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自我調養速查全書(精裝)
- 張清
- 850字
- 2019-03-01 18:00:40
糖尿病和血糖值的“親密關系”
intro.
隨著糖尿病患病人數的急劇增加,“國民病”“富貴病”這些名詞也變得不再陌生了。但是無論是對于糖尿病確診患者還是疑似患者,我們不僅要正確地認識它,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為什么血糖升高會引發糖尿病。
血糖的產生
我們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是以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作為能量來源的。它是由人體從食物中攝取的碳水化合物 (即糖類化合物)轉化而成的。因此,在進食后不久,碳水化合物就進入血液中,作為能量被加以利用而逐漸減少。所以在每次進食后,它都會經歷一個上升且再次下降的過程。由于血糖是由碳水化合物轉化而成的,所以血液中表示血糖量的血糖值也會在一定的范圍內上下波動。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
健康人的血糖值在進食前最低可達到70mg/dL,進食后最高也不足140mg/dL,并在此范圍內上下波動。但是,糖尿病患者卻大不相同了,輕度糖尿病患者在飯前可達到120~130mg/dL,飯后可上升到200mg/dL左右。重癥患者空腹時最低也達到200mg/dL,進食后,最高可超過300mg/dL。
恰當的血糖濃度是身體健康的保護盾
·糖分是身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都是由食物轉化成單糖后,隨著血液被運送到全身細胞所得來的。如果一時消耗不了,則會以糖原
的形式存儲在肝臟和肌肉中。但是肝臟的存儲空間是有限的,一旦出現“飽和”的狀態就會自動轉化成脂肪。
·糖分為身體提供能量保證
存儲在人體內的肝糖是維持血糖正常濃度的基礎。人體在劇烈活動之后,或是在空腹情況下,肝糖會自動分解為細胞提供能量。不僅如此,如果肝糖不夠的話,脂肪中的甘油
成分也可通過氧化產生能量。
·神經細胞靠糖類維持生存
人類的大腦和神經細胞都必須依靠糖類來維持基本生存。如果糖類不充足,人體甚至會自動分泌激素摧毀某些肌肉組織,從而達到將蛋白質轉化為糖類的目的。
尿糖的產生
了解糖尿病的病理

糖尿病患者
居高不下的血糖值

注: 一般人的血糖在三餐過后,都會出現一次急速的升高,但是隨著葡萄糖的轉化,各大器官對它的吸收和利用,血糖又會開始逐漸下降。但是,糖尿病患者卻不被這個“規律”所左右,一旦血糖升高,是怎么也不會下降到正常值范圍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