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紀(jì)念F.P.D.(1)
- 查令十字街84號
- (美)海蓮·漢芙
- 4909字
- 2016-05-04 18:06:24
“你們?nèi)羟『寐方?jīng)查令十字街84號,
請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她良多……”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英國,倫敦中西二區(qū)
查令十字街84號[1]紐約市
東九十五大街14號
1949年10月5日
諸位先生:
我在《星期六文學(xué)評論》[2]上看到你們刊登的廣告,上頭說你們“專營絕版書”。另一個字眼“古書商”總是令我望之卻步,因為我老是認(rèn)為:既然“古”,一定也很“貴”吧。而我只不過是一名對書籍有著“古老”胃口的窮作家罷了。在我住的地方,總買不到我想讀的書,要不是索價奇昂的珍本,就是巴諾書店[3]里頭那些被小鬼們涂得亂七八糟的邋遢書。
隨信附上一份清單,上面列出我目前最想讀而又遍尋不著的幾本書。如果貴店有符合該書單所列,而每本又不高于五美元的話,可否徑將此函視為訂購單,并將書寄給我?
你忠實的
海蓮·漢芙(小姐)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倫敦中西二區(qū)查令十字街84號
海蓮·漢芙小姐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28
東九十五大街14號
1949年10月25日
敬愛的夫人:
謹(jǐn)在此回復(fù)您于本月五日的來函。敝店很榮幸能為您解除三分之二的困擾。您所列出的三種哈茲里特[4]散文,均收錄于這本典范出版社[5]的《哈茲里特散文選》內(nèi);斯蒂文森的作品則在《致少女少男》[6]中可以找到。我們挑出兩本品相較好的書為您寄上,相信不久后即可送達您的手中,祈盼您會滿意。隨書附上發(fā)票,請查收。
至于您提及的利·亨特[7]的散文,目前頗不易得見,不過我們會留意是否能找到收羅齊全且裝幀精良的版本,屆時將再為您寄上。而您所描述的拉丁文圣經(jīng),目前敝店并無存書,僅有晚近出版、布面精裝普通版的拉丁文和希臘文《新約全書》,不知您是否有興趣?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FPD敬上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英國,倫敦中西二區(qū)
查令十字街84號紐約市
東九十五大街14號
1949年11月3日
諸位先生:
今天收到你們寄來的書,斯蒂文森的書真是漂亮!把它放進我用水果箱權(quán)充的書架里,實在太委屈它。我捧著它,生怕污損它那細(xì)致的皮裝封面和米黃色的厚實內(nèi)頁。看慣了那些用慘白紙張和硬紙板大量印制的美國書,我簡直不曉得一本書竟也能這么迷人,光撫摸著就教人打心里頭舒服。
住在樓上的女孩兒凱特,她的英國男朋友布萊恩幫我將賬單上列的書價一英鎊十七先令六便士換算成美金五元三角,希望他沒算錯。我寄了五元和一元的鈔票各一張,多出來的七角請用來支付《新約全書》,那兩本我都要買。
你們可否行行好?下回先將書價換算成美金。我連算簡單的美金加減都一塌糊涂了,要我把英鎊換算成美金真是阿彌陀佛。
海蓮·漢芙
我希望在你們那邊,“夫人[8]”的意思和我們這邊指的是兩碼事。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倫敦中西二區(qū)查令十字街84號
海蓮·漢芙小姐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28
東九十五大街14號
1949年11月9日
敬愛的漢芙小姐:
您寄來的六元書款已悉數(shù)收到,不過我們建議您不妨改以郵政劃撥的方式付款,如此不但對你我雙方都較為便利,亦比直接將鈔票放入信封內(nèi)要保險得多。
我們非常高興得知您如此喜歡那本斯蒂文森的書。兩本《新約全書》已于今日付郵,賬單亦一并附上,同時依照您的囑咐,將書款分別以英鎊與美金計價。我們期盼您也會喜歡此次寄去的兩本書。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FPD敬上
東九十五大街14號
1949年11月18日
這算哪門子新約圣經(jīng)啊!
好心替我轉(zhuǎn)告英國圣公會諸公,他們平白糟蹋了有史以來最優(yōu)美的文章。是哪個家伙出餿主意把通俗拉丁文圣經(jīng)整成這副德性?他們活該都下十八層地獄,你記著我的話準(zhǔn)沒錯。
其實我犯不著火冒三丈,我本身是猶太人。不過我的嫂子是天主教徒;弟媳是衛(wèi)理公會的;還有一票皈依長老教派的表親(全是被我的亞伯拉罕叔公拉去改宗的);還有一個到處宣揚基督信仰療法的姑媽。他們要是知道有這么一本英國人搞出來的不三不四的拉丁文圣經(jīng),個個不暴跳如雷才怪!(話說回來,他們搞不好根本不曉得現(xiàn)在還有拉丁文哩。)
哼,去他的!我手邊還有一本從我的拉丁文老師那兒借來的圣經(jīng),暫且先不還他就是了,等你們找一本賣給我再說。
寄去四元支付我欠你們的三元八角八分,你就拿多出來的一角二去買杯咖啡喝吧!我住的地方附近沒有郵局,我才不要為了劃撥三元八角八分,大老遠跑到洛克菲勒廣場去大排長龍呢。何況,如果要等到我哪天有空順道去辦事,口袋里的三元八角早就被我花得一毛不剩了。我對美國郵政和皇家郵政有十足的信心。
你們有蘭多[9]的《假想對話錄》嗎?我想全套應(yīng)該不止一本,我想讀的是“希臘對話錄”,如果里面有伊索[10]和蘿多彼[11]的對話,就是那一本沒錯。
海蓮·漢芙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倫敦中西二區(qū)查令十字街84號
海蓮·漢芙小姐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28
東九十五大街14號
1949年11月26日
敬愛的漢芙小姐:
您的書款已安全寄達,我們會將多出的一角二分先計入您在敝店的專屬賬戶中。
很湊巧,敝店正好有收錄“希臘對話錄”的《沃爾特·薩維奇·蘭多作品暨傳記全集》中的第二卷,“羅馬對話錄”亦收錄其中。本書由于是一八七六年出版的舊版本,并不是非常漂亮,但裝訂完好,書亦稱干凈。我們今日會將書與賬單一并為您寄上。
我在此為那本讓您深感不滿的拉丁文圣經(jīng)向您致歉,我們將重新為您找一本正宗《通俗拉丁文圣經(jīng)》[12];利·亨特的書仍持續(xù)密切留意中。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FPD敬上
紐約市
東九十五大街14號
1949年12月8日
敬啟者:
(老用“諸位”著實不智,我察覺顯然從頭到尾都是同一個人為我服務(wù)。)
薩維奇·蘭多的書今天寄達,我迫不及待立即翻開“羅馬對話錄”——兩座城市剛毀于兵燹戰(zhàn)火,涂炭生靈被釘在十字架上,苦苦哀求列隊行過的羅馬士兵,干脆一戟刺死他們,好盡早結(jié)束這永無止盡的折磨……再翻到“希臘對話錄”,情境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zhuǎn)換:讀著伊索和蘿多彼的娓娓對談,這里惟一的憂慮只是怕餓著了肚子……我著實喜愛被前人翻讀過無數(shù)回的舊書。上次《哈茲里特散文選》寄達時,一翻開就看到扉頁上寫著“我厭惡讀新書”,我不禁對這位未曾謀面的前任書主肅然高呼:“同志!”
隨函附上一元,布萊恩(樓上女孩凱特的英國男朋友)說這夠付我欠你的八先令,你又忘了換算了。
言歸正傳,布萊恩告訴我:你們每一戶每個星期才配給到兩盎司肉;而每個人每個月只分得一只雞蛋!我一聽簡直嚇壞了。他拿出一本目錄給我看,這是一家設(shè)籍在美國的英國公司,專門代人從丹麥寄送補給物資到英國。所以我會寄給馬克斯與科恩書店一份小小的圣誕禮物,希望數(shù)量足夠讓你們大家都能分得一些,因為布萊恩跟我說:查令十字街上的書店全都“小得很”。
我會在包裹上注明由你——FPD——代轉(zhuǎn),天曉得你叫啥。
祝佳節(jié)愉快
海蓮·漢芙
紐約市
東九十五大街14號
1949年12月9日
FPD!糟了!
我剛把包裹寄走,里面主寄的是一條六磅重的火腿,我想你們應(yīng)該可以自己拿去給肉販,請他切片后再平分給大家。
不過我剛剛才發(fā)現(xiàn)你們寄來的賬單上頭印著“B.馬克斯、M.科恩”。
他們是猶太人[13]嗎?我該火速補寄點兒牛舌嗎?
快通知我該怎么辦!
海蓮·漢芙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倫敦中西二區(qū)查令十字街84號
海蓮·漢芙小姐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28東
九十五大街14號
1949年12月20日
親愛的漢芙小姐:
謹(jǐn)在此向您報告,您的禮品包裹于今日平安抵達,并已均分給大家。而馬克斯先生和科恩先生則堅持只由員工均分即可,不用關(guān)照“老板”。再者,我想讓您知道,您所寄來的物品,我們不是久未看到,就是只能偶爾在黑市匆匆一瞥。您能這樣子顧慮我們,實在是太親切也太慷慨了,我們都深懷感激。
我們要在此表達對您的感謝,并祈祝您未來一年一切順心。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弗蘭克·德爾敬上
紐約市
東九十五大街14號
1950年3月25日
弗蘭克·德爾!你在干嗎?我啥也沒收到!你該不是在打混吧?
利·亨特呢?《牛津英語詩選》呢?《通俗拉丁文圣經(jīng)》和書呆子約翰·亨利[14]的書呢?我好整以暇,等著這些書來陪我過大齋節(jié)[15],結(jié)果你連個影兒也沒寄來!
你害我不得已枯坐在家里,把密密麻麻的注記寫在從圖書館借來的書上。哪天要是讓他們發(fā)現(xiàn)了,包準(zhǔn)吊銷我的借書證。
我已經(jīng)叫復(fù)活節(jié)兔子給你捎個“蛋”,希望它到達時不會看到你已經(jīng)慵懶而死了!
春意漸濃,我想讀點兒情詩。別給我寄濟慈或雪萊!我要那款款深情而不是口沫橫飛的。懷亞特[16]還是瓊森[17]或誰的,該寄什么給我,你自己動點兒腦筋!最好是小小一本,可以讓我輕松塞進口袋里,帶到中央公園去讀。
行啦!別老坐著,快去把它找出來!真搞不懂你們是怎么做生意的!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倫敦中西二區(qū)查令十字街84號
海蓮·漢芙小姐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28
東九十五大街14號
1950年4月7日
親愛的漢芙小姐:
感謝您寄來的復(fù)活節(jié)禮物,包裹已于昨日平安寄達。看到這些罐頭和那一盒生雞蛋,大家都十分開心,全體同仁與我在此感激您對我們的親切與慷慨。
非常抱歉我們一直沒能寄上您想要的書。關(guān)于您所提到的情詩集,敝店偶爾會收購到一些,可惜店內(nèi)目前沒有存書,但我會竭力為您搜尋。
再次感謝您寄來的禮物包裹。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弗蘭克·德爾敬上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倫敦中西二區(qū)查令十字街84號
1950年4月7日
親愛的漢芙小姐:
請不要讓弗蘭克知道我寫信給您。每回寄賬單給您時,我都好想偷偷塞一張短箋到信封里。不過弗蘭克一定會認(rèn)為,以我的職務(wù)這么做并不適當(dāng)。您聽到我這么說,大概會以為他是個老古板吧?其實他是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人。只是每次您寄到書店的信或包裹都以他為收信人,而且他也將回信給您視為他的分內(nèi)職責(zé)。不過我倒是一直很想自己給您寫信。
我們都好喜歡讀您的來信,大伙兒也常湊在一起揣摩您的模樣兒。我堅信您一定是一位年輕、有教養(yǎng)且打扮時髦的人;而老馬丁先生竟無視您流露出來的絕頂幽默,硬要把您想成一個學(xué)究型的人。您愿意寄一張您的照片給我們嗎?我們都很想瞧瞧呢!
如果您也對弗蘭克感到好奇的話,我偷偷告訴您:他年近四十,長得很帥,娶了一位漂亮的愛爾蘭姑娘——好像是他的第二任太太。
大家對您寄來的包裹都萬分感激。我家那兩個小家伙(女孩五歲、男孩四歲)簡直樂翻了,因為有了您寄來的葡萄干和雞蛋,我就可以為他們烤個蛋糕了!
希望您不介意我私下寫信給您,也請不要告訴弗蘭克喲。
誠心祝福您
塞西莉·法爾
P.S.我會將家里的地址寫在信封背后,萬一您想到有什么我可以從這兒寄給您的,可以寫信告訴我。
C.F.
紐約市
東九十五大街14號
1950年4月10日
親愛的塞西莉:
真是讓老馬丁先生大失所望了,請轉(zhuǎn)告他:我非但一丁點兒學(xué)問都沒有,連大學(xué)也沒上過哩!我只不過碰巧喜歡看書罷了。說起來還得感謝一位劍橋的學(xué)者奎勒-庫奇[18](一般都稱他為Q),是他讓我在十七歲那一年一頭栽進書堆里,從此不可自拔。至于我的長相,大概就跟百老匯街上的叫化子一樣“時髦”吧!我成天穿著破了洞的毛衣跟長毛褲,因為住的老公寓白天不供應(yīng)暖氣。整幢五層樓的其他住戶早上九點出門,不到晚上六點不會回來,房東認(rèn)為他犯不著為了一個窩在家里搖筆桿的小作家,而整天開著暖氣。
可憐的弗蘭克,真是難為他了,我老是對他頤指氣使的。我只是在打趣,不過就知道他會當(dāng)真。我一直想要戳穿他那英國式的矜持。要是哪天他得了胃潰瘍,都是我害的。
請多來信告訴我關(guān)于倫敦的一切。我幻想著那一天快點到來——我步下輪船、火車,踩上布著塵灰的人行道……我要走遍柏克萊廣場,逛盡溫柏街;我要置身在約翰·多恩[19]布道的圣保羅大教堂;我要趺坐在伊麗莎白拒為階下囚[20]的倫敦塔前臺階上……我有一位戰(zhàn)時派駐在倫敦的記者朋友,他曾經(jīng)對我說:游客往往帶著先入之見,所以他們總能在英國瞧見他們原先想看的。我告訴他,我到英國是為了探尋英國文學(xué)。而他這么告訴我:
“去那兒準(zhǔn)沒錯。”
祝一切安好
海蓮·漢芙
馬克斯與科恩書店
倫敦中西二區(qū)查令十字街84號
海蓮·漢芙小姐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28
東九十五大街14號
1950年9月20日
親愛的漢芙小姐:
自前封信以來,許久未向您報告,盼您不致認(rèn)為我們因弛廢店務(wù)而忘卻了您交代我們該找的書。
言歸正傳,《牛津英語詩選》新近到庫,此書內(nèi)頁以印度紙[21]印制,原版的藍布精裝,出版于一九〇五年,扉頁有前人簽記,算是一本書況不錯的二手書,標(biāo)價兩美元。我們認(rèn)為在徑自寄給您之前,應(yīng)先向您略述此書的狀況,以免您在這段時間內(nèi)已另行購得一冊。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fēng)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shù)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zhàn)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zhàn)旗的王。
民調(diào)局異聞錄之勉傳
這是關(guān)于一個長生不老的男人跨越兩千年的故事,在每一段歷史的角落里都曾經(jīng)留下過他的名字。他曾經(jīng)是一些人心中的噩夢,也曾經(jīng)把一些被噩夢困擾著的人們喚醒。故事的開始他的名字叫做吳勉,故事的結(jié)局他的名字叫做無敵。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guān)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chǔ),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fēng)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quán)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shù)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dāng)時政治經(jīng)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wǎng)絡(luò)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天之下
昆侖紀(jì)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guān)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tài)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