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小城故事多:與音樂結緣(2)

這天正午時分,臺北忽然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人群中一些人沒有帶傘,在雨中昂首挺胸故作瀟灑;一些人撐著雨傘,步履蒼茫、形色匆匆;人們的腳下揚起水滴落下砸出的小小水花,遠處正有幾個人笑著交談,聲音似近非近,似遠非遠,聽不真切,空氣中不斷有水霧迷離視線,遠遠看去,儼然一幅雨中眾生百態圖,意境如此臻美,大概是注定要發生一些美好的故事吧?

果然,當小鄧麗君走在街頭,像往常那樣愉快地哼著歌,引來了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在一旁駐足,傾身探聽。

她的年紀太小,還不知道這首歌在唱什么,也不懂所謂哀愁,究竟是怎樣一種情懷,但她愛上了那美妙又哀怨的旋律,愛上了那些看不見的音符,愛上了那些女人動聽的聲線,還有那空氣里淡淡地飄散著的一抹輕盈傷感。

此時此刻,只要愛,就夠了;只要愛,只要在雨中,將那調子輕吟淺唱,靜聽旋律此起彼伏,就夠了。

待她走到家門口,那把黑色的雨傘和一身銀灰色的西服,也像一朵云飄到了她的身后。就這樣,趁著一陣微風細雨,一個女孩傳奇的人生就此拉開序幕,她就這樣和音樂開始了相識、相伴又相互擁有的一生。

那把黑色的傘,帶來的是希望;那身著銀灰色西服的人,給了一個女孩一個夢幻的開始。多少年后,正是這個人讓鄧麗君真正擁有了音樂,唱出了真我風采,帶她開啟輝煌人生的大門,帶她走向一道通天的星光大道。這個人就是鄧麗君的恩師常蔭椿教授,此人精通聲樂,以開設聲樂訓練班、主持聲樂訓練為大家所熟識,在臺灣音樂界享有至高聲望。

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鄧麗君喜歡音樂是,她擁有過耳不忘的音樂才能是,甚至她遇到了恩師常蔭椿也是,那么,是不是一個人的命運早已被上天作了精細的編排?但無論如何,上天是寵愛鄧麗君的,也正是因為這份寵愛,她才足以成為我們所“熟知”的一代歌星。

人與人之間的相逢真是難以言說,一生的道路很長,上天會安排我們遇到很多人,這些人有的成了我們的朋友,風雨相攜、同舟共濟;有的成了我們的恩人,慈航普度、懸壺濟世,而更多的,則成了彼此的過客,只匆匆一面便散落人海茫茫,再不相見。

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要懂得珍惜,珍惜彼此之間互相修來的福分。對于朋友,我們要懷抱一顆真誠的心,感謝有他們陪在身邊,一起“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對于那些有恩于我們的人,更要將這份關懷牢牢記在心底,小心珍藏,期待有天可以如數償還。但不免有些人,即便我們窮極一生,也無法回報他(她)的寬大胸懷。

茫茫人海,你我匆匆相遇,不做任何彩排。遇到就是緣,這是上天的安排:一些人出現并停留在我們身邊,到一定時間他們遠走高飛,只留下一個模糊的背影、一段逝去的時光令我們回首、追憶。那人匆匆撤離我們的視線,從此海角天涯,從此關山日暮,也許很快就能再見,也許今生已然無緣。而我們只能在一切未知的情境下,悉心守護著共同度過的溫馨時光,因為這必將是一生最珍貴的過往。

鄧麗君在她剛剛拾起對音樂的愛好時,就在上天的善意安排下,遇到了給她提供最大幫助的音樂伯樂——恩師常蔭椿,在他的悉心指導下,鄧麗君從民謠戲曲唱起,每日勤于練功,絲毫不敢有所怠慢。

辛勤的付出總能結出善果,事實證明,常蔭椿果然眼光非凡,鄧麗君婉轉的歌喉、清麗的容貌,令每一個見過她的人、聽過她的歌的人都感到十分眷戀。

好種子要先落到肥沃的土壤,然后依靠春天甘潤雨露的滋養,生根發芽,最終吐露芬芳。

1963年的夏天,香港著名電影導演李翰祥執導的黃梅調故事片《梁山伯與祝英臺》在臺灣公映以后,便迅速掀起一次民眾高唱黃梅調的熱潮,鄧麗君便是其中一個積極的響應者。天生優越的嗓音條件,加上常蔭椿的悉心指教,她很快就一躍成為眾多愛好者中的佼佼者。黃梅調由此盛極一時。不久,“中華電臺”發現這是一個可以進行商業投資的大好時機,決定舉辦一次“黃梅調歌曲比賽大會”。

這一舉動立刻得到大批黃梅調愛好者的一致擁護,各地參賽者如潮,鄧麗君的恩師常蔭椿認為,鄧麗君兼具優異的演唱功底和表演才能,一定能從這里脫穎而出,便在尚未征得鄧麗君本人及其父母同意的情況下,代為報名。

鄧麗君就這樣參賽了。當時她還只是一個剛滿10歲的小學生,可竟然在預選賽的前兩輪,一連擊敗了數十名競爭對手,最終殺入決賽。可就在決賽前夕,鄧父鄧樞得知此事,他百般阻撓,不許女兒參加比賽,原因是鄧麗君馬上就要參加小學升初中的考試。鄧麗君一時進退維谷,只好親自來向常蔭椿教授求助。

常蔭椿聽說整個事情經過后,發出一聲長嘆:“麗君,要知道你已經是接連兩輪取勝,又遙遙領先的選手了,如果現在你半途而廢,真是前功盡棄呀!”

鄧麗君心中似有難言之隱,只見她欲言又止,冷不防雙手掩面,輕聲啜泣起來。

“麗君,如果你要中途退出賽事,我也無法強迫你上陣。”常蔭椿教授體諒地說,“我要告訴你的是,這場歌賽對你來說事關一生。如果你真能登臺,我敢保證你能取勝,那么你今生也許就以此次賽事為轉折點了!可是,如果你情愿為遷就親情而舍棄這樁賽事,恐怕就會鑄成終身的遺憾,你可懂我的意思?何去何從,就由你自己拿主意吧!”

“我懂我懂,可是我又不能……”鄧麗君急得紅了臉,但剛只說了兩句,又忍不住大哭起來。常蔭椿教授看了不免有些心疼。眼前的一幕使他想起,兩年前因要求鄧樞允許女兒跟自己學習聲樂時,兩人有過一次不歡而散的經歷。后來,他改向母親趙素桂說情,最終以一片赤誠打動了對方的心,這才收得鄧麗君這個好學生。

如今,常蔭椿在這次關系鄧麗君前程的重大抉擇面前,又一次想到了她那通情達理的母親。

那天下午,常蔭椿打電話將趙素桂約出,兩人在鄧家附近的一家咖啡店里碰面,他先將鄧麗君的參賽情況以及取得的成績告知鄧母,進而懇切地說:“老嫂子,如果你當真喜愛你的女兒,那么就會在此關鍵的時刻,成全她的大事。休要小看這場黃梅調的比賽,麗君如真的取勝,她也許從現在起就可以走上一條通往光明的人生坦途!”

趙素桂默默地品了一口苦澀的咖啡,陷入沉思。身為母親她當然希望女兒能走上一條唱歌的輝煌道路,但同時她又不得不顧忌丈夫的想法。她只好嘆道:“常先生對阿麗幾年來的苦心栽培,我們已經感恩不盡。本來這次比賽是該讓阿麗去的,只是她的阿爸擔心影響她的升學考試呀!”

“升學考試當然也是緊要的。我也會督促麗君好好溫習功課,力爭考上臺北最有名的金陵女子中學。老嫂子,依我觀察,麗君自與我學練聲樂以來,學習功課更加刻苦,成績也很有起色。你知道,參加黃梅調的比賽也不過只是半天的時間,它可是關系到她的一生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常蔭椿苦口婆心,一心想要征得鄧母同意。

空氣突然變得沉寂。趙素桂憂郁地望著窗外街道上來來往往、穿梭如流的車輛,然后轉過身,對準常蔭椿輕輕地點了下頭。

常蔭椿頓時開心地笑了。此時,窗外正是陽光明媚,碧空萬里,一片澄凈。

決賽當天,臺北大戲院門前人頭攢動,各式大小車輛早已堆滿街道。正午時分,鄧媽媽攜著做過精致打扮的小麗君來到大戲院。后臺扮妝時,一位女化妝師為鄧麗君借來一套京劇生角的精致行頭。鄧麗君立即穿上,她頎長窈窕的身段立即凸顯出來。黑色的秀才官紗帽配一襲粉色長袍,鄧麗君儼然就是梁山伯轉世。她在化妝鏡前看到自己,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對守在一旁的恩師和鄧媽媽說:“我這女扮男裝,倒還真有點像呀!”

常蔭椿坐在一旁仔細端詳,忍不住連連發出贊嘆:此時,眼前這位年僅十歲的小女孩,古裝扮相竟是如此瀟灑風流、氣度不凡。

正在這時,催場的鈴聲響了,鄧麗君立即從恩師手里接過扇子,沖著兩人露出一個甜蜜的微笑以示自信。

登臺的這一刻,燈光耀眼,舞臺璀璨。那個小小的身影身著干凈的戲服,飄逸、俊秀,鄧麗君的扮相瞬間驚艷了所有人的目光!人們就這樣沉下去,順利地進入戲中。只見,她眉眼如畫;只聽,她曲調清揚,無論是觀眾還是評委都驚嘆這美到極致的演出,人群中不斷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直到鄧麗君表演結束,她對著臺下禮貌地鞠了一躬,人們依舊沉浸在《梁祝》的凄美故事中。

挑剔的評委們異常的欣喜,都認為自己遇到了音樂小精靈,紛紛朝她投去贊賞的目光。最終,鄧麗君一路過關斬將,順理成章地成為當屆黃梅戲比賽的冠軍。

恩師常蔭椿的眼眶濕潤了,他為自己的堅持感到自豪;鄧父的嘴角輕輕地上揚著,臉部的肌肉也不再僵硬,他向女兒投去一個慈愛的眼神,看到此時同樣露出一臉笑意的女兒,內心頓時充滿感動。是的,這是他的女兒,此時此刻,她是那么光鮮亮麗,作為這個女孩的父親,他是成功的,但他更驕傲的是,女兒鄧麗君在音樂上嶄露頭角,靠她自己的天分和努力,終于站在了公眾的面前,并獲得了大家的高度贊揚。

對于一場比賽來說,我們都知道,一個默默無名的單純只是熱愛表演、音樂的人,想要瞬間引起觀眾的注意概率很小,而你登臺表演的那一點時間幾乎決定了你的整個演藝生涯。人們信賴第一印象,因此它總是重中之重。每個參賽者,機會均等,上天垂憐,鄧麗君抓住了這唯一的機會。她太適合梁山伯這個角色了,當那一身淡藍色的戲裝一穿,黑色的帽子一戴,往日飄逸的長發不見了,卻平添幾分干凈利落。再加上她那張俊美的臉龐,梁山伯不就是一副文文弱弱的書生模樣?形似七分已是震懾人心,何況她的嗓子如此清亮溫潤,就像山間流淌的小溪,林間奔騰的細浪,緩緩地滋潤了人們的心田。

這樣一個飄逸、俊秀的梁山伯,誰能不醉呢?

這成功看似來得突然,但卻得益于鄧麗君追隨恩師,夜以繼日地苦練音樂甚至學習樂理知識。如此想來,這美好的結果是她應得的。勤奮的姑娘理應獲得上天的青睞,她或許天生就是為唱歌而生,比賽倒顯得只是一個順水推舟的成名途徑。

這次嶄露頭角,使得鄧麗君的名字開始頻繁出現在臺灣民眾口中,更有眾多商家紛紛邀請她登臺演出,隨著演出機會不斷增多,鄧麗君的星途也是一片光明。

絢麗的演出服,瑰麗多彩的表演舞臺,高質量的音響……當她站在舞臺上,仿若置身仙境,四周美得好像一場清夢,然而這不正是她內心深處最強烈的渴望嗎?不久之前,至少是沒有參加這場比賽時,她還僅僅只是一個熱愛唱歌但卻無人問津的普通女孩,那時候,為了表演她找來左鄰右舍的小伙伴充當觀眾,好滿足自己登臺的偉大心愿。現在,她再也不用這樣了,舞臺下、大街上甚至是臺灣人家的住所,很多人都在認真傾聽她的歌聲。

鄧麗君終于站在了真正的舞臺上,從此擁有了真正的觀眾、真正的掌聲。

我們很多人一生之中,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總渴望上蒼能夠擦亮眼睛,看到自己的勤奮、努力,然后成全這辛勞的奔波,這奮力的拼搏,或是給予名,或是給予利。這樣的結果對每個人來說,也算有所回報。

就像鄧麗君這樣,因天分好,又肯勤學苦練,終于得到一個合適的契機一下子步入公眾的視野,光明正大地從事自己喜愛的音樂事業。

幸運女神的眷顧,給鄧麗君的生活帶來了重大轉變。1965年,鄧麗君順利升入金陵女中,與其他的初中生不同的是,她除了上學、回家幫父母做家務,更有了一份“工作”——跑場演出。和第一次參加比賽的際遇相同,因為歌聲甜美,形容俊俏,很快“鄧麗君”這個名字就為大家耳熟能詳了。鄧麗君成名以后,更是頻繁穿梭于各大電臺、歌廳之間,靠演出掙了很多錢,直接導致她在家中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從一個“消費者”轉變成供養整個家庭的經濟支柱,極大地減輕了父母肩上的重擔。

豐厚的回報常常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勞力,隨著錢越賺越多,鄧麗君的身體也在不斷地加速消耗,她很忙,因為到處趕場子,很難抽出時間好好休息,更多時候,她總是盡最快的速度穿梭于各個表演場地,從換裝到上妝,莫不如是。她必須在盡量短的時間內,順利演出完。有時候一跑就是一個通宵。還是少女的鄧麗君,肩上背負著連成年人都難以想象的重擔。

1966年,在當時聲震臺灣的唱片公司的盛情邀請下,鄧麗君在這一年正式加入“正聲廣播公司”,成為公司第一期歌星接受歌唱技巧等各個方面的正規培訓,可以說,這一階段是她整個歌唱事業的關鍵階段,更是促使她日后在歌壇綻放華彩的重要資本。

世人喜歡美玉,皆因它們溫潤、純凈,經過一番細心雕琢,能夠成為一代精品,萬古流芳。人雖不比美玉,可以萬年留存,但從本質來說,有潛質的演唱者和一塊璞玉都具有成為精品的條件和資格。璞玉吸引愛玉之人,即便踏遍千山越過萬水也要求得,好的歌唱者則吸引那些早已在音樂界享有盛名的前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达日县| 华宁县| 平安县| 许昌市| 德令哈市| 高唐县| 静海县| 老河口市| 开原市| 广元市| 左权县| 晋中市| 杭锦旗| 开远市| 比如县| 甘德县| 韩城市| 沙河市| 满城县| 西乌| 普定县| 通城县| 潜江市| 嘉祥县| 博白县| 徐州市| 铁岭县| 罗平县| 平舆县| 汽车| 五常市| 巩留县| 丽水市| 青川县| 南溪县| 中阳县| 重庆市| 阜南县| 玉林市|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