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我的身體養陽氣
- 武國忠
- 792字
- 2019-01-02 23:14:00
3.為什么有的人不怎么生病呢?
有人一年四季天天活蹦亂跳、精力充足得不得了,有人天天小毛病不斷,活脫脫一個現代林黛玉。人和人之間的差別為何如此巨大呢?一句話,有陽氣則強,無陽氣則弱。
有求則苦,無欲而剛
21世紀是一個經濟水平比較發達的時代,人們追求得越來越高,上天、入海、豪宅、名車、華服、美食……有個挺年輕的患者和我說:“武老師,我追求的極致就是在財務自由的狀態下享受生活。”我說你這都是新鮮詞,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他哈哈一笑:“嗨,就是發財了想怎么花錢就怎么花錢!”鬧了半天還是想發財!年輕的80后、90后們有追求我覺得特別好,我這么大的時候,也是天天想著如何讓自己能學到更多的醫術,什么時候可以出師。但個人追求是不是僅僅是“有錢隨便花”這么簡單呢?我個人覺得,過度地追求物質享受,會給人帶來無窮的欲望。“欲”字的寫法是“谷”+“欠”,就是說我們的欲望永遠像一個深谷,總是填不滿,總是欠一些。現代人其實生活條件比過去好很多了,生活質量也比過去高很多,但人的心總是不知滿足,永遠追求更高更向上。人的追求、欲望是無窮的,當然,有追求、有欲望,我們的社會才會不斷進步,但這種無窮的追求和欲望恰恰是戕害人體陽氣的罪魁禍首。
我的恩師胡海牙先生曾經給前來問診的病人開出大量的補腎藥。當時老師就曾說過,現代人的欲望過重,容易腎虛。正所謂“有求則苦,無欲而剛”。那么,怎么才能減少人的欲望呢?
第一要節飲食。
節飲食的意思是我們要少吃點。想要降低我們膨脹的欲望,首先就要降低我們對食物過分的欲求,減少吃過于精細、過于高檔的食物,也應適度減少對肉、蛋及五谷的欲望。古人講“食氣者神明而壽,食谷者智慧而夭”,就是說吃糧食吃肉的人很聰明,但無法達到活到天年的境界。我們雖然不能做到道家的食氣而活,但適度節食,飯食吃到八分飽,肯定對身體是有益無害的。
第二要惜精神。
什么是惜精神呢?就是指我們不要讓自己的想法、欲望太多。人要知足常樂,時而反省,清除貪欲,更要改變自己不良的性格,隨時糾正錯誤的認知過程,心情低落時要適時調節情緒,雖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語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們應該努力做到心態平和、開朗、樂觀、豁達,這兩年日本有一本書風靡世界,叫作《斷舍離》,好多明星都喜歡得不得了,書中的內容也是鼓勵人們做到減少對物質的追求,減少欲望。只有做到惜精神,我們才能盡量減少外物對精神的羈絆,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陽氣旺盛,百病不侵
人生天地之間,大自然中的風、寒、暑、濕、燥、火時時刻刻都在威脅著我們的健康。一年四季,春有風邪,夏有暑邪、濕邪,秋有燥邪,冬有寒邪。它們侵入人體后,有的很快就發病,有的則要潛伏相當長一段時間,轉化成各種形式的其他病變。然而,同在六淫邪氣的包圍之中,為什么有的人會生病,有的人就天天活蹦亂跳呢?
這是因為人體自身是有抵御外邪的能力的。這種能力就是陽氣,在中醫里又叫“衛陽”或“衛氣”。衛就是衛兵、保衛的意思。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它們分布在肌膚表層(腠理),負責抵制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
杏林小典
衛氣
衛氣與營氣同為水谷之氣所化,是人體陽氣的一部分,主散布到經絡之外的淺表部分,起護衛肌表、抗御外邪入侵、控制汗孔的開合、調節體溫、潤澤皮毛等作用,衛氣也叫衛陽。
任何人,只要陽氣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當六淫邪氣來襲時,陽氣旺盛的人可以輕而易舉地把邪氣攔在身體之外,不管環境如何惡劣,不管外面流行什么樣的病菌,他都不會輕易生病。為什么有的人能逃過瘟疫?就是因為他的陽氣非常旺,陽氣就是身體里最堅定的衛兵,而陽氣虛的人就不同了,邪氣在體表沒有遇到什么抵抗,就長驅直入,直傷人體。
所以,那些身患各種疑難雜病、重病或慢性病的人,基本上都是由于陽氣不盛,以致外來的各種邪氣陸續占領人體并日積月累而成。
產生疾病的原因,在人體外有六淫,在人體內則有七情,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緒。大喜傷心,大怒傷肝,憂思傷脾,大悲傷肺,驚恐傷腎,五臟的病變很多都是由于情緒波動產生的。
人的情緒在什么時候波動最大呢?還是在陽氣不足的時候。陽氣充足的人樂觀、通達,陽氣不足的人悲觀絕望,憂思綿綿。所以,把陽氣升提起來了,人的精神面貌就會有一個重大的改觀,所謂“七情”產生的病,也都會統統離我們遠去。即使偶爾不慎生病,人體的自愈功能也會在最短時間內把我們的身體修復如初。
衰老的本質也是陽消陰長而已。衰老是自然規律,但是,通過努力卻可以使衰老延期,一直延期到自然賦予我們壽命的極限。當人活到天年的時候,死亡不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而是一種解脫和歡喜。
總而言之,只要陽氣足,我們就可以不怕生病、不怕衰老、再沒有對死亡的恐懼。醫生能做的,只是用針用藥調動人體的陽氣,復活人體的自我修復功能而已。如果我們自己懂得固護陽氣,培養陽氣,那么,我們可以毫不慚愧地說:最好的醫生就是我們自己。
陽氣充足的人才有氣質
養生,不僅是要養好身體不生病,而且還要養出神采,養出氣質。要養氣質,還得從升發陽氣入手。人的氣質跟自身的健康狀況是緊密相關的,而通過養生,調整健康狀態,就可以改變人的氣質!
自從我發現這一點后,在臨床上一直堅持醫藥與心藥并用。一方面,我用針用藥為患者治病,另一方面,我會用語言來鼓勵病人,甚至在穿戴、著裝上對病人提出一些要求,比如,遇到不修邊幅的,我會對他說:“你回去得把胡子刮一刮,把頭發理一理,這樣會更精神。”遇到修飾打扮太過的,尤其是一些女士,我也會建議她們不要讓濃妝艷抹掩蓋了自己天然淳樸的氣質,要靠自己內在的健康和修養來為自己提升氣質,使自己更加美麗。
很多患者聽我的話做出了自身外在的改變,在復診的時候,氣質就提起來了,病愈的時間比預期療程短很多。還有的病人告訴我,病好了以后,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中,什么事情都比以前順利。我說:“那是當然,因為你的氣質變了。”氣質會影響一個人自己的心態,也會影響身邊的人對他的態度。一個人氣質變好了,周圍的人會更喜歡他,更配合他;他自己也會有充分的自信。如此內外和諧,心氣順暢,做起事情來當然就順利了。
現代社會,一切都在水漲船高:科技、文化高速發展,人的物質、精神生活水平也在一步步提高,一個人,有知識、有財富、有事業、有美貌,還不夠,要成為人群中的亮點,還需要有氣質。這是一個注重氣質的年代,但很多人就輸在這上面!我們電視上看到的女明星都長得很美,但為什么有的大家都喜歡,有的就不那么有人氣呢?也是因為氣質的高下。氣質取決于什么?答案有多種。從中醫的角度講,我認為,氣質取決于一個人的陽氣,一個人的氣質全靠他體內的陽氣升發出來。
正是因為處在這樣一個人們生理上陰盛陽虛的年代,許多人的氣質始終沒能升發出來。相信我,憂郁于自己沒有氣質的“丑小鴨”們不要四處找方法了,只要提升身體的陽氣,個個都能變成有氣質的“白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