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部和四庫全書

舊時圖書分為經、史、字、集四類,將這四類書,藏在四庫,所以也稱它們為“四庫”。

在唐代,唐玄宗時期的集賢院把這四類書分為四部,是這樣分的:

我們先來說典籍。

(1)經,稱為甲部;

(2)史,稱為乙部;

(3)子,稱為丙部;

(4)集,稱為丁部。

幾千年來,我國歷代著述太多了,圖書的數量多得人們常用“浩如煙海”來形容。書多,它們遭的災害也多,天下統一時如秦代,為了推行愚民政策就焚書,天下大亂時,毀于兵火的書就更多。但是,我們畢竟是喜歡圖書的民族,每當天下太平時就又收集書籍。就這樣屢毀屢修,到了清代乾隆年間編修《四庫全書》時,所收的圖書達到了3470部,79018卷,估計達到了八億多字。從乾隆到現在,新發現的文獻加上那時禁毀的、存目的圖書就更多了。

唐玄宗開元年間收集圖書,分藏長安、洛陽兩地,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史、子、集四庫。

《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在“文字獄”的背景下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部叢書,1772年開始編修,經十年編成。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3503種、79337卷,裝訂成三萬六千余冊,保存了豐富的文獻資料,但編纂過程中毀書則更多。

這么多的書,誰也不可能全部讀完,也沒有必要讀完。正像哲學家朱光潛先生所說,現在任何一門學問的圖書都可以裝滿一個圖書館,但是人們不可不讀的重要典籍就是那么幾十部甚至十幾部。

那么,我們要達到國學入門的水平,需要讀哪些書呢?哪些書是必須讀的呢?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梁啟超先生、胡適先生等大學者都應約擬定過“國學必讀書”和“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這些書目對于今天想要達到國學入門水平的人來說,還是太多太繁了。倒是20世紀60年代出版的《古籍導讀》中所載的著名學者屈萬里先生所擬的《初學必讀古籍簡目》比較符合現今人們國學入門的需要(書后附三家書目)。

再往簡里說,朱自清先生寫的《經典常談》中的經典,是國學入門的必讀書。朱自清先生的樸實而高明的見解到今天對我們仍然有指導作用。他認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他說做一個有相當教育的國民,至少對于本國的經典,也有接觸的義務。朱自清先生《經典常談》的所謂經典是廣義的用法,包括群經、先秦諸子、史書、集部;還包括要讀懂這些書必須懂的“小學”,就是文字學(所以《說文解字》等書也是經典的一部分)。

朱自清先生認為,經典訓練不但不應廢止,而且應該擴大范圍,不以經為限。他告訴我們現代學習經典的入門書應該是:

我們理想中一般人的經典讀本——有些該是全書,有些只該是選本節本——應該盡可能地采取他們的結論:將本文分段,仔細地標點,并用白話文作簡要的注釋。每種讀本還得有一篇切實而淺明的白話文導言。

這需要見解、學力和經驗,不是一個人一個時期所能完成的。這種書應該讓讀者能把它當作一只船,航到經典的海里去。

著名學者吳小如先生說,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常談》比很多“國學概論”和文學史之類的書都寫得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南县| 承德市| 兴安县| 保定市| 江达县| 沛县| 克东县| 新安县| 磐安县| 陕西省| 镇江市| 广宁县| 武汉市| 长武县| 曲周县| 大埔区| 桂阳县| 湘阴县| 怀远县| 通城县| 闽侯县| 普洱| 石河子市| 儋州市| 永新县| 丁青县| 磐安县| 麦盖提县| 长汀县| 瑞金市| 庆安县| 福泉市| 勃利县| 沙田区| 黄石市| 清水河县| 南安市| 本溪| 普兰店市| 昌平区|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