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しらくも)型
白云型驅逐艦是日本海軍制定的第二期對俄海軍擴張計劃中所要裝備的4艘驅逐艦中的另2艘,由英國索尼克羅福德公司建造。這一次索尼克羅福德公司模仿了亞羅公司,也制造了一款擁有4根煙囪的驅逐艦。相比東云型而言,白云型的馬力和排水量增大,公試運轉時其最高航速達到了31.819節,而其2號艦也曾經達到31.058節。白云型和曉型同樣采用了釣合舵。2艘白云型都是在1902年竣工的,日本向英國購買驅逐艦也就到此為止,以后從春雨型開始便嘗試自行制造。白云型驅逐艦兩艦在日俄戰爭前配屬第1驅逐隊,在對馬海戰時則改屬于第4驅逐隊。第4驅逐隊在1905年5月27日午夜的突襲中取得了輝煌戰果,它們攻擊了俄艦隊旗艦斯瓦羅夫號,又向逃跑的俄艦隊發起沖鋒,到300~600米距離時發射了多枚魚雷,擊沉了納瓦林號,擊傷維里奇號等艦。鑒于其卓越功勛,1934年誕生的新型驅逐艦以白云型的2號艦“朝潮”來命名。
白云型技術參數
排水量:322噸
艦長:65.9米
艦寬:6.3米
平均吃水:1.9米
主機:四汽缸三脹式直立復蒸汽機2座2軸,總功率為7000馬力
主鍋爐:索尼克羅福德式煤炭水管鍋爐3座
燃料搭載量:煤炭95噸
最大航速:31節
武器:
80mm單管炮1座
57mm速射炮5座
450mm單管魚雷發射管2座
乘員:62名

剛剛建造完畢的白云型驅逐艦線圖。

1919年2月19日停泊于佐世保的白云號。該艦從大正初年起長期配屬于馬公港,1918年7月轉屬第27驅逐隊。艦橋兩側及中部兩舷仍然裝備57mm炮,還沒有換裝80mm炮。
(1)
白云
(しらくも)
1900年列入計劃,由英國索尼克羅福德公司制造,于1902年2月13日竣工,劃分為軍艦(驅逐艦)類。1905年12月12日變更為驅逐艦。1922年4月1日變更為特務艇。1923年4月1日變更為雜役船。1925年7月21日作為靶艦被擊沉。

在英國進行舾裝接近完成的白云號。可以看到它的后半部艦身上有不少從輪機艙中伸出的排氣筒:因為是自然排氣,所以只能設置如此多的排氣筒。
(2)
朝潮
(あさしお)
1900年列入計劃,由英國索尼克羅福德公司制造,白云型2號艦。1902年5月4日竣工,劃分為軍艦(驅逐艦)類。1905年12月12日變更為驅逐艦。1912年8月28日變更為三等驅逐艦。1922年4月1日變更為特務艇。1923年4月1日變更為雜役船。1925年5月2日廢船。1926年4月5日被出售。

1902年在英國正準備踏上跨海旅程的朝潮號。正值盛夏,后甲板設有防日曬的臨時頂蓬。從后面的大型艦只桅桿來看,這張照片很可能是在樸茨矛斯港內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