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弈論的詭計 大全集
- 歐俊
- 22字
- 2019-01-02 20:19:54
第五章 博弈的最佳結(jié)局:單贏不是贏,多贏才算贏
零和博弈:有人賺錢就有人吃虧
狐貍與狼的博弈:狐貍得救而狼被困
如果用一種最簡單的現(xiàn)象來幫助人們理解零和博弈,那就是賭博:賭桌上贏家贏得的錢就是輸家輸?shù)舻腻X。
法國作家拉封丹有一則寓言講的是狼和狐貍之間的零和博弈。
一天晚上,狐貍踱步來到了水井旁,低頭看到井底的月亮圓圓的,認為是塊大奶酪。井邊有兩只吊桶,人們用它們一上一下交替打水上來,這只餓得發(fā)昏的狐貍馬上跨進一只水桶下到井底,另一只水桶則升到了井面。
到了井底,它才明白水中的圓月是吃不得的,自己已鑄成大錯,處境十分不利,長期下去就只有等死了。如果沒有另一個饑餓的替死鬼來打這水中月亮的主意,坐在井口的那只水桶下來,它就別指望活著回到地面上去了。
兩天兩夜過去了,沒有誰光顧水井。沮喪的狐貍正無計可施時,剛好一只口渴的狼途經(jīng)此地。此時月亮高掛,狐貍不禁喜上眉梢,它抬起頭對狼打招呼道:“喂,伙計,我免費招待你一頓美餐你看怎么樣?你看到這個了嗎?”它指著井底的月亮對狼說,“這可是塊十分好吃的奶酪,這是家畜森林之神福納用奶牛伊娥的奶做出來的,假如神王朱庇特病了,只要嘗到這美味可口的食物都會胃口頓開。我已吃掉了這奶酪的那一半,剩下這半也夠你吃一頓的了。就委屈你鉆到我特意為你準備好的桶里下到井里來吧。”這只狼果然中了它的奸計。狼下到井里,它的重量使狐貍升到了井口,這只被困兩天的狐貍終于得救了。
狐貍上來得利,狼下去吃虧,得利與吃虧相等,這屬于零和博弈。所謂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一方所得到的正是博弈另一方所失去的。假如博弈勝利的一方獲得的收益是1,那么另一方獲得的收益必將是-1,兩人獲得收益總和是1+(-1)=0,零和博弈正是來源于這個公式。在生活中,零和博弈的情形非常多見,如任何的游戲都是一場零和博弈,因為游戲總有輸贏,一方贏了,另一方就輸了。為什么在賭場賭博總是輸?shù)亩嗄兀窟@是因為賭博是一場零和博弈,而開賭場的老板是要賺錢的,他賺的錢從哪里來呢?顯然只能靠賭徒輸錢。零和博弈,實際上是一種你死我活的爭斗,這種博弈是殘酷的。
零和博弈屬于非合作博弈。在零和博弈中,雙方是沒有合作機會的。各博弈方?jīng)Q策時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為目標,結(jié)果是既無法實現(xiàn)集體的最大利益,也無法實現(xiàn)個體的最大利益。零和博弈是利益對抗程度最高的博弈。
曾有媒體報道,一群年輕人在一家火鍋城為朋友過生日,其中有一個年輕人拿著自己已吃過了的蛋餃要求更換,由于火鍋城有規(guī)定,吃過的東西是不能換的,所以遭到拒絕,雙方因此發(fā)生沖突,打了起來。
最后,火鍋城憑人多勢眾打敗了那幾個年輕人。
可以說博弈的結(jié)果是火鍋城一方贏了。而實質(zhì)上,他們真的贏了嗎?從長遠來看,他們并沒有贏。這是人際博弈中的零和博弈。他們的勝利是建立在年輕人的失敗之上的,那么,他們也將為此付出代價。還以此為例,雖然火鍋城一方的人贏了,但從實際角度去分析,不是從單一的因素出發(fā),而是要從復雜的、全面的實際出發(fā),不難發(fā)現(xiàn),火鍋城的生意也會因此受到影響。“這家店的服務真是太差勁了,店員竟敢打顧客,以后再也不來這里了”,“聽說沒有,這家店的人把顧客打得可不輕啊,以后還是少來這里了”,“什么店,竟打人,做得肯定不怎么樣”,等等。
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能發(fā)現(xiàn)與零和博弈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后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從個人到國家,從政治到經(jīng)濟,到處都有零和博弈的影子。
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有這樣兩個人,一個人很有錢,卻不善于交際,而另一個人缺少資金,但在人際關系方面很善于交流,是個交際神通。有一天,這兩個人碰到了一起,并聊得相當投機,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于是,兩人決定合伙做生意。有錢的人出資金,善于交際的人疏通關系。經(jīng)過兩人的共同努力,他們的生意做得很紅火,事業(yè)也越做越大。此時,那個善于交際的人起了歹心,想自己獨吞生意。于是,他便向那個出資金的人提出,還了合伙時的那些資金,這份生意算他一個人的。當然,那個出資的人肯定不會愿意,因此,雙方開始了長時間的僵持,矛盾也越來越尖銳,最后,這件事只有讓法院來解決。不過,那個善于交際的人在兩人開始做生意的時候,便已經(jīng)給對方下了套,在登記注冊姓名時,他只注冊了他一個人的名字。雖然那個出資金的人是原告,但卻因為那個善于交際的人早就下好了套,使得出資金的人最終輸了官司,眼睜睜地讓那個善于交際的人獨吞了生意而無能為力。那個出資金的人一怒之下把善于交際的人的貨物全燒了,結(jié)果兩個人誰也沒撈到好處。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交際中的零和博弈使雙方交鋒的結(jié)果都沒有所得,或者所得到的小于所失去的,其結(jié)果還是兩敗俱傷。雙方在交際中發(fā)生零和博弈,只能加大雙方的矛盾和抵觸,使雙方失和。如果交際中發(fā)生零和博弈,那么,一般情況下,雙方都會因為兩敗俱傷而不再交往或反目成仇。
在一個家屬院里住著五六戶人家,平時由于太忙,各家都互不來往,關門過著平靜的生活,鄰里之間誰也不認識誰,如同陌生人一樣。但不久前,這個家屬院熱鬧了起來。原來,有一戶人家為女兒買了一把小提琴。小女孩沒有學過小提琴,所以拉得難聽極了。但小女孩堅持天天拉,還總挑人們午休的時間,弄得家屬院的人都難以忍受,矛盾就這樣產(chǎn)生了。有的人直接找上門去提意見,結(jié)果鬧得不歡而散,小女孩依然我行我素。大家私下里議論紛紛。有年輕人發(fā)了狠說:“干脆一家買一個銅鑼,到午休的時候一齊敲,看誰斗得過誰。”幾家人還真那樣做了。結(jié)果合計的幾家人,終于讓那個小女孩停止了拉小提琴。但從那以后,小女孩見了鄰居便如同見了仇敵一樣。小女孩認為,自己不能再拉小提琴,都是他們跟自己過不去。鄰里關系更是進一步惡化。
可以說,這個典型的一方吃掉另一方的零和博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對于這件事,其實雙方都有好幾種選擇。對于小女孩這一家來說,最好的選擇是讓小女孩去培訓班參加培訓。稍次一點的選擇是在被鄰居告知后,改變小女孩提琴的時間。最壞的選擇是在被鄰居告知后,不去理會。而對其鄰居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建議這家的家長讓小女孩學習一些有關音樂方面的知識。稍次的選擇是建議他們讓小女孩不要午間休息拉琴。最壞的選擇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結(jié)果,雙方的選擇很令人遺憾,因為他們都選擇了最壞的方案。事實證明,在很多時候,參與者在人際博弈的過程中,往往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做出最不理智的選擇,而這些選擇都是由于人們的為己之利所得出的結(jié)果,要么是零和博弈,要么是負和博弈,都是非合作性的對抗博弈。
妻子和小妾的此消彼長
村里有個農(nóng)夫,和妻子生活在一起。由于收成不好,日子非常艱辛,時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農(nóng)夫便整天想著做發(fā)財?shù)拿缐簟?/p>
一天,農(nóng)夫偶然在柴堆里拾到一個雞蛋。他興高采烈地跑回家,沖著正在做飯的妻子說:“我有錢了,我有錢了!”妻子急忙轉(zhuǎn)過身,充滿期望地問農(nóng)夫:“錢在哪里?”
農(nóng)夫鄭重其事地將拾來的雞蛋拿給妻子看,說:“喏,錢在這里。”
妻子十分失望:“這算什么錢啊?”
農(nóng)夫說:“你這就沒頭腦了吧?你想,我拿著這個雞蛋到鄰居家,借他家的母雞把它孵化了。等小雞出來后,如果是只母雞,那么小雞長大后可以下蛋,一個月又可以孵出10多只雞。然后,雞生蛋,蛋生雞,這樣,不出3年的時間,我們就能得到300只雞。想想看,300只雞能換來多少錢啊!”
妻子尖叫著說:“10金!”
“對,10金!”農(nóng)夫接著說,“有了這10金,我們可以買來5頭母牛,母牛又生牛犢,牛犢又長成母牛,6年后,我就可以得到100多頭牛,幾百金了!到時候,我再拿著這300金去放高利貸。”
妻子似乎也覺得真的有金錢在眼前晃動。
農(nóng)夫又歇了一口氣:“有了這些錢,我就可以買田產(chǎn)房屋,買仆人、小妾,然后我便可以與你一起過上快活的日子了。”突然,妻子耳朵豎了起來,說道:“買小妾?”她擰著農(nóng)夫的胳膊罵道:“什么,你還敢買小妾?”
她越想越氣,于是一把撲過去,一下把雞蛋打碎了,說:“那就不要留下這個禍害!”
妻子反對丈夫娶小妾,一下狠心,寧可把將來的財富砸碎。可見,她是堅決反對一夫多妻制度的。一夫多妻的情況,在封建社會十分常見,達官貴人三妻四妾不足為奇,現(xiàn)在人們?yōu)槭裁匆鲝堃环蛞黄蓿?/p>
為解釋這些問題,下面我們假設一夫多妻的制度合法化。
根據(jù)前提,一個男子可以娶到多個妻子,而對于已經(jīng)有一個妻子的男人來說,如果他要重婚,通常要提供更多的優(yōu)惠給下一位妻子,以彌補對方由于與人共享一個丈夫受到的損失。(何況,現(xiàn)在的女人同過去的女人比聰明很多,其中多的是精英白領,若想讓她們作為重婚對象,男人付出的代價必然要更多。)這樣,按照經(jīng)濟學的規(guī)律,男人娶的妻子越多,那他為下一個妻子付出的財富也就越多。于是,從成本上看,男子的經(jīng)濟負擔加重。
當這些妻子被娶回來后,還要面對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分配共同的丈夫這一資源。對于丈夫來說,他的精力有限,無暇顧及這么多妻子,最終也只會偏愛其中的一位或者兩位,其他妻子就被閑置了。這對于妻子來說,會比在單配偶關系中更容易感到不滿和焦慮。時間長了,多個妻子之間還容易出現(xiàn)紛爭,為丈夫帶來困擾。就算丈夫能夠讓妻子們“雨露均沾”,但終究能力有限,不容易讓每個妻子都感到滿意。這樣,一方面,丈夫降低了對妻子這一資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丈夫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紛爭中,為了勸慰妻子們,造成為數(shù)不少的無謂損失。
更重要的是,女子一般都會同自己愛慕的、事業(yè)有成、帥氣多金的男子結(jié)婚,如果允許多妻制婚姻,會讓男女數(shù)量失衡。越來越多成長中的男子失去女性配偶資源(因為她們都嫁給成熟有魅力的男性了),于是,為了找到符合條件的女性,男性就會展開更為激烈的爭奪。女性數(shù)量的減少,將致使男性面對的經(jīng)濟壓力比現(xiàn)在更大,他們要花費更多的金錢和時間同那些條件上乘的成功者競爭。
少數(shù)的有錢男性,可以享受多個妻子,但平常人卻一個妻子也沒有。這種現(xiàn)象對絕大多數(shù)男性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若將婚姻視為一場交易,所有的女子都愿意同交易條件好的男子打交道,而不愿意選擇交易條件差的男子。結(jié)果就是,“問候”有錢人的女性越來越多,窮人卻無人問津。
HBO電視臺的系列劇《三棲大丈夫》,講述了鹽湖城一個一夫多妻家庭的故事。此片中,芭玻、妮基和瑪姬妮分別是三個女主人公。她們的自身條件都不錯,也都是各具特色的聰慧女子。在面臨婚姻時,她們都選擇嫁給成功的商人比爾·漢瑞克森。因為他的金錢足夠為這個四人家庭提供富裕的生活。或者,讓他再多一個老婆,也不成問題。
看似自愿的選擇,卻仍舊給整個社會造成了傷害。根據(jù)婚姻市場的模型,總有像比爾·漢瑞克森這樣受寵的人,也總有不受歡迎的人。這對市場資源的配置是十分不利的。
經(jīng)過以上的分析,人們就能夠明白,一夫多妻的制度,并不會讓絕大多數(shù)的男人更受利,相反,從某種程度上看,不少的男人還是受害者。這也就進一步解釋了為什么以男性為主的立法者會對此類法令采取支持態(tài)度。
房地產(chǎn)是“棺材生意”
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潘石屹說:“現(xiàn)在有的開發(fā)商做的棺材板生意,但消費者因為房價上漲而痛苦的時候,開發(fā)商卻在偷著笑。”
某小區(qū)一戶主從網(wǎng)上訂了10個盒飯,要求送飯。送飯工來到小區(qū)門口,還沒開口,門衛(wèi)對他一笑:“是給8單元601送飯的吧?”送飯工很納悶:自己沒說門衛(wèi)竟然知道,小區(qū)挺先進,門衛(wèi)挺負責。之后送飯工繼續(xù)向里走,看見一個剪草老大爺對他一笑:“是給8單元601送飯的吧。”送飯工心想:連剪草工都知道,小區(qū)太了不起了。之后他又往里走,看見一個保潔員對他一笑:“是給8單元601送飯的吧。”送飯工覺得這個小區(qū)人際關系特別好,很不可思議。當他送過飯后,碰到剪草工,連忙請教:“師傅,為什么小區(qū)每個人都知道我要給8單元601送飯呢?”老大爺嘿嘿一笑:“這小區(qū)賊貴,迄今為止只賣出8單元601一戶。”
房價呈現(xiàn)“瘋狂”狀態(tài)。2009年上半年,北京房價漲幅近三成,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價不斷走高,逼近1.74萬元/平方米的歷史最高紀錄,深圳房價創(chuàng)11個月來新高,廣州位居全國新建住宅銷售價格月度環(huán)比漲幅首位……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中國部分城市房價過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不僅是普通老百姓買不起房子,中等收入群體也感覺很吃力。在高房價的擠壓下,越來越多的家庭為了一套房子耗盡了一生的財富,甚至是幾代人的積蓄。
即便是成功買上了房子,每個月的月供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當上了‘房奴’就意味著,不敢炒老板的魷魚,更不能被老板炒魷魚,無力再繼續(xù)學習進修,不能去旅游,不敢生孩子,工作壓力大,心理壓力更大。”一位自稱月收入5000多元的網(wǎng)友感慨地說。
供樓壓力走投無路,賣房“免費搭送”女主人。帖中稱,實在是沒有辦法了,供樓壓力太大了,現(xiàn)在我明白,我需要一個男人了,我不得不出此下策:賣房或送女主人!(看清楚,或送女主人,我是美女!)
我現(xiàn)在房子的物業(yè)概況:2006年購置,位于廣州市海珠區(qū),二居室,正東朝向,81平方,屬高層住宅,物業(yè)費1.96元/平方。或送的女主人概況:小女一枚,單身,來自南方的南方,普通人士,27周歲,海拔162厘米,體重55公斤,學歷本科,就職于國有企業(yè)從事HR工作,屬于合同制員工,性格內(nèi)外向結(jié)合,無大優(yōu)點,亦無大缺點。現(xiàn)因難以獨自承受三十年遙遙無期的供樓壓力,近期思想斗爭出售本物業(yè),但不舍精心裝修,特面向社會公開出售本物業(yè),賣房或送女主人!
我目前單身原因:生活圈子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心中對他縱有N多美好的期望,不一一羅列,特擬征婚必備條件:1.限男,身體健康,人品至上,與人為善,不抽煙,不打麻將。2.本科學歷或以上,從事正當職業(yè),月收入5千以上。3.身高172~182厘米,體重80公斤。如您有意向,請發(fā)郵件與我聯(lián)系。郵件中還請簡單說說你的概況,無相片者恕不回復。如我對您有意向,收到郵件的三天內(nèi)定會回復。目前交往方式:短期內(nèi)謝絕咖啡廳,謝絕共餐,謝絕單獨出行,可以電話溝通,可以打打球。如果您看上我,有膽子、有能力接受我,請發(fā)郵件吧。
美女房奴走投無路,賣房“免費搭送”主人,就是在高房價壓力之下的無奈選擇。房價的快速上漲,讓普通老百姓增加了生活壓力。不少家庭為了在自己心儀的城市有一個棲身之地,耗盡了所有的積蓄,從小康之家變成債臺高筑,“房奴”們被每月的高額房貸壓得喘不過氣來,只好縮減本來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費和投資支出,導致購買力被嚴重透支。
據(jù)報道,2009年某房地產(chǎn)公司老總的稅前薪酬高達707.4萬元,由此被冠以“內(nèi)地第一高薪房企高管”。他的薪酬由兩項收入組成:一是董事長年薪及職工福利、工齡工資、未休年假補償工資等,有252.9萬元;二是2008年度的業(yè)績獎勵,有454.5萬元。
房地產(chǎn)高管的年薪不是無源之水,正是房奴們的貢獻。
有人歡喜有人憂
2009年6月30日起,中國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又一次上調(diào)了成品油價格。在上海地區(qū),汽油、柴油零售價上漲均超過了0.4元/升,此次上調(diào)幅度超過了6月1日的調(diào)價幅度。
6月份在一個月內(nèi)連續(xù)兩次上調(diào)成品油價后,有輿論質(zhì)疑國內(nèi)油價“虛高”,并指中國油價已高于美國。對此,中國石化一位權(quán)威人士與7月6日提供了一份詳盡的中美兩國成品油價對比數(shù)據(jù),力證國內(nèi)油價目前仍低于美國。
以2009年7月6日的油價水平為例,美國當天的汽油零售價為每加侖261.2美分,其中包含了聯(lián)邦稅18.4美分/加侖以及州稅21.72美分/加侖,稅占比為15.36%。按照匯率折算之后,美國不含稅的汽油價格折合人民幣為3.99元/升。至于柴油,美國不含稅的柴油價格折合人民幣為3.83元/升。
而7月6日中國90號汽油的最高零售價為7543.67元/噸,其中包含了增值稅1096.09元/噸、消費稅1388元/噸、城建等稅收248.409元/噸,稅占比為36.22%。最終,不含稅的國內(nèi)汽油價格為3.47元/升,比美國低13.03%,不含稅的柴油價格為3.38元/升,比美國低11.75%。
上述數(shù)據(jù)中,國內(nèi)最高零售價采用中國各省市的平均值,但因北京采用的是國IV標準,造成國內(nèi)平均值較高。盡管如此,從這一數(shù)據(jù)比較可以看出,中國不含稅的油價仍比美國為低。
雖然專家苦心力證中國油價低,但公眾關于高油價的質(zhì)疑依然聲浪不減。仔細分析專家證明,其中的“硬傷”很明顯。
專家用的是裸價,只選90號汽油,并且把北京等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地區(qū)排除在外。顯然,中石化的專家這樣做是有考慮的。中國93號汽油的價格和美國的差距更大。把北京的油價排除在外,用其他地方的平均油價代替,這樣才能證明出油價“真的”比美國低。按照這位專家的意思,生活在北京的人就應該承受比美國高的油價。
中國的成品油價格已經(jīng)高于美國2元左右。
從美國能源管理局網(wǎng)站上,我們非常清楚地找出目前美國的官方油價——在美國,汽油價格是1加侖200美分左右。1加侖相當于3.785升,若按照美元和人民幣1:6.83的比價折算,那么美國汽油價格大概每升相當于人民幣3.6元,而且已經(jīng)是含稅的價格,比我們國內(nèi)低2元人民幣。
即使在全美汽油價格最貴的夏威夷州,油價也只有3.1美元/加侖,相當于5.59元/升,仍然比現(xiàn)在上海的油價低了0.4元/升。不過,上海地區(qū)的油價比起北京來還是便宜的,如果按北京地區(qū)93號汽油6.37元/升的價格比較,中國和美國的油價差距更大。
按照2009年5月8日出臺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xù)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即可相應調(diào)整國內(nèi)成品油價格。
家住上海寶山區(qū)的陳先生,現(xiàn)在每天都看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油價情況。自從國家發(fā)改委宣布國內(nèi)成品油價“盯住”國際油價22日的平均價之后,他知道這個原本跟他毫無關系的指數(shù),現(xiàn)在跟他開車上班的成本息息相關。他注意到,上次調(diào)油價的6月30日后,NYMEX油價已經(jīng)連續(xù)10天下跌,從70美元/桶跌至60美元/桶,跌幅達到了15%。他決定每次加油只加50元~100元,等待國內(nèi)成品油下調(diào)。
但是國際油價又從60美元/桶漲至68美元/桶,陳先生有點猶豫,但還是保持“油箱半載”,他覺得國內(nèi)油價遲早要降一點。
2009年10月9日,發(fā)改委發(fā)布《關于提高成品油價格的通知》,10月10日零時,國家發(fā)改委再次上調(diào)了國內(nèi)油價,汽、柴油價格分別上調(diào)480元/噸,即0#柴油上漲0.41元/升, 90#汽油上漲0.36元/升。已被市場多次預期的今年第八次油價調(diào)整拉開大幕。此次油價上調(diào)幅度也是2009年以來的第二高。調(diào)價后,國內(nèi)成品油價將創(chuàng)下史上最高紀錄。
480元/噸的上調(diào)幅度高于市場預期。市場最初預期新一輪油價提價幅度在每噸200至300元左右,但是隨著國際油價的一路高漲,提價幅度的預期也高漲了起來。2009年,國際油價漲幅已達70%,但仍遠低于2008年7月147美元/桶的最高值。業(yè)內(nèi)普遍認為,國際油價還將在未來一路上漲。
陳先生的困惑,也是很多消費者的困惑。石油的漲價牽動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神經(jīng)。由于我國體制的原因,我國的公共產(chǎn)品一直是政府提供為主的態(tài)勢。但是隨著市場改革的推進,企業(yè)成為市場的主體,政府定價而不是消費者定價可能導致價格過高,從而讓壟斷行業(yè)企業(yè)得利,卻讓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受損。
做人做事要避免零和博弈
李先生向王先生借了3萬元錢,后來,王先生由于家人有病,急著用錢,于是便向李先生討要。由于王先生多次找李先生,都被其用各種理由推脫了,王先生十分著急,便發(fā)火了。李先生見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把搶過借條,撕得粉碎,從窗口扔了下去,并對王先生說,現(xiàn)在好了,誰也不欠誰的錢了。王先生知道李先生想賴賬,便急忙跑到樓下,拾起了那些已經(jīng)被撕碎的借條,并一片一片對了起來。
可是,李先生根本不認賬,最后,王先生只好把李先生告到了法院。但是在法庭上,李先生說自己已經(jīng)把錢還給了王先生,所以才撕毀了借條,弄得王先生百口莫辯,法庭一時也無法判斷到底是誰在訛詐誰,因為李先生說得也有道理,如果不給對方錢,王先生怎么會讓他將借條撕掉呢?后來,法庭覺得李先生的理由雖然有合理之處,但畢竟還有許多疑點,所以又作了大量調(diào)查。最后,王先生又提供了一通錄音電話作為證據(jù),說明王先生曾在向李先生討要欠款時發(fā)生過爭吵,再加上李先生夫妻倆在說什么情況下給錢時口徑并不一致,最后法院判李先生敗訴,并歸還王先生的錢。
可以說,像李先生這樣的人,本來就不是善良之輩。他在人際關系博弈中,本來就想賴賬不還,達到把別人的財產(chǎn)歸自己零和博弈的目的。不過,最終他還是讓法庭抓住了狐貍尾巴。
首先就是要心胸開闊,能夠互相體諒。這也是在人際交往中,避免發(fā)生“零和博弈”的一個重要原則。其實很多事情的發(fā)生都是由于人們心胸不夠開闊,遇事不夠理性,比如鄰里之間在雙方發(fā)生矛盾和沖突時,如果一方心胸開闊些,另一方體諒一點,就不會發(fā)生鄰居間感情不和的事情了。
就是誠心對待別人。人與人交往,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要以誠相待。
曾有一位官員夫人,她的一個鄰居總喜歡計較小事。一日,鄰居發(fā)現(xiàn)官員夫人手提的小筐與自家的相似,而自己的小筐又于幾日前不見了,就問官員夫人是否錯拿了自己的筐。官員夫人雖知真相并非如此,但也了解鄰居的脾氣,便什么話也沒有說,只是笑瞇瞇地把筐送給了鄰居。
后來,鄰居又發(fā)現(xiàn)自己的那個筐,十分抱歉地將筐還給了官員夫人,而官員夫人則笑嘻嘻地說了句:“不是你的,那我就拿走了。”
這位官員夫人把握關系的分寸是十分合適的。關鍵不在于那個筐到底是誰的,而在于多用一份心思,多體諒別人,人與人之間自然而然會相處得很好。和美的人際關系是靠自己點滴用心積累而成的,何不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讓自己多為他人想一些。事實上,體諒別人并不難做,我們應該放開眼光,遠望才能有更多的收獲。古語有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為了有和美的人際關系,更不必對小事斤斤計較,多為他人想一點,我們會擁有燦爛而愉快的生活。
總之,面對博弈中的人際關系,我們一定要理性地分析,不可為了一己之利或一時的勝利,使良好的人際關系呈現(xiàn)出零和博弈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