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海上墳地——馬尾藻海

馬尾藻是一種普通的海藻,可是生長在大西洋的馬尾藻卻與眾不同,它們連綿不斷地漂滿約450萬平方千米的海區,以至于這個海區被稱作馬尾藻海。

馬尾藻海位于北大西洋環流中心的美國東部海區,約有2000海里長、1000海里寬。海上大量漂浮的植物主要是由馬尾藻組成,這種植物以大“木筏”的形式漂浮在大洋中,直接在海水中攝取養分,并通過分裂成片、再繼續以獨立生長的方式蔓延開來。厚厚的一層海藻鋪在茫茫大海上,一派草原風光。

馬尾藻海又稱為薩加索(葡萄牙語“葡萄果”的意思)海,大致在北緯20°~35°、西經35°~70°之間,覆蓋大約500~600萬平方千米的水域。

馬尾藻海一年四季風平浪靜,海流微弱,各個水層之間的海水幾乎不發生混合,所以這里的淺水層的營養物質更新速度極慢,因而靠此為生的浮游生物也是少之又少,只有其他海區的1/3。這樣一來,那些以浮游生物為食的大型魚類和海獸幾乎絕跡,即使有,也同其他海區的外形、顏色不同。

1492年9月16日,當哥倫布的探險船隊正行駛在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上時,忽然,船上的人們看到在前方有一片綿延數千米的綠色“草原”。哥倫布欣喜若狂,以為印度就在眼前。于是,他們開足馬力駛向那片“草原”。但當哥倫布一行人駛近草原時,不禁大失所望,原來那“草原”是一望無際的海藻,那邊海域即今天的馬尾藻海。

馬尾藻海示意圖

馬尾藻海圍繞著百慕大群島,與大陸毫無瓜葛,所以它名雖為“海”,但實際上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海,只能說是大西洋中一個特殊的水域。

這就是生活在馬尾藻海域的演員魚,它們身上的斑狀花紋和周圍的海藻融為一體。

馬尾藻海有“海上墳地”和“魔海”之稱。這是因為許多經過這里的船只,不小心被海藻纏繞,無法脫身,致使船上的船員因沒有食品和淡水,又得不到救助,最后饑餓而死。最先進入這片海域的哥倫布一行就在這里被圍困了一個多月,最后在全體船員們的奮力拼搏下才得以死里逃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奧茲明少校曾親自去了馬尾藻海,海上無風,“綠野”發出令人作嘔的奇臭,到處是毀壞了的船骸。到了晚上,海藻像蛇一樣爬上船的甲板,將船裹住不放,為了航行,他只好把海藻掃掉,可是海藻反而越來越多,像潮水一樣涌上甲板。經過一番搏斗,筋疲力盡的他才僥幸得以逃生。

馬尾藻海位于大西洋中部,強大的北大西洋環流像一堵旋轉的堅固圍墻,把馬尾藻海從浩瀚的大西洋中隔離出來。因此,由于受海流和風的作用,較輕的海水向海區中部堆積,馬尾藻海中部的海平面要比美國大西洋沿岸的海平面平均高出1米。

那么,馬尾藻海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如果把大西洋比作一個碩大無比的盆子,北大西洋環流就在這盆中做圓周運動。而馬尾藻海則非常平靜,所以許多分散的懸浮物都聚集在這里,海上草原就是這樣形成的。但是,馬尾藻海里的馬尾藻究竟是怎么來的,人們還沒有找到一個肯定的答案。有的海洋學家認為,這些馬尾藻類是從其他海域漂浮過來的。有的則認為,這些馬尾藻類原來生長在這一海域的海底,后來在海浪作用下,漂浮出海面。

最令人稱奇的是,這里的馬尾藻并不是原地不動,而是像長了腿似的時隱時現,漂泊不停。一些經常來往于這一海區的科學家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怪事:他們有時會見到一大片綠色的馬尾藻,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卻不見它們的蹤影了。在這片既無風浪又無海流的海區,究竟是何種原因使這片海上的大草原漂泊不定呢?這至今仍是個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汶上县| 天峻县| 阜康市| 宜宾县| 雅安市| 清丰县| 天气| 静乐县| 云林县| 普安县| 栖霞市| 家居| 阳谷县| 武安市| 新乡市| 辉南县| 蓬莱市| 射洪县| 清河县| 五大连池市| 图木舒克市| 石棉县| 安吉县| 林周县| 务川| 阿拉善盟| 永丰县| 东明县| 谷城县| 上杭县| 黑水县| 水城县| 龙胜| 哈巴河县| 固阳县| 永清县| 长阳| 门源| 固阳县| 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