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圖全解菜根譚(彩圖精裝)
- 洪應明 思履
- 943字
- 2019-01-02 18:50:32
◎潔身自好 棲守道德◎
【原文】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凄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
【譯文】
一個能夠堅守道德準則的人,也許會寂寞一時;一個依附權貴的人,卻會永遠孤獨。心胸豁達寬廣的人,考慮到死后的千古名譽,寧可堅守道德準則而忍受一時的寂寞,也絕不會因依附權貴而遭受萬世的凄涼。

【精讀解析】
戰國時,段干木學成自孔子的弟子子夏,是當時很有名的學者。盡管他很有才能,但他始終不愿做官。魏國國君魏文侯曾經登門拜訪他,想授給他官爵。段干木卻避而不見,越墻逃走。他的這一舉動不僅沒有惹怒魏文侯,反而讓魏文侯更加敬重自己。從此以后,魏文侯每次乘車路過他家門時,就下車扶著車前的橫木走過去,以表示對段干木的尊敬。
魏文侯的車夫對此十分不解,便問:“段干木不過一介草民,您經過他的草房表示敬意,他卻置之不理,這樣未免有點太過分了吧?”
魏文侯答道:“段干木是一位賢者,他在權勢面前不改變自己的原則,是有君子之道的表現。他雖隱居于貧窮的里巷,而名聲卻遠揚千里之外,我經過他的住所怎敢不對他表示敬意呢?他因有德行而取得榮譽,我因占領土地而取得榮譽;他有仁義,我有財物。土地不如德行,財物不如仁義。這正是值得我學習、尊敬的人,所以我再怎么表達我的敬意都不為過。”
后來,魏文侯見到了段干木,誠懇地邀請他任國相,段干木謝絕了。但通過一次傾心交談,二人成為莫逆之交。

段干木是很有名的學者。盡管他很有才能,但他始終不愿做官,對魏文侯都避而不見。

魏文侯敬重段干木的德義,路過段干木家門都下車步行,最后感動了段干木,二人成為莫逆之交。
沒過多久,秦國想興兵攻打魏國,司馬唐雎向秦國國君進諫道:“段干木是賢人,魏國禮遇他,天下沒有不知道的。像這樣的國家,恐怕不是能用軍隊征服的吧!”秦國國君覺得有道理,于是按兵不動,魏國因此逃過一劫。
在上古先秦歌謠中,曾有:“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段干木對功名富貴的厭惡,是他追求灑脫的獨特個性和儒家道德規范融合的結果。他雖然終身不仕,卻不是真正與世隔絕的山林隱逸一流,而是隱于市井窮巷,隱于社會底層的平民百姓中,進而“厭世亂而甘恬退”,不屑與那些趁戰亂而俯首奔走于豪門的游士和食客為伍。這樣的選擇,實際上也是另外一種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