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

名人簡介

陶淵明的曾祖陶侃是東晉初年名將,都督八州軍事,封長沙郡公,聲威顯赫一時,死后追贈大司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親亦曾出仕。陶氏地位雖不如南下名族高貴,也是潯陽的大族。到了陶淵明這一支,因父早逝,家道中落。直至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年),陶淵明均在家讀書,料理家務。

陶淵明一生幾次出仕,幾次辭官。29歲時,經親友推薦任江州祭酒,因不堪吏職,很快辭歸。不久州上又招他去做主簿,他拒絕了;36歲時,在江陵桓玄幕府任職,因母喪辭官還鄉;40歲始任軍職,任鎮軍將軍參軍,第二年改任建威將軍參軍,八月為彭澤縣令,到十一月,還是因為無法面對政治紛爭和黑暗現實,最后一次棄官,選擇了歸隱。

仕途失意的陶淵明,在文學創作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開創了田園詩派,首次將大量的農家生活和勞動寫入詩歌,擴大了詩的創作內容。在陶淵明筆下,田園變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難所。《歸園田居五首》、《飲酒二十首》、《勸農》、《榮木》等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在這些詩歌中,陶淵明描繪了清新優美的田園風光,歌唱了親自參加勞動的感受。凡此種種,都表現出他對隱居的熱愛,對安寧閑靜生活的追求,展示了一種隨遇而安、淡泊平和以及安貧樂道的曠達胸懷。

除田園詩外,陶淵明還寫過一些詠史詩,如《詠荊軻》、《詠二疏》和《詠三良》等,讀這些詩,我們能感受到陶淵明的政治抱負以及他激烈、慷慨、豪放的一面。

通過他的《雜詩十二首》,可以看出詩人孤獨、寂寞、惆悵之情。陶淵明畢竟是飽讀經史的文人,濟世之志無法實現,僅僅共道桑麻是不能滿足他的精神需要的。這些詩與其散淡的田園詩,恰好合成一個整體,完整地反映出陶淵明的精神境界。

陶淵明在散文方面也有不小的成就,雖然數量不多,卻也清新,富有情致,《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歸去來兮辭》是他歸隱后的第一篇作品。文中作者虛擬了“木欣欣以向榮”、“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的景象,表現出陶淵明對鄉居生活充滿了浪漫的情懷,這種情懷既表現出作者對鄉居生活的熱愛,也表現出對黑暗現實的痛心疾首。

名人檔案

姓 名 名潛/字元亮

生卒年365~427年

祖 籍 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

性 格 淡泊高潔/剛正不阿/平和曠達

身 份 田園詩派創始人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只用了300多字,就描繪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桃源圖景,勾勒出了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場景,它既是作者依據自己的理想所做的美好想象,也代表了那個動亂時代的廣大民眾對太平社會的向往。。《五柳先生傳》也是一篇奇文,是仿史傳體寫的一篇人物傳記,全篇只百余字,以一個“不”字貫通始終,體現出了作者“自然”的人生哲學。

魏晉玄學

魏晉時期,士人們把道家的《老子》、《莊子》和儒家的《周易》奉為經典,稱之為三玄,玄學因此而得名。大致說來,玄學就是以道家的唯心主義思想去解釋儒家的《周易》而形成的一種哲學思想體系。曹魏時期,玄學的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他們提出了“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的思想,認為“無”是化生萬物的根本,是從來就有又永遠存在著的。以無為本的本體論應用于政治,就產生了“政治無為”的主張。西晉時期,玄學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他們發展了何晏和王弼的貴無思想,認為事物的產生和變化既不受外力的推動,也不需要內在的根據。在儒家名教和道家自然的相互關系上,他們主張“不廢名教而任自然”。魏晉玄學給儒家哲學賦予了新的解釋,使唯心論的哲學思想進一步發展。

陶淵明像

陶淵明晚年生活貧困,時常要靠朋友接濟,有時幾天餓著肚子,甚至到了乞食的地步。但無論境況怎樣惡劣,他始終不愿再為生存去求官求祿。

427年秋天,貧病交加的陶淵明預感到就要離開人世了,就給自己寫了《挽歌詩》3首,《自祭文》1篇,他為自己寫道:“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同年十一月,陶淵明去世,享年63歲。

名人作品欣賞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風,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乎天命復奚疑!

——《歸去來兮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方山县| 镇远县| 灵石县| 镇雄县| 武穴市| 定兴县| 商丘市| 金寨县| 轮台县| 晋江市| 和硕县| 甘南县| 巴里| 宁阳县| 石柱| 芜湖市| 乐山市| 巧家县| 澄迈县| 汉沽区| 无为县| 苍山县| 铜鼓县| 佛冈县| 湟中县| 迁西县| 潼关县| 镇安县| 五华县| 舒城县| 屏东县| 军事| 新昌县| 台北市| 三穗县| 五原县| 芮城县| 凯里市| 霍州市| 桃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