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獲取成功大門的鑰匙

目標是成功的基石

卡耐基曾說過:一個不甘平庸的人,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追求目標,如此才能調動起自己的智慧和精力。

現實生活表明,的確如卡耐基所說的那樣,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你的任何努力都將如竹籃打水,一無所獲。

目標是構筑成功的基石,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目標能給你一個看得見的靶子,你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這些目標,你就會有成就感,就會更加信心百倍,向高峰挺進。

成功,是每一個追求者的熱烈企盼和向往,是每一個奮斗者為之傾心的夙愿。在目標的推動下,人就能夠被激勵、鞭策,處于一種昂揚、激奮的狀態下,積極進取、創造,向著美好的未來挺進。

目標是一種持久的熱望,是一種深藏于心底的潛意識。它能長時間調動你的創造激情,調動你的心力。你一旦想到這種強烈的愿望,就會產生一種原子能般的動力,就會有一種鋼鑄的精神支柱。一想到它,你就會為之奮力拼搏,就會盡力完善自我。在艱難險阻面前,決然不會輕易說“不”字。為了目標的實現,你會勇敢地超越自我,跨越障礙,踏出一條坦途。

目標是信念、志向的具體化,奮斗者一定要有夢想,并敢于做“大夢”,夢想正是步入成功殿堂的動力源泉。許多精英俊杰都是出色的夢想者,他們無一不是篤信大夢能成真的。他們夢想的目標一旦確立,就會萬難不屈、堅毅果敢,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將自己的才華優勢發揮到極致,以百倍的努力攀登、沖刺。一個人能否成功,確定目標是首要的戰略問題。目標能夠照亮人生,規范人生,是人生成功之第一要義。目標之于事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忽視目標定位的人,或是始終確定不了目標的人,他的努力就會失去方向,絕難達到理想的彼岸。確立目標,是人生設計的第一樂章。

沒有目標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說,目標對于成功,猶如地基對于高樓一樣,目標是成功的基石。對于成功來說,一個人過去或現在的情況并不重要,而未來想要獲得什么成就,要有怎樣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行動是成功的捷徑

很多人以為只要擁有一部成功的寶典,就可以一夜之間功成名就,這顯然是極其錯誤的。對此,卡耐基一再告誡我們:一張地圖,不論它多么詳細,比例尺有多么精密,絕不能夠帶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動一寸。一本羊皮紙的法禪,不論它有多么公正,也絕不能夠預防罪行。一冊卷軸,絕不會賺一分錢或制造一個賺錢的字。只有行動,才是導火線,才能夠點燃地圖、羊皮紙、卷軸的價值。行動,才是哺育成功的食物和水。因此,我們必須銘記“行動”這個成功準則,絕不拖延和猶豫不決。

我們不能逃避今天的責任而等到明天去做,因為,明天是永遠不會來臨的。讓我們現在就采取行動吧,即使我們的行動不會為我們馬上換回財富,但是,動而失敗總比坐而待斃好。即使財富可能不是行動所摘下來的那個果子,但是,沒有行動,任何果子都會在藤上爛掉。

我們要現在采取行動。我們要現在采取行動。我們要現在采取行動。從今以后,我們要一遍又一遍,每一小時,每一天,都要重復這句話,一直等到這句話成為像我們呼吸的次數一樣多,而跟在它后面的行動,要像我們眨眼睛那種本能一樣迅速。有了這句話,我們就能夠振作精神,實施使我們成功的每一個行動。有了這句話,我們就能夠振作精神,迎接失敗者躲避的每一次挑戰。

我們要一次又一次地重復這句話。

當我們醒來,而失敗者還要多睡一小時的時候,我們要說這句話,接著從床上跳下來。

當我們走進市場,而失敗者還在考慮是否遭到拒絕的時候,我們要說這句話,并立刻面對我們第一個可能的顧客。

當我們遇到人家閉著門,而失敗者帶著懼怕和惶恐的心情在門外等待的時候,我們要說這句話,并隨即敲門。

當我們面臨誘惑的時候,我們要說這句話,朝大路行動,離開邪惡。

當我們想停下來明天再做的時候,我們要說這句話,并立刻行動,完成另一次推銷。

只有行動才能決定我們在市場上的價值,要想提高我們的價值,就要加強我們的行動。我們要走到失敗者怕走的地方去。

當失敗者想休息的時候,我們卻要工作。

當失敗者仍在沉默的時候,我們要說話。

當失敗者在制訂龐大的計劃去訪問一家客戶的時候,我們卻要訪問10家能夠買貨品的客戶。

當失敗者說太遲的時候,我們要說已經做好了。

我們只想著現在,明日是為懶人保留的工作日,而我們并不懶惰。明日是使邪惡變好的日子,而我們并不邪惡。明日是衰弱變強壯的日子,而我們并不衰弱。明日是失敗者要成功的日子,而我們并不是一個失敗者。

獅子饑餓的時候會吃,蒼鷹渴的時候會喝,如果它們不采取行動的話,兩者都會滅亡。

我們要擁抱成功與富裕,我們渴望幸福和心靈的寧靜。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我們就會在失敗、貧困和徹夜失眠的生活中滅亡。

成功不會等待,財富也不會從地下冒出來,如果我們猶豫不決,她就會許配給別人,永遠棄我們而去。

所以,我們現在就要起而行動,為成功、為致富而一往直前地行動。要知道,只有行動才是成功的捷徑。

良好的人際是成功的關鍵

成功人士共有的特點是什么?根據《行銷致富》一書作者史坦利的說法:“答案是一本厚厚的名片簿。更重要的是他們廣結人際網絡的能力,這或許便是他們成功的主因。”成功人士不僅曉得有誰蘊藏在他們厚厚的名片簿里,更愿意把這些資源與其他成功人士分享。

魏斯能在他的新書《不上,則下》中指出:“人際網絡背后的意義,其實比一般人所能想到的都還深遠。”這是他訪問了280位企業總裁后所得出的結論。他說:“那些企業總裁們,非常致力于發展‘雙贏’互惠關系的基礎。雖然每個人都有他們如何步步高升到金字塔頂端的精彩故事,但大多數人都把他們的成功歸功于身旁人的提拔。”

根據美國作家柯達的說法:“人際網絡非一日所成,它是數十年來累積的成果。如果你到了40歲還沒有建立起應有的人際關系,麻煩可就大了。”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是這方面最好的典范。在他成功參選的過程中,擁有高知名度的朋友們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些朋友包括他小的時候在熱泉市的玩伴、年輕時在喬治城大學與耶魯法學院的同學等。

他們為了克林頓能夠競選成功,四處奔走,全力地支持他。所以克林頓在擔任總統后,坦言他之所以能夠成功地贏得競選,與他擁有廣泛的人際關系是分不開的。

成功源于奮斗

在美國歷史上,最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故事便是個人通過奮斗而獲得成功的奇跡。許多成功人士均是先確立了偉大的目標,盡管在前進途中曾遇到過種種非常艱難的阻礙,但他們依然忍耐著,以堅忍來面對艱難,最后終于克服了一切困難,獲得了成功。更有一些成功人士本來處于十分平庸的地位,依靠他們堅忍不拔的意志、努力奮斗的精神,結果竟躋身于社會名人之列。

卡耐基認為,一個人不應該受制于他的命運。世界上有許多貧窮的孩子,他們雖然出身卑微,卻能做出偉大的事業來。比如富爾頓發明了一個小小的推進機,結果成了美國著名的大工程師;法拉第僅僅憑借藥房里幾瓶藥品,成了英國有名的化學家;惠德尼靠著小店里的幾件工具,竟然成了紡織機的發明者。此外,貝爾竟然用最簡單的器械發明了對人類文明有巨大貢獻的電話。

失敗者的借口總是:“我沒有機會!”失敗者常常說,他們所以失敗是因為缺少機會,是因為沒有有力者垂青,好位置總被他人捷足先登,等不到他們去競爭。可是有意志的人決不會找這樣的借口,他們不等待機會,也不向親友們哀求,而是靠自己的奮斗去創造機會。他們深知,惟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創造機會。

有人認為,機會是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一旦有了機會,便能穩操勝券,走向成功,但事實并非如此。無論做什么事情,就是有了機會,也需要不懈努力,這樣才有成功的希望。

人們往往把希望要做的事業,看得過于高遠。其實無論多么偉大的事業,只要從最簡單的工作入手,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便能達到事業的頂峰。

如果你看了林肯的傳記,了解了他幼年時代的境遇和他后來的成就,會有何感想呢?他住在一所極其粗陋的茅舍里,既沒有窗戶,也沒有地板;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他仿佛生活在荒郊野外,距離學校非常遙遠,既沒有報紙書籍可以閱讀,更缺乏生活上一切必需品。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一天要跑二三十里路,到簡陋不堪的學校里去上課;為了自己的進修,要奔跑一二百里路,去借幾冊書籍,而晚上又靠著燃燒木柴發出的微弱火光閱讀。林肯只受過一年的學校教育,處于艱苦卓絕的環境中,竟能努力奮斗,最終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林肯的事跡向我們表明:機會都是通過自身的奮斗創造出來的。

偉大的成功和業績,永遠屬于那些富有奮斗精神的人們,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機會的人們。應該牢記,良好的機會完全在于自己的創造。如果以為個人發展的機會在別的地方,在別人身上,那么一定會遭到失敗。機會其實包含在每個人的奮斗之中,正如未來的橡樹包含在小小的果實里一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松县| 广丰县| 遂溪县| 武川县| 长沙市| 贡嘎县| 甘南县| 淮北市| 泰宁县| 从江县| 改则县| 顺义区| 平遥县| 临西县| 文安县| 前郭尔| 宜川县| 儋州市| 鄄城县| 富川| 霍城县| 三明市| 丰台区| 安康市| 广安市| 梨树县| 中宁县| 清水县| 淮北市| 蓬溪县| 讷河市| 宝兴县| 沙田区| 南汇区| 文化| 乐都县| 彰武县| 安宁市| 三江| 信丰县| 桃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