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引言

十一月的那個夜晚

每天至少給自己一次自由夢想的機會!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我承認,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來自阿根廷的馬克思主義革命者,一間令人沮喪的倫敦公寓,一部帶字幕的紀錄片,以及一次個人的存在主義危機。我知道,這聽起來就像是一堆可燃物匯集到了一起,事實也確實如此。但這也是一段美好人生的開始。你體驗過什么是存在主義危機嗎?你正在做某件事情時,突然之間,一些奇怪的小事好像有了新的意義,你躺在沙發上,開始問自己究竟為何要來到這個世界,為什么要活著,如果你此刻消失,是否會有人真的關心這件事……當時我就是這樣,斜躺在沙發上,周圍散落著空啤酒罐,被壓碎的薯片屑撒在沙發上,已經沒電的手機被扔在某個角落,但就在那一瞬間,一些平日里不起眼的小東西好像有了新的意義,開始讓我有了一些宏大的、從未有過的思考。

在那之前,我已經在自己的家族企業里待了五年,工作了無生趣,毫無意義。那個十一月的夜晚,我坐在電視機前,像個邪教徒般不停地給自己洗腦:“你的生活棒極了!你應該感到幸福,不是嗎?你有房子,有份工作,賺的錢花不完,有關心你的父母兄弟……”但就在那一刻,這一切看起來都不那么真實了。這并不是我的生活,一切都不是我建立的,我從沒有滿懷激情地為自己創建真正的生活。我很孤單,是的,但并不是說沒有朋友或愛人。坦白講,我是為自己感到孤單。沒錯,聽起來很可笑,但這些年我從來沒有感覺到“我”的存在。就這樣,在一個典型的大霧蒙蒙、了無生趣的倫敦夜晚,我開始問自己:“就算你從此消失,這個世界還是會一樣,一切都會繼續,你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任何痕跡,沒有對任何人的生命產生任何影響,不會有人懷念你,就連你自己都不會懷念自己。”為了把這些怪念頭趕跑,我拿起遙控器,打開電視。

所有的導演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打動觀眾,在不辭勞苦地拍攝和剪輯時,他們都夢想自己的作品能改變某個人的一生:這次他們做到了!

我并不是知識分子。我不會說法語,不知道法語里面Sarte①該怎么發音,不懂任何關于“主義”的東西。在看到《摩托車日記》之前,我甚至以為切·格瓦拉只是一個站在驢子旁邊喝廉價咖啡的快樂小青年。我很少掉眼淚!幾乎從未被電影之類的東西打動,參加任何人的婚禮或生日派對都不會有任何感懷,就算是最高明的心理醫生,也無法在我心中制造出一絲感傷。

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英國人。不管這世界如何變化,都跟我沒有任何關系。一切都好極了!看我們的女王,她帽子邊上的蕾絲花邊絕對是一件藝術品!一切都那么無聊,無聊到我們甚至都忘了它有多無聊!

可是剛一眨眼,事情就變了!人生中的重大問題開始在腦海中浮現。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樣了!在兩個小時里,我一直跟著切·格瓦拉(由加西亞·博納爾扮演)在南美游蕩,從布宜諾斯艾利斯一直到加拉加斯,陪伴他的,只有他心愛的摩托車,還有最親密的朋友格拉納多(Granado)。這次旅程改變了一切,進而改變了歷史。當兩個年輕人在拉丁美洲的群山萬壑中盤旋游蕩時,他們所看到的一切改變了他們對世界的理解,也改變了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切從此變了一個人!這個世界的貧窮、疲弱、善良和廣闊點燃了他內心的火焰,也點燃了他內心那遙遠的渴望和決心,讓他知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體驗更加宏大的生命旅程,而不是纏綿于那渺小無趣的過往和現在。

我從來都不是個革命分子。事實上,我可以說是一個綏靖主義①者——不過必須承認,我不太喜歡任何跟“主義”這兩個字掛邊的東西,但切還是深深擊中了我。他的摩托之旅喚醒了我靈魂深處一直在沉睡的部分。我能感受到自己內心有一種巨大的沖動,想要重新界定自己跟這個世界的關系,就像這兩個自由的年輕人一樣,蜿蜒走進無數陌生人的內心深處。片尾字幕出現,影片結束了,我推開房門,興奮地從樓梯跳著來到大街上,我能感覺到腎上腺中的激素洶涌而出。我內心深處的某個東西蘇醒了,就在那一刻,倫敦大街上清新的空氣將希望注進我的靈魂。我并沒有什么宏大的社會理想,但我能清醒地感覺到,我的人生即將發生一場革命。

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幾乎所有人都在積累——我們享受擁有某種東西之后的滿足感,渴望看到數字在不斷增長。當我們沉湎于類似的感受時,內心深處的聲音完全被拋之腦后。直到那一天,倫敦十一月的那個夜晚,我開始傾聽。我很孤單。雖然我已經在自己的家族企業里干了五年,賺了不少錢,贏得了同行們的尊敬,也在一個不錯的社區里買了一套不錯的房子,但我發現我沒有自己的摩托車,沒有自己的格拉納多,沒有工具,也沒有人能將我帶進那個更宏大的世界——雖然在看到切·格瓦拉之前很久我就已經意識到這些,但我以前從來沒有勇氣讓自己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我跟這個世界并沒有形成深層的聯系,我的世界和我的心都太小了。那一刻,倫敦的街道雖然冰冷,但我每走一步,都感覺渾身輕松了許多。

我開始構思一個計劃:我想要去看看那個更加宏大的世界,跟它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讓自己的心變得更加寬廣,找到我的格拉納多,找到真正的我自己。

“你覺得,”父親的眼神中流露出質疑,“你這計劃行得通嗎?”

“那要看您說的‘行得通’是什么意思!”我回答道。

“你是在跟我打機鋒①嗎?現在就開始打機鋒了?你還沒到西藏呢!”

我微笑不語,我想這動作本身就是一種機鋒。

父親是一名實用主義者,這不是壞事。我們家往上數八輩都是實用主義者,無論你有什么計劃,兄弟姐妹叔叔阿姨父親母親都會問你“這計劃行得通嗎?”

我在父親的公司工作五年了,職業是經紀人。他對我很不錯,給我一份工作,當然,對我要求也很嚴格。我每天要工作十六個小時,工作內容也很繁瑣。雖然辦公室里的一面是巨大的落地窗,但我還是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看不到自己……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我要離開兩個星期,”我告訴父親,“想跟你請個假!”

“好的。我接受。但我不能保證兩個星期之后還給你留著這份工作。”

我再次微笑。

“沒問題,我也不能保證我還會需要它。”

辭職兩個星期后,我開始意識到,城市生活中積累下來的東西不是那么容易丟棄的。做加法容易,做減法難。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經積累了太多東西,要簡化自己的生活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同時也明白,要想在內心發起一場革命,我需要減掉很多東西。問題是,在當今這個社會,“減”是一種違反直覺的行為——我們不喜歡“變少”。要想做一些違反直覺的事,有時你需要變得果斷一些,需要用一些奇怪甚至非理性的條條框框來約束自己,強迫自己走出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

在穿越大陸之前,在跟電視臺簽訂合約之前,在開始探索新生活之前,我決定測驗一下自己是否做好心理準備了。

為此我決定徹底剝離熟悉的環境,徹底遠離那些令人窒息的商業會議和財務報表。為了避免自己再次變得離群索居,強迫自己多跟人打交道,我決定想盡一切辦法找出那些妨礙自己體驗真正的人與人之間連接、妨礙自己真正地看清世界的東西。最終,我制定出了下面的計劃。

國家。在英國做個普通的小人物就像在德克薩斯做個牛仔一樣,是自然而然的事。事實上,如果想要脫離父親那一代就傳下來的命運,你需要跨越很多障礙。于是我決定離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島國,前往一個可以重塑自己命運的地方——美國。

車子。長久以來,我一直生活在辦公室和家之間,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所以我告訴自己,想要真的獨自旅行,我就必須扔掉這個將自己與空氣和外部世界隔開的金屬殼子。

衣服。衣服會塑造人,同時也會讓我們忘記自己。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自己,我決定只帶一套簡單的備用服裝。

金錢。不帶信用卡,不帶現金。我讓制片人每天早晨給我5美元,絕不會再多給一分,我也絕對不會存下一分錢。在整個旅途中,我要完全依靠別人善意的幫助。5美元根本不算什么,我幾乎等于身無分文。

生計。沒有手機。沒有電子郵件。我只有一張嘴巴可以求助,一雙腿可以帶我逃離險境。沒錯,我身邊還有一幫扛攝像機的,但我向上帝發誓,他們就像是白金漢宮門口那些雕塑般的衛兵,不會向我提供任何幫助——他們也不許這么做。當我需要一個屋檐來擋風遮雨,或者不得不在公園的長凳上打發一晚時,他們會睡在不遠處的五星級酒店里;當我正打算用別人給的剩飯湊合一頓時,他們會在城里最棒的餐廳大飽口福。

我之所以帶著他們,本意是記錄自己的行程,但這一安排卻發揮了更大的作用:他們成了我的參照物,我時刻可以從他們的生活中看到以前那個放縱的自己。

我從骨子里感到一些重大事件即將發生,我希望能夠抓住這一切,并把它們分享給這個世界——我知道自己會遇到很多不可思議的故事,我想把它們告訴每一個人。帶著攝制組四處旅行是一件令人尷尬的事,我甚至擔心他們會毀了一切,所以我決定讓他們盡量遠離我。本書中記錄的絕大部分事情跟他們都沒任何關系——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根本不在我身邊!事實上,他們跟此刻正在閱讀本書的讀者們一樣,只是我這段經歷的旁觀者。

沒有車子,沒有衣服,沒有錢,沒有電話,能維系我生活的只有一件東西:善意!我只有依靠人與人之間的善意來喂養自己,給自己衣服,帶自己旅行,關心自己。沒有了生活必需品,我不得不去尋找朋友,成百上千個朋友!不僅如此,我還是在異國他鄉,在美國這個讓人感覺還沒有完全開發的國度!為了讓自己的旅程更具象征意義,我選擇在資本主義衰落的象征——時代廣場——開始,到無數人前往去實現夢想的好萊塢結束。

或許你會覺得這是一次十分激進的試驗,確實如此!但在我看來,要想解決內心的存在主義危機,最好的辦法就是來一段激進的旅行。要想掙脫日復一日的單調和無聊,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次充滿刺激的神奇之旅。

當你翻到最后一頁時,你會發現我已經徹底脫離了之前的生活。我不僅橫渡大西洋,還穿越了整個北美大陸,來到了陽光普照的加州;你會發現,我已經從一個躲在格子間里,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追求別人為我選定的生活的快樂小人物,變成了一個真正發現自己的人;你會看到我把自己的豪華汽車和精致的公文包,換成了一雙步行鞋和一個雙肩包;你還會看到,我徹底放下之前的自足生活,開始依靠陌生人的關照和施舍走完旅程。

在這段旅途中,我有時會跟一位陌生的女性共處一室,只因她懷疑FBI正在自家的地下室里加工毒品,懷疑自己正被恐怖分子跟蹤;有時我會遇到一個奇怪的家庭主婦,她讓我住進家里,隨口說一句 “請隨意!”把鑰匙扔給我,然后揚長而去;有時我還會在一個布滿血漬的旅館房間里睡上一夜,甚至在沙漠里跟一個骨瘦如柴的陌生人住在一個帳篷里;有時我會在伊利諾伊的郊區跟當地的黑幫一起唱R&B,甚至會跟伊戰老兵一起穿越科羅拉多的群山。但更重要的是,你會發現我!

沒錯,在本書的結尾,你會發現真正的我!你會懂得我,正如我懂得這個世界!離開倫敦時,我對之前的生活模式充滿疑惑;回到倫敦時,我內心充滿與人連接的渴望。我渴望過上一種真正的生活,渴望打開心扉,用心去感受未來日子里的每一分驚喜和快樂!

這就是我的摩托車日記,我要穿越美國,我渴望能通過這段旅程觸摸它的靈魂,找到真正的我自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昌县| 琼中| 瓦房店市| 文安县| 日照市| 盐源县| 阿尔山市| 南安市| 蒲城县| 临海市| 拜城县| 茌平县| 玛纳斯县| 门头沟区| 兴义市| 稷山县| 始兴县| 长治县| 云林县| 石首市| 友谊县| 和龙市| 和平区| 澄迈县| 内江市| 崇左市| 桓台县| 威远县| 建平县| 丰县| 巴南区| 广西| 宝清县| 通许县| 五寨县| 隆尧县| 金塔县| 红河县| 中阳县| 曲麻莱县|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