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大陸與島嶼

世界上的大洲與島嶼。

沒有例外,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個島嶼上,但在這些海島里面,有幾個島嶼比其他島嶼大得多,所以我們只能把它另歸一類,稱之為大陸。實際上,大陸只是一個島,不過它所包括或統領的區域,相對于平常的海島像英格蘭島、馬達加斯加島或曼哈頓島等,要大一些。

但這些也并沒有嚴格的界限。綿延廣闊的陸地像亞洲、非洲、美洲,其廣闊的疆土,足以與“大陸”這個詞相稱,只有歐洲不是這樣的。歐洲在火星上的天文學家看來,就好像亞洲的半島一樣大(比印度或許大一些,但并沒有大很多),但是歐洲人堅持自己所在的地方就是一個洲。至于大洋洲,假如有人說它的面積并不大,人口并不多,算不上大陸的資格時,大洋洲的居民或許會起來抗議吧。在另一塊陸地上,愛斯基摩人的故鄉,雖然比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北部島嶼)與婆羅洲(東南亞島嶼)的總面積大兩倍,然而他們并沒有因為格陵蘭沒有被算作一塊大陸而覺得懊惱憤慨。如果在南極的企鵝不是謙遜溫和的動物,它們一定會振振有辭地說它們所居住的地方也是一塊大陸。沒有錯,南極洲的面積和北冰洋至地中海間的陸地一樣大。

雖然我不知道這些矛盾是怎么發生的,但是數百年來,地理這門科學的確被人忽視了。在這數百年之中,許多錯誤的觀念被認為與地理學相關,就好像許多海螺附在被棄于港口的船身上一樣。年復一年(這愚昧的黑暗時期,持續了1400年之久),有些海螺竟然擁有了非常穩固的地位,被人類看作是船身的一部分了。

不過,我也并不想在現有的錯誤上再加更多的錯誤。我只想根據公認的區域,說世界上共有五大洲:亞洲、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亞洲是歐洲的4.5倍,美洲是歐洲的4倍,非洲是歐洲的3倍,大洋洲比歐洲小幾十萬平方英里。依照這些在普通的地理書上的數據,亞、美、非三洲應該放在歐洲的前面,但我們除了注意面積的大小以外,還要注意到各洲在人類發展史上所擔負的使命,因此我們就先來講述歐洲了。

我們先來看地圖。實際上,看地圖的次數應該多于看教科書。你在研究地理的時候,如果沒有地圖,就好像演奏音樂時沒有樂器,學習游泳但卻沒有清水一樣。你看了地圖(最好有一個地球儀)以后,就會知道,歐洲半島以北冰洋、大西洋及地中海為界,位于全球陸地最多的區塊的中心。它所處的環境,與位于全球水量最多區塊的中心的大洋洲相比,形成了奇妙的對比,這是歐洲得天獨厚的地方。但除此而外,它還有其他的優勢。亞洲雖然比歐洲大了近5倍,但是總面積中1/4的地方非常炎熱;1/4的地方又與北極相接,除了馴鹿與北極熊以外,誰都不愿意一直生活在那里。

歐洲的優勢并不是只有這些,它還享有幾種其他大洲所沒有的優勢。意大利的靴尖——最南端的位置雖然很熱,但是離熱帶還有800英里遠。瑞典與挪威的北部雖然在北極圈以內,但是有灣流光臨它們的海岸,讓它們能夠享受到溫和的氣候。但是同緯度的拉布拉多半島,就是到處充滿了冰雪的荒原了。

此外,歐洲還有許多半島和深入陸地的內海,都是其他大陸沒有的。關于這一點,你只要想一想西班牙、意大利、希臘、丹麥、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及波羅的海、北海、地中海、愛琴海、馬爾馬拉海、比斯開灣和黑海的情形,再把它們跟缺少海灣及半島的非洲或南美洲作個比較,你就會發現大量的水與陸地的各部分接觸以后,就會產生適宜的氣候。在這些地方的冬季不會特別冷,夏季不會特別熱,生活不會特別容易,同時也不會很艱難。這樣,人們就不至于像非洲土著一樣變成游手好閑的懶漢,同時也不會像亞洲的居民一樣成為生活的奴隸。在那里生活的人們能夠把工作與閑暇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讓工作變得更有效率,閑暇時間得到更好的休息。

世界地圖

版畫 17世紀

圖為歐洲早期繪制的世界地圖,經線與緯線已經被準確地繪制出來,各大洲和各大洋的位置已經初步呈現,山川與河流的位置也以簡單的手法被標示。這是由于航海學與天文學的進步,讓人類有機會走出自己所居住的地區去探尋新世界的結果。

北極熊

19世紀

北極熊居住在北極附近的海岸或島嶼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一般為獨居,可以水陸兩棲,其嗅覺十分敏銳,是犬類的7倍。

憑借良好氣候的優勢,歐洲成為地球上大部分領土的主人,并且還維持了很長時間。一直到1914年至1918年發生了內戰,這種接近自殺的策略使他們逐漸走向衰落。歐洲不僅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還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這并不是他們努力的成績,但這意外的機緣使他們終究享受到了豐厚的恩惠。火山的爆發、冰川的侵蝕以及洪水的泛濫,都對歐洲的地理環境產生了良性的影響。歐洲的大陸之所以會形成現在的樣子,山脈能夠成為天然的國界,河流的分布使內陸能夠和海洋直接相通,實際上都是它們的功勞。要知道,在鐵路與汽車沒有發明之前,內陸與海洋的交通在商業發展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比利牛斯山位于歐洲西南部,是法國與西班牙的天然國界,同時它還將伊比利亞半島與歐洲的其他部分分隔開來,同時又成為了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國界。意大利的阿爾卑斯山也有同樣的作用。法國的西部大平原借助賽文山脈、侏羅紀山脈和及孚日山脈等山脈作為屏障。喀爾巴阡山脈就像壁壘一樣,把匈牙利和俄羅斯大平原分隔開。在過去800年中,奧地利帝國在歷史舞臺上曾經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因為從版圖上來看,它處于一片圓形平原之中,四周環繞著高大的山脈,使它不會受到周圍國家的侵略。如果沒有那些崇山峻嶺,奧地利或許不會生存得這么長久。德國也不例外,因為它有龐大的方形領土,緩緩地從阿爾卑斯及波希米亞等山脈向波羅的海傾斜下去。另外,它還擁有像英國和希臘愛琴海中才有的島嶼,以及在荷蘭和威尼斯才有的那些濕地。這些天然要塞,都保障了這些獨立的國家得到充分的發展。

例如俄羅斯,我們雖然時常聽說,它是由某個人(羅曼諾夫家族,也就是后來的彼得大帝)勵精圖治的結果,其實(或許并沒有那么容易讓人相信)它卻是某種自然因素與一些其他必然因素結合的產物。俄羅斯大平原位于烏拉爾山、里海、黑海、喀爾巴阡山與波羅的海之間,位置非常優越,為成為中央集權國家提供了基礎。在羅曼諾夫家族衰落之后,蘇俄仍然能在這個世界生存,就是一個無可否認的證據。

上文中已經說過歐洲各條河流的路線非常巧妙,對于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你如果從馬德里開始畫一條直線到莫斯科終止,你就知道這些河流不是流向北方,就是流向南方,無一例外,而且都能將內陸與大海連接起來。文明產生最重要的因素是水,土地的因素還在其次。因此,這些河流的地理位置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使歐洲成為全世界最富饒的區域。直到1914年至1918年的那場殘酷的、帶有毀滅性質的戰爭才使歐洲失去了這一令人羨慕的地位。

歐洲

版畫 17世紀

歐洲西臨大西洋,北靠北冰洋,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東與亞洲大陸相連。其大部分地區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十分適宜人們居住與生活。圖為17世紀的一幅歐洲地圖,描繪了當時歐洲的國家區域的劃分以及沿海區域。

你可以把歐洲跟北美洲比較一下,在北美洲的兩條山脈幾乎與海岸平行,整個中部地區只有一條出路可以直接到達大海,這條出路就是流入墨西哥灣的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墨西哥灣是內海,距大西洋和太平洋都很遙遠。或者,你再把歐洲跟亞洲比較一下。亞洲的河流由于地面的不規則的起伏,以及山脈的不規則的傾斜,都只好往原有的方向流去,而且幾條最重要的河流,又全都橫穿西伯利亞大草原,流入寒冷的北冰洋。除了當地少數的漁民以外,沒有任何人覺得它們有用。或者,你再把它跟非洲比較一下。非洲是一片大高原,它不但迫使各條河流穿過海岸邊的高山,同時還使海上的貿易不能利用天然的水路通到內陸。再不然,你就把它跟一條河都沒有的大洋洲比較一下吧。這樣比較過之后,你就會知道,歐洲獨有溫和的氣候,便利的山脈與更為便捷的河流系統。而且歐洲位于地球陸地群的中心位置,它的海岸線的長度是非洲或大洋洲的9倍,這一切,都注定了歐洲在地球上的大洲中脫穎而出,處于領頭的位置。

波羅的海上的新都

18世紀中葉

1703年,彼得大帝開始修建圣彼得堡,決定在這里建立俄國的第一個波羅的海海軍基地和新都,并為此征召了無數勞工,將貴族遷移至此。如圖中所示,在18世紀中葉,圣彼得堡已經是一個游覽勝地,航船在雄偉的建筑物之間穿梭。

不過,假如單靠優越的地理位置,這個世界的小角落也不會凌駕于所有的鄰居之上變成世界的主人,人類的智慧在其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不過相對于這里的人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北歐的氣候條件非常好,既不會非常寒冷,又不會熱得不能工作,它溫度適宜,能使人類覺得工作是件愉快的事,足以鼓勵人類開動腦筋、運用智慧。最終北歐人在為自己的國家建立了穩定的基礎、創造了最低限度的法律與秩序、獲得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之后,立刻開始從事科學研究,讓自己成為其他四大洲的主人與開拓者。

他們研究了數學、天文學和三角學后,不僅懂得了航海的方法,而且還大大增加了信心,知道就算是遠航出海,依舊會回到起航的地方。他們悉心研究化學,最終制造出一種非常厲害的器械(叫作槍炮的怪家伙),用來殺死其他人和動物。這種器械用起來迅速又準確,當時的其他民族或部落都達不到這種水平。對于醫學的研究,使他們知道怎樣去抵抗疾病,來抑制那些因疾病引起的人口減少的現象。最后,由于歐洲的土壤不夠肥沃(與恒河流域或爪哇山脈相比,歐洲的土壤就遜色很多,但土地對于安定的生活是不可缺少的),便漸漸滋生出貪欲之心,他們不顧一切地累積財富,覺得如果沒有了財富,自己就會受到鄰邦的歧視,被當作可憐的失敗者。

剪羊毛和收割莊稼

15世紀

在這幅荷蘭的每日祈禱書的圖片上,人們正在剪羊毛和收割莊稼,可以得知應該在7月。而在15世紀晚期,北歐的農耕生活已經十分規律,當地人因為良好的氣候和優越的環境而獲益良多。

歐洲人發明的武器

1718年

這支英國的機關槍有一個槍筒和一只旋轉的子彈盒,可以選擇不同威力的子彈安裝進去。它是歐洲人的智慧與當地科學進步的表現,優越的地理環境讓他們可以積累大量的財富,用來發展文化與科技,使歐洲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強的地區。

自從被稱作指南針的方便工具傳入歐洲之后,歐洲人就能夠放棄教堂塔尖式的航行和沿著海岸航行的老方法四處漫游。自從舵的位置從船舷移到船尾之后(這個改良約在14世紀初期完成,是歷史上重要發明之一。之前船的航行方向不能完全受到控制,現在我們對于掌握方向的技術已經了如指掌了),歐洲人便能離開狹小的內海,如地中海、北海及波羅的海等,把遼闊的大西洋當作他們的通行大道,實現他們商業上與軍事上的更大目標。他們成功地把握了這次機會,使它們所在的大陸成為地球上最大一塊陸地的中心。

他們保持著這種優勢達500年之久,當輪船代替帆船時,他們仍然能夠走在別人的前面,因為貿易的發達與否要依靠便捷的交通。一些歐洲的隨軍著述家認為,只有那些擁有強大海軍的國家才能讓其他國家俯首稱臣,這種說法確實是正確的。威尼斯與熱那亞征服了北歐海盜,葡萄牙又征服了威尼斯與熱那亞,西班牙又征服了葡萄牙,荷蘭又征服了西班牙,英國又征服了荷蘭,因為這些國家逐漸擁有了強大的海軍。但是,現在海洋已經逐漸失去了它原來的地位,貿易通道也由海洋轉向了天空。雖然世界大戰使歐洲降為二等洲行列的一員,但是如果與飛機的發明相比恐怕還算不上驚人。

萊特兄弟

萊特兄弟是指奧維爾·萊特和維爾伯·萊特,他們在1903年12月17日首次完成了完全受控制、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行,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實用飛機。此后,人們可以快速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飛機使我們生活的星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世界,也奠定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基礎。

在熱那亞的某個地方,一個羊毛商的兒子發現了遠洋航行的無限可能,歷史的進程便從此改變了方向。俄亥俄州的代頓城郊外,一家自行車修理店的店主,發現了從空中遠行的無限可能。1000年后的孩子們,或許只記得維爾伯和奧維爾(也被我們叫作萊特兄弟)的名字,不再能聽到人們提起哥倫布了。

飛機的發明并不是偶然的發現,是他們天才的大腦孜孜不倦探索的結果,這一重大發明使世界文明的中心從東半球開始向西半球轉移了。

七大洲

七大洲即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其中亞洲的面積最大,大洋洲的面積最小,它們組成了世界的陸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水市| 筠连县| 安国市| 中宁县| 兴海县| 子长县| 和田县| 双桥区| 湘乡市| 惠水县| 湖北省| 新泰市| 广德县| 廉江市| 宜城市| 平昌县| 额尔古纳市| 天等县| 静安区| 广汉市| 富锦市| 白银市| 宜州市| 稷山县| 阿克陶县| 山丹县| 吉林省| 新竹县| 阳新县| 德令哈市| 栖霞市| 集贤县| 永登县| 沭阳县| 延川县| 和硕县| 吉林省| 长汀县| 台山市| 华阴市|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