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百世賢相的表率·
魏徵

因為父親去世比較早,魏徵少年時的生活一直很困苦,但是他從小就胸懷大志,希望將來能有所作為。他雖然身陷窘境,卻勤奮好學,很快就成為頗有名氣的文人。

隋末農民起義爆發后,魏徵為了避亂,出家做了道士。李密領導的瓦崗軍攻占河南大部分地區后,把魏徵請去,讓他主管全軍的文書。李密失敗后,魏徵也隨他一起歸順了唐朝,被李淵任命為秘書丞。在魏徵被派往山東勸服李密舊部歸降時,被另一支起義軍領袖竇建德俘虜,還被任命為起居舍人。不久,竇建德被李世民擊敗,魏徵再次投降唐朝,不被重用。太子李建成聽說魏徵很有才干,就招他做太子洗馬。失意之時得到太子知遇,魏徵感激不盡,從此對李建成忠心耿耿。

魏徵像

當時,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爭奪皇位繼承權的斗爭越來越激烈。李建成雖有太子身份,卻沒有多少功績,太子之位很不穩固。這時,竇建德的舊部劉黑闥起兵反唐,魏徵就建議太子主動請戰。622年,魏徵隨李建成征討劉黑闥。李建成采納魏徵建議,運用攻心戰術,瓦解了劉黑闥的隊伍。

在太子與秦王的斗爭中,魏徵一直為李建成出謀劃策。

玄武門之變后,當上太子的李世民非常賞識他,不計前嫌,任命他為詹事主簿,掌管文書。李世民即位后,又提升魏徵為諫議大夫,專門負責給皇帝提意見,后來又兼任尚書右丞。唐太宗事事都要向他垂詢,有時甚至把他召到臥室里,單獨征求他的意見。魏徵非常感激唐太宗的知遇之恩,盡心竭力地輔佐太宗。

名人檔案

姓名 字玄成

生卒年 580~643年

祖籍 河北鉅鹿(今河北晉州西)

性格 忠貞/耿直/勤儉/無畏

身份 唐太宗重臣/杰出政治家

魏徵多次勸誡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吸取隋亡的教訓,最著名的是《諫太宗十思疏》和《諫太宗十不克終疏》。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徵列舉了知足自戒、謙虛謹慎、虛心納諫等十個問題,請太宗三思而后行。在《諫太宗十不克終疏》中,他指出太宗不能善始善終的十個方面,提醒太宗警惕,勸他保持貞觀初年那種節儉、謹慎、樸實的作風。唐太宗看過后,不但承認自己的過失,還把魏徵的奏疏放在身邊,以便隨時提醒自己。

名人逸事

魏徵直言進諫,唐太宗對他非常敬畏。有人進貢給唐太宗一只鷂子,唐太宗非常喜愛,沒事就逗鷂子玩兒。有一天,唐太宗正在把玩鷂子時,魏徵來了,唐太宗怕被魏徵批評,急忙把鷂子藏在懷里,等到魏徵奏完事離開,那只鷂子早已經被悶死了。

還有一次,唐太宗準備好車駕想出去游玩,可是忽然又放棄了。魏徵問:“陛下,怎么突然又不去了?”唐太宗笑道:“本來想去,可是怕惹你生氣。”

魏徵死后,唐太宗非常傷心,嘆息說:“用銅做鏡子,可以正衣冠;以歷史做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道理;用人做鏡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魏徵去世,讓我失去了一面可以明得失的鏡子。”

作為一個杰出的政治家,魏徵有膽有識,敢于直言進諫,指責皇帝和朝廷的錯誤過失。從貞觀初年到十七年病故,魏徵先后進諫200多次,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乃至皇帝私生活等各個方面,魏徵“恥君不及堯舜,以諫諍為己任”,堪稱唐太宗的得力助手。

銀背鎏金鳥獸菱花鏡 唐

魏徵的忠貞耿直,使得唐太宗把他當做自己檢討過失的一面鏡子。643年,魏徵病逝,唐太宗痛惜不已,他感嘆地對朝臣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持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魏徵還主持編撰了周、隋、陳、齊諸史,并著有《隋書》的緒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主編有《魏鄭公詩集》、《魏鄭公文集》等,推進唐代了史書編修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岗巴县| 邵阳县| 全椒县| 会理县| 五家渠市| 新泰市| 雅安市| 称多县| 嘉义市| 纳雍县| 镇康县| 青川县| 郑州市| 靖安县| 乌兰察布市| 石棉县| 寿宁县| 陈巴尔虎旗| 定兴县| 错那县| 合肥市| 兴安盟| 紫云| 安多县| 鹿邑县| 扶余县| 丽江市| 成武县| 深水埗区| 临漳县| 广东省| 永宁县| 黑河市| 泾源县| 卢龙县| 文昌市| 罗城| 邹城市| 库车县|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