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張桂芳奉詔西征
- 封神演義
- (明)許仲琳 李云翔
- 5252字
- 2016-11-01 14:54:17
詩曰:
奉詔西征剖玉符,旛幢飄揚映長途。
驚看畫戟翻錢豹,更羨冰花拂劍鳧。
張桂擒軍稱號異,風林打將杖珠殊。
縱然智巧皆亡敗,無奈天心惡獨夫。
話說晁雷離了西岐,星夜進五關,過澠池,渡黃河,往朝歌。非止一日,進了都城,先至聞太師府來。太師正在銀安殿閑坐,忽報:“晁雷等令。”太師急令至檐前,忙問西岐光景。晁雷答曰:“末將兵至西岐,彼時有南宮適搦戰。末將出馬,大戰三十合,未分勝敗,兩家鳴金。次日,晁田大戰辛甲,甲敗回。連戰數日,勝敗未分。奈因汜水關韓榮不肯應付糧草,三軍慌亂。大抵糧草乃三軍之性命,末將不得已,故此星夜來見太師,望乞速發糧草,再加添兵卒,以作應援。”聞太師沉吟半晌曰:“前有火牌令箭,韓榮為何不發糧草應付?晁雷,你點三千人馬,糧草一千,星夜往西岐接濟。老夫再點大將,共破西岐,不得遲誤。”晁雷得令,速點三千人馬,糧草一千,暗暗夾帶家小出了朝歌,星夜往西岐去了。有詩為證。詩曰:
妙算神機世所稀,太公用計亦深微。
當時慢道欺聞仲,此后征誅事漸非。
話說聞太師發三千人馬,糧草一千,命晁雷去了三四日。忽然想起:“汜水關韓榮為何不肯支應?其中必有緣故。”太師焚香,將三個金錢搜求八卦妙理玄機,算出其中情由,太師拍案大呼曰:“吾失打點,反被此賊誆了家小去了。氣殺吾也!”欲點兵追趕,去之已遠。隨問徒弟吉立、余慶:“今令何人可伐西岐?”吉立曰:“老爺欲伐西岐,非青龍關張桂芳不可。”太師大悅,隨發火牌、令箭差官往青龍關去訖,一面又點神威大將軍丘引交代鎮守關隘。
話說晁雷人馬出了五關,至西岐面見子牙,叩頭在地:“丞相妙計,百發百中,今末將父母妻子俱進都城。丞相恩德,永世不忘!”又把見聞太師的話說了一遍。子牙曰:“聞太師必點兵前來征伐,此處也要防御打點,有場大戰。”按下不表。
且說聞太師的差官到了青龍關,張桂芳得了太師令箭、火牌,交代官乃神威大將軍丘引,張桂芳把人馬點十萬,先行官姓風名林,乃風后苗裔。等至數日,丘引來到,交代明白。張桂芳一聲炮響,十萬雄師盡發,過了些府州縣道,夜住曉行。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浩浩旌旗滾,翩翩繡帶飄。槍纓紅似火,刀刃白如鐐。
斧列宣花樣,旛搖豹尾翛。鞭锏瓜錘棍,征云秀九霄。
三軍如虎猛,戰馬怪龍梟。鼓擂春雷振,鑼鳴地角遙。
桂芳為大將,西岐事更昭。
話說張桂芳大隊人馬,非止一日,哨探馬報入中軍:“啟總兵,人馬已到西岐。”離城五里安營,放炮吶喊,設下寶帳,先行參謁。桂芳按兵不動。話說西岐報馬報入相府:“張桂芳領十萬人馬,南門安營。”子牙升殿,聚將共議退兵之策。子牙曰:“黃將軍,張桂芳用兵如何?”飛虎曰:“丞相下問,末將不得不以實陳。”子牙曰:“將軍何故出此言,吾與你皆系大臣,為之心腹。何故說不得不實陳者,何也?”飛虎曰:“張桂芳乃左道旁門術士,俱有幻術傷人。”子牙曰:“有何幻術?”飛虎曰:“此術異常,但凡與人交兵會戰,必先通名道姓,如末將叫黃某,正戰之間他就叫:‘黃飛虎不下馬更待何時?’末將自然下馬,故有此術,似難對戰。丞相須分付眾位將軍,但遇桂芳交戰,切不可通名。如有通名者,無不獲去之理。”子牙聽罷,面有憂色。傍有諸將,不服此言的道:“豈有此理,那有叫名便下馬的。若這等,我們百員官將,只消叫得百十聲,便都拿盡。”眾將官俱各含笑而已。
且說張桂芳命先行官風林先往西岐,見頭陣。風林上馬,往西岐城下請戰。報馬忙進相府:“啟丞相有將搦戰。”子牙問:“誰見首陣走一遭。”內有一將,乃文王殿下姬叔乾也。此人性如烈火,因夜來聽了黃將軍的話,故此不服,要見頭陣,上馬拎槍出來。只見翠藍旛下,一將面如藍靛,發似硃砂,獠牙生上下。怎見得:
花冠分五角,藍臉映須紅。金甲袍如火,玉帶扣玲瓏。
手提狼牙棒,烏騅猛似熊。胸中藏錦繡,到處定成功。
封神為吊客,先鋒自不同。大紅旛上寫,首將姓為風。
話說姬叔乾一馬至軍前,見來將甚是兇惡,問曰:“來將可是張桂芳?”風林曰:“非也。吾乃張總兵先行官風林是也。奉詔征討反叛。今爾主無故背德,自立武王,又收反臣黃飛虎,助惡成害。天兵到日,尚不引頸受戮,乃敢拒敵大兵。快早通名來,速投棒下!”姬叔乾大怒曰:“天下諸侯,人人悅而歸周,天命已是有在,怎敢侵犯西土,自取死亡。今日饒你,只叫張桂芳出來!”風林大罵:“反賊焉敢欺吾!”縱馬使兩根狼牙棒飛來直取,姬叔乾搖槍急架相還。二馬相交,槍棒并舉,一場大戰,怎見得:
二將陣前心逞,鑼鳴鼓響人驚。該因世上動刀兵,不由心頭發恨。槍來那分上下,棒去兩眼難睜。你拿我,誅身報國輔明君;我捉你,梟首轅門號令。
二將戰有三十余合,未分勝敗。姬叔乾槍法傳授神妙,演習精奇,渾身罩定,毫無滲漏。風林是短家火,攻不進長槍去,被姬叔乾賣個破綻,叫聲“著打”,風林左腳上中了一槍。風林撥馬逃回本營,姬叔乾縱馬趕來。不知風林乃左道之士,逞勢追趕,風林雖是帶傷,法術無損。回頭見叔乾趕來,口里念念有詞把口一吐,一道黑煙噴出,化為一網。里邊現一粒紅珠,有碗口大小,望姬叔乾劈面打來。可憐!姬殿下乃文王第十二子,被此珠打下馬去,風林勒回馬,復一棒打死,梟了首級,掌鼓回營,見張桂芳報功。桂芳令轅門號令。
且說西岐敗殘人馬進城,報于姜丞相。子牙知姬叔乾陣亡,郁郁不樂。武王知弟死,著實傷悼。諸將切齒。次日,張桂芳大隊排開,做名請子牙答話。子牙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隨傳令:“擺五方隊伍。”兩邊擺列鞭龍降虎將,打陣眾英豪。出城只見對陣旗幡腳下,有一將銀盔素鎧,白馬長槍,上下似一塊寒冰,如一堆瑞雪。怎見得:
頂上銀盔排鳳翅,連環素鎧似秋霜。白袍暗現團龍滾,腰束羊脂八寶廂。護心鏡射光明顯,四面锏掛馬鞍傍。銀合馬走龍出海,倒提安邦白杵槍。胸中煉就無窮術,授秘玄功實異常。青龍關上聲名遠,紂王駕下紫金梁。素白旗上書大字,奉敕西征張桂芳。
話說張掛芳見子牙人馬出城,隊伍齊整,紀法森嚴,左右有雄壯之威,前后有進退之法。金盔者英風赳赳,銀盔者氣概昂昂。一對對出來,其實驍勇。又見子牙,坐青鬃馬,一身道服,落腮銀須,手提雌雄寶劍。怎見得,有《西江月》為證:
魚尾金冠鶴氅,絲絳雙結乾坤。雌雄寶劍手中拎,八卦仙衣內襯。善能移山倒海,慣能灑豆成兵。仙風道骨果神清,極樂神仙臨陣。
張桂芳又見寶纛旛下,武成王黃飛虎坐騎提槍。心下大怒,一馬闖至軍前,見子牙而言曰:“姜尚,你原為紂臣,曾受恩祿,為何反背朝廷,而助姬發作惡?又納叛臣黃飛虎,復施詭計說晁田降周,惡大罪深,縱死莫贖。吾今奉詔親征,速宜下馬受縛,以正欺君叛國之罪。尚敢抗拒天兵,只待踏平西土,玉石俱焚,那時悔之晚矣。”子牙馬上笑曰:“公言差矣。豈不聞‘賢臣擇主而仕,良禽相木而棲。’天下盡反,豈在西岐!料公一忠臣,也不能輔紂王之稔惡。吾君臣守法奉公,謹修臣節。今日提兵侵犯西土,乃是公來欺我,非我欺足下。倘忽失利,遺笑他人,深為可惜。不如依吾拙諫,請公回兵,此為上策。毋得自取禍端,以遺伊戚。”桂芳曰:“聞你在昆侖學藝數年,你也不知天地間有無窮變化。據你所言,就如嬰兒作笑,不識重輕,你非智者之言。”令先行官:“與吾把姜尚拿來!”風林走馬出陣,沖殺過來。只見子牙旗門角下一將,連人帶馬,如映金赤日瑪瑙一般,縱馬舞刀迎敵風林,乃大將軍南宮適。也不答話,刀棒并舉,一場大戰。怎見得:
二將陣前把臉變,催開戰馬心不善。這一個指望萬載把名標,那一個聲名留在金鑾殿。這一個鋼刀起去似寒冰,那一個棒舉長虹飛紫電。自來惡戰果蹊蹺,二虎相爭心膽顫。
話說二將交兵,只殺的征云繞地,鑼鼓喧天。且說張桂芳在馬上,又見武成王黃飛虎在子牙寶纛幡腳下,怒納不住,縱馬殺將過來。黃飛虎也把五色神牛催開,大罵:“逆賊!怎敢沖吾陣腳。”牛馬相交,雙槍并舉,惡戰龍潭。張桂芳仗胸中左道之術,一心要擒飛虎。二將酣戰,未及十五合,張桂芳大叫:“黃飛虎,不下騎更待何時!”飛虎不由自己,撞下鞍鞒。軍士方欲上前擒獲,只見對陣上一將乃是周紀,飛馬沖來,掄斧直取張桂芳。黃飛彪、飛豹二將齊出,把飛虎搶去。周紀大戰桂芳,張桂芳掩一槍就走,周紀不知其故,隨后趕來。張桂芳知道周紀,大叫一聲:“周紀,不下馬,更待何時!”周紀掉下馬來。及至眾將救時,已被眾士卒生擒活捉,拿進轅門。且說風林戰南宮適。風林撥馬就走,宮適也趕去,被風林如前把口一張,黑煙噴出,煙內現碗口大小一粒珠,把南宮適打下馬來,生擒去了。張桂芳大獲全勝,掌鼓回營。子牙收兵進城,見折了二將,郁郁不樂。
且說張桂芳升帳,把周紀、南宮適推至中軍。張桂芳曰:“立而不跪者何也?”南宮適大喝:“狂詐匹夫!將身許國,豈惜一死。既被妖術所獲,但憑汝為,有甚閑說!”桂芳傳令:“且將二人囚于陷車之內,待破了西岐,解往朝歌,聽圣旨發落。”不題。
次日,張桂芳親往城下搦戰。探馬報入丞相府曰:“張桂芳搦戰。”子牙因他開口叫名便落馬,故不敢傳令,且將免戰牌掛出去。張桂芳笑曰:“姜尚被吾一陣,便殺得免戰牌高懸。”故此按兵不動。且說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坐碧游床運元神,忽然心血來潮,早知其故。命金霞童兒:“請你師兄來。”童兒領命,來桃園見哪吒,口稱:“師兄,老爺有請。”哪吒至蒲團下拜,真人曰:“此處不是你久居之所,你速往西岐,去佐你師叔姜子牙,可立你功名事業。如今三十六路兵伐西岐,你可前去輔佐明君,以應上天垂象。”哪吒滿心歡喜,即刻辭別下山,上了風火輪,提火尖槍,斜掛豹皮囊,往西岐來。怎見得,好快!有詩為證。詩曰:
風火之聲起在空,遍游天下任西東。
乾坤頃刻須臾到,妙理玄功自不同。
話說哪吒頃刻來到西岐,落了風火輪,找問相府。左右指引:“小金橋是相府。”哪吒至相府下輪。左右報入:“有一道童求見。”子牙不敢忘本,傳令:“請來。”哪吒至殿前,倒身下拜,口稱:“師叔。”子牙問曰:“你是那里來的?”哪吒答曰:“弟子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徒弟,姓李名哪吒,奉師命下山,聽師叔左右驅使。”子牙大喜。未及溫慰,只見武成王出班,稱謝前救援之德。哪吒問:“有何人在此伐西岐?”黃飛虎答曰:“有青龍關張桂芳,左道驚人,連擒二將,姜丞相故懸免戰牌在外。”哪吒曰:“吾既下山來佐師叔,豈有袖手旁觀之理。”哪吒來見子牙:“師叔在上,弟子奉師命下山,今懸免戰,此非長策。弟子愿去見陣,張桂芳可擒也。”子牙許之,傳令:“去了免戰牌。”彼時探馬報與張桂芳:“西岐摘了免戰牌。”桂芳謂先行風林曰:“姜子牙連日不出陣,那里取得救兵來了,今日摘去免戰牌,你可去搦戰。”先行風林領令出營,城下搦戰。探馬報入相府。哪吒答言曰:“弟子愿往。”子牙曰:“是必小心桂芳左道,呼名落馬。”哪吒答曰:“弟子見機而作。”即登風火輪,開門出城。見一將藍靛臉,硃砂發,兇惡多端,用狼牙棒,走馬出陣。見哪吒腳踏二輪,問曰:“汝是何人?”哪吒答曰:“吾乃姜丞相師侄李哪吒是也。爾可是張桂芳,專會呼名落馬的?”風林曰:“非也,吾乃是先行官風林。”哪吒曰:“饒你不死,只喚張桂芳來。”風林大怒,縱馬使棒來取。哪吒手內槍兩相架隔,輪馬相交,槍棒并舉,大戰城下。有詩為證。詩曰:
下山首戰會風林,發手成功豈易尋。
不是武王洪福大,西岐城下事難禁。
話說二將大戰二十回合,風林暗想:“觀哪吒道骨稀奇,若不下手,恐受他累。”掩一棒撥馬便走,哪吒隨后趕來。前走一似猛風吹敗葉,后隨恰如急雨打殘花。風林回頭一看,見哪吒趕來,把口一張,噴出一道黑煙,煙里現碗口大小一珠,劈面打來。哪吒笑曰:“此術非是正道。”哪吒用手一指,其煙自滅。風林見哪吒破了他的法術,厲聲大叫:“氣殺吾也,敢破吾法術。”勒回馬復戰,被哪吒豹皮囊里取出乾坤圈丟起,正打風林左肩甲,只打得筋斷骨折,幾乎落馬,敗回營去。哪吒打了風林,立在轅門,做名要張桂芳。
且說風林敗回,進營見桂芳,備言前事。又報哪吒做名搦戰,張桂芳大怒,忙上馬提槍出營。一見哪吒耀武揚威,張桂芳問曰:“踏風火輪者,可是哪吒么?”哪吒答曰:“然。”張桂芳曰:“你打吾先行官,是爾?”哪吒大喝一聲:“匹夫!說你善能呼名落馬,特來會爾。”把槍一晃來取,桂芳急架相迎。輪馬相交,雙槍并舉,好場殺!一個是蓮花化身靈珠子,一個是封神榜上一喪門。有賦為證:
征云籠宇宙,殺氣繞乾坤。這一個展鋼槍,要安社稷;那一個踏雙輪發手無存。這一個為江山以身報國,那一個爭世界豈肯輕論。這個槍似金鰲攪海,那個槍似大莽翻身。幾時才罷干戈日,老少安康見太平。
話說張桂芳大戰哪吒三四十回合,哪吒槍乃太乙仙傳,使開如飛電繞長空,似風聲吼玉樹。張桂芳雖是槍法精傳,也自雄威,力敵不能久戰,隨用道術,要擒哪吒。桂芳大呼曰:“哪吒,不下輪來,更待何時!”哪吒也吃一驚,把腳登定二輪,卻不得下來。桂芳見叫不下輪來,大驚曰:“老師秘授吐語捉將,道名拿人,往常響應,今日為何不準?”只得再叫一聲,哪吒只是不理。連叫三聲,哪吒大罵:“失時匹夫!我不下來憑我,難得勉強叫我下來。”張桂芳大怒,努力死戰。哪吒把槍緊一緊,似銀龍翻海底,如瑞雪滿空飛。只殺的張桂芳力盡筋舒,遍身汗流。哪吒把乾坤圈飛起,來打張桂芳。不知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