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名著 全知道
  • 朱立春主編
  • 2500字
  • 2019-01-02 22:30:22

后漢書/南朝宋/范曄/“簡而且周,疏而不漏”

作者簡介

《后漢書》內頁

范曄(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順陽人。范曄的祖先是東晉的世家大族,祖父范寧,曾任豫章太守,著有《春秋谷梁傳集解》一書;父親范泰,曾任御史中丞。范曄少時就出繼給叔父范弘之,因而被封武興縣五等侯。劉裕勢力發展時,范曄投靠劉義康,在其部下擔任要職,參預軍機大事。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年)父親死后他守制去官。此后他雖擔任了很多官職,但一直受到權貴的打擊排擠,元嘉九年(432年)被人告發參與擁立劉義康一事,因此以謀反罪被殺,時年48歲。范曄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再加家學的影響,他廣泛涉獵經史資料,寫得一手好文章。他不但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史學家,而且是有貢獻的文學家、音樂家和發明家。范曄為人正直,有氣概,屢屢觸犯封建禮法;有才華,但卻恃才傲物,與同僚不合,他的死與此是有一定的關系的。范曄有無神論思想。他不僅曾想著《無鬼論》來反駁佛教轉世說,臨死前,他還向政敵宣稱:“天下決無佛鬼。”在《后漢書·西域傳論》中,他批評佛教教義“好大不經,奇譎無已”,指出智者不應相信精靈起滅、應報相導的說教。對于天人感應、圖讖符命等神學迷信,他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范曄死時,只完成了《后漢書》的紀和傳,沒有志。到南梁時,劉昭取晉司馬彪《續漢書》的八志30卷,加以注釋增補,附在范曄原著的后面。時至南宋,才將范曄所著和司馬彪《續漢書》的八志30卷重新校勘,合為今天的《后漢書》。

作品評價

《后漢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并稱“前四史”,是紀傳體史書的代表作之一。《后漢書》引用第一手材料比較多,記載的內容多且涉及面廣,通過這些各種各樣的人物的言行和事跡,東漢社會內容的各方面便能得到具體、真實的反映。《后漢書》結構嚴密,題例完備,內容豐富,記載翔實,敘事繁簡適宜,文辭精妙流暢,是一部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都很高的史學著作。

相關鏈接

《東觀漢紀》是記載東漢歷史的記傳性史書,據《隋書·經籍志》著錄,共有13部,除袁宏、張璠二家之《后漢紀》為編年體外,其余皆為紀傳體。這是一部官修史書,是東漢人自己記敘東漢的歷史,它的長處是記載當時的事實比較具體,此書與《史記》、《漢書》三者并提為“三史”,但自《后漢書》問世以后,《后漢書》就逐漸替代了《東觀漢紀》的地位。《東觀漢紀》原書卷數很多,《隋書·經籍志》載有143卷,由于大多已經失傳,至今不知其總卷數。

名家點評

簡而且周,疏而不漏。

——唐·劉知幾

史才如范,千古能有幾人?

——南宋·王應麟

背景介紹

范曄著《后漢書》開始于宋文帝元嘉九年。當時劉宋王朝正處于興盛時期,政治穩定。統治者為了更進一步鞏固政權,很注意思想文化方面的工作,而編寫史書,總結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則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項。范曄就十分重視從歷史中去總結經驗,他編撰《后漢書》的目的就是要總結前人之得失。由于范曄當時被貶,郁郁不得志,他編撰《后漢書》亦有寄情于著述之意,要通過對歷史的論述來發表他的政治見解。范曄著《后漢書》時,前人已撰寫過不少的東漢史,對于前人的著作,范曄都用發展的眼光去進行考察。

名著概要

《后漢書》全書共120卷,記載自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到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間195年的史事,包括本紀10卷,列傳80卷,志30卷。

《后漢書》在撰寫上,不僅吸取了前人的撰史經驗,接受過去行之有效的治史方法,而且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和要求,進行了大膽的創新,進一步開拓了紀傳體史書敘事的范圍,并在紀傳體史書寫作手法上總結積累出一定的經驗。

光武帝涉水圖 明 仇英

《后漢書》在編纂上有幾點很有創造性:

1《. 后漢書》繼承了《史記》、《漢書》的體制,基本上按照已有的傳目去敘事和寫人,但又不完全囿于舊有的模式,而是針對東漢一代特有的社會風尚和特點,適時制宜地創設一些新的傳目去反映。

2.立傳以類相從,敘事繁簡得宜。《后漢書》繼承了《史記》、《漢書》立類傳的做法,但在某些方面又有發展。《后漢書》中的類傳,一般不受時間先后的限制,或按人品相同,或按事跡相近,或按性質相類等原則來歸類立傳,使得某個歷史事件或某類人物得到集中的反映。《后漢書》的類傳中,傳主是各有獨立的傳記的,與整個類傳聯系起來看,可表現出其一般性;而各人的事跡又表現出其個別性。

3.注重史評,特崇論贊。論贊是《后漢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書中占有相當多的篇幅。在每篇紀或傳之后的論,主要是針對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而作評論,或者是作者對于歷史、社會、政治的見解。贊放在每篇紀傳的最后面,是四字為句的韻語,作為史學評論的一種特殊的形式,用來品評人物,或補充正文與前論輝映。

范曄著《后漢書》,著力探討東漢社會問題,貫徹了“正一代得失”的宗旨。書中的《王充王符仲長統傳》,載王符《潛夫論》5篇,仲長統《昌言》3篇,都是探討東漢為政得失的名作。他在傳末寫了一篇長約600字的總結,對其言論進行具體分析。

宴飲觀舞圖(局部)東漢

范曄重視東漢的對外關系,特別是很注意當時的海上交通問題。東漢和帝永元九年(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這是中西關系史上的一件大事,絲綢之路在此時重新出現興盛之勢。《西域傳》中大筆描述了當時情況說:“立屯田于膏腴之野”,“郵置于要塞之路”,好一派繁榮的景象。此外,范曄在《西域傳》中敘述了大秦社會的富裕繁榮,并認為這是與其民主政治分不開的,大秦國王按時治理國事,“國無常人,皆簡立賢者,國有災異及風雨不時,輒廢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而“置三十六將,皆會議國事”。很明顯,范曄這是作中西對比,以史為鑒,針砭當時封建君主專制之失,也表達了他對大秦民主政治制度的向往。

《后漢書》的文字優美流暢、熱情奔放,具有相當高的文學成就。書中的論贊是范曄用力最多之處,一般都具有精湛思想理論、深刻歷史見解與高超文字技巧相結合的特點。他特別欣賞自己在史論之后所加的贊語:“贊自是吾文之杰思,殆無一字空設。奇變不窮,同含異體,乃自不知所以稱之。”

閱讀指導

由于《后漢書》注重對史料的評價,特別是重視論贊,論贊是作者針對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而提出思想見解的評論,讀者可以抓住這些論贊,領悟作者對各人物和事件的觀點,就能更好地讀懂《后漢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安县| 开远市| 资源县| 道真| 东阳市| 芦山县| 时尚| 阿拉善右旗| 柳河县| 青田县| 新沂市| 沂源县| 康定县| 运城市| 大庆市| 武城县| 武冈市| 罗田县| 潼南县| 高唐县| 常州市| 山东省| 汨罗市| 潜山县| 江源县| 南和县| 宝丰县| 久治县| 石楼县| 封丘县| 保定市| 广东省| 义乌市| 刚察县| 内黄县| 沁水县| 元谋县| 闻喜县| 江门市| 长治市|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