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苦魯伯堅固良將也。其在遼陽也,度勢不能守,則下令進攻;于攻勢之中,下退卻之令,故其兵不紛亂,損失極微。其后反攻雖無成功,而退守之軍,仍甚嚴整。日軍不能隨而擊破之,其主力固可謂猶在也,然日軍是時,亦已疲憊;且天氣益寒,不利攻擊,乃夾渾河休軍。而于其間,以全力攻下旅順(見下章)。苦魯伯堅則于其間出奇兵,命新到之騎兵團,犯遼西中立地,以攻牛莊、營口。日人出不意,頗狼狽。旋得援軍,拒卻之。苦魯伯堅又命克里伯爾克以兵8萬,襲日第一軍,敗之黑溝臺。日人合第二、第三、第八師團往援,乃復其地。是役也,俄軍死傷者,幾2萬焉。日兵之戰斗,亦可謂勇矣。然俄兵之至者益多。大山巖謂“不擊,將釀成大患”,乃亦續調兵于本國。光緒三十一年(1905),乙巳,歲首(1905年2月初旬),新軍陸續至。于是兩軍復大戰。是時俄兵之數,步兵38萬、騎兵2.6萬、炮兵3萬、大炮1300門。日本步兵20萬,炮兵、工兵、輜重兵合15萬,大炮1100門。陣地之長40余里。實開戰以后未有之大戰也。俄人分軍為四:以第三軍為中堅,第二軍陣其左,第一軍居其后,而以第四軍為總預備隊。日以第四軍為中堅,第一軍為右翼,第二軍為左翼,第三軍為最左翼,而以川村所統之第五軍,渡鴨綠江新至者為最右翼。布置既定,兩軍各嚴陣以俟時。大山巖以第五軍新至,銳氣方盛,命其先進。于是第五軍以正月十六日(陽歷2月19日)向撫順方面進攻,以拊奉天之背。苦魯伯堅誤為日軍主力所在,命總預備隊往御之。于是日第一軍,以二十四日(陽歷2月27日)渡沙河東北趨,以為第五軍之應援。第二、第四軍,同時向正面進攻。又遣第三軍出俄軍之西北。俄與日正面之軍相持,凡10日,勝負不決。第五軍亦為俄所拒,不得進。而出西北之軍,為俄人所不及料,以二十六日(陽歷3月1日)陷新民,繞出俄軍之后方。二月三日(陽歷3月8日)斷奉天以北之鐵路。俄人至此,知全軍形勢,已陷于日軍包圍中,不得已,下令退卻。日正面之兵,乘機猛進。至五日,遂陷奉天。其出東北面之軍,以先五日陷撫順,與俄兵相持,至此亦與他軍聯絡云。是役也,日軍死傷者4萬余。俄軍死者2萬,傷者11萬云。于是俄軍形勢大壞。苦魯伯堅辭職。大將李尼維齊代之,整理敗兵。日軍乘機進據開原、鐵嶺。俄軍一時不能再戰,日兵亦無力再進,而滿洲地方之陸戰,于焉告終矣。
第六章 日俄戰事(下)
兩國交戰之際,所恃以縱橫活動者,果何物哉?曰:海軍也。海軍能制勝,則本國沿岸,不待設防而自固;而陸軍可多輸送以擊敵。海軍不能制勝,則先已立于防御之地位;且必有防不勝防者。故立國于今日,非有海軍,必不足以言戰,而海軍需費,遠較陸軍為巨,實非貧國所能負擔。我國今日,茍欲對外,此其最難之問題也。大陸國且然,何況島國?夫大陸國而海軍不利,不過陸軍不能多自海道輸送而已。其輸送之路,未必遂絕也。島國如日本者,而海軍失敗,則其陸軍即全不能履敵境。其已抵敵境者,亦救援、接濟俱絕,惟有束手待為俘虜耳。島國四面環海,防守微論不易;即能防守,而島國土地必小,物資難以供給,是亦束手待弊也。況乎日俄戰役,俄國陸軍之輸送,實較日軍為遲。故俄人所最利者,為海戰時間之延長,海戰茍能延長,則即令失敗,而俄人已于其間,將陸軍輸送、布置完畢,不易犯矣。故日本而欲操勝算,其海軍非能破敵,且非破敵甚速不可也。
日本知其如此也,故其于海軍,極為注意。國交尚未決裂,其海軍即大集于佐世保,以修戰備。迨斷交公文提出,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即以其日,率海軍四隊出發。命少將瓜生外吉,率第四艦隊凡6艦,護送陸軍至仁川。而自率第一至第三艦隊凡18艦航旅順。越二日而達。即擊俄艦之陳于港外者,敗之。傷其司令坐船,并巡洋艦一。時光緒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也(1904年2月8日)。明日,正午,日海軍又整陣向俄艦攻擊。交戰逾時,俄艦悉退入港內。是役,兩方受損皆微。日艦死4人,傷54人耳。然俄艦自是不敢輕出矣。
亞歷塞夫及其僚佐以為東自仁川西至威海衛皆為俄艦勢力所及之地,日本艦隊決不能于此范圍內運兵登陸,此種估計之錯誤,前已言之。當東鄉所率艦隊在旅順附近與俄艦交戰之際,瓜生所率艦隊即護送陸軍直達仁川。仁川原有日本三等巡洋艦“千代田”碇泊,知第四艦隊之來,即迎導入港,其時亦為陰歷十二月二十二日。仁川方面雖有俄國二等巡洋艦“瓦里雅克”(Variag)及小兵船數艘駐彼監視;然以眾寡不敵,目睹日軍在彼登陸而不能阻。其翌日,日本艦隊迫俄艦出港,攻之于八尾島附近,俄艦受傷,退入港內皆沉。是役日軍全勝,無一死傷者,軍報既布,士氣為之一振。
然俄海軍之受創,亦甚細微耳。日本陸軍之輸送,固猶在危境也。俄國艦隊,勢力與日略等。欲一舉而殲滅之,必不可得。日人乃分命上村彥之丞,率第二聯合艦隊,從事警戒。而命東鄉平八郎,以全力對付旅順。
旅順,天險也。陸路既不易攻,海口尤形險要。欲一舉而攻克之,亦必不可得。東鄉乃決行封鎖之策,謀錮俄艦于港內,以保日軍在海上之安全。光緒三十年(1904)正月十九日(陽歷2月24日)以閉塞艦5,招決死將卒79人,乘夜前進。俄人以探海燈照射,日兵目眩,迷其進路。俄兵又發炮猛擊,彈如雨下。然日兵卒不屈,五艦皆進至港口,破壞沉沒。決死隊死1人,傷3人。是役雖達到港口,然以方向之誤,俄軍仍得自由出入。日兵乃于二月十九日(陽歷3月27日),再以艦4、士65人,前往封鎖。距港口二海里,俄人始知之,發炮猛攻。日艦冒險入港,爆沉其船。是役,日兵死者4人,傷者9人。其指揮官中佐廣瀨武夫,為俄炮所中,惟余片肉如錢大在艦內,全身悉飛入海。死事最烈。日人尊為軍神,為鑄銅像焉。然閉塞之目的,仍未全達。
當戰爭緊急時俄關東總督亞歷塞夫親駐旅順禁止艦隊出港擊敵,故日艦在海上行動非常自由,及馬哥羅夫(Makárov)奉命代司打克Starck為艦隊司令,全軍精神為之一振。于是俄艦一變其退守潛伏之舊態,每日出港游弋,以與日艦爭雄于海上。不幸變生意外竟使馬哥羅夫赍恨而沒。蓋日本艦隊于陽歷4月12日深夜(陰歷二月二十七晚間)在旅順口外敷設電機水雷無數;翌晨使巡洋艦數艘出沒旅順附近,以誘俄艦來攻。馬哥羅夫果率數艦出港追逐,竟平安越過日人敷設水雷之海面。旋與東鄉平八郎所率大隊戰艦相遇,始回駛歸港,重經設有水雷之海面,其旗艦“沛錯帕洛斯克”(Petropavlovsk)被炸沉沒。馬哥羅夫及艦員600人均及于難。尚有俄國戰艦一艘雖得入港,亦受重傷。自此以后俄艦復取退守政策,不復于港外活動矣(參看《大英百科全書》日俄戰爭條,暨Sémenov’s Rasplata)。
日人對于旅順自行第一次閉塞起至陰歷三月十五為止(陽歷4月底),艦隊前后共進攻九次,卒無大功。馬哥羅夫雖死,俄海軍之實力,終未消滅。日軍乃于三月十八日(陽歷5月3日),決行第三次閉塞。凡閉塞艦8。入港沉沒者5;沉于港口者1;又二艦則一觸水雷,一損舵機,皆未抵港口而沉。是役也,俄軍防御,較前此加嚴;大炮猛擊于上,水雷爆發于前后左右;日艦實處極危之境。又適遇大風,故日軍死傷者甚多。其入艦中之決死隊,無一生還者。然閉塞之目的,以此而達矣(此次閉塞后,俄人以炸藥毀其所沉之船。然船內所儲鐵石等,積水底高逾七尺,無法掃除,旅順口水深32尺,吃水27尺之汽船,遂不能出入自由矣)。閉塞敵港之舉,史不多見。或謂實始于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之美西戰爭。是歲6月3日,美海軍大尉何勃嵩,率義勇兵7人,乘運送船“美利馬克”,向古巴之桑查俄港進航,欲沉沒閉塞之。未至港口,已為西軍炮火所傷,其船半沉。西軍敬其勇,即停炮,派艦救援其人云。當時海軍界傳為美談,然以比之日本之閉塞旅順,則小巫見大巫矣。故知日本之勝亦非偶然也。
閉塞之目的既達,日人乃命片岡七郎率第三艦隊,在旅順附近,從事掃海。以三月二十七日(陽歷5月12日)開始。軍艦“宮古”、“初瀨”、“吉野”等數艘皆觸水雷而沉。四月二十三日(陽歷6月6日)搜得水雷41。二十五日又搜得水雷62。自此繼續從事,至三十日而功成。
是時陸路方面,金州已陷。日本乃以乃木希典率第一、第九、第十三師團為第三軍,以攻旅順。艦隊則泊于港外,以防俄艦之逸出。五月二日(陽歷6月15日)大霧。日戰艦二,觸水雷而沉。驅逐艇一,觸石而沉。其受損頗巨。
五月五日(陽歷6月18日)俄軍秘密準備,擬于數日之內出港突擊日本艦隊,無如風聲泄露,日本方面紛調各方戰艦,以備迎戰。五月七日清晨8時俄艦隊奉命令出港擊敵,方升火啟碇,而此項命令忽又取消。然旅順報紙業將命令登出,于是派人四出收沒報紙,改排重印。翌晨九時又發命令艦隊須于午后2:30出港。此項命令旋又取消。而是日午后2時日本艦隊業已出現于港外。俄國方面撥動預埋之水雷導線,欲炸日艦;孰知影響全無,蓋所設水雷已被日本先期掃滅凈盡矣。是晚雙方魚雷艇在港外互轟,經夜不息。五月九日上午4時俄艦全部出港,向東行駛,下碇于俄方埋伏水雷之界線外,以為可以安穩作戰。不料此處日本已另埋水雷,幸有一二浮出水面,為俄國艦隊所發覺,始知已陷入水雷密布之網羅中。及將水雷掃滅,俄艦始得開入平安之海面,其一切行動早被日本觀察明了。俄艦方欲進行,日本巡洋艦多艘已迎頭開到,其主要艦隊亦相銜而來。蓋日本方面已于數日內將海上艦隊全數調齊,雖遠在海參崴者亦均趕到。即古老之“鎮遠”艦,亦加入戰線。似此情形,俄艦襲擊之計劃完全揭穿,則有退回港中,堅守不出矣。
陸軍方面,乃木之兵以五月十三日(陽歷6月16日)占歪頭山及劍山。轉戰而前,至六月十一日(陽歷7月13日)距旅順僅10余里。俄人知困守非計,乃為困獸之斗,二十九日(陽歷8月10日)俄戰艦6、裝甲巡洋艦1、巡洋艦4、驅逐艦8,相銜而出旅順。日以戰艦6、裝甲巡洋艦4、巡洋艦7,遮其路而擊之。萃全力以攻其主力艦。俄艦敗績,遁還港內者半。散走庫頁、芝罘、膠州灣、上海、西貢者亦半。于是旅順艦隊,零落不能成軍矣。
當旅順被圍時,海參崴艦隊出沒海上,避實擊虛,頗為日人之患。先是上村彥之丞,于正月十八日(陽歷2月3日)以艦7,進攻海參崴。時方嚴寒,日艦鑿冰而進,以二十一日抵港口,加以炮擊。俄艦及炮臺皆不應戰。日兵無功而還。旋其商船“奈古浦丸”、“繁榮丸”,皆為俄艦所擊沉。三月初,上村擬再進攻,集艦隊于元山津。以八日(陽歷4月23日)出發。遇大霧,不能進而還。而日艦“金州丸”運兵至利原者,又以十日為俄艦擊沉于新浦矣。五月二日(陽歷6月15日),俄又擊沉日陸軍輸送船“和永丸”、“當陸丸”于對馬海峽。越三日,襲擊北海道。十七日,襲擊元山津。日人皆頗受損害。上村艦隊以五月六日,奉命搜索。凡四晝夜,無寸功。七月四日(陽歷8月14日),乃忽與俄艦相遇于蔚山。上村急下令奮擊。沉其戰艦1,他艦之被毀者3。海參崴艦隊,自此受巨創,不復能出,海上權全握于日本之手矣。
旅順至此,可謂已陷于勢孤援絕之境。然兵精械良,地勢又險,仍有猛虎負嵎之概。乃木希典以七月中旬(陽歷8月下旬),行第一次總攻擊,不克。九月十一日(陽歷10月19日),行第二次總攻擊。十八日,又行第三次總攻擊,仍無功。而士死者多,力竭不能復進。乃續調第七師團為援。十月二十日(陽歷11月26日),第七師團既至,復行第四次總攻擊。至二十九日,乃占203高地。自此可俯擊港內殘艦。而艦隊亦發炮助之,以攻陸地。十一月十二日(陽歷12月18日),日兵占東雞冠山。二十二日,占二龍山。二十五日,占松樹山。明日,即1905年1月1日,占望山炮臺。自此可攻擊旅順背面。俄人知不能守,乃降。凡將校878人,士卒23491人,悉為俘虜。獲堡壘炮臺59所。他戰利品無算。俄人所據東洋最良之海軍港,遂落于日本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