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無法擺脫的精神天敵——單一恐懼癥(2)

【現象】

拼瘦族,你在恐懼什么?

瘦一點!再瘦一點!拼瘦的女生,你們在怕什么?

某損友這樣打擊我:“你真是寬厚啊——站著夠寬,躺著夠厚!”另一損友馬上接茬:“你戒指哪里買的啊?正好我缺一個手鐲!”

當時雖然哈哈一笑,但是馬上決定減肥。結果,努力了三個月后,胖了5斤……

放眼我們身邊,似乎每個人身邊都有那么幾個準備減肥、正在減肥、已經減肥或者減肥失敗的妹子。“瘦”,似乎已經成為多數女生的追求。

我們這個時代,最流行的趨勢是什么?那就是瘦!

雜志上的美女們個個骨瘦如柴,電視上的明星們個個都在傳授減肥秘訣,女生們更是破釜沉舟地喊出口號:“要么瘦,要么死!”

對于一個女生,你可以說她笨,可以說她傻,可以說她脾氣差,但是你要說她胖,她會找你拼命!

因為這是一個“瘦”者為王的時代!“瘦”甚至成為了一個女生是否成功的標桿之一!

因此,無數女生加入了拼瘦大軍,什么節食只吃蔬果、超負荷運動、針灸按摩、吸脂塑形……甚至有人為了減肥,不惜吃貓糧和在肚子里養蛔蟲,聽著都讓人覺得頭皮發麻。為了能瘦下來,大家都很拼。

記得有這么個笑話:“我上個月瘦了12斤!”“哇,你是怎么做到的?”“我卸掉了兩條胳膊!”

為什么“瘦”就那么重要?為什么女生會因體重秤上的數字而或喜或悲,甚至連很多男生都加入了這個隊伍?

很簡單,因為恐懼!

恐懼失去美麗!

現代流行的審美觀就是“以瘦為美”,似乎瘦就等于美。我有一個女性朋友,一米六多的個頭,體重還不到八十斤,小腿跟我手臂差不多粗。結果走在街上,所有的女生都會羨慕地說:“哇,你看她,好瘦!”雖然語氣無比真誠,但也許心里已經在盤算下一輪減肥計劃了。

可是我知道,這位朋友的免疫力很低,十分容易生病。脫下上衣,根根肋骨分明,簡直就是在骨頭架子上糊了一層皮!就這樣,她還是抱怨:“唉,之前跑步,搞得我小腿上都有肌肉了,沒有原來那樣瘦了……”

聽聽,這還嫌自己不夠瘦!

另一個朋友糖人就把話說得更加直接:“這世界上所有好看的衣服都是為瘦人準備的!你看到自己身上那一坨坨肥肉怎么對得起那些衣服!”

所以說,在女生的心目中,瘦等同于穿衣好看,瘦等于美麗可人。對女生而言,失去瘦,就等于失去美麗!

恐懼失去自信!一旦被扣上“胖子”的帽子,那么這個女生百分之八十的自信也就垮掉了。如果一個胖女生很自信,那么她一定在某一方面很優秀,否則無法彌補她失去的那百分之八十,而在外貌上她肯定會給自己一個差評。

通常,人們對于“胖子”的印象是什么樣的呢?懶惰,貪吃,不愛運動,笨拙,油膩,與時尚無緣……

被貼上了這樣的標簽,哪個姑娘能有自信?

而人們對于瘦人的印象似乎就好了很多:漂亮,清秀,勤快,靈活,有魅力……

認識個女孩子,胖乎乎的、憨憨的,很可愛,領導也很喜歡她,每天稱她為“小胖姑娘”,然而,這丫頭竟然偷偷哭了!然后立志減肥,終于成為大家眼中的窈窕淑女,人瘦下來之后,變得熱情自信,氣場都不一樣了!昵稱也從“小胖姑娘”升級為了“漂亮妮子”。

按說這本來是個美好的結局。不過,這女孩卻依舊在減肥,直到面如菜色,備顯憔悴,卻仍掛著虛弱的笑容問道:“我有沒有瘦一點點?”

恐懼失去優勢!瘦弱的女生更加惹人憐愛,更加讓人關心,更加具有優勢……至少女生都是這么想的。因為瘦才美麗、才更自信,那么理所應當更有優勢。

可是,事實上呢?未必。記得某位老板在招聘的時候,有好幾位漂亮的女孩子來應聘,條件都很好,但是他選擇了比較珠圓玉潤的一個,因為“看起來比較有福氣”。

女生們總是在拼命減肥,拼命要瘦,甚至不顧自己身體條件想盡辦法瘦身。其實,不過就是在恐懼失去美麗、自信和優勢。

【解答】

單一恐懼癥的治療:暴露療法

前幾年,在探索頻道的《動物我最怕》中,羅賓·扎希歐博士向我們展示了她如何采用為期五天的密集暴露療法,讓這些有著各種各樣動物恐懼癥的人們獲得新生。

暴露療法是一種模擬患者害怕的場景,讓他們暴露在自己的恐懼之中,并且不斷刷新自己能夠承受的底線,最終在真實場景中突破自己,不再恐懼的治療方式。

這種治療方式的要點就是,直面自己的恐懼,一步一步走向它,最后徹底打敗它。

有一位J女士,她非常害怕蜘蛛。她在家里不敢開空調,因為害怕蜘蛛會從空調的縫隙里爬出來。她也不敢接近樹木或草坪,因為她害怕有蜘蛛突然冒出來。總之,她覺得任何地方都可能被蜘蛛占領,而她必須小心翼翼地避開一切來自蜘蛛的威脅。她覺得自己的家是她唯一的堡壘,所以她會盡可能地不出門,避開各種藏著“敵人”的地方。她總會想象蜘蛛爬滿全身的場景,然后為此顫抖不已。

很明顯,對蜘蛛的恐懼不僅讓她有很大的心理負擔,還對她的生活造成了影響。

那么,羅賓·扎希歐博士是如何對她進行暴露治療的呢?

首先,博士讓她知道:“你到我這里來尋求治療,是因為你下定決心不再被這種恐懼所困擾,你要開始新生活,為了你自己,也是為了你的家人和孩子。”她幫助J女士堅定了信心,并且重申了目的。她也告訴J女士,暴露療法的過程可能會很難,所以一定要堅持。

接下來,就開始了暴露的過程。那么,都是什么樣的暴露呢?

首先,J女士要看一些關于蜘蛛的圖片。各種各樣的蜘蛛圖片讓J女士感到難受。她雙臂護在胸前,身子側傾,明顯地在進行自我保護,并且出現強烈的逃跑欲望。但是,按照要求,她必須堅持看完這些圖片。

而J女士回去休息的時候,房間里還被放上了蜘蛛的放大圖片。雖然恐懼,但她還是依舊在房間里待了一晚。這對她來說,是重大的進步。

接著,便是讓J女士看一些關于蜘蛛的視頻。屏幕上的蜘蛛和圖片上相比增加了動作,更加活靈活現,這讓J女士感到嚴重的恐懼。她幾乎是流著淚看完這段視頻的,這讓她非常痛苦。

而這一晚,在她房間里出現的是各種大大小小的蜘蛛模型。J女士在鼓勵之下走入房間,并且和蜘蛛模型們待了一整晚。

接下來,J女士被帶去寵物店參觀各種蜘蛛。她依舊感到恐懼,并且十分想要回避。但是最終,她在博士的鼓勵下觀察了這些蜘蛛。而博士給她的禮物是一玻璃箱的小蜘蛛。

J女士當時感到非常驚訝和憤怒。在她看來,這簡直就是要將自己逼上絕路。但是,一想到自己來此的目的,她最終勉強將玻璃箱抱回房中,度過了一晚。

這一定是她人生之中最崩潰的一晚。親手將裝有蜘蛛的玻璃箱帶回房間是她的一個重大進步,這證明她正在一步步地直面自己的恐懼,雖然這巨大的恐懼讓她感到悲傷和憤怒。

不過,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博士將她帶到裝著很多蜘蛛的玻璃箱前,并且讓她將手伸入到其中。J女士雖然抗拒,但經過前一晚的洗禮,明顯已經強大了很多,猶豫了一會兒后便將手伸入其中,并且停留了一會兒。在伸進去的一瞬間,她依舊很害怕,但很快她就意識到自己居然做到了,隨即變得異常興奮起來。在博士的要求下,她把一只蜘蛛放在自己的手上,博士說:“看到了嗎?它并沒有爬滿你的全身!”最后,她還徒手將幾只蜘蛛從一個玻璃箱中轉移到另一個箱子中。

由此,她徹底擺脫了蜘蛛恐懼癥。她說:“我從沒想過自己能做到這種事情。我居然讓蜘蛛爬到我的手上,我還拿著它們!而現在,我毫發無損。”

【生存法則】

4種心理效應讓你不再恐懼!

1.等待效應

所謂“等待效應”,是指當人們在等待某件事情發生的時候,由于時間的流逝而產生一定的矛盾感,而這種矛盾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理失衡,會引發一系列態度上的變化。

人們等待的時間越久,就越容易產生消極心理,逐漸引發焦慮。這時,人們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或態度,以此來釋放焦慮。

比如,我們等了很久的公車,車都沒有來,同時如果當時天氣很冷,或者你趕時間,你的焦慮會加深。這時,你就需要做一些改變——你可以調整你的狀態,把單純地站在那里等變成來回踱步;你可以改變你的行為,換一種交通方式,等等。不論是哪一種情況,你都是通過“改變”來抵消“等待”給你帶來的消極效應。

對單一恐懼癥患者來說,“等待”是一件要命的事。在等待的過程中,恐懼會逐漸加深,這恐怕比面對所恐懼之物本身還要讓人抓狂。患者往往以為自己所恐懼的東西隨時會出現,他們需要時刻等待。

當患者出現這種心理時,可以馬上調整自己的狀態或行為,以此減少壓力。比如,當你走在路上小心翼翼地觀察著馬路周圍,提防著害怕的東西蹦出來時,不妨小跑幾步、改變走路的步伐,來抵消“等待”所增加的恐懼,重新調整自己,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去面對。

2.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第一印象效應”,即在第一次接觸某人或某物的時候,人們腦中會留下深刻印象,這種印象長久持續,比以后任何一次的接觸留下的印象都要深,并且會“先入為主”,影響以后對此人或事物的認識、判斷。

單一恐懼癥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受到了首因效應的影響。例如,在第一次經歷某事時的遭遇,或者在接觸某物之前他人的告誡,或者是在首次接觸時,由于一些不知名原因所造成的嚴重的創傷性印象,都會形成嚴重的恐懼感。

如果單一恐懼癥患者屬于這種情況,那么應回憶自己首次接觸所恐懼事物的過程,并且分析最初恐懼的原因,以此為出發點,漸漸消除恐懼心理。

3.定式效應

定式效應指的是,當人對事物形成了固定印象的時候,在心理狀態上就會出現一定的準備來應對之后相應的問題,并在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態度、行為等方面都出現這種傾向。

某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大學生分成兩組,并且向他們出示同一個人的照片。他告訴第一組大學生,照片中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犯,而對第二組大學生說,此人是一個德高望重的科學家;然后要求他們用語言描述對照片中人的印象。第一組大學生事先認定了此人為“罪犯”,因此描述多為“兇狠”“狡詐”“目光中充滿貪婪和殘忍”。而第二組大學生因為事先認定此人為“科學家”,描述多為“聰慧”“睿智”“目光中閃動著智慧和思考”。而事實上,那只是張普通人的照片。

單一恐懼癥患者對自己所恐懼的事物,因為已經形成了心理定式,自動“設定”其具有危險性,所以一旦遇到,即刻的反應就是“警報”“我會受傷”“我會死掉”,進而馬上做出一系列反應,不假思索、不分析事實,只是根據心理定勢進行活動。

因此,單一恐懼癥患者在遇到“危險”時,應首先進行適當的分析,合理解釋自己所處的境遇,并盡量不根據過去的經驗而是依照當前事實進行判斷。

4.過度理由效應

人們會為了合理解釋自己或者他人的某些行為而努力尋找原因,即使沒有恰當的理由可以解釋,他們也會繼續尋找下去,直到找到“足夠”的原因使其行為合理化。這就是過度理由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過度理由效應隨處可見,如情侶雙方之間出現裂痕,想要挽回的一方就會拼命為對方找理由,來解釋其種種行為。

而單一恐懼癥患者,則會為自己的恐懼尋找緣由。比如,一個人知道他對鴿子或其他事物的恐懼是不合理的,但他會從各個角度為自己找借口,比如“它會啄人”“它代表惡魔”“它的樣子讓我想到某部電影里的殺人機器”等,直到他認為自己的恐懼是合理的為止。

單一恐懼癥患者可以嘗試思索一個問題:“我為什么會害怕?”擺脫那些為自己過度尋找的理由,真正地與自己對話:“我為什么會害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晃| 土默特右旗| 陵水| 玛多县| 正宁县| 鹰潭市| 襄垣县| 新密市| 深水埗区| 六盘水市| 石狮市| 阳春市| 海淀区| 行唐县| 西畴县| 兴仁县| 和静县| 裕民县| 安福县| 延津县| 介休市| 普安县| 松潘县| 田林县| 夹江县| 通渭县| 潮安县| 察哈| 镇赉县| 浦东新区| 千阳县| 扎鲁特旗| 格尔木市| 德阳市| 永善县| 海晏县| 新兴县| 金坛市| 深泽县| 敦化市| 萝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