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北京市
1.行政區劃
北京市簡稱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位于內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的交界處,地處東經115°25′~117°35′、北緯39 °28′~41°05′。北京市東南和天津市接壤,西、南、北與河北省毗連。全市面積1.64萬平方千米。轄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等14個區和密云、延慶2個縣。市府駐東城區。
[東城區] 東城區是北京市政府所在地,位于市中心區東部,面積41.8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6.5萬人。全國鐵路交通樞紐——北京站位于區境南部。王府井商業街、百貨大樓、新東安市場等工商企業均在區境內。醫療衛生機構著名的有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醫院、同仁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和北京市婦產醫院等。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等高等院校設立于此。文化體育設施眾多。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城樓、太廟、社稷壇、故宮博物院等名勝位于區境內。天安門廣場正中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主席紀念堂、西側是人民大會堂,東側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南側是正陽門和箭樓。區內還有毛澤東、茅盾、老舍等名人的故居。歷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就發生在該區內。
[西城區] 西城區歷史悠久,是北京城的發祥地,現為京城商業文化區。西城區位于市中心區西部,面積50.7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4.6萬。區內有多條交通干線貫通東西南北,還有環城地鐵通過。大柵欄、珠市口西大街、菜市口等是傳統的繁華商業區,馳名中外的琉璃廠文化街也在本區內。古跡有牛街禮拜寺、天寧寺塔、法源寺等。名勝有陶然亭公園、大觀園等。還有紀曉嵐、康有為、譚嗣同、魯迅等名人故居以及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家從事革命活動的故址。
[海淀區] 海淀區位于市區西北部,面積431平方千米,人口205萬。轄22個街道5鎮2鄉。區內地勢西高東低,河湖密布,有高粱河、清河、萬泉河、南長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及昆明湖、玉淵潭、紫竹院湖、上莊水庫等。農業主產小麥、蔬菜,兼產肉、禽、蛋、魚、水果。海淀區是著名的教學園區,駐有高等院校60所,其中有全國著名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海淀區還是著名的高新技術產區,高新技術已成為區域經濟的支柱,這里形成了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等四大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