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百科全書(彩圖精裝)
- 李昕
- 2240字
- 2019-01-02 17:20:04
卵生動物與卵胎生動物
眾所周知,受精卵在母體子宮內安居下來,依靠母體提供的營養完成胚胎的發育過程,最終形成一個新的生命個體的生殖方式,叫胎生。人和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是胎生動物。如果動物是由脫離母體的卵孵化而來的,則叫卵生動物。
所有的鳥都是通過產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有的鳥一年只產一窩,有的鳥一年能產好幾窩。鳥通常把蛋直接生在地上或鳥巢里。鳥蛋蛋殼比較堅硬,既能保護正在發育的小鳥,又為小鳥的發育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品。這是因為,在小小的蛋殼里,集中了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鹽、糖、酶等所有生命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小鳥正是靠這些營養品慢慢長大,最終破殼而出的。同時,鳥蛋被生下之前,蛋殼上附著一層保護色。蛋殼的結構也很特殊,它不是密閉封死的,而是上面有許多細小的、肉眼難以發現的小孔。小鳥正是透過這些小孔得到氧氣,才不至于被悶死。雞是最常見的卵生動物,一只受過精的雞蛋,在適當的孵化條件下,可以變成一只小雞。
鴕鳥是世界上現存鳥類中最大的一種。有趣的是,雄性鴕鳥擔負著孵蛋的任務。在繁殖季節,雄鴕鳥先在地上挖個坑,再鋪上草,當做孵蛋用的鳥巢。一般情況下,一只雄鴕鳥配3~5只雌鴕鳥,雌鴕鳥把蛋產在同一個巢內,每只雌鴕鳥能產蛋6~8枚,一個巢可放15~20枚,多的可達50枚。蛋生下來后,雄鴕鳥便會趴在窩里一心一意地孵蛋,同時還承擔著保護蛋的任務。此時若有動物或人來侵犯,它便會無所畏懼地挺身而出,猛撲上去,直到把侵犯者趕走為止。小鴕鳥在六七個星期之后破殼而出。在破殼之前,它們會在殼內鳴叫,大鳥則在外應答。剛出殼的幼雛就已具備了覓食的能力,1個月后,小鴕鳥的奔跑時速可達35千米。
除了鳥類外,還有一些爬行類動物也是靠卵生來繁殖后代的。它們通常在沙灘或軟土上挖洞作為產蛋的小窩。有的爬行動物會一直守護著這些蛋,直到它們的孩子孵化出來。大多數爬行類動物的蛋都是由軟殼包著的,蛋內的動物胚胎被一種叫羊膜的液囊很好地保護起來。
在長達幾十億年的生命長河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的幼崽,維護種族的繁衍,會演化出一些巧妙的生殖方式。雖然這些動物不具備胎生的條件,可它們卻能夠把本該排出體外的受精卵留在體內,最后像哺乳動物那樣把“小寶寶”生出來。但這種生育方式與哺乳動物的胎生方式又有很大不同,最突出的特點是:受精卵在母體內并不能得到母親供給的營養,胚胎發育同樣受制于蛋殼內的營養物質。這種表面上看起來是胎生,實質上卻是卵生的生殖方式叫卵胎生。

⊙圖中這頭母角馬正在產崽。與很多幼年哺乳動物相比,小角馬在初生階段發育非常良好。
卵胎生最突出的好處就是:母體為受精卵的發育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場所,母親不必再為受精卵將會受到其他動物的攻擊而發愁,有利于后代的存活。
一些爬行動物采用卵胎生的方式生育后代,特別是生活在較寒冷地區的爬行動物更樂于使用這種生育方式,因為蛋在母體內會比埋在土壤中更加溫暖。生活在水中的爬行動物也是通過卵胎生的方式直接生育下一代的,因為太多的水會對蛋產生破壞作用。
鯊魚有3種繁殖方式:卵生、卵胎生和胎生。卵生鯊魚將卵直接產在水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孵育,一頭幼鯊便會破殼而出。采用卵胎生的鯊魚將卵保留在母體內,幼鯊在母體內發育完全后,由母鯊生下。卵生和卵胎生的鯊魚一般都生活在大海深處,而在大海中上層生活的鯊魚則通常采用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因種類不同,胎生鯊魚的產崽數也不相等,一般為2~10條,妊娠期都在1年以上。胎生鯊魚的胚胎在母體的子宮里發育,營養由卵黃囊胎盤供給,直到幼鯊完全成形時才產出。
蛇是一種典型的既是卵生又是卵胎生的爬行動物。大部分種類的蛇采用卵生。蛇蛋被放在濕度、溫度相對理想的場所,然后自行孵化。有些蛇則采用卵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母蛇將蛇蛋保留在體內,直到幼蛇完全成形了,母蛇才將蛇蛋生出來,而且這些蛇蛋是沒有殼的。水生蛇和樹生蛇因為很少到地面上來,因而大部分都趨向于卵胎生。

⊙捅破蛋殼后,一條綠樹眼鏡蛇第一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從破殼而出的這一刻起,它將完全依靠自己獨立生活。

⊙雌蝎把自己的后代背在身上養育它們,直至它們能夠獨立生長。照料整個家庭會使生活變得很辛苦,但是這樣可以提高后代的存活率。
鴨嘴獸也是一種典型的既是卵生又是卵胎生的爬行動物。1843年,恩格斯在英國看到一只鴨嘴獸的蛋。人們告訴他,這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一種哺乳動物。恩格斯聽后哈哈大笑:“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而鴨嘴獸是卵生的,怎么能是哺乳動物呢?”后來,恩格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不得不請求鴨嘴獸原諒自己的傲慢與無知”。
鴨嘴獸是現存最原始的哺乳動物。鴨嘴獸的大小和家兔差不多,身體肥胖,長著像鴨嘴似的角質喙,是一種很獨特的動物。它生殖、繁衍后代的方式非常有趣。它既下蛋,又哺乳。鴨嘴獸被稱為“單孔類”動物,卵、尿、糞都由肛門排出體外,雌獸受精后發育成卵。卵排出后,由母獸孵化,10天后,小獸就會破殼而出。母獸沒有乳房和乳頭,只在腹部有一片乳區,可以分泌乳汁,就像出汗一樣,小獸就爬到母親的腹部舔食乳汁。兩個月后,幼獸才睜開眼睛,但活動能力還很弱,四個月后,小獸才能獨立游泳、覓食。
一般而言,采用卵生方式的動物,每次產卵的數量都很大,因而即便有所損失,總還會有一部分卵保存下來,對種族的繁衍影響并不太大。而采用卵胎生的動物,產卵數量相對要少得多,因為母體內沒有那么大的地方來孵育幼崽,但是它們不易被敵人攻擊,存活的可能性也相對大得多。不管是卵生,還是卵胎生,都是動物在長期的發展中,為適應環境而形成的適于自身的生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