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章 水月村樵夫寄信 鏡花嶺孝女尋親

話說小山同若花清晨起來,梳洗已畢,將衣履結束,腰間都系了絲絳,掛一口防身寶劍;外面穿一件大紅猩猩氈箭衣,頭上戴一頂大紅猩猩氈帽兜,外帶一件棉衣,用包袱包了;又帶一個椰瓢,同豆面都放包袱內。二人打扮不差上下,唯若花身穿杏黃箭衣。將豆面飽餐一頓,收拾完畢,各把包袱背在肩上,一齊告別。呂氏見這樣子,不由心酸淚落道:“甥女一路小心。若花女兒務要好好照應,雖說此山并無虎豹,到了夜晚,究竟尋個掩密藏身之處,才覺放心。甥女如此孝心,上天自必垂憐,一切事情自然逢兇化吉。但愿此去尋得父親,早早回來。”婉如也垂淚道:“姐姐千萬保重,莫教人兩眼望穿。俺不遠送了。”小山答應,同若花上岸。林之洋仍舊攙扶,送到平陽之處,又叮嚀幾句,灑淚而別。林之洋見他們去遠,這才止淚回船。

姊妹兩個背著包袱,朝前走了數(shù)里。小山因山路彎曲,恐將來回轉,認不清楚,每逢行到轉彎處,就在山石樹木上用寶劍畫一圓圈,或畫“唐小山”三字,以便回來好照舊路而行。一面走著,歇息數(shù)次,越過幾個峰頭,幸喜山路平坦。走了一日,看看日暮,二人商議找一宿處。看來看去,并無可以棲身之地,只得又向前進。正在探望,只見路旁許多松樹,都大有數(shù)圍。內有一株古松,枝葉雖青,因年代久了,其本已枯,外面雖有一層薄皮,里面卻是空的。二人見了,不勝之喜,即將包袱取下,一齊將身探入。內中松葉堆積甚厚,坐下倒也綿軟,姊妹兩個因一路走乏,身子困倦,把包袱放在樹內,坐在上面,睡了一覺,早已天明,連忙探出身來,背上包袱離了松林。

走了半日,小山道:“昨日吃了豆面,腹中果然不饑。此時喉中微覺發(fā)干,姐姐可覺口渴?妹子意欲吃些泉水才好。”若花道:“如此甚妙。”各用椰瓢就在山泉取了一瓢涼水,拌些麻子,胡亂飲了幾口。又取一瓢涼水,略把手面洗洗,仍往前走。到了日暮,恰喜那邊峭壁下有一天然石洞,盡可存身,就在石洞住了。次日又朝前進,一路上看不盡的怪竹奇樹,觀不了的異草仙花。沿途景致雖多,無如小山之意并不在此,若花也不過略略領略。

一連走了幾日,各處尋蹤覓跡,再朝前面望去,那些山岡仍是一望無際。小山道:“姐姐,你看這個光景,大約非數(shù)十日不能走到。妹子前在舅舅面前曾說,無論尋著尋不著,總在一月半月回去送信。今再前進,設或遙遠,一時驟難轉回,豈不失信么?”若花道:“今既到此,據(jù)我愚見,只好且朝前進。我們就是耽遲幾日,阿父也斷無埋怨之理,何必回去送信?”小山道:“妹子之意,并非專為送信,意欲借此將姐姐送回,妹子才好獨往。”若花道:“愚姐正要同你前去,為何忽發(fā)此言?”小山道:“連日細看此山道路甚遠,一經(jīng)前進,歸期竟難預定。因此要將姐姐送回,以便一人前進。即使回來過遲,舅舅不能守候,妹子得能尋見父親,就同父親在彼修煉,也是人生難得之事。倘不能尋見父親,縱使舅舅終年守候,妹子何顏歸家去見母親?以此看來,唯有尋到此山盡頭,非見父親之面,不能回家。若姐姐同去,妹子何能只管前進呢?”若花道:“愚姐若怕路遠,也不來了。此時前進,若無消息,不獨阿妹不應回轉,就是愚姐也無半途而廢之理。況我本是虎口余生,諸事久已看破,設或耽擱過遲,阿父不能守候,我就在此同你靜修,也未嘗不可。阿妹倒不必慮及于我。即如我今日到此,還是圖名呢,還是為利呢?無非念阿妹一團孝心,唯恐孤身無人照應,才肯挺身而來。若要誤認我不過一時高興而來走走,并未慮及后來之事,那就錯了。”小山不覺滴淚道:“姐姐如此用心,真令妹子感激涕零。此時也不敢以套言相謝,唯有永銘心版了!”說罷,又向前進。

若花道:“今日忽覺饑餓,這是何意?”小山道:“只顧走路,原來今已八日。那豆面第一頓只能管得七日不饑,今日如何不餓?恰好此處遍地松實、柏子,我才吃了幾個,只覺滿口清香,姐姐何不也吃幾個?如能充饑,我們就以此物為糧,豈不更覺有趣?”若花隨即吃了許多。走了多時,也就不覺甚餓。于是日以松實、柏子充饑,路上或講講古跡,談談詩賦,不知不覺又走了六七日。

這日正望前進,猛見迎面倒像一人走來。小山道:“我們走了十余日,未見一人,怎么今日忽然走出人來?”若花道:“莫非前面已有人家?”只見那人漸漸臨近,再細細一看,原來是個白發(fā)樵夫。小山見是老年人,因站路旁問道:“請問老翁,此山何名?前面可有人家?”樵夫也立住道:“此山總名小蓬萊。前面這條長嶺,名叫鏡花嶺。嶺下有一荒冢,過了此冢,有個鄉(xiāng)村,名叫水月村。此地已是水月村交界。前面村內雖有居民,無非幾個山人。你問他怎么?”小山道:“我問路境,不為別事。只因我們天朝大唐國有位姓唐的,前年曾入此山,如今可在前面鄉(xiāng)村之內?敢求老翁指示,永感不忘。”樵夫道:“你問的莫非嶺南唐以亭么?”小山喜道:“我問的正是此人。老翁何以得知?”樵夫道:“我們常在一處,如何不知?前日他有一信,托我?guī)У缴较拢惶斐愦闹梁釉础=袢涨『脺惽伞!庇谑前褧〕觯旁诟线f去。小山接過,只見信面寫著:“吾女閨臣開拆。”雖是父親親筆,那信面所寫名字卻又不同。只聽樵夫道:“你看了家書,再到前面看看泣紅亭景致,就知書中之意了。”說罷,飄然而去。

小山把信拆開,同若花看了一遍道:“父親既說等我中過才女與我相聚,何不就在此時同我回去,豈不更便?并且命我改名閨臣,方可應試,不知又是何意?”若花道:“據(jù)我看來,其中大有深意。按‘唐閨臣’三字而論,大約姑夫因太后久已改唐為周,其意以為將來阿妹赴試,雖在偽周中了才女,其實乃唐朝閨中之臣,以明并不忘本之意。信內囑阿妹若不速回,誤了考期,不替父親爭氣,就算不孝。既有如此嚴命,阿妹竟難再朝前進呢。”小山道:“話雖如此,但我們迢迢數(shù)萬里至此,豈有不見一面之理?況父親既在此山,也未有尋不見的。且到前面,再作計較。”

一齊舉步越過嶺去,只見路旁有一墳墓。小山道:“此是仙境,為何卻有墳墓?莫非就是樵夫所說荒冢么?”若花道:“阿妹,你看那邊峭壁上鐫著‘鏡花冢’三個大字。原來此墓所葬卻是鏡花,不知是何形象?可惜方才未曾問問樵夫。”略為歇息,轉過峭壁,走未一里,正面有一白玉牌樓,上鐫“水月村”三個大字。穿過牌樓,四面觀望,并無人煙。迎面有一長溪攔住去路,雖無橋梁,喜得溪邊有株數(shù)人合抱不來的一棵大松,由這邊山坡歪歪斜斜,一直鋪到對面山坡,倒像推倒一般,天然一座松根橋梁。二人攀著松枝,渡了過去。面前一帶松林,密密層層,約有半里之遙。穿過松林,再四處一看,真是水秀山清,無窮美景。遠遠望那山峰上面,俱是瓊臺玉洞、金殿瑤池,那派清幽景象,竟是別有洞天。正在觀看,忽見對面祥云繚繞,紫霧繽紛,從那山清水秀之中,透出一座紅亭。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石渠县| 仲巴县| 泸水县| 河曲县| 万州区| 兴化市| 恩施市| 静海县| 江孜县| 德安县| 商河县| 嘉禾县| 广元市| 沙湾县| 乌苏市| 玉龙| 乌拉特后旗| 永城市| 临澧县| 遂平县| 无为县| 西乌珠穆沁旗| 濉溪县| 武穴市| 夹江县| 徐闻县| 沛县| 崇阳县| 安远县| 双城市| 望城县| 汉阴县| 临邑县| 古浪县| 上饶市| 天峻县| 荥阳市| 禄丰县| 长丰县| 怀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