2013-2014賽季,熱確實沒有一名球員因為假摔而被警告或罰款,但詹姆斯的這套說辭在美國的籃球媒體界還是引發了一陣議論。有名記忍不住通過視頻吐槽:“‘詹皇’,省省吧,你在假摔界早就是名人堂級別了!”還有記者列舉出一長串視頻,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韋德就是全聯盟最臟的球員”。更有專欄作家開起了玩笑:“要是總決賽在熱和馬刺兩隊之間舉行,咱們就等著看每場比賽至少24次假摔吧!”
假摔是指通過有意偽裝的動作來制造對手犯規,從而在判罰中獲益。從本質上講,假摔是一種對裁判的欺騙性行為,不管是否符合規則,至少有悖于公平競賽的體育精神。然而令人尷尬的是,盡管“假摔”聽上去不怎么光彩,但這種現象在NBA聯盟可謂源遠流長。早在1973-1974賽季,“權傾天下”的“紅衣”奧爾巴赫就曾通過電視節目公開批評假摔現象。1997年,為了防止球員在籃下故意摔倒,聯盟還專門在籃下畫了一個半徑為1.22米的圓形區域,以此作為進攻有理區。2008年5月28日,NBA聯盟再次重申要“嚴打假摔”,甚至搬出“停賽”來威脅球員。只可惜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一直到2013-2014賽季才正式啟動了“第1次警告、第2次罰款、第3次遞增、第5次禁賽”的處罰機制。
看上去,聯盟好像是終于動真格的了,但事實上效果如何呢?簡單算一筆賬就一清二楚。NBA有30支球隊,每支球隊一個賽季要打82場比賽,累積一個賽季共舉辦超過1200場比賽——真正被處理的“假摔”事故只有24次,其中被罰款5000美金的只有5個人(阿西克、巴里亞、埃文斯、馬丁和杰拉德·華萊士)。步行者中鋒希伯特就直言不諱:“罰款基本沒用,熱的球星們有的是錢。”詹姆斯也承認:“這才是正式啟動罰款的第一年而已,不可能馬上見效。”于是,當東部決賽第4戰中充斥著夸張的表情、痛苦的喊聲和頻繁的倒地時,球迷們也就見怪不怪了。
對平均年薪超過500萬美元的NBA球員來說,5000美金的罰款實在不痛不癢,如果能在比賽的關鍵時刻通過假摔獲得理想判罰,何樂而不為?大衛·韋斯特實話實說:“有些時候,有些家伙確實因此獲益。”詹姆斯也表示:“有些家伙習慣性假摔已經很多年了,他們總是盡量占便宜。只要能幫助球隊獲勝,不管需要做什么,做就是了。”他甚至還說,“(假摔)甚至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好吧,這個觀點要看你從什么角度來理解。應該承認,假摔是一門兒技術活,不是隨便哪個球員都能在場上隨時隨地應聲而倒。要想精通假摔藝術,除了要有超凡的身體控制能力,還得有意識地進行大量訓練,必要的時候還得事先做足功課。前NBA球員特雷·羅林斯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他說:“當朱萬·霍華德準備低位單打,他的左臂總會習慣性抬起來。如果你是一個有經驗的假摔者,無論什么時候看到他抬起左臂,你就應該馬上摔倒。”倒地的時機必須拿捏得爐火純青,早一分會無法騙過裁判,晚一分又有毀容傷身的風險。最后,你還需要有足夠強大的抗擊打能力,否則會弄巧成拙,假摔變成真摔,吃不了兜著走。
不是只有詹姆斯一個人對假摔口是心非,他的前隊友“大鯊魚”奧尼爾也曾經在這檔子事兒上出爾反爾過。奧胖生平最不齒的假摔高手是穆托姆博和迪瓦茨,他總譏笑這兩人“打球就像個女人”,還聲稱自己體內一點兒假摔的天賦都沒有,結果卻在2009年3月3日對陣“魔獸”霍華德時當眾假摔,被氣急敗壞的魔術主帥大范甘迪指著鼻子怒斥:“打球要有點男人樣!”
假摔是如此膾炙人口的話題,以至于每年總要被不同媒體熱炒好幾遍。《體育畫報》曾經評選過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假摔高手,結果當選榜首的不是某一位球星,而是一整支球隊——杜克大學校隊(現在你該知道巴蒂爾的假摔才華從何而來了吧)。該媒體還曾在球員中間發起過匿名投票,讓他們選出自己眼中最難纏的15名假摔大師,最終包括:克里斯·波什、肖恩·巴蒂爾、拉加·貝爾、德里克·費舍爾、馬努·吉諾比利、勒布朗·詹姆斯、托尼·帕克、克里斯·保羅、安德森·瓦雷喬、德懷恩·韋德、托尼·阿倫、科比·布萊恩特、凱文·馬丁、路易斯·斯科拉、安德雷斯·諾西奧尼。據說,還有一大堆球員被“榮譽提名”:布雷克·格里芬、何塞·巴里亞、保羅·皮爾斯、科里·馬蓋特。下面我們摘錄部分當事人,看旁人或自己怎么說吧:
克里斯·波什 “克里斯·波什做了個瘋狂的假摔,啊哈哈,太搞笑了。”——俄克拉荷馬雷霆當家球星凱文·杜蘭特
肖恩·巴蒂爾 “——如果有人因為假摔要從我這里拿走10美元,我都會很生氣。”——肖恩·巴蒂爾
拉加·貝爾 “拉加·貝爾是一個被高估的球員,他根本不懂防守,只會像個娘們似的假摔。他應該去WNBA打球!”——湖人球迷
德里克·費舍爾 “你說德里克(費舍爾)?我認為他除了擅于假摔外,并沒有什么其他的過人之處。當然,他在球場上很努力,他畢竟在這個聯盟待了很多年了,知道如何去假摔。”——洛杉磯快船主教練道克·里弗斯
馬努·吉諾比利 “我只有200磅,而我每次都會斜插進籃下對抗那些體重300磅的大家伙,被一通暴風驟雨式的撞擊后還要穩穩站在地上,哪有那么容易!”——馬努·吉諾比利
勒布朗·詹姆斯 “我從不假摔。”——勒布朗·詹姆斯
克里斯·保羅 “請速度派一輛救護車到奧本山宮殿球館,(克里斯)保羅被狙擊手打中了。”——底特律記者羅勃·佩雷茲
安德森·瓦雷喬:“我還以為假摔是歐洲人發明的,但現在我知道它到底是從哪兒來的了。”——邁阿密熱總裁帕特·萊利
德懷恩·韋德 “……裁判吹哨,比賽繼續。”——德懷恩·韋德
托尼·阿倫 “我當時以為那不是個危險的動作,但現在看來我想應該很危險。這或許是導致他(托尼·阿倫)夸大的原因吧。”——圣安東尼奧馬刺第六人馬努·吉諾比利
科比·布萊恩特 “我討厭假摔,在我小時候踢足球時,就討厭假摔,現在我也很討厭假摔。”——科比·布萊恩特
路易斯·斯科拉 “我看了不少(弗拉德)迪瓦茨的錄像帶,他是一個很偉大的歐洲球員,我學習到一些防守的技巧。”——路易斯·斯科拉
布雷克·格里芬 “這真的是(布雷克)格里芬嗎?我以為是文斯·卡特呢。他們看起來都一樣,每次和對手撞擊之后,他們都仿佛被撞死了一樣。”——沙奎爾·奧尼爾
何塞·巴里亞 “他們敢推我,我就敢倒,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何塞·巴里亞
保羅·皮爾斯 “我跟杰梅因說,皮爾斯沒事的,因為我知道根本沒人碰到他。是不是他經常借此休息一下呢?”——昆廷·理查德森。
說起來,假摔并不是籃球比賽中獨有的現象,足球場上的假摔更是驚心動魄。說來好玩兒,在籃球世界里,“假摔”的英文單詞是“flopping(猛然坐倒)”,到了足球世界里卻變成“diving(跳水、俯沖)”,也許是因為一個主要向后倒,一個主要向前沖;一個是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一個是屈膝抱腿難度系數4.8。因為討厭假摔現象,美國網民自發創建了一個叫作“stoptheflop.net(停止假摔)”的網站,可見假摔給人們造成了多么大的心理創傷。美國民間籃球甚至因此流行起了“noblood, nofoul (不見血,無犯規)”:別婆婆媽媽裝可憐,不把人打死就不算個事!
除了能在比賽中獲利,假摔究竟為什么能在聯盟長盛不衰?之前提到的那位前NBA球員羅林斯說:“假摔就是比賽的一部分。有的時候,裁判明明知道你是假摔,但你實在摔得太漂亮了,他們也忍不住要為你響哨。”被記者們指為“聯盟最臟球員”的韋德說得更實在:“如果一定要把所有的假摔都處理掉,那NBA可能就不存在了。”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其實,假摔與否,真沒那么要緊。只要摔出水平、摔出風格、摔出一個好造型,何妨多摔幾次?人生能有幾回摔,都打到東部決賽的份上了,此時不摔,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