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津市
1.行政區劃
天津市簡稱津,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是環渤海和東北亞的重要海口城市。天津市南北長約187千米,海岸線長約153千米,位于北緯38°33′~40°15′、東經116°42′~118°04′,面積1.1萬多平方千米。除西北部有小部分與北京接壤外,其余北、西、南部皆與河北相鄰,東部面向渤海。天津所處的地理位置還是海河五大支流交匯處,是北京通往東北、華北地區鐵路交通的咽喉和遠洋航運的港口,有“河海要沖”和“畿輔門戶”之稱。轄和平、河西、南開等15個市轄區和靜海等3個縣。市政府駐和平區。
[和平區] 和平區是天津市府所在地,為天津市政治、文化、商貿、金融和信息中心。和平區位于市區中部,轄6個街道,面積10平方千米,人口45萬。境內有各類商業設施4300多家,大型商業設施林立,大中型商業設施所占比重相當大,聞名全國的勸業商場、華聯商廈、百貨大樓、濱江商廈、國際商場以及凱悅、利順德、友誼賓館、國際大廈等星級飯店位于繁華地段。狗不理包子飲食集團公司、亨得利鐘表眼鏡公司、冠生園食品公司、沈陽道古物市場位于境內,文化體育設施眾多。和平區通信、新聞事業發達,有廣播、電視、報刊等20余家中央和市級新聞媒體,電話局、長途電信局、市科技情報中心也都位于境內。
[河西區] 河西區位于天津市區中心東南、海河西岸,轄13個街道,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77萬,有漢、回、滿等30個民族。河西區形成于明末清初,是天津市工業、商業、教育、服務等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內千人以上的大、中型企業有120多個。陳塘莊和土城兩大工業區,就坐落在區境南部。區內既有歷史悠久的造紙、化工、毛織、染料、棉紡等一批老企業,也有逐年興起的電子、機械、食品加工等新興企業。區內有4條店堂林立、各具特色的商業街和8座大中型商場,商業興旺繁榮。區內教育、醫療、文化事業發達,全區有科研單位70個,高等院校11所,中等專業學校、中學等共86座,并有1座少年宮,1座文化宮,各類醫院共33所。境內有天津電視塔、天津大禮堂、天津工業展覽館、國際科技咨詢大廈、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人民公園等文體娛樂休閑場所,楊柳青畫社和泥人張彩塑工作室知名全國。
[南開區] 南開區位于天津市西南部,轄12個街道,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83萬,有漢、回、滿等35個民族。南開區為天津市科研、高教、儀表電子工業、機械制造工業的集中地和商業的重要發祥地。區內地勢平坦,河道縱橫。境北和東北隅有南運河、海河環繞,中部有墻子河、紅旗河、衛津河、復康河橫穿。本區交通便利,津淄公路、津鹽公路經過區內,地鐵行駛南北。區內的工業以儀表電子、機械制造為重點,高新技術產業對工業增長的影響增大。高等學府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位于境內。

天津海河沿岸一景
[塘沽區] 塘沽區位于天津市境東南部,地跨海河兩岸,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東臨渤海灣,扼海陸要沖,歷史上有“京津海陸門戶”之稱。塘沽區距市區45千米,面積688平方千米,人口51萬,轄11個街道1鎮。本區地勢低平,海岸線呈弓形,長64.2千米,灘涂約有116平方千米。海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薊運河、獨流河由此入海。區內南部多鹽田,中北部多鹽堿荒地。塘沽區交通發達,京山鐵路穿境而過,津塘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過境。工業以港口、船舶修造、海洋化工、海洋石油為重點,是天津市海洋化工、海水養殖、海洋捕撈以及水產品加工的集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