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經濟學的本質

第一章 什么是經濟學

經濟學是使人幸福的學問

蕭伯納,英國著名的戲劇家、文學家和社會主義宣傳家,192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經濟學是一門使人幸福的藝術。”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那么研究人類的幸福也應該是經濟學的必由之路和歸宿點。從經濟學如何教人致富,如何合理利用人類稀缺的資源等問題來看,它的確如此。

這種幸福感在經濟學大家身上可見一斑。美國著名非主流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斯幸福地生活了97年,新自由主義大師弗里德曼幸福地度過了94年的時光。“從這兩位大師的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經濟學的魅力,可以感受到真正的經濟學精神對于我們社會的建設性作用。”經濟學家盧周來這樣評價兩位大師。

美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保羅·斯威齊也是94歲高壽,中國經濟學家薛暮橋生活了101年,這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經濟學思想巨匠普遍長壽。回想起開頭蕭伯納說的那句話,我們可以認識到獻身經濟學研究的人是幸福的,這種幸福的來源在于經濟學家用經濟學這個工具認清了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

經濟學,其最基本的功能就在于給人們提供了一種認識世界的平臺、分析世界的方式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在我們今天所處的這樣一個撲朔迷離而又快節奏的社會里,用經濟學的眼光和方法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會讓一切事物真實地呈現在自己面前,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看破紅塵”,由此看來,經濟學家普遍長壽也就不足為奇了。

研究經濟學一定要有哲學家的頭腦,經濟學的任務應該是透過表面現象來研究和揭示經濟規律、經濟現象、經濟關系。正是由于經濟學家們對世界“心如明鏡”,才使得他們心情愉悅,得享高壽。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認為,經濟學“不是一種教條,而是一種方法,一種心靈的器官,一種思維的技巧,幫助擁有它的人得出正確結論”。一個優秀的教練員未必比運動員實戰水平更高,但他卻能夠給運動員以理論、經驗和方法,使他的技能得到提高。一個優秀的經濟學家未必是一個理財能手、成功的企業家或政府官員,但他卻能給一個理財能手、成功的企業家或政府官員非常重要的指導。

經濟學不僅能揭示一個國家經濟運行發展的規律趨勢,而且還能解決人們生活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所以,“使人幸福的經濟學”不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也絕不是停留在經濟學家的鴻篇巨著、經濟評論家的艱深高論和難辨真假的媒體評論上,它是使平常人觸手可及的學問,而使社會大眾幸福則正是經濟學的宗旨所在。

當經濟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做研究是一種生活方式,做經濟學研究是經濟學家的生活方式。

經濟學認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稟賦,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比較優勢,分工合作就能夠提高社會的總產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去想,不同的人就可以相互學習與合作。分工合作是經濟學最為樸素的智慧,但即使是讀經濟學的人也并不一定真正領會到其中的含義。

在通常情況下,每一個人創造的價值都可以由市場來評判,于是每個人根據自己產品的市場價格來決定生產什么,社會分工自然就形成了。但這套機制放在學術研究里就不行,道理非常簡單——而且又是個經濟學的樸素原理——知識是沒有競爭性的市場的,因此也難以定價。正是基于這些樸素的道理,經濟學家堅持與學生一起通過專題討論會的方式來學習新的論文,討論那些與當代中國經濟與社會相關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經濟學家會利用一切機會請國內外的學者與之交流研討。

經濟學的另一個原理是,對于公共產品的提供,每個人都有搭便車的傾向,這使得公共產品將陷于供給不足的局面。經濟學家應該最明白這個道理。學術研究的合作實際上就是一個創造(對合作各方而言的)公共產品的過程。因此,在學術研究的合作中,經濟學家必須克服自己的惰性,先做一個愿意奉獻的好人。

經濟學還有一個簡單的原理是供給應該適應需求,否則,會給生產者帶來虧損,在更為宏觀的層面,則是資源的誤配置和經濟衰退。這就涉及“研究什么”的問題。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它必須在內容上適應需求,特別是來自于當代社會的需求。經濟學應該去研究有利于人類福利的重大問題,這就要求經濟學家超越個人的喜樂、得失去關注整個社會的前途和命運。一個好的經濟學家如果沒有強烈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就難以做出出色的研究,因為他關注的問題可能對大多數人都不重要。作為中國的經濟學家,應了解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了解中國,應了解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第一要務是為中國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的全面發展提供經濟學的智慧。

知識的生產是否符合需要還與知識生產的方式有關。在目前的中國,經濟學的普及程度不會好于40年前的美國。因此,經濟學家還需要借助于各種現代的手段來普及經濟學的知識,包括教材、媒體和“內參”。經濟學的又一條原理是,不同的生產要素如果是互補的,那么,多種生產要素的互補就可以提高單一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率。從這一意義上來說,無論是論文,還是教材,抑或是博客,都是生產和傳播經濟學的“生產要素”。這些“生產要素”并不是天然互補的,如果用得不好,如果它們被用來生產與知識無關的東西,那么,它們相互間的互補性就無從談起。利用各種方式的“互補性”來生產和傳播經濟學的知識,這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經濟學是一種選擇

不要以為經濟學是那些高居廟堂的經濟學家們才玩的游戲。經濟學其實存在于每個人的日常行為中,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在有意無意地運用經濟學道理進行選擇和取舍,企圖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

經濟學卸下了人們頭上浪漫的生活光環,讓人們走出虛幻的精神圣殿,走進柴米油鹽,走進利益紛爭。紅塵浮世,人間冷暖,成敗得失,背后都有一股利益暗流的涌動。這個利益不僅是物質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感情利益,更有許多日常選擇面臨抉擇的智慧。

一位剛從某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的女大學生,想到自己找到工作的經歷仍然感到很得意。她的簡歷對自己的能力及不足來了個“明碼標價”,乍一看,就像一個“價目表”。她說:“這一招助我一路拼殺,找到了現在非常滿意的工作!”

基本價值:1800元——作為一個國家直屬重點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在16年的求學生涯中耗費了父母大量的金錢和感情,需要足夠的物質支持來回報家人和提供個人生活基本費用,并用于支付工作技能的進一步的發展。

技能價值:-500元——明白自己作為一個管理學專業的學生缺乏“一技之長”,所能干的工作似乎任何專業的人都可以勝任,但我的優勢只有在進入某單位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煉后才能有所發揮。為了感激貴單位給予這個“進門”的機會,認為應該減去500元的月薪。

性格價值:100元——開朗活潑幽默的性格,能最大限度地使一個團體士氣高昂,在愉快的氛圍中保持工作的高效。

經驗價值:-500元,深知自己的經驗欠缺,沒有獨立地完成過一次完整的學術研究,也沒有組織過大型的社會活動,但是請相信,作為一個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的社會新人,能很快完成從學生到管理工作者的過渡。

…… ……

和其他畢業生的簡歷相比,她的簡歷更像一份報價單。她對自己的各項素質進行了具體而客觀的評價,分別給出了或正或負的價值數額。最后,她給自己評定的市場價值是2500元。

這位同學就是以經濟學的眼光看待自己,衡量自己。也許她并不懂得經濟學,但她的行為卻符合經濟學原理。如果把求職看為一種市場行為,這位同學就是賣方,企業則是買方。這位同學對自己的特點一一介紹并明碼標價,她的優劣讓企業一看便知。這和商家推銷產品是一個道理,這種產品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特點,價值多少,讓人清清楚楚。有些同學對自己的評價,盡是“本人刻苦努力,成績優良,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只要貴單位能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努力工作”之類,至于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擅長什么,能干什么工作,該拿多少錢,則讓人云里霧里,難以知曉。

我們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長大后要奉獻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了嗎?怎樣才算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自己的價值有多大?好多人未必清楚。在經濟學家的眼里,人生的價值是有價碼的,這個價碼可用金錢為媒介的價格來標示。10多年前,鞏俐在一則廣告里笑了一下,價值100萬元人民幣;今天,巨星姚明的身價據說超過了5億美元;而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不僅掌握著世界上近千億美元的財富,而且推動了一個時代的發展,不知道有多少人從他身上獲得了啟發而變成大富翁。我們凡夫俗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微薄的薪水養活著自己和家人。有人貪贓枉法、殺人放火、盜竊搶劫,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經濟學讓不同的人的人生價值清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用經濟學的方法,為我們如何客觀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提供了一種思維方式和方法。經濟學是研究人的行為的一門科學,而經濟學對人的自身選擇的判斷與評價更理性、更客觀、更具體,是什么就是什么,有多少就是多少,一點也不含糊,不像其他社會科學,比如倫理學,對一個人的評判就很模糊。我們常常說,某某是好人,就是對這個人的道德評判,但這個人好到什么程度,則無法給出清晰的答案。道德還常常以動機來評判人,明明做了壞事,卻以“出于好心”為由為其辯護。

現實世界是復雜多變的,一個人也常常會迷失自我,找不著北。經濟學可以讓人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幫助人進行理性選擇和決策,少走彎路,少受損失。

經濟學是一門選擇的學問,選擇是為了正確的決策,決策的目的是為了更合理地進行資源配置,合理配置資源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這個利益不僅包括物質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感情利益等。而正確的選擇來自于對自己和周圍世界的正確估價。

經濟學主要研究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在大多數社會里,資源不是由一個中央計劃者來配置,而是通過千百萬人的共同行動來配置的。因此,經濟學研究人們如何做出決策:他們工作多少,購買多少,儲蓄多少,以及如何把儲蓄用于投資。經濟學還研究人們如何相互交易。例如,經濟學研究一種物品眾多的買者與賣者如何共同決定該物品的價格和銷售量。最后,經濟學分析影響整個經濟的力量和趨勢,包括平均收入的增長,人口中找不到工作的人口比例,以及價格上升的速度等。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在其《經濟學》一書中指出:“經濟學研究我們社會中的個人、企業、政府和其他組織如何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如何決定社會資源的使用方式。”每一個社會和個人必須做出選擇。欲望有輕重緩急之分,同一資源又可以滿足不同的欲望,選擇就是用有限的資源去滿足什么欲望的決策。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每一個人都是一份資源(現代已有人力資源的概念),“人貴有自知之明”,就是能正確估價自己這份資源。不能正確估價自己的人,不是把自己看得過高,就是太低,因而不能把自己和社會資源(環境、職業、工作、配偶等)進行合理的配置。現實中有不少男人懷才不遇,不少女人紅顏薄命,大都是不能正確估價自己造成的,最終,男人耽誤了事業,女人耽誤了終身。

經濟學的無窮魅力

經濟學是一門理性而中性的學問。它既有模型、又有理論,但不像文學,爭鳴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總讓人覺得一頭霧水。

經濟學的魅力在于可以解釋大多數的社會現象。如:

(1)房價為什么這么貴?

(2)房價到底會不會降?

(3)為什么大米又貴了,雞蛋又漲價了,為什么通貨膨脹又來了?

(4)大學為什么要擴招,“畢業生為什么一畢業就失業”?

(5)汽車為什么一直在降價?

(6)人民幣為什么一直在升值?

(7)股市會出現長期的牛市和春天嗎?

(8)春運的車票為什么那么緊張?

(9)收入差距為什么這么大?

(10)老百姓看病會越來越容易嗎?會越來越便宜嗎?

這些問題都能從經濟學那里得到解答。經濟學有一些最基本的術語,如成本、收益、利益、資源,等等。我們可以用機會成本來解釋人生的選擇,用沉沒成本來形容不能挽回的過去;用投入和產出來衡量我們的收益,用資源稟賦來對自己進行客觀評價;很多曾經美好的東西,隨著歲月流逝而不再,那是因為邊際效應遞減。

很多問題的根源在于利益,利益的基礎在于資源。我對你有權力,在于我具備你想要得到的資源。所以我們想要提升自己的魅力,首先要創造別人所需要的東西。經濟學領域中的前輩們已經討論得很多,感情就是如此——想要一個人對你好,不在于你對他有多好,而是你有能夠吸引、抓住他的地方,有別人所不具備的優點和魅力。

資源這種東西,我們一定要恰到好處地利用它。如果你放著資源不用,那必然是一種浪費;如果你濫用資源,也許有一天會耗竭;如果你無私地奉獻自己的資源,那么就會淪為“公共資源”,無人珍惜。

我們時刻要記住: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是一個基本的游戲規則。我們都是社會人,在這個社會中與身邊的人結成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或契約關系,包括同事、上下級、朋友、夫妻,我們在這個社會求生存、求發展,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這個代價既包括自己的艱辛努力,也包括自己的感情和靈魂。那么父母對子女的愛呢?從心理層次上(撇除感情因素)探討,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出于自己發自內心的需求,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心理需要。子女對父母的愛永遠趕不上父母對子女的愛。同樣,當子女長大成人以后,他們又會有自己的子女。同樣,慈善家對窮人的捐贈,表面上是無償的捐獻,但實際上他們通過捐贈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所以這個“免費”不僅僅包括物質,還應該包括精神。

另外,卡尼爾的“幸福經濟學”把經濟學和心理學結合起來,試圖破譯財富與幸福的密碼。人們對于“幸福”和“不幸”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如果把幸福量化,幸福為正值,不幸作為負值,在絕對值相等的情況下,所帶給人的感受卻不是相反的等值關系。

記得《紅樓夢》里扮演惜春的演員說過一個故事:她的女兒曾經對《紅樓夢》一無所知也毫無興趣,近來卻開始頻頻和媽媽探討《紅樓夢》里的情節和人物個性了,那是為什么呢?孩子眼中艱深晦澀的“古董”《紅樓夢》怎么會突然引發她的興趣了呢?那是電視紅樓選秀的功效,那是古典名著通俗化、大眾化的功效。恰如美麗高貴的公主下嫁到民間,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再舉幾個大家都知道的圖書行業的例子,易中天《品三國》為什么那么紅?于丹《論語》為什么長期走俏?完全草根的當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兒》為什么受到大眾喜愛?因為他們不僅夠檔次、夠文雅,更是夠通俗、夠風趣、夠平民化。

通俗和平民化不是淺薄的表現,恰恰相反,高深到極致的東西反而更加樸實,印度最具成就的靈性大師克里希那穆提曾說過:真理往往是最樸實無華的。表面的艱深晦澀也許是扮演學問高人的人為自己套上的一件虛假外衣。

因此,學習經濟學便于提高自己對幸福的感受能力——幸福是這一端,不幸是那一端,經濟學知識可以幫你用自己的感受刷亮灰色的區域。

經濟學的出世,是以世俗的科研精神——盡管有些不徹底不充分——反對神學,是以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的經濟基礎反對所謂的“信仰”和“文化”。經濟學的魅力正在于它首先是一門科學,而且應該越來越科學。

不可否認,經濟學要展現這一魅力異常艱難曲折,因為它要觸到人們最直接的利益。這就使一些人想把它弄成“文化”以遠離實際,也使一些人在經濟學中玩弄非科學、非理性以期攪亂人們的思維。但也必然會有人在科學的艱難道路上奮斗前進,以科學真理造福人類。

現實中,人們終究感受到了這一魅力,這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一門完整的科學,還有待繼續努力來建立,但其真正價值,不僅已被有科學精神的學者所認識,更已被廣大人民深切體驗。這里面所表現出的實事求是、尊重科學、追求共同富裕的精神才真正貫通了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和自五四以來的新文化,也融合了西學中的優秀文化,包括吸納了經濟自由主義中的合理成分。這種精神才是經濟學的魅力源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屯留县| 鹤壁市| 利川市| 德钦县| 神木县| 本溪| 福安市| 垦利县| 越西县| 独山县| 工布江达县| 普洱| 平遥县| 秦皇岛市| 三江| 沐川县| 福州市| 内丘县| 新疆| 乐业县| 江陵县| 焦作市| 乌兰察布市| 翼城县| 兰溪市| 桐城市| 台安县| 页游| 青海省| 松江区| 沅江市| 资阳市| 台南市| 临武县| 宜良县| 延吉市| 尉氏县| 济宁市| 绥宁县| 定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