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釣魚與綁鉤

“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釣魚與綁鉤,密不可分,相輔相成。要想釣好魚,必須綁好鉤,根據水情、魚情、釣法、釣技綁鉤,是綁鉤釣魚的一條重要原則。切合實際綁鉤,腳踏實地釣魚,就能釣得順手順心。

綁鉤又叫系鉤、扎鉤。不同的釣法、釣技,不同的水情、魚情,綁鉤的方法和技巧是不一樣的。綁鉤分為綁單鉤、綁雙鉤、綁串鉤、綁炸彈鉤、綁方板鉤及鳙鰱鉤等。其中,用得最多,綁得最多的是單鉤、雙鉤及串鉤。釣魚是一門藝術,綁鉤也是一種藝術,綁鉤是需要技巧的,也是有學問的。鉤子綁得好,綁得合理,鉤好用,魚好釣。鉤子綁得差勁,不合情理,魚難釣,甚至釣不上魚。

現將綁單鉤、綁雙鉤、綁串鉤的基本要點介紹于下,以供參考。

圖3-22 綁單鉤

1.綁單鉤

綁單鉤有兩種主要做法:一種是用軟線綁鉤,一種是用主線直接綁鉤。綁鉤的形式分為單繞穿線綁、雙繞線綁、五花綁等。綁鉤的圈有2~10圈不等,圈數多,好控鉤取魚,圈數少,不易散線滑線,一般取5圈左右為宜。綁單鉤最好自己手工綁鉤,有困難者可借助綁鉤器綁鉤。用尼龍線綁鉤,繞圈后拉線鎖結時力度要適中,要防止用力過大將線拉長,使局部的線徑變小、變形,出現卷線。值得注意的是,綁在鉤尾(鉤柄)上的漁線,不論軟線硬線,一定要置于鉤柄的內側,不要置于鉤柄的外側。置于外側,剎魚時會出現翻鉤跑魚,這與鉤尖刺魚的角度有關。置于內側,鉤尖與漁線接近在同一條直線上,刺魚準確。置于外側,鉤尖向上偏移,會刺不準魚嘴。所以,凡是用單鉤釣魚,都應將漁線置于鉤柄內側,其他釣法,不在其列。

用軟線綁鉤作腦線,與主線聯結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系連,一種是套連。系連即用主線和腦線打結連接,系緊即可。套連即分別在主線和腦線的線頭位各繞一個雙線圈,兩圈相套,可以退出互換,十分方便,小圈雙線長約為20毫米。用主線綁鉤,不需要任何連接。

綁單鉤有兩個要點:一個是墜的設定位置,一個是鉤與線的配比。墜的位置設定即確定鉤尾到墜底的腦線長度。這個長度,軟線和硬線是不一樣的,這與線的不同曲率(彎曲度)有關。沉墜釣和懸浮釣,單鉤腦線長度有很大的區別。沉墜釣用軟線綁鉤,從鉤尾到墜底的腦線長度,一般設在20~80毫米之間。用主線綁鉤,腦線長度為軟線的兩倍,原則上是釣大魚取大值,釣小魚取小值。這個具體的長度,用軟線綁鉤,在與主線系連和套連時,就應確定好,超出墜體的軟線不要留得過長,一般在10毫米左右為宜,留得過長,會影響標相的靈敏度。需要指出的是,沉墜釣的單鉤不宜將鉛墜設置在鉤尾,軟線硬線都一樣。設在鉤尾,腦線長度為零,零腦線雖然可以使鉤尖朝天,看去似乎更好釣魚,但魚在咬鉤時,上嘴唇會碰主線,會推線搖標,鉤與餌不好入口。

懸浮釣多數用主線綁單鉤(也可用軟線)。墜的位置由釣情、水情及所釣魚種而定。在流水中釣漂流釣,釣兇猛魚,腦線長度以達1米、2米,甚至更長,必要時,墜的位置可置于標尾,用全水線作腦線長度。在靜水中釣懸浮釣,鉤尾到墜底的長度一般在120~300毫米之間,線細取小值,線粗取大值,如果釣線特別粗,腦線可加長,其長度可以用完全彎曲度長度的方法來確認比較合理(此法在綁雙鉤中介紹)。

如無特殊要求,不論軟線硬線,都應以鉤竿(鉤柄)的徑距為基準,漁線的粗細應等于或略小于鉤竿的徑距。

綁單鉤應防止用粗線綁小鉤,用細線綁大鉤,粗線的腦線過短,細線的腦線過長。主線和腦線的線徑比,可選在0.5~0.8毫米之間,腦線小于主線。

2.綁雙鉤

綁雙鉤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綁平行型雙鉤,一種是綁上下型雙鉤。平行型雙鉤的兩根腦線相等,兩鉤不錯位。上下型雙鉤兩根腦線不相等,漁鉤要錯位。無論是平行型還是上下型雙鉤,都存在兩鉤兩線纏繞在一起的問題,又稱絞線,如何防止絞線,是綁好雙鉤必須面對的課題。

綁雙鉤分為綁沉墜釣雙鉤和懸浮釣雙鉤兩種。沉墜釣主要是綁軟線雙鉤,懸浮釣主要是綁硬線雙鉤,軟線和硬線的腦線長度是不一樣的。

圖3-23 綁雙鉤

綁雙鉤是一線綁兩鉤,然后折線鎖結留圈,與主線連接,圈長大約為30毫米。因此,在綁雙鉤之前,應通過測算后確定全線長,其中包括纏繞在鉤尾的線長和圈的線長。

沉墜釣,用軟線綁平行型雙鉤,從鉤尾到圈結處的腦線長,一般應設定在30~80毫米,線細取小值,線粗取大值,鉛墜裝在圈結之上。如兩線分開,可用小鋼絲、小彈簧、引線架等分線件置于圈結之處,寬度為20~30毫米,腦線短取小值,腦線長取大值。

用軟線綁上下型雙鉤,同樣也是一線綁兩鉤、折線鎖圈,只是兩鉤上下錯開,腦線一長一短。鉛墜不是裝在圈結之上,而是裝在長腦線的1/2處,即在鉤尾到圈結的中間。綁上下型雙鉤,釣鯽魚的腦線與釣草魚腦線長短是不一樣的。釣鯽魚的長腦線,從鉤尾到圈結處約為60毫米,短腦線從鉤尾到圈結處為30毫米。鉛墜裝在長腦線60毫米的1/2處,即從鉤尾到墜底為30毫米。釣草魚的長腦線,從鉤尾到圈結處約為120毫米,短腦線為60毫米,鉛墜裝在長腦線120毫米的1/2處,即從鉤尾到墜底為60毫米。

這種將鉛墜安置在長腦線上1/2處的上下型雙鉤,不再需要用任何方式將兩線兩鉤分開,解決了雙鉤的絞線問題。以上兩組沉墜釣軟線上下型雙鉤腦線長度為推薦長度,如要變更長度,可按一定比例放大縮小均可,但墜的位置不宜變更,必須在長腦線1/2處。

用硬線(尼龍線)綁懸浮釣雙鉤(又稱懸墜釣),其腦線長度應根據完全彎曲度長度來確定,即根據線的曲率(彎曲度)來決定。如何確認尼龍線的完全彎曲長度呢?其做法是:將已選好作綁釣線的尼龍線,兩個手指捏住線頭,使線頭朝天,不斷將線頭向上拉出,當線頭上升到一定高度時,會倒向一側下垂,當線頭下垂到與捏線手指在同一條平行線上時(線正好彎曲180°)停止送線。將彎曲的線拉直,記下這個長度,這個長度就是尼龍線的完全彎曲長度。不同徑距的尼龍線完全彎曲長度是不一樣的。用完全彎曲長度作懸浮釣腦線長度,釣魚時有較好的入口性,也可防止因線的軟硬不同而產生錯誤。

綁懸浮釣雙鉤,也是一線綁兩鉤,也要對折鎖圈,一般墜在圈上。綁鉤前,也要通過測算,要在完全彎曲長度的線長上(腦線長),加上綁繞長度的繞圈長度。

懸浮釣雙鉤釣腦線纏繞問題,不宜使用分線部件分開,由于腦線較長,也不好分開,應選用硬型尼龍線綁鉤或在繞線上想辦法。懸浮釣上下鉤型的錯位,可以采用半鉤位、一鉤位、兩鉤位或多鉤位,因人而異,因釣而異,沒有定法。

圖3-24 綁串鉤

3.綁串鉤

串鉤的鉤數有單雙之分,用單數還是用雙數,僅與釣者的選擇興趣有關。用多用少,則與魚情有關,如釣大魚綁大鉤,用3~4枚鉤為宜。而釣小魚綁小鉤,用5~6枚鉤均可。至于綁8枚鉤或10枚鉤,也不能說錯,只是鉤越多,上餌越麻煩,伊勢尼、伊豆、丸世等型號的漁鉤都可以綁串鉤,但長柄鉤比短柄鉤更適合綁串鉤,長柄鉤在上餌取鉤都優于短柄鉤。綁鯽魚串鉤,應首選丸世鉤,至于綁釣草魚等大魚的串鉤,就可以選用多種鉤型了,因釣而定,因魚而定。

綁串鉤的腦線應以硬線(尼龍線)為主(必要時可以用軟線,如釣鯰魚等),腦線與主線的線徑比,可在0.5~0.8毫米之間為宜,也可同徑,在特別情況下,串鉤的腦線才粗于主線。串鉤的腦線長度十分要緊,過長過短都會影響上魚。再者,釣大魚腦線長度和釣小魚腦線長度是有區別的,如串鉤上綁3枚、4枚大鉤釣大魚時,從鉤尾到主線,其長度可設在60~100毫米,鉤大取大值,鉤小取小值。如綁5~6枚鉤釣小魚時,從鉤尾到主線,其長度可設在30~60毫米。釣小魚用細線,腦線不宜過長,過長會纏繞在主線上。

圖3-25

將綁串鉤的腦線系穩在主線上,有一定難度,這主要是主線上不好打結,系得不好,會滑線、松線、斷線,導致跑魚。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可采用套接的辦法來綁鉤,其做法是:先用單線綁好所需鉤數,留線長為腦線長兩倍左右(如腦線設為60毫米,留線長為120毫米),然后將線折回來,用雙線繞一個結,結點離雙線尾約10毫米,剪去多余線頭,每一根腦線的頂端是一個10毫米線圈。繞結時,應考慮保持從鉤尾到線圈頂端為60毫米,即腦線長,這個小圈將與主線套連。套連的方法是:將主線折成雙線套入腦線頂端的小圈內再繞緊即可。必須注意的是,不要用主線單線穿過小圈打結,釣小魚比釣大魚易斷線。雙線套入打結,不易斷線(圖3-25),這與尼龍線的物理特性有關,套連打結改變線的切力方向,產生保護作用。鉤與鉤之間的距離設定,因釣而設;釣淺水距離要短,釣深水距離可長,兩鉤不能相碰(圖3-26)。

綁串鉤可以用一種鉤型,也可以兩種鉤型搭配,視魚情而定。至于是綁雙數鉤還是綁單數鉤,由綁鉤人的興趣而定。

圖3-26

總之,會綁鉤不一定會釣魚,會釣魚一定要會綁鉤。釣魚與綁鉤,相得益彰,成敗在方寸之中,釣友當慧心察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奈曼旗| 册亨县| 老河口市| 中宁县| 石门县| 明水县| 吴旗县| 辽宁省| 安西县| 大方县| 铜鼓县| 乌鲁木齐市| 宜昌市| 宜君县| 渭源县| 汉中市| 崇义县| 巴彦淖尔市| 汪清县| 遂溪县| 茶陵县| 上林县| 延安市| 南汇区| 杨浦区| 石阡县| 上思县| 榆树市| 梧州市| 漳平市| 建湖县| 甘孜县| 汕尾市| 韶山市| 铜陵市| 漠河县| 澄城县| 桓台县| 新昌县| 民勤县|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