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綱常(1)
- 中華儒學課
- 顏明德編著
- 4741字
- 2016-05-05 11:31:12
在《論語·顏淵篇》中,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給出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孔子的這番話,除得到了齊景公的贊賞外,也受到了后來的儒家學者的推崇,并衍生出了“三綱五常”的新理論,進而產生了愚忠、愚孝的行為要求。
事實上,在儒家先賢的倫理道德思想體系中,他們提出的忠也好,孝也好,還有...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