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時代驕子的成長路線圖(3)
- 杜月笙:上海教父
- 一寸山河一寸金
- 4783字
- 2016-06-24 09:50:41
這個復雜無比的計謀,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找準機會,找準切入點,融合英租界最大流氓勢力沈杏山。
杜月笙為什么打上了英租界的主意,而且把眼光盯上了那里實力最為雄厚的沈杏山呢?
英租界比法租界成立時間早,英租界的流氓勢力總體來說比法租界也強,但是,自從那里大部分的煙土生意移向法租界之后,失去重要經濟支撐的英租界的流氓勢力就一落千丈了。黃金榮這人最喜歡對落水狗窮追猛打,對英租界的對頭不停地用招。迫于黃金榮咄咄逼人的淫威,沈杏山也不得不黯然離開上海,跑到北方避風頭。黃金榮的強硬手法,雖然使自己的勢力略居上風,但是,由于這些招術沒有達到一招致敵斃命的成效,雙方之間大大小小的斗毆不斷,形成膠著狀態。時間一長,這些玩法的負作用也漸漸變得顯而易見,打打殺殺使得雙方的怨恨越積越多,越積越深,今天你打傷了我家兄弟,明天我就會糾集人去報仇。如此牽扯連接,就如不停地加載重物的汽車,壓力過大,隨時有“爆胎”的可能。
英租界的各股力量現在苦苦支撐,目的就是在尋找反撲的機會,甚至有破釜沉舟作死一拼的可能。
正是這些拼死抵抗的力量形成一股人肉墻,將黃金榮的勢力死死地堵在了英租界的外圍。
從過去的做法中,杜月笙不久就研究出了黃金榮這套玩法的致命缺陷:黃金榮勢力主要以法租界為根據地,英租界的流氓勢力已經在那里經營多年,目前已經成盤根錯節的狀態,你黃金榮想用打和壓的辦法來搞垮它,其實根本就不可能辦得到。一句話,杜月笙認定,黃金榮在一條錯誤的路上狂奔。那么有沒有辦法將自己的勢力擴展到英租界呢?
杜月笙決定改變策略,具體來說,就是用軟鞭子,將英租界流氓勢力的頭頭腦腦籠絡住,這樣的玩法如果成功的話,自己的這只腳不就跨進去了嗎?而且成本低、風險小,戰略周期也不見得就一定長,只要從某一個人的身上下手,撕開一個突破口,后面的工作就會以一掛十的速度推進了。這個突破口該是誰呢?杜月笙把眼光盯上了沈杏山,因為關于沈杏山的消息已經傳到了他的案頭:沈杏山已經從北方返回上海,他眼下深居簡出,極少活動。
那么,打破這道堅冰,搞一次破冰之旅,設法說服黃金榮和自己一起直接登門拜訪沈杏山,將會是如何呢?
說服面子大大的黃金榮是道難題。現在是要他放下架子,親自登門拜訪自己的手下敗將,這對于君子人物,并不難;而對于黑道上的土皇帝來說,卻是一件特別難的難事。
相當于把張飛變成劉備。對于手下敗將,張飛只會愿意一刀把對方徹底砍了,現在卻要說服他,像劉備那樣,親自給敗將松綁,還奉為座上賓,實在是一件極難做得到的事。
不論這位杜諸葛先生是如何做的,最后的結果是,他做到了,成功地說服黃金榮,兩人一齊動手,推開了沈杏山家那道冰冷的鐵制的長青藤飾邊的漂亮的柵欄門。
沈杏山之所以走低調路線(閉門謝客),兩個原因直接擺在那里:一是在煙土生意之爭上,自己敗下陣來,無臉見人;二是法租界黃金榮、杜月笙勢力正在撐順風船,自己處于劣勢,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稍不留神,極為容易招惹禍事。作為敗將,突然聽說得勢的一方來拜訪自己,沈杏山當即喜出望外。像沈杏山這樣的人,就別提什么氣節、原則這樣的詞了,“有奶便是娘”就是沈杏山之流奉行的“主義”。甜言蜜語正是杜月笙的拳頭項目。杜月笙的甜言功發力后,雙方便握手言歡,慢慢地惺惺相惜。
破冰之旅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杜月笙決定,趁熱打鐵,鞏固關系,具體玩法,把朋友做成親戚。這一次,他瞄上了沈杏山的第四個女兒與小她兩歲的黃金榮的養子黃源燾。找個媒人,這是關鍵,但不是難事,讓媒人出面,做成這個媒,搞一次“和親之旅”,使黃、沈兩家由冤家變為親家,這樣,法租界黃金榮的勢力就能在英租界擁有自己的橋頭堡,扎下根立下腳。杜月笙想出來的招術,多么類似于古代帝王的和親那一套玩法。真不知他的小腦袋是如何想到這一招的。要做成這件事,關鍵是媒人,這人要有足夠的面子鎮住沈杏山。這個合適的媒人很快就被杜月笙找到了,國民黨上海市政府司法科科長劉春圃是一個非常有面子的人選。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走程序。
該是沈杏山手下大八股黨這些嘍啰們出場的時候了。此前,他們看到沈杏山走下坡路,正在打轉換門庭的主意,只是礙于“江湖義氣”,沒有立即動手。現在,看到沈杏山改變對黃金榮的態度,兩人還結成親家,杜月笙又極力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于是順水行舟,大八股黨跟黃金榮勢力合陣。
就這樣,在敲鑼打鼓的新婚喜宴中,英租界地盤被杜月笙挖去一大塊。
下一個目標該是誰?作為流氓頭子,英租界的嚴老九拿到了黃府的準入證。
在沈杏山身上,杜月笙用了兩招——破冰之旅、和親之旅,兩招下去,之所以輕易得手,一個原因在那里擺著,沈杏山正處于頹勢,正想抓根救命稻草來止住自己的危急狀態。所以對伸過來的任何一只援手,不問對方是敵人還是朋友,都一概抓住不放。就像溺水中的人,不管伸過來的是援手還是游過來的水蛇,伸手就抓,抓住就死死不放。
而嚴老九卻完全不一樣,這是一個事業正蒸蒸日上的人物。杜月笙用在沈杏山身上的那點小招招,在他這里根本就不管用。
這次杜月笙之所以選定他,是因為自己曾與他有過一面之交。那一次,還是徒弟江肇銘到嚴老九的賭場“硬吃”而友情提供的。也正是這一面之交,讓杜月笙找到了突破口。
借著那次一面之交的“交情”,杜月笙托人帶信給嚴老九,說是想陪陪嚴老九搓搓麻將(民間說法:白相相)。杜月笙意圖走麻將外交到飯桌外交再到政治外交的路線圖,這玩法,類似于國家政府之間從體育外交、文化外交再進入到政治外交、經濟外交、軍事外交的層面。
嚴老九對送信人滿口說好,卻始終不下請帖,玩干打雷不下雨的游戲。嚴老九應該是覺察到了其中必然有問題,只是一時盤不清杜月笙打的是什么主意。
對嚴老九如此冷淡的反應,杜月笙的手下恨不得要登門罵陣。然而,嚴老九用“不識抬舉”招,知道你這打麻將的一套不亞于一場鴻門宴,你杜月笙一時也沒有辦法。就如一條老于世故的魚,看到眼前香噴噴的餌料,他就是輕易不吃鉤,你還能拿他怎么樣?
杜月笙憤怒了。
杜月笙憤怒的方式只是關起門來對這個狡猾的老狐貍狠狠地罵了一通,用巴掌狠拍桌子,發泄一通之后,他打開了辦公室的門,滿面春風地走了出來,命令手下給嚴老九發帖子,請嚴總來他家吃飯。與這張請帖一同發出的,還有四份請帖,是發給四位清幫大字輩人物的,專門邀請他們來出演陪客的角色。哈哈,咱換個玩法,說我請你吃個飯喝個酒,你不至于不給這個面子吧。這玩法就像網站發新帖,沒有讀者來頂,怎么辦?
發帖者想出的辦法是拉幾個朋友來硬頂。這樣的帖子一時之間是頂上去了,但是,如果不能吸引真正的讀者,還能有什么用呢?杜月笙硬拉對方來吃飯喝酒,對方即使真的來了,能成個事兒嗎?
不要急,杜月笙自然是想出了他的辦法,他這一次的籌碼押在了那四位陪客的人身上。
宴會那個無聊無趣的過程,我就不寫了。結果是,這場宴會很不成功。整個宴會過程冷冷清清,雖然滿桌佳肴,山珍海味,名廚烹飪,主賓們仍然吃得索索寡歡,無滋無味。
宴不及終,嚴老九便起身告退,杜月笙只得強顏作笑,禮送出門。有史家評論說,是因為雙方成見太深所致,認為黃金榮與嚴老九之間厚厚的疙瘩非片言只語所能解開。用民間俗語說,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但作者我并不這樣認為。我認為是杜月笙對飯局作用與飯局做法之間的關系掌握得還不夠精熟、不夠老辣所致。飯局的確能加深情感交流,從而促進政治合作、業務融合。飯局與政局之間,雖然有這種天然的關系,但決然不是一餐飯就能搞定的,一些特殊的利益關系更不是飯桌上能搞定的。假設一下,如果杜月笙的飯局只是請一些與黑社會政治毫不相關而只是與嚴老九感情深的老友參加,飯桌上只談感情,不談與黑局相關的任何事情,那氣氛不就要輕松許多?經常性地制造這樣輕松的飯局氣氛,雙方不就能找到更多的共同語言?而他請來的清幫大字輩陪客,都是些死要面子的人,這樣的飯局豈能成功?記住,飯桌上盡量摻和一些只談感情不講面子的人,比如說女人,飯局的氣氛就會調和起來。否則,一大幫死要面子的男人,吃著喝著,搞得不好,還有可能打起架來。不但于事無補,還只會壞事。
這次接受教訓,下次,小杜再開飯局時,好好地長點記性吧。杜同志是一位有事業心的人,并不因為這次飯局的失敗而放棄爭取嚴老九的努力。就在他為機會犯愁的時候,一個機會送上門來。
謝鴻勛是一位軍長(孫傳芳部隊),是嚴老九向上聯絡的重要關系戶。這次因公事路過上海,就打算到法租界的花花世界里玩一玩。當謝軍長找上嚴老九并提出這么個小小的要求時,嚴老九雖然尷尬,但不能拒絕,滿口答應下來。法租界那里不是自己的地盤啊,嚴老九想來想去,想到了一個人。他連忙托人向杜月笙說情。
杜月笙不但滿口應允,而且立即動手,寫好請帖,派專人送到嚴老九家,盛情邀請嚴老九和謝鴻勛軍長當晚到法租界的杜府赴宴。
與上次宴會相比,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宴會。杜月笙盛情款待,殷勤備至,主客吃得胃口大開,談笑風生,喝得氣氛熱烈。吃著山珍海味,品著名廚大宴,談著海闊天空的事,席間,杜月笙讓人拿出一只從西洋購來的人工精制的黃鶯,由賓客們親手給它開足發條,只見它在籠內轉頸撲翅,引吭高歌,形態聲音足以亂真。這些與黑社會政局毫無關聯的話題,讓大家都放得開、談得開。特別是謝鴻勛,從來就沒有看到過如此精巧無比的西洋玩意兒,他反復把玩,愛不釋手。請讀者理解一下,雖然身為軍長,平時他只與黑洞洞、冰冷冷的槍打交道,難得有機會跟這樣精致的玩意兒溝通感情。
察顏觀色正是杜月笙的強項,看到這一情景,他立刻悄悄地吩咐用人連籠帶鳥打包,先行一步送上謝鴻勛的汽車。
吃飽了,喝足了,玩夠了,該動身回家了。嚴老九、謝鴻勛由杜府告辭,登上汽車,這時意想不到的美景出現了:那只小鳥已然端放在車上。有吃有喝還有拿的,禮物雖小,意義卻重。杜月笙的這套玩法不只是博得謝鴻勛歡心,更是幫助嚴老九在朋友面前撐足了面子、扎足了臺型。不能不佩服高手送禮的手法。杜月笙送禮,不只是一般的送到點子上。
在禮品出手之前,先行做個鋪墊的工作(專業術語:造勢),讓雙方在觀摩、揣測、欣賞中提高這份禮物的含金量、含情量。這次宴會,大為成功。這也標志著小杜同志社交能力,特別是飯局能力的提升,這一次一下子解除了嚴老九的戒心,嚴、杜從此引為知己深交。
沒有動用一刀一槍,全是軟鞭子發力,杜月笙達到了黃金榮用硬的一手達不到的好效果、高境界。從此,黃、杜事業線大大延長,不僅在法租界,在英租界杜月笙也兜得轉,行得通了。看到自己長期想辦而未能辦成的事,在杜月笙的手上辦成了,黃金榮大為感嘆,對杜月笙蹺起了他那根很是難得蹺起的大拇指:“月笙真正了不得啊!”
顛倒玩轉大軍閥
人要發財,在什么時期最好?
有人說是在和平時期,其中的道理,我不說,網上也能搜出一大堆來。有部世界名著《飄》,那本書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借了她塑造的亂世英雄白瑞德的口,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
人生發財是在兩個時期,一個是在戰爭時期,一個是在國難時期(也叫發戰爭財、發國難財)。
如果跟白瑞德、諸葛亮比起來的話,我們這本書的主人公,跟那兩位一樣,實在是身逢亂世。
很多人是被亂世玩殘了,而他,還有前邊的那兩位,這三人不只是玩轉了亂世,簡直就可以說是玩瘋了亂世——而這個現實中的杜人物,跟白瑞德,那個小說《飄》中虛構的人物,真的有好多類似的地方,有興趣的研究者可以將他們PK一把,興許能寫出一篇有深度的研究論文來。
我們正在說的這個時間段上,正值北洋軍閥混戰。直系、皖系、奉系,以及大大小小的地方軍閥之間,混戰不休。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他。有時幾個軍閥聯合起來打某一個,傳說中人類歷史上的亂象亂世,在中國這個時期瘋狂地開演了。軍閥混戰的結果,是北京城里的總統、內閣走馬燈似的換人。
上海雖然不是政治旋渦的中心,但是,由于它在政治、經濟、外交上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使得它成為了政治臺風眼邊上遭受風力影響最大的地方。用史學家的話說,仁人志士、軍閥政客都在這一時期的上海留下了他們活動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