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華“藥王”——孫思邈

名人簡介

孫思邈小的時候,體弱多病,因此他發憤學醫。他天資聰明,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廣泛接觸各種學術知識,而且還精通佛家經典,為中國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孫思邈對中國傳統的醫學有深入的研究,同時對民間的藥方非常重視,并終生致力于臨床研究。他不但精通內科,而且還擅長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以及按摩、衛生保健、飲食治療、方法、老年養生等等。有24項成果開創了中國醫藥學史上的先河。其中有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第一個提出建立婦科;第一個麻風病專家;第一個確定“阿是穴”……

名人檔案

姓 名 孫思邈

生卒年581~682年

祖 籍 京兆東原(今陜西省耀縣)

性 格 勤奮/聰慧/古道熱腸

身 份 醫學家/思想家

他寫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兩部醫藥學著作,是中國醫藥學史上的重要典籍。其中,醫學巨著《千金要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臨床醫學百科全書,被國外學者推崇為“人類之至寶”,對唐朝以后醫藥學的發展和日本、朝鮮等國醫藥學的發展,都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

孫思邈是中國第一個全面系統研究中醫藥的先驅者,也是系統、全面、具體論述藥物種植、采集、收藏的第一人。他有淵博的藥物學知識,他曾經上過峨眉山、終南山,下江州,隱居太白山等地,一邊采集中藥,一邊進行臨床試驗。

孫思邈不僅具有高超的醫術,而且具有高尚的醫德。對病人一視同仁,“皆如至尊”,“華夷愚智,普同一等”。他在《千金要方》中專門寫了“大醫習業”和“大醫精誠”兩篇文章,詳細地論述了作為一個醫生所必須具有的醫療態度和醫學品德。他自己則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在行醫過程中時刻以這些道德規范來嚴格要求自己。他不僅是我國醫德思想的創始人,還被西方醫學界稱之為“醫學論之父”,是與希波克拉底齊名的世界三大醫德名人之一。

《千金要方》書影

孫思邈善于總結前人成果和自己的實踐經驗,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

孫思邈同時又是一個出色的煉丹化學家,他所編著的《丹經內伏硫黃法》一文,記載了中國早期的火藥配方。30歲的時候,孫思邈隱居在太白山,成功地煉成了太一神清丹。這種丹藥,是用雄黃、雌黃、曾青、慈石等,經升華而得的,其實這就是氧化砷。孫思邈用它治療瘧疾,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這也是他的首創之一,比英國人用砒霜制成氧化砷的孚勒氏早1000年。后來這種方法經阿拉伯西傳,在歐洲曾有較大影響。

他的一生以治病救人和著書為己任,為我國和世界的醫療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雖然孫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辭做官,但是仍然獲得統治階級的贊賞。唐太宗李世民稱贊孫思邈“鑿開徑路,名魁大醫。羽翼三圣,調和四時。降龍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

《唐本草》

《唐本草》又稱為《唐新修本草》,是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編修成功的第一部國家藥典,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部藥典。《唐本草》由《本草》20卷、《本草目錄》1卷、《藥圖》25卷、《藥圖目錄》1卷、《圖經》7卷構成。《本草》部分共收載藥物844種,對每味藥物的性味、產地、采制、功用和主治都作了詳細介紹。《藥圖》是描繪藥物的形態,《圖經》是配合藥圖的說明文字。《圖經》和《藥圖》早已失傳,《本草》現在也只有殘存的卷本,但是其中的內容絕大部分都保留在后代的藥物學著作中。

名人逸事

名言佳句

人命至重,貴比千斤。

壽天休言命,修行本在人。

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

少欲多足,少言多思,少逸多勞,少食多餐。

有一天,孫思邈外出行醫,正好碰上出殯的隊伍。他看到從棺中滴下血來,就上前叫住了隊伍。大家都以為他是個瘋子。沒想到他卻有理有據地說:“如果是人死了,血就會凝固的。但是現在棺材底下在滴血,人怎么會死了呢?”大家一看,果然如此。一問,原來是結婚十年沒有生育的女子,昨天難產而死。孫思邈打開棺材,試了孕婦的鼻息和脈象,取出三根針,扎在不同的穴位。孕婦很快就蘇醒過來。他又給了一服藥和一幅圖,囑咐回去吃藥,然后按照圖來接生,肯定會保證母子平安的。后來,孕婦果然順利地生下了一個大胖娃娃。大家都把孫思邈看成神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扶绥县| 通州市| 盐边县| 昌图县| SHOW| 汕头市| 祁门县| 镇坪县| 商河县| 内丘县| 荔浦县| 鄄城县| 庆阳市| 四会市| 天长市| 田东县| 新河县| 上饶市| 阿拉善左旗| 南汇区| 麦盖提县| 丹阳市| 砀山县| 固安县| 唐山市| 富源县| 兴国县| 岳阳县| 长岛县| 静安区| 天峨县| 怀宁县| 本溪| 睢宁县| 南汇区| 阿坝县| 溆浦县| 名山县| 孟连|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