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探地穴 侏儒建奇勛 斗妖尸 仙童消隱患(2)
- 蜀山劍俠傳(卷四)
- 還珠樓主
- 4843字
- 2016-11-01 17:10:34
少年男女知那大口厲害,飛劍取不得勝。女的一個先將三陰神鉛滅陽彈照準大口打去;男的也將那團藍光放出,朝那有絡腮胡子的妖尸飛去。滿想仍用旁門穢物,先污了那張奇怪的大口,與之同歸于盡,然后再用本門至寶取勝,誰知事謬不然。那四十九粒暗紫光華剛一飛出,便被大口中的金星紅絲卷住,略一吞吐之間,如石落大海,無影無蹤,立即收了進去。那團藍光眼看飛近妖尸,那古鏡上面倏地一片輕煙飛過,從青蒙蒙微光中忽射出萬道金光,百丈虹霞彩芒,電轉飛射,迎著藍光微一接觸,藍光雖然照聲爆散,奇彩流輝,精光四射,但被鏡上金霞阻住,不能傷著妖尸分毫。兩個妖尸卻不放松,緊緊追逼過來。少年男女到此方知軒轅二寶妙用無窮,再不見機遁走,必無幸理,兩下里一打招呼,縱遁光向外逃去。
這時穴中三個妖尸,中榻上的無華氏已被少年男女所誅,形神消滅。所剩兩個妖尸,高的是窮奇,較矮有絡腮胡子的是戎敦。他們原意本要將少年男女迫退出室,才好發動埋伏。見狀只互相怪聲叫笑,并未隨后追趕。
那少年男女來時原也知出路須經妖尸假死的圓室以內,無奈妖尸法寶厲害,無力抵御,只得退出。誰知來路多阻,妖尸又醒,退出不易。總以為昆侖門下的五雷天心正法玄功奧妙,來時既是勢如破竹,歸途也不見得就難到哪里。及至飛出室外,回頭一看,不見妖尸追來。這少年男子名叫小仙童子虞孝,乃昆侖派中名宿鐘先生門下最心愛的大弟子,那女子便是半邊老尼高足石氏二姝之一的縹緲兒石明珠。二人俱是昆侖門下小一輩中杰出之士,久經大敵。一見妖尸得勝不追,便知必有詭計。再定睛往前一看,果然歸路已失,來時的圓形彎長甬道不知去向,四外俱是堅厚石壁,無路可通。正在斟酌怎生出去,石明珠忽悄聲說道:“孝哥,目前妖尸定然發動埋伏,隱身暗中作祟,我們歸路已絕。你看洞頂上面這輪月兒依舊光明,照在身上卻并無甚感覺,甚是古怪。莫非妖尸故布疑陣,那里面隱藏著出路么?”
一句話把虞孝提醒,一想此言果然有理。記得下來時,那條甬道又彎又長,恰是個半環形。算計程途遠近間隔,那月光好似正當上面油釜下入口。此時出路已無,再不急謀脫身之計冒險沖出,非被陷在此,應了那兩矮子的話不可。隨想隨將后羿射陽弩取在手內,張弓搭箭,便要朝月光射去,準備箭射上去,看準虛實,再乘勢沖出。
就在二人商議脫身,還不到半盞茶的工夫,當中三圓門內三座大鼎上的煙光異彩全都隱去。只聽地底轟隆嗶剝爆發之聲,如迅雷初起,烈火燒山,驚濤急涌,狂飆怒號,一起匯為繁喧,漸漸由遠而近,從鼎中透將出來。室內妖尸窮奇笑聲磔磔,雜著戎敦怒吼咆哮之聲,越發凄厲難聞,入耳驚心。石明珠見勢危急,看出妖尸已經發動地肺中的水火風雷,再遲須臾,定無幸理。一面將飛劍法寶施展出來,一面又使用五雷天心正法,以備相助一同沖出。
這里虞孝的箭剛剛發出,一溜烏光射向明月之中,那旁三座大鼎上一條火焰,一線白光,一縷筆直的濃煙,已自箭一般升起,只轉瞬間,便要化成水火狂風,向虞、石二人布散襲來。幸而虞孝情急智生,無心巧得出路。這一箭射上去,那團白光立被烏光沖破,化為白煙,波分云裂而散。又正趕上石明珠發揮五雷天心正法,揚手一團雷光打將上去,紅光照處,現出從上到下井一般直的一個圓洞。知道所料居然奇中,出路已得,不禁驚喜交集。忙使身劍合一,催動遁光,往上沖去。身才離地,鼎中冒出的那條火焰首先轟的一聲,化為萬千紫綠色的火彈,由小而大,再紛紛爆散,布滿全洞。二人飛升中回首下視,瞬息之間,全洞已變為火海。那白光、濃煙也依次發出。知道此火乃地肺中千萬年郁陽之氣所積,非同凡火,如被困住,縱仗法寶飛劍護身,也只能支持少許時日,早晚連人帶寶,均被煉成灰燼。何況還有風雷水劫,真個危機一發。哪敢絲毫怠慢,加緊運用玄功,催動遁光,電射星馳一般,轉眼升到頂上,用大力千斤神法托起油釜,離了險地,徑往墓洞外沖出。不提。
妖尸萬不料敵人神箭如此厲害,竟會將洞頂用禁法封閉,連自己也從不經行的密徑沖破逃走,去時又是那樣神速。等到看出敵人破法逃走,欲待追趕,偏生地底水火風雷業已引動,分布開來,自身也不能冒火沖出,須要行法收去,方能追趕,哪里還來得及。深悔不該輕覷敵人,痛恨太過,意欲將他們化煉成灰,為無華氏報仇,鬧了個徒勞無功。轉不如仍用圣陵二寶收去他們的寶物,不放他們出室,先行困住,再設法擒人報仇的好。賊去關門,后悔已是無及。只得重新布置,將直通上面的井路改設下別的陷阱,以備敵人去而復轉。經此失挫,方知多大禁法也瞞不過高人;地底水火風雷雖然厲害,使用之法還有未妥。兩下里一商量,以后決計非將敵人真正陷入埋伏,一絲漏洞全無之時,不再施展,以免稍有疏虞,反倒礙事。再者,發時容易,收又極難,能不用它最好。
依了戎敦,乃父無華氏一死,二寶已可平分,各帶身上,免得在上面遇警取用,還得下來一次。偏生二尸俱欲得那九疑鼎。窮奇因無華氏一死,只剩戎敦蠢物一人,貪心更熾。不特九疑鼎不肯讓人,連那面昊天鑒,也想據為己有,只是不便明奪。料知今日敵人是為盜取二寶而來,并且深悉寶穴底細,決不能和上次誤入的女子一樣,一經嚇退,就此不再來。來人道法飛劍本就不弱,再來時,必還約有能手,抵敵他們全仗圣陵二寶。無華氏慘亡,便是前車之鑒,正可將二寶仍然藏在地穴,以便借刀殺人。一遇有警,先相看來勢強弱行事。戎敦只要和來人一斗上,絕不容易脫身。那時再裝作往地穴取寶,故意延挨。如見戎敦獲勝,自然助他夾攻;稍現敗象,便隱過一旁,任其自斃,然后出面除去強敵,二寶豈不全得?因他別有深心詭計,力主二寶不可妄動:“那鼎尤其太大,攜帶不便。好在上下容易,單憑兩柄金戈,一把神刀,來人也非敵手,何況我們還有一身道法。那少年男女膽已嚇破,決和那兩個女子一樣,不敢再來。即便請來能手相助,臨時取用,也來得及,本是共有之物,分它作甚?”戎敦只當他不舍九疑鼎,自己也有同好。雖然取寶時用得力多,但窮奇兇狡,也必不肯相讓。此時如單將寶鑒帶去身旁,無異說是那鼎歸他。再一轉念,看窮奇兇惡強霸,乃父一亡,決難與之久處,早晚還得仔細。也想挨到妖鳥神鳩不日復醒,乘機唆使它抓裂窮奇的頭腦,二寶便可據為己有,此時樂得依他。惡念一生,不再堅持己意。
二妖尸各自存心行詐,又變了當初埋伏方略。這一來,不特便宜了楊、凌二人,免卻水火風雷之害,得收全功。其中還便宜了沙、咪二人兩條小命,否則沙、咪二人氣候有限,當時雖然隱身在側,未被妖尸看破,又有藏伏之所,但是適才水火風雷挨次一發動,縱能免卻玉石俱焚,人必被震暈過去,現出真形,那還不是照樣送命?
二妖尸商量爭議,二小潛伏在旁,全都聽見。等二妖尸相偕出洞上升,咪咪也想尾隨出去,卻被沙沙一把拉住道:“你怎會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如今妖尸退出,危機已過,那兩件圣陵至寶,仍藏原地未動,豈不是我們的天賜良機?楊太仙師原說,兩油釜下一出一入,妖尸由當中石室隱去,出路必在室內,正好細加探查,就便盜他二寶多好。如說出去,妖尸總少不得還要下來,探明虛實,再偷偷隨他上去,也來得及。即使不然,被困到了明晚,二位師尊到此同出,也不妨事。我看見適才那男女二人一來,上面埋伏必更厲害,弄巧出去遇上,就有死傷之虞。這里雖是虎穴深處,倒還安穩不過。只要隨時留心,見妖尸下來,便躲遠些,就不妨了。”咪咪被他提醒,點頭稱善。豁出再困一日,挨到楊、凌二女到來同走。將逃意打消,一同走出旁室。這微一耽延之間,二妖尸已由中間圓門入內,走得無影無蹤。
二小見過適才厲害無比的聲勢,唯恐誤入埋伏,為妖法所傷。雖然當中三間圓室內空無一人,門內三座大鼎煙光異彩全都收斂了去,鼎中和地底也不再有水火風雷之聲,終料妖尸身在上面,這地底寶穴之中也不會毫無防備,哪敢隨意亂走動。先向當中三門端詳了好些時,見無甚動靜,才一前一后,提心吊膽,試探前進。不料二妖尸自從變了方略,將直通上面的圓井封閉后,立意以虛為實,所有禁法,全改設在入口要道當中。另用禁法,和先前一般,幻成一輪明月,仍高懸在原地方,放出一片寒光,照耀全洞。內中卻藏著層層埋伏,無窮妙用。準備敵人卷土重來,即使沖破禁法入內,到了當中月光之下,為厲害埋伏所阻,必仍向月光內沖去,自投羅網。中間三洞,因不在假死時候,并未設伏。也是合該沙、咪二小成此奇功,徑由旁室沿壁走向三洞之內,沒往月光下走去;否則稍前行十幾步,便又觸動埋伏,死于非命了。
二小兢兢業業,由鼎側遠遠繞過,走向三洞里面。因知榻后還有一張大口厲害無比,一至榻前,便不敢再往前進。待有一會兒,正想不出怎樣能夠過去,猛一眼發現左邊榻上烏光閃閃。試探著踅近前去一看,乃是適才少年男女先射妖尸的三支長箭。咪咪試用手一拿,居然毫沒動靜,就拿了起來。只是那箭太長,以二小的身量來說,竟比常人拿著一支大槍還要長出好多倍。咪咪持箭在手,忽然動念。暗忖:“適見少年箭射出時,化作一溜烏光,飛過榻后,想去射那壁間怪頭,才現出那張大口,將它吞去。如今怪頭已然不見,不知那張大口還有沒有。何不拿這箭當先鋒,朝前試試?如果再見金光一閃,立時丟了箭就走,那大口只顧吞箭,走脫必還來得及。”
二小互一商量,俱覺有理。便由咪咪持箭當先,緩步前進。誰知身量太小,那箭又沉又長,咪咪只拿著箭柄一頭,越發頭重了些,心神目光又專注到前面,手里微一疏忽,箭鏃那頭往下一落,正碰在石地上面。那箭原是上古異寶,一下劃到地上,錚的一聲,立時石火飛濺,刺出了尺許長一條裂縫。這時蹲伏榻前的那只神鳩,自被毒草醉死,昏迷了數千年,毒性漸消,已離回醒之日不遠。此鳥原本通靈,身雖死去,心仍明白,近百十年間,妖尸等每日進出動作,均能覺出。被這一響驚動,知道主人適才業已走開,何來此聲?不禁把雙翼微微展了一下。二小以前在小王洞中就受過大鳥侵害,又聽楊瑾說此鳥靈異,見那雙翼才展開不過三分之一,已經滿室風生,吹人欲倒,知道厲害。嚇得慌不迭地輕悄悄縱過一邊,伏身榻側,哪敢再動。幸是那神鳩靈明未復,僅能微展雙翼,不能起飛,目瞑口閉,也不能視物出聲。一聽再沒有別的響聲,室內外又全無其他動靜,不似有敵人潛入神氣,也就罷了。
二小等了一會兒,不見神鳩再有動作,重又捺定心神,鼓起勇氣前進。因為受了一場虛驚,格外膽怯。算計那張大口出現時,正當中間,恰巧將三個怪頭遮住,與橫列的三榻一般長短。況且中、左二榻之間,又蹲伏著那只妖鳥神鳩。如由右邊貼壁繞向它后面,或許不致波及,并且不易驚動妖鳥。越想越對,當下改走石壁繞去,仍由咪咪持箭前行,沙沙尾隨在后。果然一直走向榻后,俱無跡兆。再一看那藏寶之所,壁間地上全是空空,只中榻后石地上畫有八卦太極,余者并無一物。覺徒自擔驚害怕,枉費辛勞。忽聽妖尸笑聲,由上面遠遠傳來,料是妖尸回轉,恐被看破形跡,嚇得亡命一般,仍繞石壁跑向前面,將那支長箭放在原處。剛剛放好,妖尸窮奇的笑聲已由遠而近。二小潛伏右榻側面,連大氣也不敢出。
不多一會兒,壁間濃煙過處,忽然現一絕大圓洞。妖尸窮奇,從洞內走將出來,先往左榻,拿起那三支長箭,插入腰間。走向中榻后面,低頭伸開兩手,往左推了一下。起身時手里已拿著一面古鏡,鏡中青蒙蒙一片,正是適才與少年對敵之物。妖尸面對著鏡,滿臉獰笑之容,抱在懷里,看去甚是喜歡。隔不一會兒,將鏡放在榻上。又俯身下去,照前樣推了兩推,捧出一座古鼎,大小不過二三尺,通體金色。鼎蓋上蹲著一個異獸,鼎腹上也滿刻著許多奇禽異獸與山岳風云水火之狀,還有不少丹書古箓,形制奇古,光彩燦然。妖尸略一端詳,一手揭開鼎蓋,口中喃喃,不知念些什么。立時鼎中飛出先見的那張大口,連鼎帶妖尸全都遮住。一會兒隱去,復回原狀。妖尸將鼎蓋放好,左手舉著,右手搔了搔頭,朝鼎腹上古篆文仔細看了又看,面上似有懷疑之容。幾次伸出手,又縮了回去。最后好似實在忍不住,口中又復喃喃念咒,聲音與前微異。猛地怪眼一睜,高舉右手,照準鼎腹上拍去。鼎上立時發出無數禽鳴獸嘯,輕鳴巧叫,怒吼長吟,雜然并作,匯為繁響,種類何止千百,震撼全洞,震耳欲聾。妖尸忙取古鏡朝鼎一照,劃然齊止,更沒聲息。妖尸喜極忘形,抱著那鼎亂跳,口中不住磔磔怪笑,聲若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