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們是怎么工作的(彩圖精裝)
- 魏怡
- 681字
- 2019-01-02 19:42:21
流星是怎樣跑到地球上的?
如果你長時間地仰望夜空,可能會看到至少一兩顆流星。大多數的流星來自于太空中飄浮的灰塵。
它來自外太空
“流星”是指在大氣層中燃燒的太空碎片發出的光帶。這些碎片被稱為“流星體”,落到地表上的剩余碎片被稱為“隕星”。
流星體在體積上差異很大,它包括任何大于一個分子而小于100米的太空碎片。大多數與地球發生接觸的碎片都是流星在太陽系運行時掉下的灰塵。
流星或流星雨最神奇的地方是引起可見流星的太空碎片大多體積極小,像一顆沙粒或一塊小石子。
快速運行
流星體是用速度來彌補質量上的不足的。由于它們運動速度極快,因此天空中才會出現閃光,形成流星雨。
流星體以11~72千米/秒的速度進入大氣層。按照這個速度,流星體可以在太空中輕松運行。而在地球的大氣層中,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物質,會對穿過它的物體造成相當大的摩擦力。摩擦力產生的熱量(高達1650℃)足以使流星體的表面達到沸點,因此流星會逐層蒸發。
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流星體的組成分子和周圍的空氣就會分解成發光的離子粒。這些離子粒重新組合,釋放出的光能形成一條明亮的“尾巴”。流星尾只有幾米寬,但由于碎片運行的速度極快,它可能會很長。
到達地球的大多數流星體都非常小,有微型碎片,也有灰塵粒大小的碎塊。它們不會蒸發,因為它們很輕,因此能很輕松地落下。這些流星體以2.5厘米/秒的速度穿過大氣層,它們遇到的摩擦力很小。幾乎所有進入大氣層的流星體最終都會到達地面,只是它們都變成了微塵。
人們在地面上發現的隕星可能來自體積大得多的流星體:它們在穿過大氣層時,通常都會分解成小塊,那些碎塊一般都有籃球大小。

巴林杰隕石坑位于亞利桑那州的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