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數字說話:審計,就這么簡單
- 孫含暉 王蘇穎 閻歌
- 964字
- 2019-01-02 16:45:20
2.1 關于審計的頭版頭條
“2015年2月,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分公司同意每家支付50萬美元和解費,以結束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長達兩年多的‘對峙’。和解之后,SEC對于暫停它們在美國執業資質6個月的判決也將撤除。不過普華永道、安永、德勤、畢馬威四家事務所同意,未來會遵照SEC的要求提交相應的審計文件。SEC官員表示,這些審計文件對于保護那些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投資者非常重要,此次和解可以確保SEC未來獲取這些文件。”
“2014年12月12日,國務院批轉財政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全面推進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做出部署。《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和公開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和部門財務報告按規定接受審計。審計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與審計報告依法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并按規定向社會公開。”
“2014年10月31日,停牌半個月的獐子島發布了一份虧損逾人民幣8億元的三季報,虧損的主要原因為公司對2011年和2012年底播在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核銷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約人民幣8億元。公司邀請海洋科學家和審計師到現場進行系統調查。調查發現,存貨異常的主要原因是所在海域的北黃海冷水團發生異常致使底播蝦夷扇貝遭災。股民呼喚‘生要見肉,死要見殼’。”
“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評級公司下調希臘主權評級,希臘債務危機爆發,隨后歐洲債務危機愈演愈烈。2012年1月13日,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9個歐盟國家集體遭標準普爾公司調降主權信用評級。1月18日,標準普爾又將歐元區臨時救助機制歐洲金融穩定工具(EFSF)的信用評級下調一級,再次引發震動。在危機中,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分別于2011年7月28日和11月25日就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報表中主權債的披露和會計處理兩次發表聲明,要求上市金融機構嚴格遵循相關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011年8月4日,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主席漢斯·霍格沃斯特(Hans Hoogervorst)致信ESMA主席史蒂芬·麥堯爾(Steven Maijoor),建議其加強對歐盟金融機構的監督,以便其正確運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處理希臘主權債。對于上述動向,英國《金融時報》等媒體均有專欄連續跟蹤,并形象地稱之為‘希臘債務會計’,或干脆稱‘希臘是對全體審計師的挑戰’。”
…………
“審計”這兩個字,就是這樣出現在我們每天的新聞和生活中。可是,我們誰又能說清楚什么是“審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