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上下五千年(超值全彩白金版)
- 宛華主編
- 1121字
- 2019-01-02 20:13:10
盤庚遷都
商湯建立商朝時,將國都定在亳(今河南商丘)。后來300年當中,前后5次搬遷都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王族內部經常爭奪王位,發生內亂的緣故;還有黃河下游常常鬧水災的緣故。有一次洪水泛濫,把都城全淹了,商朝就不得不遷都。
從商湯開始,王位傳到盤庚時,已傳了20個王。盤庚是個很有才干的君主,為了改變當時社會不安定的局面,他決心再一次遷都。
可是,遷都的想法遭到大多數貴族的反對,他們貪圖安逸,都不愿意搬遷。還有一些有勢力的貴族煽動平民起來反對,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
在強大的反對勢力面前,盤庚絲毫沒有動搖遷都的決心。他把反對遷都的貴族找來,耐心地勸說他們:“遷都是為了我們國家的安定。你們要理解我的苦心,不要產生無謂的驚慌。我的主意已定,不容有所更改。”
盤庚堅持遷都的主張終于挫敗了反對勢力,他帶著平民和奴隸,渡過黃河,搬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在那里整頓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重新興旺起來,以后200多年,一直沒有遷都。所以商朝又稱作殷商。

⊙安陽殷墟遺址分布示意圖
通過多年的調查與發掘,殷墟的范圍和布局已大體清楚。洹河南岸的小屯村東北地為商代宮殿、宗廟區,周圍分布有手工業作坊,居民區及平民墓地;北岸分布有大面積的王陵區。殷墟周圍可能是貧民居所。
從那以后,又經過3000多年的漫長歲月,商朝的國都就變為廢墟。到了近代,人們在殷地舊址上發掘出大量古代的遺物,因為那里曾經是商朝國都的遺址,就把那里命名為“殷墟”。
從殷墟發掘出來的遺物中,有龜甲(就是龜殼)和獸骨十多萬片,上面都刻著很難辨認的文字。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才把這些文字弄明白。當時,商朝的統治階級很迷信鬼神。他們在祭祀、打獵、出征時,都要用龜甲和獸骨來占卜吉兇。占卜之后,就把當時發生的情況和占卜的結果用文字刻在龜甲、獸骨上。現在,我們把這種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演變過來的。
·殷墟·
殷墟是在河南安陽西北郊小屯村一帶發現的商朝后半期的文化遺址。該地在商朝時稱為殷,從盤庚遷殷到紂亡國,共經歷了8代12王273年的時間。中國歷史上又稱商朝為“殷代”“殷商”和“殷朝”。商朝被周武王滅亡之后,殷都被廢棄,逐漸荒涼,以至變成廢墟,年長日久被埋沒在地下,后來人們叫它為“殷墟”。從1928年起,這里先后發掘出大量青銅器、玉器、陶器和甲骨(10萬多片),還發掘出許多墓葬和宮室遺址。
約公元前14世紀
中國大事記:
盤庚即位,遷都于殷,商朝中興。
在殷墟上發掘出的遺物中,還發現了大量的種類繁多的青銅器皿、兵器,工藝制作都很精巧。有一個叫作“后母戊”的大方鼎,重量為875公斤,高130多厘米,上面還刻著富麗堂皇的花紋。從這件青銅器上可以看出,在殷商時期,冶銅的技術和藝術水平都是很高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