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歷史百科全書(超值全彩白金版)
- 蔡新苗
- 1345字
- 2019-01-02 17:24:39
神圣羅馬帝國
962年~1440年
奧托一世于936年成為德意志國王。他想復興原來的羅馬帝國,因此在962年的時候被當時的羅馬教皇加冕為第一位圣羅馬皇帝。
神圣羅馬帝國既沒有如何神圣,也跟羅馬沒什么關系。它是于800年由查理曼創建的,跟其緊密相關的是德意志境內國王的權力。在查理曼死后,加洛林帝國逐漸分崩離析,而法國和德國也開始了分裂、割據的歷史。在德國,一位高王被選舉為最高統治者,這樣他就可以將許多獨立統治的公爵、伯爵以及主教等重新聚集到一起。而這些最終統治者中的第一位,便是于911年當選的法蘭克尼亞康拉德一世。后來,野心勃勃的奧托一世(936年~973年)企圖重新復活羅馬帝國。奧托國王帶來了穩定,一方面靠的是他將那些效忠于他的統治者團結起來,另一方面靠的則是將馬扎爾人擊敗。奧托還征服了波希米亞、奧地利以及意大利北部地區。在25年之后,他讓羅馬教皇為他加冕為“奧古斯都”,并建立了一個新的皇族傳統。該傳統持續了850年之久,一直到1806年。他的帝國開始變成一個復興的神圣羅馬帝國。

奧托一世在德意志的在位時間持續了37年,是他創造了神圣羅馬帝國這個偉大的國家,并統一了他所在國家的地方統治者,還讓他們都與他合作。

圣羅馬皇帝有權獲得羅馬城羅馬教皇的加冕。很多羅馬教皇和皇帝在權力和授權問題上產生過各種問題,因為每一方都想干涉另一方的各項事務。

神圣羅馬帝國統一了德意志全境的領土,并將勢力范圍擴張到意大利地區,這既是為了保護自身,同時也是為了控制羅馬教皇。
羅馬教皇及羅馬皇帝
好幾位羅馬教皇都曾想過幫助統治基督教盛行的歐洲,卻經常跟當時的皇帝發生沖突。天主教必須遵從羅馬教皇,因為他有很大的權力。羅馬教皇想選擇皇帝,而皇帝們則想選擇羅馬教皇,并控制宗教事務。最后,皇帝亨利四世和羅馬教皇喬治七世終于爆發了沖突。1075年,喬治說亨利根本沒有選擇主教的權力。作為報復,亨利也說喬治不再擔任羅馬教皇的職權。喬治將亨利逐出教會,這便意味著亨利不再被基督教會認可,而他的臣民們也無需再聽命于他。1077年,亨利主動向喬治請求原諒。關于主教選擇的爭吵事件,終于在1122年有了一個最終的了斷,并導致教會與國家之間的逐漸分離。

1077年,亨利八世前往卡諾薩拜訪羅馬教皇。此行是為了平息在權力問題上的相互爭議。喬治七世卻讓亨利八世在風雪交加的室外等候了三天,不過最終還是原諒了他,并給他去除了“逐教令”。

貴族們通常會擁護皇帝,而反對羅馬教皇。但是在有的時候,他們也會造反。士兵們通常會支持貴族,因為是他們給士兵土地;而農民則受雇于士兵和貴族。同樣道理,僧侶修道士們會支持牧師們,而牧師們卻是羅馬教皇的擁護者。這些就是“封建制度”的階級關系,即每個人都會出于庇護、土地或權利的目的而獻出忠誠、繳納稅賦。

1122年,羅馬教皇和圣羅馬皇帝在圣彼得堡的大教堂簽署了一份協議,而該大教堂就位于德國西南部的沃爾姆斯鎮。該協議終止了一個長期以來的爭論,即誰才有權任免主教。
大事年表
911年 法蘭克尼亞的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德意志國王
936年~973年 奧托一世使神圣羅馬帝國的實力更加強大
955年 奧托一世擊敗了馬扎爾人
1056年~1106年 亨利四世與羅馬教皇陷入了沖突之中
1122年 沃爾姆斯宗教協定達成:此協定為皇帝與教皇之間的協議
1200年 羅馬天主教堂的政治權力達到其鼎盛時期
1300年 羅馬教皇失去了政治權力
1440年 神圣羅馬帝國讓權給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