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疾老成 僬人初竊位 拯生靈 俠女再除妖(1)
- 蜀山劍俠傳(卷四)
- 還珠樓主
- 4994字
- 2016-11-01 17:10:34
原來這些小人也是大人國種,退化到此,難怪他們形態面目,居處服裝,都與常人一般無二。怎么幾千年來,不見于傳載呢?云鳳見小王夫妻進宮未出,暗忖:“這里既然歷國久遠,代有圣明,語言因為歧舌所限,文字當不會沒有。況且耕織佃漁之具,和他本族痛史,俱從載籍中查出,想必不會沒書。”便問駝女:“小人國書史冊,當有掌管收藏之人,可能取來一視?”
駝女嘆口氣道:“說起來真是可憐可恨!他們舊日文字書籍,也和我們中原上邦一般,浩如煙海。只為亡國的前一兩世,一班在朝在野的渾蟲只知標新立異,以傳浮名,把固有幾千年傳流的邦家精粹,看得一文不值。流弊所及,由數典忘祖,變而為認賊作父。幾千年立國的基礎,由此根本動搖,致于顛覆,而別人的致強之道,并未學到分毫。起先專學人家皮毛,以通自己語言文字為恥,漸漸不識本來面目,鬧得本國人不說本國話,國還未亡,語言文字先亡。后來索性嫌它討厭無用,將所有書籍文字一火而焚。縱然有一些沒有燒盡的,如我們魯壁藏書之類,可是當國亡家破,逃難入山之際,誰還想得起這些東西?就是寒俄老王所見幾本遺民記載,內中說到本族以往光榮事跡,以及耕織漁獵諸般器物,一則半出臆度,語焉弗詳;二則面目全非,已不似他們舊日的文字,而且星星點點,也不能據以立言教化。此時又忙于求生,與鳥獸天災相抗,實無余暇再去謀求。日子一久,也就無人能識,便是他們的語言也變得不大相同。戔戔載籍,總共才十余本,如今尚存在小王宮中,當作前朝遺物看待。這十多年來,從沒見他們取閱過。他們自己人尚且不解,何況外人。少時宴后取來,大仙如能曉諭他們,更要感激不盡呢。至于適才所說數千年前盛朝軼事,小女子未來此時,也曾讀過幾年書,遠稽往古,近察當世,九州萬國之中,并不曾聽說有這么一個亡了的大國。他們又是歷代老人用口傳述,無可參考,實難令人相信。也許他們不過是古稱僬僥之國,說不定是前朝好說誑的人編造出來的吧?可是他們每年幾個祭節,又那般隆重壯烈,深入人心;而且除人體大小外,一切衣食起居,無不與我們大致相同,看去又似真有其事,疑團至今未釋。大仙從天上來,當能前知,看能明示一二么?”
云鳳聞言,笑道:“我雖在仙人門下,學道日子無多,除身有仙傳法寶,略知劍術外,別的知識,還不是和你一樣?不特這種小人尚是初見,連說也未聽人說到過。我想所傳文王八尺,湯交九尺,大概古人稟賦至厚,所以軀干要長大些。后世人心日壞,嗜欲日多,人身本來脆弱,長一輩的受了侵奪剝削,自然遺毒子孫,一代一代傳將下去,年代一久,自然人種便日趨矮小,不過當時不顯罷了。他們本是萬千年古國,語言文字又絕了種,所以后世無從稽考。我們從黃帝算到如今,也只幾千年光景。現在的人體,已逐漸比古人小,照目前風俗人情看下去,再過相當年代,焉知不是后車之續呢?他們立國,還要古遠,算起來,也并非不在情理之中。且等我異日回山,見了仙祖,問明白他們來歷劫運,如能有所助力,我必再來,那時自見分曉。”駝女聞言大喜。
正談說間,臺側樂聲起處,六角宮墻上九座宮門同時開放。旁邊八座門內先走出一對羽衣花冠的童男女,各執幡幢儀仗之類。這些童男女身高不及二尺,俱是一般高矮,個個秀發披肩,容顏韶秀。那各種儀仗的頭上,都雕有一個鳥獸的頭。口中含著一小片點燃的木香,香味和初入門時小人手中所持的相似,氤氳裊繞,清馨馥郁,聞之神爽。云鳳方要問駝女這種木香采自何處,小王已率二妃恭迎出來,躬身肅客,三揖退去。駝女閔湘娃便改向前面引導,云鳳跟著進門,小王夫妻率八對童男女在后。云鳳入宮一看,在大人眼里,宮廷廣才數丈,并不算大。可是畫棟雕梁,丹壁繡柱,都工細已極;再加上陳設精致,物事玲瓏,處處頗顯得富麗靈巧之至。
這時盛筵業已擺好,共設了五個座位。當中一座歸云鳳坐,像個平時王位,比較高大;兩旁四個六角雕花的木墩,高才尺許,上首坐小王、駝女,下首坐兩個王妃。入席之前,小王、二妃向中座三拜三揖,主客就位,樂聲便起。菜已預先擺好。所用杯箸,比常人所用,倒小不了許多。杯子都是貝殼做的。菜肴有十八味,大中小各六味。大菜用小鼎,中菜用木制的盒,小菜用貝殼制成的盤盂,俱是六角形式。多半俱是冷食,除豬、羊兩樣外,葷的俱是山禽野獸的腌肉,素的俱是野菜、黃精、奇花、異果之類,五顏六色,配搭勻稱,看去甚是鮮艷。因是巖鹽所制,味道極好。飯食是黃精的粉和山芋、山麥制成的六角方饃。云鳳多日不曾肉食,吃得頗為香甜。吃到差不多時,隨侍女童才捧上一大葫蘆酒來,顏色碧綠而清,色香味俱臻絕頂。駝女說是用山中幾十百種異花和果子制成。云鳳連聲贊美。小王又殷勤勸飲,酒到杯空,不覺一大葫蘆酒飲去了一半。有了醉意,才行終席。
小王夫妻和駝女恭請云鳳往別處安置,仍由持儀仗的童男女焚香后隨。由一片綠竹編成的屏風轉將過去,面前便現出一座半畝方圓的院落。當中一排五間房舍,乃小王夫妻的寢宮。兩旁臺階上也各有一排房舍。駝女便領云鳳向左邊這一排房子走去。升階入室,里面也甚明潔,墻上掛著弓刀,地上鋪著竹席,小幾矮榻,尚可容身。小王夫妻躬身道了安置,說要午朝與臣民會商大事,便自退去。
云鳳也到了做功課的時候,因想詢問小人國中許多事跡,便對駝女說了,留她一旁少候,徑自調息入定。做完功課醒來,見駝女不知何時走去,只門外侍立著兩個童子:一個頭頂一六角木盤清水,手持盥具;一個捧著一大葫蘆酒。身后腳旁卻伏跪著相從回山的沙沙、咪咪二人,手持弓刀,狀若戒備。見云鳳睜開眼睛,先過來叩拜之后,口里“嚶嚶”兩聲。門側持著盥具、葫蘆的兩小人躬身走進,到了云鳳面前,將盥具和葫蘆高舉過頂,跪在地上。云鳳比著手勢將四小喚起。
聞著葫蘆酒香,剛接過手,便覺沙、咪二人在扯自己衣襟,也未介意。徑摘下上面掛著的介杯,倒出來一看,酒色殷紅,入口香腴,比起適才筵間所飲,還要醇厚得多。云鳳原有酒量,因酒味特佳,越喝越愛,不由又飲了幾杯。正欲再飲,忽覺又有人在扯自己衣角,低頭一看,正是沙沙,滿臉帶著驚懼之容,眼睛不住流轉,意似有所顧忌,不敢出口。捧葫蘆、盥具的兩小卻是面有喜容。云鳳猛地靈機一動,心想:“小人全族奉自己若天神,既命駝女在此陪侍,如無特殊之事,怎會久離不歸?這等小人,到底非我族類。適聽駝女說,沙、咪二人因聞自己要將他們攜上仙山,喜出望外。赴宴時,不知他二人何往,此時伏在自己身側,手中卻帶著弓刀,大有護衛之意。看他們臉上神情,與這執役小人迥異,又用手連扯自己衣角,莫非酒中有了毛病?”
剛一想到這里,漸覺頭腦有些昏沉,神倦欲眠。照平日和小王宴上所飲的酒量相比,并不算多,何以醉得這般奇怪?便把酒葫蘆往地上一擲,正欲喝問,忽然身子一軟,竟要往榻上倒去。知道不妙,忙運真氣將神一提。猛聽“呀”的一聲慘叫,兩眼迷糊中,見一點寒星從身側飛出,面前執役兩小已倒了一個。另一個正要逃跑,沙、咪二人早飛身縱起,將他按倒擒住。云鳳靈明未失,眼睛也能強睜,只是四肢綿軟,真氣一時提不上來。情知事有變故,方在焦急無計,沙、咪二人已慌不迭地走向身旁,徑將云鳳腰間革囊解開,將昨晚所得的那枚大枇杷取出,爭先恐后上榻扶著云鳳,將枇杷外皮撕破,塞向云鳳口邊。
云鳳心中明白,正覺那毒酒被自己一提真氣,發作更快,互相交戰,口渴欲焚。見沙、咪二人如此做法,暗忖:“莫非異果能夠解毒消酒么?”忙張口時,偏又口噤難開。眼看沙、咪二人滿面俱是淚痕,心中著急,不顧周身火熱,奮力運氣,將口一張,一下咬了一滿口。立覺滿頰清涼,汁水咽到肚里,心中便爽快了許多。接著又吃了兩口,已不似先時費力難受。等到吃完再吃第二枚時,手足已能轉動,襟前汁水淋漓一片。再看沙、咪二人,已是破涕為笑。等到第二枚枇杷吃完,雖然頭腦還有些昏漲,身子已差不多復原了。
身方立起,沙、咪二人歡笑著跑上前去,將地上躺著的服役兩小一刀一個,全行刺死。咪咪拉著云鳳的手,去取身旁寶劍。沙沙便將身偏俯,學駝女走路神氣,再做出被人禁閉之狀,然后上前拉了云鳳的手,往外就走。云鳳恍然大悟。只不知小王那般虔誠厚待,怎會頃刻之間,變成惡意?好生不解。兩個言語不通,無法詢問,比手勢費時費事。看沙沙、咪咪神色惶遽,仿佛事在緊急,地下又殺死了兩個。雖然自信憑著自身本領和法寶足能對付群小,畢竟身居重地,不知對方使的是甚奸謀,總是從速了結才好。
當下隨著沙、咪二人出室一看,除那死去的兩小外,更無一人防守。三面宮室,都是靜悄悄的,不聽一毫聲息。小王既然對自己要下毒手,何以只派兩個進毒酒的,還把沙、咪二人也放了進來?心中正自奇怪,沙、咪二人已一路比著手勢,領著自己,往外走去。云鳳也不管他們,且看到了那里,見著駝女再作計較。一連跟著穿過兩處宮院,都未遇一人。最后走到宮側一個小門,才看見門內群小喧嘩之聲。沙沙回身擺手,云鳳會意,把腳步放輕。縱身入門一看,門中也是一座小院落,兩間上房,高約丈許。鞭撻呼叱,與駝女怒罵之聲混成一片。沙、咪二人將手往室中一指,徑自避開。云鳳走近門側,才一探頭,便見室中站定一個小人,衣飾打扮,俱與小王相同,卻不是小王本人。地下綁著駝女閔湘娃和小王的次妃,周圍站著數十個短衣赤臂,腰懸弓刀,手持荊條和帶著小刺長鞭的小人武士。這些武士正在行刑,拷打駝女。那王妃本來眉目如畫,這時上身衣服全被剝去,已被打得雪膚凝紫,菽乳泛青,玉容無主,痛暈過去。那駝女一任群小用荊條毒打,卻是滿臉憤怒,戟指怒罵不絕。那為首身著王服的小人面帶奸狡,手執皮鞭,繞室緩步,不時揮鞭向駝女身上打去,狀頗焦急。
云鳳雖不明個中原委,駝女和自己究竟是同種的人類,一見她受群小如此荼毒,早按捺不住,一聲大喝,拔劍奮身闖入。為首小人正回過身來,一見云鳳來到,大吃一驚,口里一聲怪叫,身子早慌不迭地往側室中退去。其余群小,俱知云鳳是手誅千蛇,來自天上的大神仙,哪里還敢交手,登時一陣大亂,紛紛相隨往側室逃竄。有的竟嚇得暈倒地上,動轉不得。云鳳也不管他們,走向駝女身前,用劍將綁索割斷,放起身來。
駝女先時自分難以活命,只盼仙人不曾中毒,沙、咪二人不變心叛王,還有一線生機。一見云鳳果然平安到來,不由悲喜交集,不顧說話,先過去將王妃解綁扶起。云鳳見她痛苦吃力,連忙過去相助。駝女顫顫巍巍,指著側室說道:“這里出了叛逆。小王藏身地底密室,正在設法求援,我和王妃抵死不說,未被賊子發現。小女子受傷難行。如今外層洞內,群賊正在劫殺臣民,賊首便是適才逃去的那廝。小女子救了王妃,便去與小王送信。請大仙帶沙沙、咪咪二人出去平亂。那叛黨,多半是受了兇逆挾持,并非出于本愿,望乞大仙手下留情,只將逆首擒住。等小女子到來,再行稟明經過。”
這時沙、咪二人見云鳳嚇退逆黨,早跟了進來。地上嚇倒的小人,因云鳳沒有動手傷害,一個個都溜起來,往側室中的間道逃了出去。僅有兩個行刑的黨羽逃慢了一些,吃沙、咪二人一人斫了他一刀,負傷逃走。云鳳等駝女說完便道:“你身上受傷,我去之后,不怕逆黨再來侵害么?”駝女忙道:“他們懼怕大仙,知道未被毒酒醉倒,愈發畏懼。小女子深知他們習性,絕不敢再來了。”說罷,又連連叩頭,催云鳳速去。
云鳳依言,命沙、咪二人帶路,這次徑由側室出去,里面兩扇小門,已被逃人由外關閉甚固。沙沙說有辦法,正要繞出去開,云鳳已用劍朝門縫中斫去,跟著一腳踢開,乃是一條甬道,高才通人。沙沙說左面通著王宮,右面通著外洞。
云鳳便率二人直奔外洞,盡頭處,也有小門緊閉,破門出去,乃是適才石臺的后面。耳聽群小喊殺之聲匯成一片。轉到前面一看,洞中臣民業已聞聲齊集,人數何止數千,正在臺下與逆黨交戰,不令逃走,只是不見那為首叛逆一人。云鳳大喝一聲,群小回顧,見仙人出來,歡呼之聲轟然爆發,震撼全洞。那些叛黨知難逃走,嚇得紛紛擲了弓刀,伏地哀鳴。沙、咪二人跳上石臺高處,朝眾小高聲指說。云鳳言語不通,料是向臣民說明經過。再看叛逆那一面也不下千人,自沙、咪二人一說,便被王黨臣民收了他們的弓刀,逼向臺側空處,分出多人,持兵看守。
云鳳對這些叛黨,也不知怎樣處治。正向小人群中尋覓逆首蹤跡,咪咪走過來連說帶比,意思似說逆首一見仙人無恙,奸謀敗露,業已逃走,無法再去擒捉,須等駝女到來,再作商量的神氣。便不再搜尋,徑在石臺闌干上坐下,看群小神情,仿佛兒戲。暗忖:“世間的殺伐征逐,治亂興衰,迭為消長,無非為了雞蟲得失,不惜萁豆相煎,到頭來獲得些什么?不想這彈丸小邦,僬僥細民,也是如此。以彼例此,看起來,還不是和這些小人兒戲一般,真是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