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3)
- 脂硯齋評石頭記(全集)
- (清)曹雪芹 脂硯齋評
- 4597字
- 2016-11-01 17:14:23
賈政與眾人進去,一入門,兩邊俱是游廊相接。院中點綴幾塊山石,一邊種著幾本芭蕉,那一邊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翠縷,葩吐丹砂。眾人贊道:“好花,好花!從來也見過許多海棠,那里有這樣妙的。”賈政道:“這叫作‘女兒棠’,[妙名!]乃是外國之種,俗傳系出‘女兒國’中,[出自政老口中,奇特之至。]云彼國此種最盛,亦荒唐不經之說罷了。”[政老應如此語。]眾人笑道:“然雖不經,如何此名傳久了?”寶玉道:“大約騷人詠士以此花之色紅暈若施脂,輕弱似扶病,[十字若海棠有知,必深深謝之。][體貼的切,故形容的妙!]大近乎閨閣風度,所以以‘女兒’命名。想因被世間俗惡聽了,他便以野史纂入為證,以俗傳俗,以訛傳訛,都認真了。”[不獨此花,近之謬傳者不少,不能悉道,只借此花數語駁盡。]眾人都搖身贊妙。一面說話,一面都在廊外抱廈下打就的榻上坐了。[至階又至檐,不肯輕意寫過。]賈政因問:“想幾個什么新鮮字來題此?”一客道:“‘蕉鶴’二字最妙。”又一客道:“‘崇光泛彩’方妙。”賈政與眾人都道:“好個‘崇光泛彩’!”寶玉也道:“妙極!”又嘆:“只是可惜了。”眾人問:“如何可惜?”寶玉道:“此處蕉棠兩植,其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若只說蕉,則棠無著落。若只說棠,蕉亦無著落。固有蕉無棠不可,有棠無蕉更不可。”賈政道:“依你如何?”寶玉道:“依我題‘紅香綠玉’四字,方兩全其妙。”賈政搖頭道:“不好,不好。”
說著引人進入房內,只見這幾間房內收拾的與別處不同,[特為青埂峰下凄涼,與別處不同耳。]竟分不出間隔來的。[新奇稀見之法式。]原來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或“流云百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錦,或博古,[花樣周全之極,然必用下文者,正是作者無聊,撰出新異筆墨,使觀者眼目一新。所謂集小說之大成,游戲筆墨,雕蟲之技,無所不備。可謂善戲者矣。又供諸人同同一戲,妙極!]或卍囗卍囗(萬福萬壽),[前金玉篆文,是可考正篆,今則從俗花樣,真是醒睡魔,其中詩詞雅謎以及各種風俗字文一概不必究,只據此等處,便是一絕。]各種花樣皆是名手雕鏤,五彩銷金嵌寶的。[至此方見一朱彩之處,亦必如此式方可。可笑近之園庭,行動便以粉油從事。]一槅一槅,或有貯書處,或有設鼎處,或安置筆硯處,或供花設瓶,安放盆景處。其槅各式各樣,或天圓地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璧。真是花團錦簇,剔透玲瓏。倏爾五色紗糊就,竟系小窗。倏爾彩綾輕覆,竟系幽戶。[精工之極!]且滿墻滿壁,皆系隨依古董玩器之形摳成的槽子,諸如琴、劍、懸瓶、[懸于壁上之瓶也。]桌屏之類,雖懸于壁,卻都是與壁相平的。[皆系人意想不到,目所未見之文。若云擬編虛想出來,焉能如此?][一段極清極細,后文鴛鴦瓶、紫瑪瑙碟、西洋酒令、自行船等處,不必細表。]眾人都贊:“好精致想頭!難為怎么想來。”[誰不如此贊。]
原來賈政等走了進來,未進兩層,便都迷了舊路,左瞧也有門可通,右瞧又有窗暫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書擋住。回頭再走,又有窗紗明透,門徑可行。及至門前,忽見迎面也進來了一群人,都與自己形相一樣,卻是一架玻璃大鏡相照。及轉過鏡去,[石兄迷否?]一發見門多了。[所謂投投是道是也。]賈珍笑道:“老爺隨我來,從這門出去便是后院。從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說著又轉了兩層紗櫥錦槅,果得一門出去。[此方便門也。]院中滿架薔薇、寶相,轉過花障,則見清溪前阻。[又寫水。]眾人詫異:“這股水又是從何而來?”賈珍遙指道:“原從那閘起流至那洞口,從東北山坳里引到那村莊里,又開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總流到這里,仍舊合在一處,從那墻下出去。”眾人聽了都道:“神妙之極!”[于怡紅總一園之看,是書中大立意。]說著,忽見大山阻路,眾人都道:“迷了路了。”賈珍笑道:“隨我來。”乃在前導引。眾人隨他直由山腳邊忽一轉,便是平坦寬闊大路,[眾善歸緣,自然有平坦大道。]豁然大門前見。[可見前進來是小路徑,此云“忽一轉”,便是平坦寬闊之正甬路也。細極。]眾人都道:“有趣,有趣。真搜神奪巧之至!”于是大家出來。[以上可當“大觀園記”。]
那寶玉一心只記掛著里邊,又不見賈政吩咐,少不得跟到書房。賈政忽想起他來,方喝道:“你還不去?難道還逛不足![冤哉,冤哉!]也不想逛了這半日,老太太必懸掛著,快進去,疼你也白疼了!”[如此去法,大家嚴父風范,無家法者不知。]寶玉聽說,方退了出來。
至院外,就有跟賈政的幾個小廝上來攔腰抱住,都說:“今兒虧我們,老爺才喜歡,老太太打發人出來問了幾遍,都虧我們回說喜歡,[下人口氣畢肖。]不然,若老太太叫你進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說你才那些詩比世人的都強,今兒得了這樣的彩頭,該賞我們了。”寶玉笑道:“每人一吊錢。”眾人道:“誰沒見那一吊錢![錢亦有沒用處。]把這荷包賞了罷。”說著,一個上來解荷包,那一個就解扇囊,不容分說,將寶玉所佩之物盡行解去。又道:“好生送上去罷。”一個抱了起來,幾個圍繞,[好收煞!]送寶玉至賈母二門前。那時賈母已命人看了幾次,眾奶娘丫鬟跟上來見過賈母,知不曾難為著他,心中自是歡喜。
少時襲人倒了茶來,見他身邊佩物一件無存,[襲人在,玉兄一身無時不照察到。]因笑道:“戴的東西又是那起沒臉面的東西們解去了。”林黛玉聽說,走過來瞧瞧,果然一件無存,因向寶玉道:“我給你的那個荷包也給他們了?[又起樓閣。]你明兒再想我的東西,可不能夠了!”說畢,賭氣回房,將前日寶玉所煩他作的那個香袋兒——才做了一半——賭氣拿過來就鉸。寶玉見他生氣,便知不妥,忙趕過來,早剪破了。寶玉已見過這香囊,雖尚未完,卻十分精巧,費了許多工夫。今見無故剪了,卻也可氣。因忙把衣領解了,從里面紅襖襟上將黛玉所給的那荷包解了下來,遞與黛玉瞧道:“你瞧瞧這是什么?我是那一回把你的東西給人了?”林黛玉見他如此珍重,戴在里面,[按理論之,則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若以兒女子之情論之,則事必有之事,必有之理。又系今古小說中不能寫到寫得,談情者亦不能說出講出,情癡之至文也。]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因此又自悔莽撞,未見皂白就剪了香袋,[情癡之至,若無此悔,便是一庸俗小性之女子矣。]因此又愧又氣,低頭一言不發。寶玉道:“你也不用鉸,我知道你是懶待給我東西。我連這荷包奉還,何如?”說著,擲在他懷中便走。[這卻難怪。]黛玉見如此,越發氣起來,聲咽氣堵,又汪汪的滾下淚來,[怒之極,正是情之極。]拿起荷包來又剪。寶玉見他如此,忙回身搶住,笑道:“好妹妹,饒了他罷!”[這方是寶玉。]黛玉將剪子一摔,拭淚說道:“你不用同我好一陣歹一陣的,要惱,就撂開手。這當了什么!”說著,賭氣上床,面向里倒下拭淚。禁不住寶玉上來“妹妹”長、“妹妹”短賠不是。
前面賈母一片聲找寶玉,眾奶娘丫鬟們忙回說:“在林姑娘房里呢。”賈母聽說道:“好好好!讓他們姊妹們一處玩玩罷。才他老子拘了他這半天,讓他開心一會子罷。只別叫他們拌嘴,不許扭了他。”眾人答應著。黛玉被寶玉纏不過,只得起來道:“你的意思不叫我安生,我就離了你。”說著往外就走。寶玉笑道:“你到那里,我跟到那里。”一面仍拿了荷包來戴上。黛玉伸手搶道:“你說不要了,這會子又戴上,我也替你怪臊的!”說著,“嗤”的一聲又笑了。寶玉道:“好妹妹,明兒另替我作個香袋兒罷!”黛玉道:“那也只瞧我高興罷了。”一面說,一面二人出房,到王夫人上房中去了,[一段點過二玉公案,不可少。]可巧寶釵亦在那里。
此時王夫人那邊熱鬧非常,[四字特補近日千忙萬冗,多少花團錦簇文字。]原來賈薔已從姑蘇采買了十二個女孩子,并聘了教習,以及行頭等事來了。那時薛姨媽另遷于東北上一所幽靜房舍居住,將梨香院早已騰挪出來,另行修理了,就令教習在此教演女戲。又另派家中舊有曾演學過歌唱的女人們——如今皆已皤然老嫗了——[又補出當日寧、榮在世之事,所謂此是末世之事也。]著他們帶領管理。就令賈薔總理其日用出入銀錢等事,以及諸凡大小所需之物料帳目。[補出女戲一段,又伏一案。]
又有林之孝(家的)來回:“采訪聘買得十二個小尼姑,小道姑有了,連新作的二十四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個帶發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足的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發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妙玉,世外人也。故筆筆帶寫,妙極,妥極!畸笏。][妙卿出現。至此細數十二釵,以賈家四艷再加薛、林二冠有六。去秦可卿有七,再鳳有八,李紈有九,今又加妙玉,僅得十人矣。后有史湘云與熙鳳之女巧姐兒者共十二人。雪芹題曰《金陵十二釵》,蓋本宗《紅樓夢》十二曲之義。后寶琴、岫煙、李紋、李綺皆陪客也,《紅樓夢》中所謂“副十二釵”是也。又有又副冊三斷詞,乃晴雯、襲人、香菱三人而已。余未多及,想為金釧、玉釧、鴛鴦、茜雪、平兒等人無疑矣。觀者不待言可知,故不必多費筆墨。][是處引十二釵,總未的確,皆系漫擬也,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諱。壬午季春,畸笏。]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邊只有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服侍。文墨也極通,經文也不用學了,模樣兒又極好。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跡并貝葉遺文,去歲隨了師父上來,[因此方使妙卿入都。]現在西門外牟尼庵住著。他師父極精演先天神數,于去冬圓寂了。妙玉本欲扶靈回鄉的,他師父臨寂遺言,說他‘衣食起居不宜還鄉,在此靜居,后來自然有你的結果’,所以他竟未回鄉。”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說:“既這樣,我們何不接了他來?”林之孝家的回道:“接他,他說,‘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補出妙卿身世不凡,心性高潔。]王夫人笑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驕傲些,就下個帖子請他何妨?”林之孝家的答應了出去,命書啟相公寫請帖去請妙玉。次日遣人備車轎去接等后話,暫且擱過,此時不能表白。[補尼道一段,又伏一案。]
當下又有人回,工程上等著糊東西的紗綾,請鳳姐去開樓揀紗綾。又有人來回請鳳姐開庫,收金銀器皿。連王夫人并上房丫鬟等眾,皆一時不得閑的。寶釵便說:“咱們別在這里礙手礙腳,找探丫頭去。”說著,同寶玉、黛玉往迎春等房中來閑玩,無話。
王夫人等日日忙亂,直到十月將盡,幸皆全備。各處監管都交清帳目。各處古董文玩皆已陳設齊備。采辦鳥雀的,自仙鶴、孔雀以及鹿、兔、雞、鵝等類悉已買全,交與園中各處像景飼養。賈薔那邊也演出二十出雜戲來,小尼姑、道姑也都學會了念幾卷經咒。賈政方略覺心意寬暢,[好極,可見智者居心,無一時弛怠。]又請賈母等進園,色色斟酌,點綴妥當,再無一些遺漏不當之處了,于是賈政方擇日題本。[至此方完大觀園工程公案,觀者則為大觀園費盡精神,余則為若許筆墨。卻只因一個葬花冢。]本上之日,奉朱批準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準賈妃省親。”賈府領了此恩旨,一發日夜不閑,年也不曾好生過的。[一語帶過,是以“歲首祭宗祀,元宵開家宴”一回,留在后文細寫。]
轉眼元宵在邇。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監出來先看方向:何處更衣,何處燕坐,何處受禮,何處開宴,何處退息。又有巡察地方總理關防太監等,帶了許多小太監出來,各處關防,擋圍幕,指示賈宅人員何處退,何處跪,何處進膳,何處啟事,種種儀注不一。外面又有工部官員并五城兵備道打掃街道,攆逐閑人。賈赦等督率匠人扎花燈煙火之類,至十四日,俱已停妥。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