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世界歷史百科全書(超值全彩白金版)作者名: 蔡新苗本章字數: 1589字更新時間: 2019-01-02 17:24:31
波利尼西亞人
公元前2000年~公元1000年
波利尼西亞人是太平洋群島中一個比較獨特的種族。他們是不同尋常的航海家,曾前往遙遠的太平洋進行探險,以尋找新的國土。
在波利尼西亞人的神話傳說中,他們認為自己通過一片神秘的陸地,從天堂來到太平洋群島。波利尼西亞人通常把夏威夷當做這片神性陸地。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認為,他們最早可能發跡于中國的臺灣地區,大約是在公元前3000年的時候坐著簡陋的獨木舟遷移到菲律賓,接著又在公元前2000年繼續遷移到離新幾內亞不遠處的俾斯麥群島。他們還隨身攜帶著豬、狗和雞等牲畜,此外還有水果和蔬菜(椰子、芋頭、山藥、面包果和香蕉等)。就是在這些人身上演化出一種拉皮塔文化,該文化的人民利用貝殼來制造工具,同時制造陶瓷,并能做出復雜多變的美麗圖形。

這是海神湯格婁的雕像。海神湯格婁是波利尼西亞人最主要的神靈。波利尼西亞人認為,是海神湯格婁創造了世界,并將他們從天國帶到人間。
移民
波利尼西亞人開始著手計劃有序的發現之旅。他們是偉大的航海家,并掌握了關于星象、洋流、風向和野生動植物的先進知識。大約在公元前1300至公元前1000年,波利尼西亞人遷移到新喀里多尼亞島、瓦努阿圖、斐濟、薩摩亞群島和湯加等地區,接著又于公元前200年繼續移民至塔希提島、馬克薩斯群島。到公元300年,他們已經抵達了復活節島;而在公元400年又到達了夏威夷群島。其中一些人還于公元850年的時候移民到“長白云之鄉”(即新西蘭),并在那里定居,變成了現在人們所知的毛利人。在這些群島上,他們開始飼養動物,并用隨身攜帶的蔬菜和水果來種植出新的莊稼。這些物種的蹤跡可以在今天的所有群島上找到。

這些是波利尼西亞人航海用獨木舟的兩大主要造型。左邊的是有著載物架子的邊架艇,可以用來越過島嶼;右邊的則是帶有遮蔽物,載物量較大的雙體船,非常適合遠距離的海上航行。
波利尼西亞人的遠行
波利尼西亞人發明了較大的航海獨木舟,可以通過風帆或船槳達到較快的速度。他們利用風向和洋流來幫助他們順利航行。這些船只非常平穩,在建造時配備了舷外浮木或者雙倍的木筏,因此能經受住太平洋上的大風大浪。在這些船只的幫助下,波利尼西亞人能夠在太平洋的島嶼群之間來回穿行。
大事年表
公元前2000年 拉皮塔文化在美拉尼西亞地區萌芽并發展
公元前1300年 在斐濟附近波利尼西亞大三角的移民活動拉開序幕
公元前200年 開始向塔希提島和馬克薩斯群島移民
公元300年 開始向復活島移民
公元400年 開始向夏威夷群島移民
公元850年 占領“長白云之鄉”,這里是毛利文化的誕生地

太平洋被不同的文化人群占領著。波利尼西亞人在東部一帶,而美拉尼西亞(與印度尼西亞人有瓜葛)則在西部一帶,密克羅尼西亞(與亞洲人有著更密切的關系)則聚集在北部。
海洋航行者
波利尼西亞人航行到美洲地區,并帶回了甘薯,而且他們與澳大利亞的一些土著居民進行了貿易活動。在他們的探險和移民過程中,航行了數千公里。在太平洋的群島上,他們居住在由部落首領統治的部落社會之中,并成為木雕專家。他們也遠離亞洲和印度尼西亞,而就在這兩個地方,城鎮和國家正在逐漸興起。18世紀,很多歐洲探險者,如庫克船長,來到了這個地區。而正是這些探險者的到來,才使他們受到外界的影響。
在復活節島上,至今仍有著許多非同尋常、獨一無二的高大頭部石雕作品,其高度大約有12米。這些石雕通常被認為是波利尼西亞人的建筑作品,但是,波利尼西亞人并沒有在其他地方留下石雕,所以它們也可能是更為古老時代的雕刻作品,即可能是更早的人類文明建造的。在“長白云之鄉”,毛利人創造了屬于他們的獨特部落文化,且人口數量增至20萬,開始進入村落耕農者和士兵并存的社會形態。

復活節島上有500多尊巨人石像。它們一般高7~10米,重達30~90噸,造型奇特,雕技精湛。

一些太平洋航行者從亞洲大陸地區帶走了不少水果和蔬菜,并將其帶回自己所居住的島嶼,其中山藥就是從美洲人那里帶回來的。即使對今天的波利尼西亞島居民來說,這些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