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蟲:全世界80種昆蟲的彩色圖鑒(彩圖精裝)
- 朱立春主編
- 3393字
- 2019-01-02 16:24:06
昆蟲與真菌
對于昆蟲,真菌既可能是有幫助的盟友也有可能是致命的敵人。某些真菌能提供給昆蟲食物,還有一些則扮演秘密侵入者的角色——攻擊昆蟲并從內部開始消化它們。由于它們通過孢子傳播,所以這些致命的真菌幾乎可以攻擊位于任何地方的昆蟲。
如果沒有真菌,我們還是會想念它們。但是和植物相比,真菌在人類生活中的戲分并不是很多。而對于有些昆蟲而言,真菌對于它們的生存是至關重要的——蘑菇和傘菌是昆蟲幼蟲的食物來源。不過,真正的真菌專家是培養真菌作為食物的昆蟲們——它們收獲真菌,同時也通過保護和幫助它們傳播而成為合作伙伴。不幸的是,對于昆蟲而言,并非所有的真菌都是有益的,有些真菌會侵入昆蟲體內,它們可以很快就像霉菌穿過一片面包那樣穿過昆蟲的身體,而這對昆蟲往往是致命的。

這些雌性樹蜂正在樹上鉆孔產卵。它們還帶來了真菌。不過,它們通常會挑選已經受到真菌感染的樹木。
真菌“園丁”
在某些溫暖的地區,白蟻會啃食在它們前進路上的一切植物,每年都會往地下搬運幾百萬噸食物。就像大多數動物一樣,白蟻并不能自己消化所有種類的食物,它們會依靠住在它們腸道內的微生物來幫助它們消化,這種微生有些白蟻的效率更高,因為它們已經進化出一種額外的方式可以從它們的食物中獲得營養。在地下巢穴中,白蟻吞咽它們的食物,又收集它們自己的糞便,這些糞便包含一些只有部分消化的殘渣。白蟻將這些殘渣變成一個直徑超過60厘米的類海綿體——這就是白蟻的“地下”花園,也是白蟻食用的某些真菌的完美棲息地。只要白蟻好好照料這些真菌,它們就會一直待在這個地下家庭中。不過,當白蟻廢棄它們的巢穴時,這些真菌就會長出地表,生出蘑菇,從而傳播開來。

圖中的昆蟲已經受到了真菌的侵襲。昆蟲上出現的小蘑菇不久就會散射出它們的孢子。

這些白蟻兵蟻正在保衛一個深埋在地下巢穴中的菌圃。這些白色的物體是白蟻食用的部分真菌。
發霉的隧道
許多昆蟲幼蟲在木頭中產下卵,幼蟲出生后可以將木頭作為食物。隨著內部蛀空的隧道變長,他們就開始食用進入木頭中的真菌。對于幼蟲而言,真菌就像配菜一樣,和木頭一起成了一頓豐盛的大餐。一些木材蛀蟲更進一步地將真菌作為它們的主要食物,木頭反而退居次席——樹蜂的幼蟲就是這樣長大的,它們通常在針葉樹中鉆洞。林業工人非常討厭這種昆蟲,它們損害樹木并導致樹木十分虛弱。它們活動的隧道里排列著真菌形成的“皮毛”,幼蟲就在真菌上游蕩,仿佛在樹林中穿行一般。當成年樹蜂從它們的洞中爬出時,他們會帶上一些真菌,雌樹蜂在產卵時,新的樹木就會受到真菌感染,這樣,它們的幼蟲出生后又衣食無憂了。
昆蟲殺手
人類有時也會遭受真菌的侵襲,比如人們很容易染上腳癬。腳癬是一種以人類表皮為食物的真菌引起的,在汗腳和緊鞋導致的溫暖潮濕環境下會大量滋生。盡管需要花時間清理,這種感染通常沒什么危害。對于野生動物,真菌的威脅相對嚴重,它們可以殺死哺乳動物、鳥和魚,對于昆蟲尤其致命——可以驅趕窗玻璃或者草叢上的昆蟲,如果昆蟲不跑或者不飛走,那么它們也許已經是真菌侵襲的犧牲品了。當單個孢子進入昆蟲體內時,這種攻擊活動就開始了。一旦孢子融入昆蟲身體,它就開始在內部散播,將昆蟲的內臟消化掉。昆蟲受到感染之后,真菌常常會改變昆蟲運動的方式,它會使昆蟲停留在野外開闊處——這些致命孢子的最佳傳播場所。

果蠅以含糖的樹液為生,也會食用酵母——一種自己合成糖的微觀真菌。酵母會在有些水果表面形成一層薄層,看起來像上了蠟一般。
法布爾昆蟲趣談昆蟲與蘑菇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如果只是回憶我與牛肝菌和珊瑚菌的奇妙的緣分,而不讓昆蟲參與進來,那就顯得太乏味了。有很多菌種都是可以吃的,有的名聲還很響,但也有一些是有毒的。那些植物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觸到的,要是不對它們進行研究,又怎么能夠區別無毒和有毒呢?人們普遍相信,只要是昆蟲以及幼蟲和蠕蟲會吃的菌都可以放心地采用;而只要是昆蟲不吃的蘑菇就絕對不能去碰。昆蟲的健康食品也就是我們的健康食品,對它們有害的東西會對我們有害。人們沒有考慮不同動物的胃對不同食物的消化能力是不一樣的,僅僅根據事物表面上的邏輯關系就作出了這樣的推理判斷。這一信條究竟能否站得住腳呢?這也正是我打算研究的。
昆蟲非常善于開發蘑菇,尤其是幼蟲。昆蟲消費者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一點點地啃下蘑菇,咀嚼,嚼爛之后吞下去,是真的“吃”;另一類是像食肉的蛆蟲那樣,先把食物變成粥,然后吸進肚子里。總的來說,第一類食客為數不多,光從我在附近所看到的情況來看,屬于咀嚼食物類的昆蟲有:四種鞘翅目昆蟲、衣蛾的幼蟲,以及軟體動物鼻涕蟲,或更確切地說,是小個子蛞蝓,它的棕色外套膜邊緣有一條紅色花邊,但是它們十分活躍,很擅長侵蝕,尤其是衣蛾幼蟲。

這些蘑菇萌芽于地下真菌,它們使得真菌能夠到處傳播。

蘑菇
有一種巨須隱翅蟲,在鞘翅目昆蟲中算是最喜歡吃蘑菇的了,它身著紅、藍、黑三色搭配的美麗服裝。它依靠后面一根柱子的支撐行走,和它的幼蟲一起常常到楊樹傘菌那兒去,春天或者秋天,我常在這些地方碰到它們。它們吃的東西比較單一,但是它完全稱得上是一位美食家,因為它的選擇很有品位。楊樹傘菌雖然白得有點嚇人,外表也常有裂痕,傘蓋下的褶皺邊還附著紅棕色的孢子,看上去有些臟,但千萬不可以從外表判斷蘑菇的優劣。要知道,它是最好的菌種之一。有些形狀漂亮、顏色鮮艷的蘑菇恰恰是有毒的,而某些外表丑陋的反倒是好蘑菇。
還有兩種身材比較矮小的昆蟲專吃蘑菇。一個是鞘翅呈黑色的閃光隱翅蟲,它的頭和前胸都是棕色的。它的幼蟲吃一種長著直毛的帶刺多孔菌,這種蘑菇又肥又大,往往側貼在老桑樹的樹干上,有時也長在胡桃樹和榆樹上。另一個是桂皮色的大蠶蛾,它的幼蟲只生長在塊菰中。吃蘑菇的鞘翅目昆蟲中,最有意思的是盔球角糞金龜,它的叫聲如同小鳥歌聲一樣,它還挖了垂直的洞穴來尋找日常食用的地下蘑菇,同時,塊菰也是它喜愛的菜肴之一。我曾經拿走了住在洞底的盔球角糞金龜的足間的一塊塊菰,這是一種榛子般大的塊菌。我試著飼養它,想看看它的幼蟲長什么樣。我把它放在一個盛滿新鮮沙土的罐子里,籠上網罩。因為找不到地下蘑菇和塊菰來,我用幾種稍微硬些的有點像塊菰的蘑菇代替來喂它們,其中有馬鞍菌、珊瑚菌、雞油菌和盤菌,可它絲毫沒有領情。而當我提供給它叫做茯苓的植物時,卻很順利。這種植物長得就像小馬鈴薯,常常能夠在松林的淺土層里甚至地表上見到。我在飼養籠里放了一些這種食物,我在夜晚幾次看到盔球角糞金龜從洞里出來,在沙土里搜尋著,想找一塊自己能拖動的不太大的食物,再偷偷地把它滾到家里去。但茯苓像一堵墻似的,大了些,無法塞進家門,于是它把食物留在門口,自己進了家門。第二天,我看到那塊被啃咬過的食物放在那兒,但這有下面有被咬的痕跡。

這些蒼蠅正在享用鬼筆菌頂部分泌的黏液。
盔球角糞金龜得自個兒待在地下室里吃東西,它可不喜歡在露天的公共場合用餐。要是它們無法在地下找到食物,就會到地面上來尋找。一旦找到可口的食物,要是能塞進家門,它們就會將食物搬到地下室,要是搬不進去就只能把食物留在地洞門口。然后它們就在洞里面啃咬食物的底部,不再露面。迄今為止,我只知道它們吃地下菌、塊菰和茯苓這些食物。這三種我所舉出的食物表明,盔球角糞金龜會在食譜上變各種花樣,也許它會不加區別地把所有的地下菌都收入腹中,而不像巨須隱翅蟲那樣只吃一種食物。
與之相比,衣蛾幼蟲的取食范圍更廣泛。菌類最主要的就是由這種弱小的幼蟲開采的,它們將在被糟蹋過的蘑菇下編織一個小小的白絲繭,然后羽化為一只微不足道的蛾、一只纖小不起眼的蛾。在大部分菌類中都能發現大量聚集的衣蛾幼蟲,從菌柄一直向菌蓋上擴散。它們長五、六毫米,身體潔白,頭部黑亮,喜歡吃菌柄,因為菌柄吃起來有股難以形容的滋味。它們通常居住在牛肝菌、珊瑚菌、乳菇和紅菇上,除了個別菌科里的幾種菌以外,什么菌它都吃。除了蛞蝓以外,一些貪食的軟體動物也值得一說。它們在蘑菇里安了一個寬敞的窩,自由自在地在里面大吃大喝,它們對各種蘑菇都來者不拒,只要個頭不算太小就行。與其他的開采者相比,它們一般都離群索居,數量也并不算多。它們用鋒利得像刨刀的大顎從蘑菇里掏出一個個大洞,所造成的破壞一目了然。從被啃過的蘑菇上留下的咬痕和掉下的蛀屑,我就能認出是哪位食客留下的殘羹。它們有的切割,有的挖溝槽,有的在蘑菇里挖出洞壁很清楚的隧洞,有的腐蝕內部而使外表保持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