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未解之謎(彩圖精裝)
- 文若愚
- 2194字
- 2019-01-02 19:58:52
孝莊太后下嫁之謎
孝莊太后本名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蒙古科爾沁部貝勒之女。這位13歲就嫁給清太祖皇太極、被封為莊妃的美貌女子,曾先后輔佐了皇太極、清世祖順治和清圣祖康熙這三朝君王,又主持了清軍入關、定都和滅明這三件大事以及兩次皇位的變更。可以說,孝莊太后對清朝初年的政權建立、鞏固和政治的清明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凡是這樣具有動人美貌和超人膽識的女子往往會留下令后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孝莊太后當然也不例外。自從清朝順治初年以后300年間,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的傳說,于民間廣為流傳。
清初政治史上孝莊太后第相是在1642年。當時正是清戰之時。明王朝薊遼總督洪戰敗被俘,押送到了盛京。軒昂,對高官厚祿、金錢美之以鼻,絕食等死。在洪承食的第四天,一個漢家兒女扮的美貌小女子來到洪承疇的居室與之攀談,最后竟然使這樣一位一心求死的大將對清朝俯首稱臣!據說,施行這一美人計的小女子,就是莊妃。
崇德八年(1644年),皇太極暴死于寢宮。由于皇太極生前未指定皇儲,造成了多股勢力角逐皇位的局面。這個時候,莊妃縱橫捭闔,聯絡了當時的濟爾哈郎、多爾袞等多方力量,把她6歲的兒子福臨推上了皇位,即歷史上的順治皇帝。多爾袞是當時的攝政王之一,莊妃則被尊為皇太后。傳說,莊妃為了確保福臨即位,早就同多爾袞有了茍且之事,多爾袞也常常出入皇宮內院,毫不避嫌。多爾袞攝政以后獨攬朝政,大有以朝廷自居之勢,又再次構成了對幼帝的威脅。在這種局勢下,傳說孝莊太后為了保全幼子的皇位,“紆尊降貴”,下嫁多爾袞。順治五年(一說六年)的二月初八,在莊妃壽辰之日,兩人舉行了婚禮。

↗ 孝莊太后像
孝莊太后(1613~1687年),明天啟五年(1625年)嫁與清太宗皇太極,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生皇九子福臨,即清世祖順治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去世,享年75歲。
莊妃下嫁之事,既不見于后人編撰的正史,當日之“實錄”詔敕也沒有關于此事的記載,因此有人對它的真實性表示懷疑。20世紀30年代,明清史專家孟森撰寫的《太后下嫁史實考》一文中,對太后下嫁之事力辯其妄,同時根據《朝鮮實錄》的有關資料推斷,莊妃既沒有下嫁多爾袞,與之也沒有任何的曖昧關系。
但是,很多學者都認為太后下嫁確實是存在的。
首先,太后下嫁具有可能性。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按照當時滿族的婚姻習俗,弟弟娶兄嫂以及妻姑侄媳都是可行的。例如《清史稿》記載說,順治五年(1648年),多爾袞逼死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后,娶了豪格的妻子為己妻。既然多爾袞可以納侄媳為妻,那么娶兄嫂就更不足為怪了。因此皇太極去世后,其后妃轉嫁皇太極之弟多爾袞,是符合滿人習俗的,是無可非議的。再根據當時宮廷斗爭的形勢和孝莊太后善于應變、精于手段的特點,太后下嫁是順理成章的。至于為何此事不見于正史,乃是因為滿人入關后,受到漢族婚姻風俗影響,接受了漢人的禮儀和道德標準,乃認為太后下嫁有礙體面,為了“為尊者諱”,于是刪掉了一些內容,致使后人無法從正史上獲知太后下嫁的真相。
還有一些旁證材料顯示了太后下嫁確有其事。在蔣良騏的《東華錄》中,記載有順治八年宣布的多爾袞罪狀,其中就有多爾袞“自稱皇父攝政王,又親到皇宮內院,以為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奪立,以扶制皇上”等語,其“鳩占鵲巢”之行跡,已經分明顯現出太后下嫁的痕跡。此外,多爾袞同時代的張煌言在《建夷宮詞》中寫了“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里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躬逢太后婚”的詩句。還有“掖庭又說冊閼氏,妙選孀閨足母儀。椒寢夢回云雨散,錯將蝦子作龍兒”等也極盡挖苦諷刺之能事。《清史稿》還記載:“叔父攝政王治安天下,大有勛勞,宜加殊禮,以崇公德,尊為皇父攝政王。”而《朝鮮仁祖實錄》中則記載說:“臣問于清國來使,則答曰,今則去‘太上’者,朝賀之事與皇帝一體云……似是已為太上矣。”何為“太上”?顯然是太后的丈夫。可見,在朝鮮國眼中,多爾袞已經是太后的丈夫了。另外,多爾袞死后被破例追封為成宗義皇帝,也可以看出多爾袞已經取得順治帝父親、皇太后丈夫的地位。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的十二月,已經成為太皇太后的莊妃病重,她臨終前對康熙帝說:“太宗奉安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父子,當于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無憾。”人們認為,莊妃之所以不愿意與皇太極同穴合葬,其原因就在于她既然已經下嫁給多爾袞,那么再與前夫合葬是怕給后人留下笑柄。考證清史,清東陵所有別葬諸后,都是在風水墻內,唯有孝莊太后葬在風水墻外;孝莊太后死后,亦以當時有叛亂為借口而未按慣例全國舉哀。此外,孝莊太后之浮厝在康熙時拆遷到“暫安殿”內一停就是近40年;直至雍正朝下葬時,雍正又不親臨祭祀。通過這些可以看出,孝莊太后的子孫后代,也都以她“下嫁”一事為憾。
也有人對此提出反駁,例如認為“親到皇宮內院”雖可理解為穢亂宮廷,但是穢亂的對象卻并不是確指莊妃。莊妃所以不與皇太極合葬,是因為皇太極身邊早已經有孝瑞文皇后合葬在先。《朝鮮仁祖實錄》的記載出自遠道敵國、鄰國的誣傳和誑傳,沒有任何的憑據,也是不足信的。至于說多爾袞娶妻,實際上他所娶的是豪格的妻子博爾濟吉錦氏,于莊妃的姓氏博爾濟吉特氏讀音相近,才會導致不知道內情的人以訛傳訛,附會到莊妃的名下。
究竟孝莊太后是否為了政治目的下嫁給多爾袞,史料中的蛛絲馬跡還不足以做出定論,這位精于手段的美貌妃子,她的婚姻也就成了一個難以解開的謎。

↗ 昭西陵
昭西陵是孝莊皇太后的陵墓。從地理位置看,此陵在昭陵的西面,故名昭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