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崗位招聘的秘密(1)
- 職場新人不可不知的98個職場秘密
- 廖振宇編著
- 4991字
- 2016-04-21 11:10:35
眼看著過五關斬六將,工作即將到手,很多人就以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實則不然,一些不太正規的小公司總是會巧立名目,收取求職者的費用;還有一些公司他們以讓求職者參加筆試為借口,騙取求職者的勞動成果;更有很多小公司經常會利用試用期,把求職者當成廉價的勞動力來使用……這時候的你更要加倍小心!
秘密13:智力陷阱要小心
在應聘的道路上,太多的職場陷阱讓職場新人們防不勝防,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圈套。現在,更有一些黑心的小公司和職業中介公司開始以招聘過程中的筆試、面試為幌子來忽悠求職者了。尤其是一些翻譯、寫作、廣告公司、程序設計等行業,他們經常會以招聘為幌子來騙取求職者的勞動成果,也就是說他們經常會借著考試或者面試的名義,讓求職者翻譯文稿、做策劃、完成程序設計等。人們把這種情況稱作智力陷阱。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這些小企業根本就沒有足夠優秀的員工,但是他們又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聘請有能力的人,因此就選擇了這樣一種手段,用招聘的方法來獲取他人的創意,經過整合之后就成為他們自己的勞動成果。
英語系的小劉知道現在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剛升入大四就開始留意各種招聘信息了。看到喜歡的職位,她就會發簡歷去試試。即使不是世界500強的大公司,只要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她也會考慮,因為她明白現在不比以前,盡管自己是名校畢業,但是照樣要依靠自己的實力去找工作,好工作不會主動跑到自己的面前。
說實話,小劉也說不清楚自己已經投遞了多少份簡歷,她堅信只要自己撒的網足夠大,肯定就能夠捕到大魚。前不久,她終于收到某投資咨詢公司的面試通知,郵件中有一個附件,他們要求小劉在面試之前先把這些資料翻譯好,然后發送過去。咨詢業對外語水平要求很高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小劉當時根本就沒有多想,于是下載了長達20頁的附件,并且一絲不茍地翻譯起來。
那是一份非常專業的英文資料,里面有很多有關冶金的術語。為了更加準確地完成翻譯任務,小劉特地去書店買了一本專業的詞典,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經過一個星期的奮戰,她終于把那份翻譯資料完成了。翻譯成中文后的資料竟然有30多頁。
面試的那天,小劉早早地趕到了該公司,她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心想這份工作肯定非我莫屬了。不過面試官只是問了小劉幾個非常簡單的問題,然后就話鋒一轉,幽幽地說:“你翻譯這些資料總共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剛才我大致看了一下,基本上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加入我們團隊,這樣的速度肯定是不行的。為了進一步考核你的英語能力和工作效率,這一次我們給你準備了另外一份資料,不過你只有三天時間。”
聽到這些話,小劉徹底傻眼了。面試官隨手把一份厚厚的材料遞了過來,小劉看了一眼,這次的稿子和上次的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相信這對于你來說算不了什么,你肯定能夠按時完成任務,對嗎?現在你已經通過第一次面試了。三天之后,你帶著這次的翻譯稿過來吧,祝你成功!……”
至于那位面試官后來都說了一些什么,小劉根本就沒有聽進去。她只是感覺這家公司的面試很不正常,除了翻譯之外還有很多方法可以了解一個人的英語水平,為什么總是讓自己翻譯材料呢?
當天晚上回到學校,她立刻在校園BBS上發帖,征求同學對此事的看法。很多同學都說她肯定受騙了,那家公司實際上就是以招聘為名義,讓求職者免費為他們翻譯材料。
那件事過去了很久,她還是憤憤不平。尤其當她看到那本為了做好翻譯而買回來的有關冶金的專業詞典的時候,她的心里就會更加難受。更讓人感到氣憤的是那家公司一直在網站上貼著招聘信息,不知道他們騙取了多少人的勞動成果。
小劉遇到的這種情況經常發生。設計、翻譯、策劃類的求職者都應該為自己敲響警鐘,保護好自己的勞動果實。
高手支招
招聘過程中的智力陷阱讓人防不勝防,如果遇到要你翻譯大量的文稿就要提高警惕,防止他們把你當做免費的勞動力。如果你要向對方提交有自己創意的作品也一定要留下證據,最好給對方一份策劃案,自己留一份底稿,并且讓對方在上面簽字。求職者只有謹慎行事,才能維護好自己的正當權益。
秘密14:招聘是假,宣傳是真
每年的秋末冬初都是舉辦針對應屆大學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的高峰時期,而參加招聘會的單位也是形形色色、無奇不有。看著招聘會上黑壓壓的人群,很多人都會有一種莫名的緊迫感,即使你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逛招聘會,也會被各種各樣的招聘信息弄得眼花繚亂。在這樣喧鬧的環境當中,求職者要想理清自己的思路,以一種客觀的態度看待各種信息,然后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小陳說:“前幾天我又去那家公司了,可是得到回復依然是相關的領導已經出差了,招聘的事情還需要再等一等。其實這家公司已經發布了半年多的招聘信息,可是實際上他們一個新人也沒有錄用,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宣傳自己。他們不知道這樣做,對于那些真正想找工作的人來說是一種多么巨大的傷害。”
小陳的老家在沂蒙山區。今年本科畢業之后,她孤身一人來到濟南找工作。半個月前,她在網上看到某大型超市在報紙上登了招聘啟事,上面赫然寫著“招聘管理人員30名”。看到這個消息她就和一位朋友一起報了名,并且參加了人事部門的面試。超市的負責人告訴她們,如果被錄用的話一周之后就會得到通知。可是不知不覺間兩周過去了,超市方還是沒有給任何消息。小陳打電話去詢問結果,超市工作人員答復說:“這件事現在我們也不太清楚,因為分管招聘的領導已經出差了,只有等他回來才會有最后的結果。”
可是小陳沒有想到,這一等竟然是一個月。這期間,小陳曾經多次來到這里打探消息,可是每一次得到的答復都相同,每一次工作人員都告訴她負責招聘的經理已經出差了。后來小陳找到了該超市今年年初以來不同時期的十幾份傳單,她發現幾乎每期的海報都登了同樣的招聘廣告。這時候小陳恍然大悟:原來這家超市根本就不需要招聘人員,它只不過是通過登招聘啟事吸引人的注意,擴大自己的知名度罷了。
之后小陳去了另外一家傳播公司應聘。經過一番非常復雜的筆試、面試,公司負責人通知她已經被錄用了。不過就在上班的第一天,公司經理就找到了小陳談話說:“其實,我們公司目前并不缺人,招聘人員只是為以后可能出現的人員流失做一個準備。現在公司只能給你提供實習崗位,不過沒有工資,食宿自理,如果你可以接受這個條件就留下來。”傳媒公司給出的答復讓小陳感到非常氣憤,既然不缺人為什么還要發布招聘啟事啊!害得自己白白浪費了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到最后卻要成為一個免費的勞動力。于是小陳毅然放棄了這次的工作機會。
大學畢業已經將近三個月了,小陳先后找了十幾家單位,除了有些單位不適合自己外,很多單位根本就沒有打算招人。
很多求職者都認為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招聘信息中存在著一些虛假內容。曾經有一個大學生把自己的簡歷投遞給了一家咨詢公司,可是沒想到自己竟然成了對方的調研對象。因為公司面試的試題,除了一些非常簡單的常規性的題目之外,還有一些看起來非常奇怪的問題,例如平常喜歡用哪個品牌的洗面奶、怎樣知道了該產品的信息等。可是當這位大學生詢問為什么會有這些問題的時候,公司的負責人說這是招聘程序。可是等到他把這份資料填完回家等消息的期間,該公司就再也沒有聯系他。后來這位大學生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上當受騙,成為那家公司的調研對象了。
有些公司之所以發布虛假的招聘信息,其目的就是為了吸引他人的眼球,達到宣傳、擴大知名度的目的,讓人覺得這家公司有很大的潛力。還有一些公司在將來可能會需要招聘人才,他們現在只是打探一下市場行情,事實上目前并不準備錄用新人。
虛假的招聘信息在正規的招聘會中也會出現,招聘會的主辦方為了擴大規模,就會放松對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從而讓一些心懷不軌的單位乘虛而入,為他們進行免費的宣傳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高手支招
一般來說,正規的公司發布虛假信息的可能性很小,因為他們很在乎自身的聲譽,而發布虛假招聘信息會給公司的形象帶來很大的傷害。求職者在看到適合自己的招聘信息后,可以先上網查一下該公司的其他資料,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辨認出哪些是虛假信息。假如你已經陷入了虛假信息的陷阱,那么就應該及時地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
秘密15:交押金和保證金的時候怎么辦
盡管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很多保護勞動者權益的法律法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和用人單位相比,勞動者依然處于弱勢地位。很多情況下勞動者都如同羊羔一般,只有等著被屠宰的份兒。
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曾經遇到過用人單位要收取保證金的情況。這對于那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是一件讓人非常頭痛的事情,自己還沒有正式工作,還沒有領到第一份工資,卻要先從腰包里掏出一部分錢送給單位。這一部分錢主要就是為了“保證”求職者的人品和工作能力。如果自己實在交不出押金就會從試用期的工資里扣。其實說白了,如果求職者想要得到這份工作的話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先把自己的口袋弄得空空的,要么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還沒有裝到自己口袋里就已經跑到別人的賬戶中了。
一些讓求職者交押金的單位說,之所以讓求職者交押金就是為了防止一些人偷東西、泄露公司機密等。如果求職者安全的度過試用期,公司就會把這些錢如數奉還。可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卻不是如此,事情的決定權完全在公司的手中。如果新人在試用期期間,稍微不留神觸犯了那些五花八門的規定或者疑似犯規,那么事先交納的保證金就會“理所當然”地進入到公司的口袋。而新人如果能夠順利地通過考核期的話,他們又怕丟掉來之不易的工作而不敢或者不好意思去找公司討要保證金。等到在公司工作的時間久了,他們如果再提起保證金,公司很有可能否認這件事。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是啞巴吃黃連了。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李偉來自一個偏遠的農村,憑借著自己的實力,他順利地被一家看似不錯的企業錄用了。
不過,讓人感到意外的是,當他興致勃勃地準備要和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卻被告知要先交納5000元的保證金,否則就不能上崗。這個消息對李偉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5000元對于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雖說這份工作不錯,但是李偉再也不忍心讓父母為自己勞累了,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放棄了這份工作。
生活中有類似遭遇的遠遠不止李偉一個人。有的人在交了保證金或者押金之后得到了一份工作,但是依然會被用人單位以各種借口把錢給扣下。
大學畢業后,張林來到一家大型超市應聘產品代理,經過非常簡單的面試之后,被順利錄用了。不過超市給她安排的崗位卻是做一個酸奶品牌的宣傳工作,還要張林交300元的保證金,否則就得不到這份工作。張林覺得300元不是很多,更何況他們承諾一個月之后就會把這300元如數奉還。于是她把錢交了,之后就開始在這里工作了。
但是,在上崗后的第二天,張林就收到一份“工作守則”,上面規定的條條框框別提有多細了。張林想,既然已經來了再說其他的也沒什么實際的意義了,于是只好小心翼翼地開始工作。
等到快發工資的時候,張林盤算著,自己的底薪是1600元,再加上返回的300元押金那么自己這個月就可以領到1900元了。可是沒想到,到她手里的工資卻只有1500元。等她找負責人討說法的時候,對方卻惡狠狠地說道:“你不想想,本來周末應該是我們最忙的時候可是你卻請假,工作的時候也不是很熱情,哪個顧客愿意看到一張沒有表情的臉啊。除此之外,你還觸犯了很多工作守則,今天回家自己好好反省一下吧。”
高手支招
求職者應該知道,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所以求職者遇到用人單位提出要交納押金的話,一定要懂得拒絕,即便你特別喜歡這份工作,也要仔細考慮好這樣做的后果。
秘密16:畢業證和身份證應該交出去嗎
在一些中小企業里,招聘的時候收取押金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更有甚者會要求求職者抵押自己的畢業證或者身份證。用人單位說這樣做是為了方便企業的管理,等到員工辭職的時候就會把這些證件毫發無損地退還。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雖然高考成績不錯,由于報志愿的時候沒有把握好,張海峰被調劑到了一所很一般的大學。好在他學的是財務管理,這個專業還算比較熱門,因此畢業的時候,他順利地得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試通知。雖然說這家公司的規模不是很大,但是在市中心的繁華地帶,辦公條件也不錯。公司給他的月薪是2500元。當公司的負責人告訴張海峰已經被錄用的時候,他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工作有了著落,一顆懸著的心也可以放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