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余填詞不喜作長調(diào)①,尤不喜用人韻。偶爾游戲,作《水龍吟》詠楊花②用質(zhì)夫③、東坡倡和韻④,作齊天樂》⑤,詠蟋蟀用白石韻,皆有與晉代興⑥之意。余之所長殊不在是,世之君子寧以他詞稱我。
注釋
①長調(diào):詞調(diào)體式之一。指詞調(diào)中的長曲。例如《啼鶯序》有兩百四十字,可以稱作已知的最長的長調(diào)。
②章質(zhì)夫《水龍吟·楊花》,參見本書第三十七則,注釋②。
③質(zhì)夫:章楶,參見本書第三十七則,注釋②。
④蘇軾《水龍吟·楊花》,參見本書第三十七則,注釋①。
⑤《齊天樂·蟋蟀》姜夔
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余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詞甚美;余徘徊茉莉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蟋蟀,中都呼為促織,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萬錢致一枚,鏤象齒為樓觀以貯之。
庾郎先自吟愁賦,凄凄更聞私語。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
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xù),相和砧杵?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shù)。豳詩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⑥與晉代興:語出《國語》。史伯為桓公論興衰:“(桓)公曰:‘若周衰,諸姬其孰興?’對曰:‘……武王之子,應韓不在,其在晉乎!’……及平王之末,而秦、晉、齊、楚代興。”此處意即自己的和韻詞可與前人相媲美。
譯文
我填詞不喜歡作長調(diào),尤其不喜歡用別人用過的韻。曾偶爾游戲似的填過,如《水龍吟》詠楊花用的是章質(zhì)夫與蘇東坡倡和詞的韻,如《齊天樂》詠蟋蟀用的是姜夔詞的韻,都有與原作相較高下的意思。我的長處不在長調(diào)與和韻上,愿世人用我的其他作品來評價我。
賞析
王國維歷來推崇北宋的詞,一是因為北宋詞有境界,二是因為北宋詞的藝術(shù)形式他比較喜歡。他認為論意境,首推小令,所以他不喜歡長調(diào),也說明長調(diào)的創(chuàng)作是他的弱項,他也不贊成和韻,因為和韻于營造意境不利,當然還因為他不擅長和韻。姜夔的這闋《齊天樂·蟋蟀》是長調(diào)中的典范,意境不斷變幻,但意始終不亂,環(huán)環(huán)相扣,自然曉暢。先生的詞與之相比稍遜一籌,造境不及姜夔詞,在轉(zhuǎn)承起合上也不及。王國維為人孤高,不屑于拾人牙慧,再者,他的才學價值也不在作詞上,雖不及姜夔詞,但這闋“游戲之作”已屬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