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心理創傷不是疾病,而是一種身體失調

丹尼爾·古爾曼,一位重要的科普作家,1992年他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無法愈合的傷口”。在這篇文章中,他記述了一種廣為流傳的醫學觀點,即心理創傷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病。在文章中,他說希望能找到一種靈丹妙藥(如百憂解這樣的)Prozac,一種抗抑郁藥?!g者注,治愈這種“大腦疾病”。古爾曼在文中引用了耶魯大學的精神病學家丹尼斯·查尼博士的話:


無論這種創傷來自對戰斗的無休止恐懼……被困在颶風中抑或是車禍……所有不可控制的壓力都會對人產生同樣的生物學影響……從生物學上來看,遭受毀滅性創傷的人也許從此以后都不再是原來的樣子了。


心理創傷激起了人的生物反應,這種反應需要一直保持流動性和適應性,而不應僵化且缺乏適應性。反應缺乏適應性,這不一定是病,而可能是一種失調——一種不適,可能是輕微的不安,也可能是嚴重的痛苦狀態。不適應中也可能仍存在一定的流動性,我們必須設法使之重新回到自在和正常運轉狀態。如果這些被囚禁的能量不能流動,而且心理創傷非常嚴重,那么可能就要花很長時間和精力才能使受創之人回到平衡和健康狀態。

還是在《紐約時報》上的那篇文章中,古爾曼引用了另一位研究者諾莫奧的話:


假如你的汽車在商場停車場上突然回火,你就會產生類似初始心理創傷治療的感覺,你會開始冒汗,你感到恐懼,你會打顫、發抖……


這位研究者提出的下一步驟是“研發抗發抖的藥物”。藥物可能會為我們贏得時間,從而幫助心理受創者穩定下來。然而,如果長期服藥抑制機體為了應對壓力而做出的平衡反應,那么創傷愈合過程就會受到阻礙。要完成生物行為過程,機體需要即時打顫發抖,正如我們在動物身上看到的那樣。在《國家地理》于1982年發布的一段名為《北極熊之旅》(Polar Bear Alert)的視頻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現象。在緊張的追逐之后,人們給一只北極熊注射了一支麻醉針。在漸漸從麻醉狀態中蘇醒過來時,這只北極熊在恢復正常狀態之前經歷了一個長時間的打顫過程。

如果把心理創傷當成疾病來治,所用的藥物往往會抑制這種自然且具有創造性的過程,一如薩克斯博士為那位偏頭疼病人治療時出現的情況那樣。無論這種修復反應是受到了藥物的抑制,還是被囚禁在恐懼僵呆中抑或是被單純的意志力克制住了,總之機體與生俱來的自我調節能力會偏離常軌。

跟一些流行看法相反,心理創傷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很多時候并不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治療,也無須讓患者重溫一些令人痛苦的記憶,更無須讓患者長期服藥。我們必須明白,我們不必也不可能改變已經過去的事件。存在已久的心理創傷癥候就是受困能量的表現形式,就是我們應該吸取的教訓。只要我們學會關注當下,過去的事情就無關緊要;每一個時刻都會是新的,都是富有創造力的。我們只需治愈當前的癥狀,然后繼續向前。治療時機無時不在。

避免心理創傷要比治愈心理創傷簡單得多。有了本書中提供的信息和方法,我們就可以避免被可能的創傷性事件影響,以后再出現威脅性局面時,我們的適應能力和恢復能力都會提高。在很多情況下,本書中提供的信息和方法有助于我們將心理創傷導致的癥狀轉化為促使人積極向上的經歷,哪怕是存在已久的創傷導致的癥狀。你可以用這些技巧來幫助心理受創的孩子、配偶或朋友,從而創建一個積極的支持體系。當然,我們必須意識到,有些人可能受創非常嚴重,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可能還需要接受適當的藥物治療,以恢復健康。尋求專業幫助并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兒。你也許可以跟你的治療師或醫生推薦一下這本書,以便他們能更好地為你治療心理創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善县| 安泽县| 易门县| 德阳市| 盖州市| 社旗县| 红河县| 和静县| 佳木斯市| 苍溪县| 丘北县| 黄浦区| 永泰县| 安溪县| 福州市| 永康市| 长葛市| 琼海市| 织金县| 布拖县| 郴州市| 靖安县| 莱西市| 胶南市| 化德县| 常德市| 南溪县| 日喀则市| 清河县| 武义县| 尚义县| 贡觉县| 施甸县| 丹东市| 陆丰市| 故城县| 罗田县| 盐山县| 秭归县| 达日县| 灵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