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周[zhōu]

【姓氏來源】

周姓的起源主要有三:其一:周姓的最早出現,可追溯到黃帝時期。據《姓氏考略》所載,黃帝時期就有一位名叫周昌的大將。到商朝,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兩人的后人均以周為姓氏,分散于各地。

其二: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后。后稷因管理農業(yè)有功,帝堯封他為有邰氏的國君。夏朝末期,第十二代孫古公顫父,即周太王,為戎狄所逼,遷至周原,改國號為周,稱為周氏。周武王時,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其后人多以國名、以地名為姓,姬姓越來越少。等到秦國滅周后,周宗室子孫和周朝遺民紛紛以周為氏。如周平王少子烈,被封于汝川,人們謂之為周家,因以為氏;周赧王被秦國罷黜為庶人,遷至憚孤,稱周赧王為周家,其后稱周氏;周公旦被封周地,史稱周公,其后人也以周為姓。

周太王為戎狄所逼,遷至周原,改國號為周,稱為周氏。

其三:出自他氏、他族改姓。如唐先天年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有姬氏為避諱改為周氏。又如北魏孝文帝時期,將鮮卑族復姓賀魯氏改漢字單姓周氏。

【郡望堂號】

周姓郡望主要有汝南郡、沛郡、陳留郡、潯陽郡等。

汝南郡:漢時置郡,治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周氏,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開基始祖為周平王少子姬烈第十八代裔孫周邕。

沛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今安徽省濉溪縣。此支周氏,其開基始祖為漢代汾陰侯周昌。

陳留郡:秦時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開封地區(qū)。此支周氏,為漢代周仁之后,其開基始祖為晉代的周震。

周姓的堂號有“汝南”、“愛蓮”、“潯江”等。

【繁衍變遷】

周姓起源于山西,秦漢時期,周姓人主要集中在河南和陜西兩地,形成了河南郡和陳留郡等名門望族,后來周姓人逐漸向江蘇、安徽、山東等地遷居。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常年戰(zhàn)亂,大部分的周姓氏族開始向南遷徙,到湖北、江西、江蘇等地。唐朝時,周姓人有徙居到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qū)的。到了宋元時期,周姓人繼續(xù)南遷。在這一時期,南方周姓氏族出現很多知名人士。明清時期是周姓發(fā)展的比較繁榮的時期,云南、貴州、四川等西南地區(qū)都有了周姓氏族。康乾時期,居住在廣東、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qū)的周姓人開始向臺灣、海外移居。

周姓在當代中國人口排行中排位第九。

【歷史名人】

周公: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為儒學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周瑜:字公瑾,三國時期吳國名將,相貌英俊,有“周郎”之稱。周瑜精通軍事、善音律,率東吳軍與劉備軍聯合,擊敗曹操南犯大軍,以少勝多贏得赤壁之戰(zhàn)。

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開創(chuàng)人,著《太極圖說》、《愛蓮說》等。

周樹人:即魯迅,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著作有《狂人日記》、《吶喊》、《彷徨》等。

風流倜儻的儒將周瑜。

周恩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為了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獲得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

【姓氏名人故事】

周郎顧曲

周瑜是東漢末年東吳杰出軍事家,他率軍與劉備軍隊聯合擊敗曹操,贏得了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赤壁之戰(zhàn)。陳壽稱贊他“年少有美才”,文韜武略在萬人之上。周瑜不但膽略過人,還氣度恢宏,性度恢廓。程普曾評價周瑜,“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與人相交如飲醇酒,可見周瑜與眾不同的氣度。

周瑜不但精通軍事,還擅長音律。周瑜身長精壯,容貌俊朗,因此有“周郎”之稱。江東便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說法。周瑜從小就愛好并精通音樂,薄酒三杯過后,有些醉意了,演奏的曲子中如果有錯誤,周瑜還是能聽得出來,聽出來一定會回頭幫人改正過來。相傳周瑜還創(chuàng)作《長河吟》,與著名的《廣陵散》并稱于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原阳县| 岳阳县| 施秉县| 吉首市| 成武县| 东莞市| 万荣县| 田阳县| 深州市| 武义县| 武宁县| 布拖县| 汤原县| 新干县| 泾阳县| 通海县| 牙克石市| 金华市| 德格县| 常熟市| 邢台市| 页游| 德庆县| 余姚市| 比如县| 开封市| 叶城县| 扎兰屯市| 南安市| 黎川县| 泽库县| 洛川县| 武清区| 曲沃县| 靖边县| 玉环县| 花莲县| 贵定县| 雅江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