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美洲黑熊

美洲黑熊是最為普遍的熊科動物,其數量要遠遠超過其他任何種類的熊。實際上,美洲黑熊的總數可能是其他所有種類熊的數量的兩倍,估計現在其總量約有80萬頭。美洲黑熊過去的分布地要比現在廣闊得多,過去所有的北美林區都有它們的棲息地,從加拿大北部向南,一直到墨西哥中部的廣大地區都有黑熊的蹤影。

在200萬~1.1萬年前的更新世時期,北美地區生活著好幾種熊科動物,其中就有美洲黑熊。在那個時候,黑熊的數量是熊科中最多的。當時,氣候的季節變化更為明顯,為了應付這種四季分明的氣候,黑熊的體型在不斷變大,幾乎可以達到現在棕熊的體型。但是,在后來的全新世時期(1.1萬年前至今),黑熊的體型卻又不斷縮小。

特別廣泛的食物種類

體型與官能

美洲黑熊具有非常強的適應能力,可以生活在各種各樣的地方,比如,可以棲息在墨西哥炎熱、干燥的灌木林里,美國阿拉斯加海岸多雨并長滿苔蘚的松樹林中,也可以棲息在美國東南部蒸氣繚繞、布滿沼澤的闊葉林里,甚至可以生活在拉布拉多半島無樹的苔原地帶——在那里,它們可以像灰熊(棕熊的一個亞種)那樣捕食小型哺乳動物和體型比較大的北美馴鹿。在黑熊分布的最南方地帶,食物一年四季都很豐富,因此,只有懷孕的雌性黑熊才待在地上的洞穴中。在南方的沼澤地帶,黑熊甚至可以在很高的樹上做巢棲息。與此相反,在極北地區,黑熊更愿意待在地面以下的洞穴中或是樹根下的大洞中,它們可以在這些洞穴中待7個月以上,在阿拉斯加甚至可以待8個月。

在北美地區,黑熊與灰熊的棲息地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僅僅從皮毛的顏色上是不足以區分出這兩種熊的,因為許多黑熊的皮毛實際上呈現棕色,再加上黑熊常常模仿灰熊的行為,因此更難區分出兩者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其他方面區分出這兩者:一是灰熊偶爾還捕食黑熊;二是黑熊的面部是平直的,而灰熊的面部中間卻向內凹;三是黑熊缺少肩弓,而灰熊是有的;四是黑熊的腳掌比較小,更適于爬樹而非挖掘,灰熊則與此相反。

隨著季節的不同,黑熊的食物也不相同。在春季,它們的食物主要有草本植物的莖葉、花蕾、樹的嫩葉,偶爾會吃上年冬天殺死的有蹄類動物的腐肉和上年秋天留下的堅果;在春末夏初,除了上述食物外,昆蟲、幼鹿和駝鹿也會成為它們的食物;在夏季,由于漿果和堅果進入成熟期,這些果實就成了黑熊的主要食物。黑熊的體型很大,本來就需要吃很多,再加上要為沒吃沒喝的冬季提前在體內儲存脂肪,因此在夏季黑熊每天可以吃上萬枚漿果或堅果。僅僅為了保持體重,在漿果特別多的時候,黑熊平均每天要用12個小時來進食,平均每秒鐘吃一枚漿果。在某些地區,特別是沒有灰熊的地區,黑熊很大一部分食物是魚類,因為魚類的營養價值更高,如果可能的話黑熊會大量地捕食魚類。

兩只小黑熊爬在一棵白樺樹上。爬樹是美洲黑熊一項重要的本領,是為了得到食物和逃避敵害。小熊在出生12個星期后不久就要學習爬樹。有的時候,母熊出去尋找食物,就把小熊放在樹上,以保安全。

在地理位置不同和食物豐盛程度不同的情況下,黑熊繁殖的速率是不同的。在北美,從西到東、從北到南,黑熊的成熟年齡依次降低,每胎生育的幼崽數則逐漸增加。在某些地區,雌性黑熊比較“早熟”,在2歲的時候就生育了第1胎,當然大多數情況下,雌性黑熊在4~6歲的時候才生育第1胎。體型特別大的母熊,每胎產的幼崽數也往往很多,可以達到每胎5~6只,而母熊總共也只有6個乳頭。當然大多數情況下,每胎產崽2~3只。一般母熊在冬季產崽,產在事先找好的洞穴中,幼熊一般待在母熊身邊約17個月。黑熊的交配季節通常在每年的6~7月份,上一胎小熊完全成熟離開母熊后,母熊才會交配,因此母熊產崽一般是間隔2年。偶爾母熊和小熊待在一起的時間會再延長1年,或者母熊會錯過一個生育周期,因此生下一胎的時間也會延長,而不僅僅是兩年。也有與此相反的情況,即母熊會在生前一胎的第2年緊接著又生下一胎,或是小熊在母熊正常的生育季節來臨之前就全部死亡了,母熊也會提前生育下一胎。幼熊死亡的原因有多種,可能死于偶然“事故”,或是餓死、被其他食肉動物捕食,甚至被同類吃掉。

知識檔案

美洲黑熊

食肉目

熊科

有幾個亞種:卡莫德熊,分布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沿海地區,有些熊全身呈白色;路易斯安那黑熊和佛羅里達黑熊;另外還確定了其他一些亞種,特別是在北美西部一些地區生活的黑熊,但是專家目前還沒有對它們進行確認。

分布 整個加拿大,美國除中部平原州之外的其他地區,墨西哥北部。

棲息地 密林中,開闊的林地,灌木叢等。

體型 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地理位置都有所不同,在北美北部和東部棲息的黑熊比較重。體長1.2~1.9米,肩高0.7~1.0米。雄性體重一般為60~225千克,但是在某些地區,由于黑熊吃玉米等莊稼體重可達300~400千克;雌性體重一般為40~150千克,有的可以超過180千克。

皮毛 一般為黑色,也有棕色、肉桂色或是白色的,有的時候胸部有白色斑塊。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約有1/10的黑熊全身呈現白色,其他地方偶爾也有白色的熊,這可能是由于得了一種白化病。

食性 吃水果(包括漿果和堅果)、植物的嫩芽、花蕾、昆蟲、一些有蹄類動物的幼崽、魚類等。

繁殖 一般在5~6月交配,南部低緯度地區的黑熊交配季節可能延長到8月份。受精卵發育為胚泡后到11月份才附著在子宮壁上繼續發育,總的懷孕期為6.5~8.5個月;次年1月份產崽,每胎1~6只,一般為2~3只。

壽命 一般為25歲,但是野外的黑熊有活到35歲的記錄,人工圈養的一般為35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吾县| 通城县| 佛山市| 阿克陶县| 青河县| 临沂市| 元氏县| 绿春县| 威宁| 兴安县| 基隆市| 怀远县| 苗栗市| 新干县| 昭觉县| 龙陵县| 鹰潭市| 乐都县| 台中市| 汾西县| 香河县| 紫金县| 九台市| 滨州市| 垣曲县| 扬中市| 临武县| 通海县| 龙陵县| 南漳县| 洪泽县| 宁蒗| 尼玛县| 武陟县| 屏东县| 高州市| 昌平区| 鹿泉市| 威海市| 那坡县|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