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與其練達 不若老實◎

【原文】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譯文】

一個剛剛涉足社會的人,閱歷不深,受到不良習氣的影響也少;而閱歷豐富的人,各種奸謀技巧往往也很多。所以,一個堅守道德準則的君子,與其過于精明圓滑,不妨樸實篤厚;與其謹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蕩大度。

【精讀解析】

一個真正堅守道德準則的人,會因閱歷增多變得成熟穩重,卻不會喪失心理堅守的原則和道德底線。這種人樸實篤厚、坦蕩大度。

生活很簡單,我們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生活,生活就反過來以什么樣的態度回報我們。如果一個人投機取巧,生活同樣會見招拆招,戲耍于他;如果為人忠厚老實,生活也會誠懇待他。所以“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不放下心中的目標,其實就已足夠。

在追隨公子重耳流亡途中,介子推曾割腿肉煮成湯給重耳充饑。

重耳返回晉國繼承君位后大賞功臣,介子推卻不愿領賞,一直待在家里侍奉老母親。

春秋時代,晉獻公死后,公子重耳(晉文公)被趕出了晉國,先鋒營首領介子推等大臣忠心耿耿跟隨重耳,在國外流亡長達19年。在最困苦的情況下,重耳流亡到衛國,饑不能行,介子推偷偷地進到山溝里,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塊,同野菜煮成湯送給重耳。重耳感動得淚如雨下,夸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

公元前636年秋,重耳返回晉國繼承君位。介子推為了國家的復興,不計較個人得失,功成身退。有的大臣鼓動介子推去找晉文公爭功要官,介子推回答說:“我寧愿終身當平民,也不愿貪天功為己功。”介子推一直待在家里侍奉老母親。

介子推的鄰居解張為他鳴不平,寫了一首《龍蛇歌》貼在晉都宮門。晉文公省悟過來,十分悔恨,命令全國上下都尋找介子推。后來晉文公得知介子推隱居綿山,立即帶領眾大臣登山尋找。綿山雄偉高大、崖陡洞幽、溝壑縱橫、深谷野嶺,樹林又茂密,盡管兵士大臣不斷尋找呼喊,也不見介子推的蹤影。這時有的大臣獻計說:“三面點火,留下一方,讓介子推背著老母親出山來。”晉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孝子,思忖片刻便下令士兵將谷內的干草樹木點燃。當時正值清明節期,綿山頂上的風很大,火越燒越旺,一直燃燒了三天三夜,但仍不見介子推的蹤跡。

晉文公派人再次登山尋找,只從山崖的巖洞中找到半張破草席。晉文公接過草席仔細看,只見上面寫道:“割肉奉君盡忠心,但愿主公賞清明;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照復清明。”

正是因為這種樸實、面對名利不動堅守的品格,中國的很多評論都將介子推和屈原相提并論,提出了“南有屈原、北有介子”的說法。介子推性情耿直、文武兼備,雖然有獲得顯赫官位的機會,卻寧愿功成身退守住內心的道德堅守,崇尚以道德、忠孝、仁義教化天下。他這種淡泊名利、不求厚祿的品格,成為千古佳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安溪县| 班玛县| 青海省| 台前县| 贵州省| 海林市| 开远市| 尉犁县| 宁陵县| 伊宁县| 灵石县| 正阳县| 南召县| 新建县| 自治县| 奉节县| 墨玉县| 宁南县| 瓮安县| 金阳县| 江北区| 鹰潭市| 武穴市| 定结县| 宁陕县| 从江县| 齐河县| 乡宁县| 杭锦后旗| 桦甸市| 行唐县| 武邑县| 聂荣县| 田林县| 新巴尔虎左旗| 盖州市| 廊坊市| 通海县| 台江县|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