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唐宋八大家(大全集)作者名: 《唐宋八大家 大全集》編委會編著本章字數: 637字更新時間: 2021-02-23 11:42:32
湘中酬張十一功曹
休垂絕徼千行淚,共泛清溪一葉舟。
今日嶺猿兼越鳥,可憐同聽不知愁。
此詩作于永貞元年(805年),詩人由衡州赴江陵途中。詩人和張署遭貶后同時遇赦,從邊遠蠻荒之地趕赴新的地方赴任,心中不免有一種劫后余生的感慨,喜多于悲,此詩反映的正是詩人的這種心境。
當初詩人和張署二人同時遭貶,詩人為陽山令,張署為臨武令,都在極為邊遠荒蠻的邊塞之地。前途的陰霾,環境的惡劣曾讓二人壯志頓消,感慨于仕途的浮沉不定和自己的遭遇而黯然泣下,“未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韓愈《答張十一功曹》)。此時二人忽逢大赦,得以脫離偏遠的蠻荒之所,詩人心中的喜悅難以自抑,感到原本暗淡的前途又是一片光明,于是,止住哭泣,“休垂絕徼千行淚”,和張署“共泛清溪一葉舟”,趕往江陵赴任。在首句淡淡的哀愁之后,次句“泛舟”、“清溪”忽地一轉,明麗而暢快,讓人在眉頭微皺后猛然舒展,心中豁然開朗。
而后兩句“今日嶺猿兼越鳥,可憐同聽不知愁”實是,“可憐嶺猿兼越鳥,今日同聽不知愁”。“可憐”,這里作可愛解。句意:我們兩人因遇赦而再次聽到猿啼鳥唱,卻感受不到以前的那種哀愁郁悶了,反而轉覺可愛。在此之前,詩人在被貶謫途中聽聞此聲是“猿愁魚踴水翻波”(韓愈《湘中》)。心情之對比,于此頓見一斑。猿啼鳥鳴本是哀音,詩人在這里卻故寫哀音而聞之不哀,反覺可愛,進一步將內心的喜悅表露出來。其心不可謂不巧,其立意不可謂不絕。
此詩表現了韓愈遇赦北移時的樂觀心情,用語奇崛,筆力遒勁,體現了中唐以后的絕句注重煉意的這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