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阜康,樹立信譽
胡雪巖認為,劉慶生是個可造之才,但是立柜臺的伙計,一下子跳成擋手,同行難免輕視,要想辦法提高他的身份,培養他的資望。正好這時撫臺黃宗漢要匯10000兩銀子的軍餉,胡雪巖就交給劉慶生去辦,顯得來頭不小;以一省來說,撫臺是天字第一號的主顧,有這樣的大主顧在手里,同行對劉慶生自然會刮目相看,當然對即將開張的“阜康”和胡雪巖也就刮目相看了。
為了同官場上的人打交道,胡雪巖深知“身份”二字的重要,為了方便迎送往來,他從準備開錢莊的5000兩銀子中提出一筆捐官的錢來,捐了個州縣班子。
很快地阜康錢莊開張了。門面裝修得很像樣:柜臺里四個伙計,一律簇新的洋藍布長衫,笑臉迎人;劉慶生穿著綢長衫紗馬褂,紅光滿面,精神抖擻地在親自招呼顧客。來道賀的同行和官商兩界的客人,都由胡雪巖親自接待。大家都曉得胡雪巖在撫臺那里也能說得上話,難免有什么事要托他,加上他的人緣極好,所以同行十分捧場,“堆花”的存款好幾萬,剛出爐耀眼生光的“馬蹄銀”、“圓絲”隨意堆放在柜臺里面,把過路的人看得眼睛發直。
胡雪巖一個人靜下來盤算,頭一天的情形不錯,不過總得扎住幾個大戶頭,生意才會有開展。第一步先要做名氣,名氣一響,生意才會熱鬧。
于是,胡雪巖給那些撫臺和藩臺的眷屬們立了戶頭,預先墊付20兩銀子的存款,把存折送過去,以后自會有往來。那些太太、小姐們的私房錢雖然有限,算不了什么生意,可是一傳出去,別人對阜康的手面就另眼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