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1章 卷十(6)

  • 聊齋志異
  • (清)蒲松齡
  • 4989字
  • 2016-11-03 08:51:01

愚山先生閱卷看到這里,提起筆來和了一首詞:“寶藏將山夸,忽然見在水涯。樵夫漫說漁翁話。題目雖差,文字卻佳,怎肯放在他人下。嘗見他,登高怕險;那曾見,會水淹殺?”

這也是先生風雅的一個趣聞,以及愛惜人才的一件逸事啊。

恒娘

都中人洪大業,妻子朱氏十分漂亮,兩人感情很好。后來,洪某納丫鬟寶帶做妾,長相遠遠不如朱氏,但洪卻偏愛她。朱氏不滿,以致夫妻反目。洪雖然不敢公然睡在妾的房中,但卻更加寵愛妾,疏遠了朱氏。

后來,洪大業搬家,和姓狄的一個布帛商做鄰居。狄的妻子恒娘,首先過來拜望朱氏。恒娘約三十歲,長相一般,輕言細語,朱氏很喜歡她。第二天答拜,看到她家里也有小妾,約二十歲,長得很娟秀。鄰居快半年,并沒有聽見她們吵過一句;姓狄的也只寵愛恒娘,小妾不過是虛設罷了。一天,朱氏問恒娘:“我一直認為丈夫愛妾。因為他老向著妾,所以我希望能易妻為妾。今日才知道不是這樣。夫人有什么訣竅呢?如果愿意賜教,我愿當您的徒弟。”恒娘說:“唉!你使自己疏遠,又怎能怪男人呢?你早晚對他絮叨,這等于為叢驅雀,使他更遠離你。你回家后要更加放縱丈夫,即使他自己找來,你也不要接納。一個月后,我再給你出主意。”朱氏聽從她的主意,把小妾寶帶打扮得更加漂亮,讓她和丈夫一起睡。洪大業的一飲一食,也讓寶帶和他一起。洪不時來親近,朱氏但奮力拒絕,于是都夸朱氏賢惠。

如此一個月后,朱氏再去見恒娘。恒娘高興地說:“你學成了!你回去后,去掉裝束,不穿漂亮衣服,不涂脂粉,臟著臉,穿著破鞋,雜在仆人中勞作。一個月后可再來。”朱氏又照辦。穿著破爛衣服,不講清潔,只紡紗織麻,其他什么都不問。洪大業看了,很同情她,但讓寶帶分擔她的一份勞作,朱氏卻不接受,總是把她斥走。

這樣過了一月,朱氏又去見恒娘。恒娘說:“你真是值得教的人!后天是上巳節,我想邀你去游春園。你要換下所有破衣服,包括袍褲鞋襪,使自己煥然一新,然后早點來見我。”朱氏說:“好的。”到了那天,朱氏照著恒娘說的那樣,對著鏡子仔細地搽粉畫眉。化妝完后,但去見恒娘。恒娘高興地說:“可以了!”又替朱氏綰上鳳髻,光亮得可照見影子。恒娘見她袍袖不合時尚,于是便拆線再改縫一次;看她的鞋子樣式笨拙,便從竹箱中拿出準備好的鞋子,一起把它做好。做成后,就讓她換上。臨別時,又叫她喝了點酒,囑咐她說:“回去一看見丈夫,就早早關門就寢,他來敲門也不要理睬他。等呼喚請求三次后,再接納他,但不要輕易和他親熱,半個月后再來。”朱氏回去,艷妝見了洪大業。洪上下注目,十分高興,跟平時看她的眼神很不一樣。朱氏稍稍說了點游覽的事,就撐著下巴做出疲乏的樣子,天還沒黑,就走進房間里去,關門睡覺了。不多久,洪大業果然來敲門,朱氏堅決躺在床上不起,洪才離開。第二天又是這樣。天亮后洪責怪她時,朱氏說:“我已經養成了單獨睡覺的習慣,不能再忍受打擾了。”結果,那天太陽一偏西,洪大業便進入閨房坐下來守著她。等熄燈上床時,如同對待新娘子,情意纏綿,十分痛快。洪又約她第二晚一起睡,但朱氏不同意,后來才商量好三天一會。

半個月之后,朱氏再到恒娘家,恒娘關上門對她說:“從此可以專寵了。然而,你雖然漂亮,但不嬌媚。以你的姿色,加上嬌媚就可以勝過西施,更何況是第一等聰明的人呢!”于是恒娘就叫她斜視,然后說:“錯啦!毛病在外眼角。”又讓朱氏笑笑,接著又說:“錯啦!毛病在左腮。”恒娘便用秋波送嬌,微笑著露出雪白的牙齒,叫朱氏模仿。一連練了幾十次,才稍微有點像。恒娘說:“你回去吧,對著鏡子熟練這些表情,再無別的訣竅了。至于夫妻之間的私事,可以隨機變換,投其所好,這不是可以用語言能夠說出來的。”

朱氏回家后,便一切照著恒娘所教的去做。洪大業被弄得神魂顛倒,又擔心被朱氏拒絕。天快黑時,就相對調笑,半步也不離朱氏的臥房。天天這樣,竟然推也推不走。而朱氏卻待寶帶更好,每逢房中宴會,就叫寶帶和她同坐在床上;但是洪大業卻覺得寶帶越來越丑,宴會還沒結束,就把她給打發走了。有一次,朱氏把丈夫騙進寶帶的房里,然后鎖上門,但洪大業卻整夜都不碰寶帶一下。寶帶于是對洪大業產生了怨恨之情,并到處對人嘮叨。這樣一來,洪更加厭惡她了,有時候甚至對她動用棍棒。寶帶更加氣憤,也不修邊幅,整天拖著又破又臟的鞋,蓬亂著頭發,更不討人喜歡。

有一天,恒娘對朱氏說:“我教給你的秘訣怎么樣?”朱氏說:“你的道術是極好,但是徒弟我只能照著做,卻不能知道其中的奧妙。剛開始你教我放縱男人,這是為什么?”恒娘說:“你沒聽說過嗎?人們常喜新厭舊,重難輕易。丈夫愛妾,不一定是妾漂亮,是因為剛剛獲得,難以到手而喜愛。放縱他,先讓他吃飽,即使是山珍海味也會生厭,何況是野菜呢?”朱氏問:“先去掉裝束,再炫耀一番,這是為什么呢?”恒娘說:“很久不注意,就好像別離很久;突然見到艷麗的風姿,就好像見到新人。譬如窮人突然得到精糧肉食,就認為粗糧沒有味道了,何況又不輕易讓他得到!這么一來,她成了舊人,你成了新人;她易取,你難得,這就是你變妻成妾的方法呀。”朱氏聽了恒娘的這番話,終于恍然大悟,從此成為了恒娘的閨中好友。

幾年之后,恒娘忽然對朱氏說:“我倆親密得像一個人一樣,本不應該對你隱瞞我的身世。以前就想對你說,又恐怕被你懷疑,如今要離別了,才敢實話告訴你:我其實是狐貍。小時候父親娶了繼母,就把我賣到都中。丈夫對我很厚愛,因此不忍心早早別去,依戀到如今。但明天我的父親要成仙了,我要前去拜望,不能再回來了。”朱氏聽了,拉著她的手哭起來。第二天早上去看她時,看到她全家人惶恐不安,而此時恒娘早已不見了。

異史氏說:“買珠寶的人不看重珠寶,倒是看重盒子。喜新厭舊,重難輕易的感情,千古都不能打破。于是,把憎惡變為喜愛的訣竅,才能夠在人間流傳。古代佞臣侍奉國君,不讓他接觸賢臣,不讓他多讀書。由此可知,容身于始終不變的寵愛之中,要有一定的辦法,這辦法是古今以心傳心的。”

龍飛相公

安慶地方的戴生,青少年時期行為不端、橫行無禮。一天,他在外面喝醉了酒,正往家里走,途中遇到了早已死去的表兄季生。由于喝醉了,所以也忘記了表兄已經死去,便問道:“你一直在哪里?”季生回答說:“我已經是陰間的人,你忘記了嗎?”戴生聽了,才明白過來,但正在酒醉中,所以也不感到害怕。又問:“你在陰間做什么?”季生回答說:“近來我在轉輪王殿下那里任司錄職務。”戴生說:“那你對人間的福祿禍害,肯定也會知道了。”季生說:“這是我的職務,怎么能不知道呢!但看得過于繁多,不是特別重要的人,也就不能全記住。三天前,偶然間查查冊子,還看到了你的名字。”戴生一聽,急忙問他冊子上寫的是什么?季生說:“不敢欺瞞你,您的尊姓大名列在黑暗獄中。”戴生聽后,非常害怕,酒也嚇醒了,并苦苦哀求季生救救他。季生說:“這件事不是我能為你出力辦到的,唯獨你行善積德方可改變。但是,你做的壞事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沒有很多的善行,是不可能挽回來的;沒有一年多時間,也不能看出什么結果。現在已經有些晚了,但如果你能從今天開始身體力行,就是哪天進了地獄里,或者還能有個出頭的日子。”戴生聽他這樣一說,不禁痛哭起來,趴在地上哀求季生給他想個辦法。但等到他說完抬起頭來時,季生已經無影無蹤了。戴生悶悶不樂地回到家去。從此,他洗心革面,一改過去的所作所為,再也不敢有任何差錯了。

先前,戴生和鄰居的女人勾勾搭搭,經常干一些見不得人的事。鄰人知道這件事,雖然沒有張揚出去,卻隨時準備找一個機會抓住他。而戴生改正自己的行為之后,就永遠和這些女人斷絕了關系。鄰人等不到機會整治,都非常惱恨他。

一天,戴生和一位鄰人在田間相遇,鄰人假裝和戴生搭話,把他騙到一口枯井旁,然后順勢把他推到井里。半夜里,戴生蘇醒過來,坐在井里大聲喊叫,可是沒有人聽到。而那位鄰人害怕戴生在井里活過來,過了一宿又到井邊去聽,果然聽到了戴生的聲音。于是急忙向井里投石,戴生躲進井邊的洞里,再也不敢出聲了。鄰人知道戴生沒有死,便刨土填井,幾乎把那口井給填滿。井洞里頓時漆黑一片,真和地獄一樣了。井洞里沒有吃的東西,他合計自己沒有活的可能了,便向洞里爬進去,可三步以外都是水,沒有辦法過去,只好又爬回來,坐在原處。剛開始時,他感到肚子有些餓,可時間一長,便忘記了餓。他一想洞里沒有什么善事可做,唯有口中不斷念佛而已。不久,他看到磷火飄浮,滿洞都是。為此,他禱告說:“聽人說磷火都是冤鬼,我雖然暫時還沒有死,可也實在難以返回人世了。假如我們彼此可以談談話,也可以安慰一下我寂寞的心了。”禱告完后,他看到磷火漸漸從水面上飄浮過來。每個磷火中都有一個人,其大小只有半個人身子高低。戴生于是問他們從何處來。他們回答說:“這個洞是古時的煤井。礦主人挖煤,震動了古墓,被龍飛相公挖開地海的水,淹死了四十三個人。我們都是這些鬼。”戴生又問:“龍飛相公是什么人?”回答說:“不知道。只知道這位相公是個讀書的文人,現為城隍的幕僚。他也憐憫我們這些無辜的受害者,所以三五天便施舍一次米粥。可我們遭受冷水泡骨的折磨,不知何日才能脫離苦海。先生若能回到人世去,求你撈出我們的殘尸枯骨,葬在一所義地。那么,先生的恩德就極大施舍給我們了。”戴生說:“如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使我回到人世,我做這事并沒有什么困難,但如今我被深埋在地下,怎么能期望重見天日呢?”他只能教授群鬼使他們念佛,數煤塊代替佛珠,以記下念佛的次數。戴生困在地下,不知時間的長短、晝夜的區分,困了就睡,醒過來就端坐在那里。

有一天,忽然看到洞里的深處有個燈籠,眾鬼高興地說:“龍飛相公施舍吃的東西來啦。”他們便邀請戴生一同去,但戴生顧慮有水阻擋,不敢前去,眾鬼便強行把他連扶帶拉地向前走。他感到飄飄然如同腳沒有著地,曲曲彎彎走了半里左右的路,來到一個地方。眾鬼放開戴生,叫他自己走。他踏步向前如同走上一個很高的臺階,走完了臺階,看到了房間和走廊。廳堂上點著一支蠟燭,粗大如同人的手臂。戴生很久沒有見到火光,便歡喜地跑上前去。只見堂上面坐著一位老者,頭戴儒巾,身穿儒服。戴生一看,便停住了腳步,不敢再向前走。老人已經看到了戴生,驚訝地問道:“生人從哪里來的呀?”戴生走上前去,跪在地上說明到此的因由。老人聽后,說:“是我家的子孫呀!”便叫他起來,給他坐凳,讓他坐下。老人自己說:“我是戴潛,字龍飛。先前因有一個不肖子孫叫戴堂,勾結匪徒,近墓打井,使我不能安睡在夜室里,所以才用海水灌沒了煤井。如今,戴家的子孫怎么樣呀?”

原來,戴姓近宗有五支,戴堂為長房。當初,城里的大戶人家,收買戴堂,在戴家祖墳地邊打井挖煤。諸兄弟害怕他的權勢,沒有人敢和他爭執。沒有多久,地下水突然灌井,挖煤的人都淹死在井里。死去眾人的家屬起來告狀,戴堂和城中的大戶都因為這件官司而變窮了,戴堂的子孫也落到窮困無立錐之地的地步。而戴生就是戴堂弟弟的后裔。他曾聽老人傳說過此事,便據實回答了老人關于戴家子孫情況的問話。老人聽后說:“這樣不孝的子孫,他們的后人又怎么能得到昌盛呢?你既然來到這里,就不應該荒廢學業。”說完,便擺出酒食給他食用。于是,把書卷擺放在桌上,都是一些應科舉考試的八股文章,并強迫他攻讀。又出題作文,如同老師教學生一樣。廳堂上的蠟燭經常點燃著,不用剪燈花也不滅。戴生困倦時便睡覺,分辨不出早晨和夜晚。老人時常外出,但他外出的時候,便命一個小書僮服侍戴生。這樣,度過了幾年的時光,雖然有些傷心,但沒有什么痛苦可言。可是只有八股文百篇,沒有其他書給他看。這樣每篇反復讀了四千余遍。有一天,老人說:“你的冤孽已經補滿,可以返回人世去了。我的墳墓與煤洞為鄰、陰氣刺骨。等你得志發達后,就把我遷到東原去吧。”戴生聽著,便恭恭敬敬地答應了。老人于是召集眾鬼,叫他們仍然送戴生回到原先坐的地方。眾鬼圍著老人拜別而去,老人一再囑托眾鬼照應好戴生。可戴生還是不知道有什么辦法可以走出去。

剛開始時,戴家得知戴生失蹤后,便到處搜索查找,找了幾天,仍然沒有找到。戴母就把此事報告了官府。官長抓了一些有嫌疑的人,也沒有查出戴生的蹤跡來。過了三四年,官長離任調走,此事也就擱置下來了。戴生的妻子不能在家清守婦道,也被婆母遣嫁出去了。如今,正遇上同里人去整治恢復舊井,入洞時發現了戴生,摸了摸他,發現他還沒有死,嚇了一大跳,便把此事告訴了戴家。人們把戴生送回家后,經過一天的時間,他才開始能說出他的經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边| 雅江县| 万宁市| 阿克陶县| 丰城市| 房山区| 吉安县| 霞浦县| 肃宁县| 西盟| 定远县| 凌源市| 赤水市| 祥云县| 新闻| 嵊泗县| 中阳县| 丰台区| 康平县| 江阴市| 九江县| 浦东新区| 昌平区| 石渠县| 昆明市| 阳朔县| 句容市| 双江| 柳江县| 行唐县| 平远县| 富阳市| 姚安县| 南京市| 云阳县| 嘉定区| 康马县| 嘉兴市| 通山县| 揭阳市|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