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恢復期間你的任務
2.寶寶的人生第一次體檢
3.在特護病房受特殊護理
4.育兒進度報告
我可以用整本書的篇幅來說你在當上奶爸頭三個月里會遇到的事。
實際上,我可以用整本書的篇幅來說你在當上奶爸頭三天里會遇到的事——因為分娩后要擔心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即便你妻子的分娩過程順利得可以載入人類分娩史,你們也要經歷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動蕩。
先說你妻子。在經歷了痛苦的分娩過程之后,她就算要求去海邊休養兩個星期也不為過,可她卻要立刻對那個無助的、完全依賴別人才能存活的小生命負起責任來。
再想想那小家伙剛剛經歷過怎樣的痛苦——如果你能想象得出來。她在溫暖的子宮里舒舒服服地待了九個月,偶爾翻個筋斗、吸吸手指頭就是她這天堂般生活當中的小插曲。突然間——原諒我實在找不到更文雅的描述方法——她從一個小得不可能通過的洞口硬是被擠了出來,或者以一種很不莊重的方式從上面被取了出來。仿佛還嫌出來的方式不夠痛苦似的,接下來她還要面對刺目的光線、嘈雜的噪音以及莫名奇妙的刺痛,這些都是她那小腦袋想象不出來的。
那么,你呢?
在整個懷孕期間,你始終盡力做好后勤工作,好讓妻子過得輕松一點兒;在分娩過程中,你曾經拼命保持堅強、鎮定。現在你要面臨的新任務是如何扮演好父親這個角色,趕在幾個星期的產假結束、你必須回去上班之前,讓這個新誕生的三口之家早點回家安頓下來。
總的來說,你們三個人過得都不輕松,而你作為一個驕傲的、興奮的,或許還有些畏畏縮縮的新奶爸,必須要做很多工作才能保證你的小家庭順利度過這最初,也是最關鍵的幾個星期或幾個月。
在開始嶄新的家庭生活之前,你的妻子和寶寶要先在醫院待一段(也許更長)時間。
1.恢復期間你的任務
如今,英國每年大約有97%的孕婦在醫院分娩,因此,本章主要介紹你在醫院的幾個小時、幾天甚至幾周(這種情況極其少見,除非新生兒需要特殊護理)的時間里會遇到哪些情況。如果你妻子是順產,且沒有發生任何意外,那你們最多在醫院待上一兩天就可以了,甚至可能在分娩后的幾個小時就能帶著小寶寶一起回家了。在大多數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譯者注)醫院電話預約床位都是件特別痛苦的事,你希望妻子能在分娩后好好休息,得到特別照顧,但這種需求往往在醫院有限的空間里得不到滿足。就算是你們成功預約到了床位,病房里的空間也不夠你們好好放松。新生嬰兒的啼哭聲,其他產婦們的嘈雜聲,絡繹不絕來探視的七大姑八大姨們的喧嘩聲,絕對會讓你心煩意亂、不得安寧,恨不得馬上離開。
出院前的這段時間雖然短暫卻至關重要,你的妻子要面臨許多挑戰,包括給孩子喂奶、判斷孩子什么時候需要睡覺、琢磨該拿那段像外星人似的臍帶殘端怎么辦等。不過,大多數時候她考慮的是自己真的當媽媽了這個事實。
對她而言,夜晚的時間更加孤獨難熬,尤其在你一過十點就睡得不省人事以后——所以你最好一直開著手機,好讓她想說話的時候可以找得到你。清晨醫院的探病時間一到,你最好立刻就在病房現身。如果再帶些她喜歡吃的早餐,那你就是最受歡迎的模范丈夫了!
必須承認,NHS對產婦的護理十分專業,簡直可以拿到米其林五星。他們會對你的妻子進行一系列檢查,包括脈搏、體溫和血壓等數值的測定。助產士還會檢查她的子宮是否收縮回了正常的大小和位置。等這些檢查都結束之后,你們就可以準備回家了。當然,這時她應該已經順利地有過分娩后的第一次排尿了,這說明她的尿路沒有問題。
如果你的妻子是剖腹產,那么她得在醫院里待上三到五天。
助產士會仔細觀察你妻子的恢復狀況,比如能否自己慢慢地走到衛生間,能否不借助導尿管順利排尿,能否正常進食、喝水等。
小寶寶同樣需要做一系列檢查。兒科醫生或受過特別訓練的助產士要對新生兒進行一整套專業的檢測,只有結果達到標準值,你們這個新組成的三口之家才能離開醫院。
就算是回到家以后,你的角色也特別重要:你得幫助妻子盡快從剖腹產手術中恢復過來。
2.寶寶的人生第一次體檢
在寶寶出生后的一分鐘內,她將接受人生第一次體檢;出生后的五分鐘,她將接受第二次體檢。
阿普加評分[The Apgar Test,是膚色(appearence)、心率(pulse)、對刺激的反應(grimace)、肌張力(activity)和呼吸(respiration)五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合,用以判斷新生兒有無窒息及窒息的嚴重程度。——譯者注]是由弗吉尼亞·阿普達醫生于20世紀50年代設計并推廣使用的。助產士會檢查新生兒的皮膚顏色、呼吸、心率、肌張力和喉反射五項體征,每項為0~2分,滿分為10分。
10分當然是每對父母都希望聽到的結果,不過8~9分也是相當不錯的消息,5~7分意味著寶寶狀態還不錯,但需要借助些幫助才能正常呼吸。在這種情況下,助產士會摩擦寶寶的皮膚,必要的時候還會給她吸氧。
5分以下意味著寶寶的狀態很不好,需要放在暖箱里進行特別護理。暖箱看上去就像個烤箱,里面溫度、濕度、光照和氧氣含量都是精心設定好的,可以為寶寶保溫,并幫助她順暢呼吸。兒科醫生也會時刻關注著寶寶,為她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阿普加分數值低的寶寶在經過特別護理后,還會再接受一次檢查,以判斷她是恢復到穩定的健康狀態了,還是需要接受進一步治療。
大多數寶寶的阿普加分數值還不錯,因此助產士的下一項任務就是為寶寶測量體重和頭圍。現在新生兒的平均體重為7.5磅(約合3.4公斤),你的寶寶有可能遠遠輕于這個數值,也可能超出這個體重值很多——各種各樣的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的體重。
在過去的30年中,英國新生兒的平均體重值始終呈緩慢攀升狀態。現在,新生男嬰的體重攀升到了7磅8盎司(約合3.4公斤),新生女嬰的體重也上升到了7磅4盎司(約合3.3公斤),體重超過9磅15盎司(約合4.5公斤)的巨型嬰兒比例已經增加了20%——該引起重視了!
從醫學角度看,頭圍值非常重要,不過對于忙著公布喜訊的新父母來說,這個數值遠遠比不上體重值更加常用,不是嗎?如果你想要矯正頭圍值所受的“不平等待遇”,那就不妨給親朋好友發送這樣一條短信。
我非常高興地通知您:我們有了一個女兒,現在母女平安。奧莉薇亞·簡健康、漂亮,頭圍是34厘米。
別忘了告訴我效果如何。
寶寶還要接受一項足跟采血篩查,篩查時間為寶寶出生一周之內。雖然只是從足跟采集一點兒血,但看起來卻十分殘忍。盡管你本能地想要阻止護士將細針扎入你那小心肝的嬌嫩的、脆弱的小腳中,但慎重起見,這項篩查還是做了為好,它可以檢驗寶寶有沒有以下疾病:
·鐮狀細胞病;
·囊腫性纖維化;
·中鏈酰基輔酶A脫氫酶缺乏癥(MCADD),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疾病,患者體內缺乏一種將脂肪轉化為能量的酶;
·苯丙酮尿癥,是一種酶缺乏癥;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寶寶要接受的最主要的一項檢查,還是新生兒的全身檢查。兒科醫生或接受過特別訓練的助產士會在孩子出生后的4~48小時之內對她從頭到腳查看一番,以防孩子有任何明顯的健康問題。如果此時你也在旁邊,那無疑是最理想的情況。你可以就不明白的地方向醫生提問,也可以告訴醫生你們是否有家族病史。
新生兒的全身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頭部
有些順產嬰兒的頭部形狀非常奇怪,甚至看起來有些可怕,原因相信你也猜得到:在媽媽的陰道內受到了擠壓。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會在孩子出生后48小時之內自動恢復正常。孩子的囪門——也就是頭頂骨未合縫的地方,這里比較軟,便于孩子從媽媽體內出來——也要留心檢查。
如果分娩過程中用到了產杯或產鉗,那么孩子的頭部很可能會留有淤傷,甚至頸部肌肉也會受到傷害,這也是醫生需要仔細檢查的地方。
嘴
醫生會查看寶寶的上顎是否完整。如果上顎開裂,那就必須通過手術來修復。當然,這段時間寶寶進食會非常困難。
眼睛
醫生會用檢目鏡查看寶寶的眼睛能否對光線做出正常反應。當光線較暗時,瞳孔會放大,好讓更多的光線通過,這時視網膜的血管就會在照片上產生泛紅現象,這就是照片出現“紅眼”的原因。也就是說,紅眼是個好現象,這意味著寶寶患有白內障或其他罕見的眼部疾病的可能性被排除了。
心臟
寶寶的心跳聲不應該伴有雜音。剛出生不久的寶寶有心臟雜音不能算是罕見——畢竟失去了與母體連接的臍帶,寶寶的循環系統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有心臟雜音的寶寶都需要做進一步檢查,不過這種現象通常會自行消失。
生殖器官
當你第一次看到寶寶的生殖器時,往往會嚇一跳:它們也許是脹鼓鼓的,也許是黑乎乎的,甚至是既脹鼓鼓又黑乎乎的,這是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受到孕激素影響的結果。
這種激素也會使得寶寶的胸部脹大,這與寶寶的性別沒有關系。在出生后的頭幾個星期里,女嬰的陰道可能會有輕微出血現象,這也是孕激素影響下的正常表現。
如果是男嬰,醫生要檢查他的睪丸是否下降到了陰囊里,陰莖頭能否外露,是否隱匿性陰莖。隱匿性陰莖會引起各種問題,不用我說你也想象得到。
肺部
醫生會觀察寶寶的呼吸方式是否正常,也會用聽診器聽呼吸聲,判斷兩片肺葉是否都能正常吸入空氣。
皮膚
醫生會仔細檢查寶寶的皮膚有什么異常印記,包括鸛喙斑、草莓斑和蒙古斑等。
手腳
你大概猜到了,醫生會數數手指頭和腳趾頭的個數,查看腳趾間有沒有蹼膜(大約1/2000的孩子在出生時兩個或多個腳趾間會長有像鴨蹼一樣的薄膜)。
醫生還會檢查寶寶的腳踝部分,看有沒有足內翻,也就是前腳掌向下向內彎折的畸形現象。
臀部
醫生會反復檢查寶寶的臀部,看髖關節是否穩定。大多數NHS醫院都會對臀部做例行掃描,一旦發現問題,就需要進一步檢查。
反射
寶寶的各種反射真是非常奇妙的生理現象。大多數寶寶剛一出生就會吮吸乳汁,這是我們最熟悉的一種反射。同樣奇妙的還有覓乳反射,這是大自然賜予最柔弱無助的新生兒尋找食物的本能。你可以試著輕輕摩挲寶寶的臉頰,她很可能就會轉過頭來,尋找奶源。
抓握反射也是先天性反射的一種。寶寶抓握的力量非常大,她可以抓著你的手指把自己吊在空中——不過你最好別拿你的寶寶做實驗。
脆弱無助的新生兒為什么能夠完成如此高難度的“體操動作”?這個問題似乎比這套動作本身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英國著名的人類學家德斯蒙德·莫里斯給出的解釋是:嬰兒極其專注地緊抓手里的東西,源于人類的近親猴子和類人猿的遺傳基因。剛出生的小猴必須緊緊抓著媽媽的皮毛,才能隨媽媽在樹枝間跳來跳去,不會從樹上摔下去。人類發展到今天,大多數媽媽對小“泰山”們的“高超技藝”視而不見,因此這種本能反射很快就會消失。不過當你的指頭被一只小小的手緊緊抓著時,你會親眼看到人類千百年來進化的過程。
醫生給寶寶做體檢時,會逐個檢查寶寶是否每一種反射都具備,其中也包括莫羅反射。醫生一手托起寶寶的頭,然后突然松開幾厘米,寶寶的身體隨之突然下降,就會本能地伸直手腳、張開手指,好像要抓住什么,這就是莫羅反射,也稱為驚跳反射。這種反射也是人類從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的遺存現象,顯示的是小猴子遇到緊急情況伸出四肢抓住媽媽的能力。受到驚嚇的寶寶可能會哭上一陣子,當然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耳朵
在你帶著寶寶出院回家之前,大多數醫院都會對寶寶進行聽覺測試。聽覺測試通常是由專業的醫護人員,用特殊的儀式來進行。
一種常見的聽覺測試方法是耳聲發射(OAEs)。在寶寶睡眠或安靜狀態下,將大小合適的聽筒和麥克風放置在寶寶的一側耳朵,然后播放聲音。如果寶寶聽力正常,那么聲音會從耳道里反射回來,被麥克風捕捉到。
還有一種常見的聽覺測試是自動聽性腦干反應(ABR)。醫生會把電極放在寶寶的腦袋上(遠遠沒有看上去那么可怕),然后一邊播放聲音,一邊探測腦電波的反應。
看到了吧,你剛出世的寶寶在她生命的頭幾天里,要接受一系列嚴格的檢查。如果她也像絕大多數寶寶那樣,能夠順利通過所有測試,那么你就可以完全放心了。不過意外情況總是難免,大約有6%~10%的寶寶因為健康問題、早產或需要特別監視(比如媽媽是糖尿病患者)而要在醫院里多待上一段時間。
3. 在特護病房受特殊護理
寶寶需要送進特護病房的原因很多,比如早產、體重過輕或出現健康問題,包括媽媽患有可能遺產給孩子的疾病。
雖然特護病房里的寶寶情況各不相同,但眼看著自己的兒子或女兒在掙扎求生的父母們,心里的震驚和憂慮卻是相同的。我的小兒子因為早產六個星期,出現了嚴重的黃疸而在特護病房住了將近一個月,當時我和我妻子別提多么絕望了。小家伙因為離開媽媽的肚子太早,還不具備吸吮反射,只能在小小的胃上插一根導管來輸送營養。不過,與特護病房里的其他孩子相比,他已經算是個健康的大塊頭了——他體重4磅(約合1.8公斤),也沒有任何需要做手術的嚴重問題。盡管如此,那段時期還是我們一生當中最緊張、最慌亂的時期。
我們一連幾個小時坐在特護病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保溫箱,聽著連在我小兒子身上的監視器發出的“嗶嗶”聲。另一對夫婦準備帶著他們的孩子離開醫院了,那景象讓我們既充滿希望又滿心絕望,我們多期待自己也能那樣啊!
好在特護病房的醫護人員都非常專業,簡直是百里挑一。通過與他們的交流,我們也慢慢地意識到了自己有多幸運。在普通產房,有時候人們會把奶爸當做多余角色,至少他們的態度會給奶爸造成這種感覺,但在特護病房里,我自己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我和這里的其他奶爸們聊天,發現他們與我的感覺一樣。
根據寶寶的情況不同,特護病房提供的加護服務分為三個等級:
· 重癥監護(即neonatal intensive care,簡稱NICU),針對那些有嚴重健康問題或早產的嬰兒;
· 高度監護(即high dependency,簡稱HD),針對那些病癥不是非常嚴重,但仍需復雜的護理程序的嬰兒;
· 特別護理(即special care,簡稱SC),針對那些早產后沒有出現嚴重問題的嬰兒,或是那些受到重癥監護或高度監護后恢復良好的嬰兒。
有的孩子從重癥監護一步步轉為特別護理,身體逐漸恢復了健康,而有的孩子健康狀況惡化,會從特別護理再轉回重癥監護,真是讓人操碎了心。
大多數特護病房一天24小時都對父母開放。當你離開醫院,在家里時睡時醒地捱過一夜,一大早起來就為孩子的事情頭痛不已時,你可以直接給特護病房打電話,向負責照料你的寶寶的護士問問情況。
別忘了,即便你的寶寶正由最專業的醫護人員照料著,你和你的妻子仍舊是最了解她的人,你們發自本能的意見應該得到尊重。從我的經歷來看,醫護人員還是非常認可我的意見,也會鼓勵我多發表看法,他們把我看成是他們的一員。
即便在特護病房,父母還是可以為孩子做很多事,比如給孩子喂奶——哪怕是通過導管。多數特護病房里都有吸奶器和冷藏柜,因此就算孩子還不會吸吮,她也可以喝到媽媽的奶,從母乳里獲取營養和抵抗力。
如果寶寶的狀況允許,你們還可以為她洗澡、換衣服。如果寶寶實在太小,那這些事情做起來恐怕要費一番工夫,尤其對那些第一次做父母的人來說更是如此。不過特護病房的醫護人員個個都非常專業,而且超級有耐心,他們會教你該怎么做的。
“袋鼠式護理法”無論對孩子還是對父母都很有好處。這種方法一點兒也不復雜,而且人們經過驗證發現它的效果也十分顯著。你只要把你那只穿著紙尿褲的寶寶放進你的襯衫里,讓她緊貼你的皮膚,把她的頭轉過來,讓她的耳朵貼在你心臟的位置上就可以了。這種方法最初是在20世紀80年代哥倫比亞的首都波哥大受到推廣的。由于缺乏有效的醫療手段,人們發明了這種方法,沒想到新生兒的死亡率立刻從70%下降到30%。
不過,在這段難熬的時間里,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顧好你自己,最關鍵的是——照顧好你的妻子。在好不容易生下孩子以后,卻要把她一個人留在醫院里,這恐怕是一個母親所經歷的最痛苦、最違背母性的事情了。盡管你自己也很擔心、很憂慮,但也要先幫她過了這一關。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孩子在特護病房里,那她受到的就是最好的治療和照顧了。
有時候我們會有種奇怪的想法:在不考慮預算的理想情況下,讓孩子在特護病房里接受照顧是人人都希望的。我指的當然不是保溫箱或插到胃里的管子,而是一對一的照顧模式,有專業的醫護人員全天候監護,你知道就算你離開醫院了,孩子也能受到最高規格的照顧。
過來人的經驗:
尼克,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妻子在醫院的那幾天,晚上總是特別孤獨,這和值班護士總是不夠體貼有關系。
我們的第一個孩子是個紅毛小家伙——這是我的問題,我帶有紅頭發的隱性基因。我妻子對此很是不滿,她整天抱怨,直到旁邊那張病床周圍的簾子收起來,我們看到一對年輕的小夫妻和他們的親戚,所有人都是紅頭發。
后來我升級了病房,住進單人間。錢花得真是值得——這里舒服、安靜又放松。唯一打擾我們的只是一兩次來送嬰兒用品的,包括紙尿褲、皮疹霜以及紅牛——聽起來有點嚇人。
一天,有個人走進病房,問我們愿不愿意花10英鎊拍一張全家福。那時我才意識到我們身處怎樣的嬰兒產業鏈中——到處都充滿了商機。
本,兩個孩子的父親: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們的情況有點復雜,所以醫生時刻待命。不過生完以后,我們就轉到了離家不遠的一所醫院。那里更像是一家嬰兒賓館,主要由助產士來照顧產婦和孩子,氣氛很放松,助產士有許多時間陪著我們,教我妻子如何給孩子洗澡、喂奶等,他們甚至一連幾個小時幫我們帶孩子,好讓我妻子能睡個好覺。
等到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就直接去了那家像嬰兒賓館一樣的醫院。那里的助產士們竟然都記得我妻子,這讓她在整個分娩過程中都覺得非常放松。絕對是五星級服務!
斯圖爾特,兩個孩子的父親:別的還好,只是我在凌晨4點鐘被攆出醫院的經歷讓我很不舒服。
當時我妻子剛剛經歷了27個小時的痛苦才生下孩子,把她一個人丟在醫院里讓我很難過,而且我也不能理解他們為什么非要把我攆出來。探視時間從早上8點左右開始,那時候我才回到了醫院,中間這幾個小時讓我待在醫院里又能怎么樣呢?
4.育兒進度報告
你的寶寶
對于你剛出生幾天的小寶寶來說,子宮外的生活一定讓她不知所措。這不難理解,她每天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要用來適應光照、噪音以及一下子寬敞起來的空間,她可以好好舒展一下蜷縮了九個月的手腳了。
現在,小家伙的視線還很模糊,她只能看到45厘米(也就是18英寸)以內的物體,也就是從媽媽的乳房到臉部的距離,因此記得和她保持近距離。
寶寶現階段的“研究課題”是“人臉識別技術”,你會發現她一有機會就盯著你的臉看。寶寶這么做有助于盡快記住你的臉部特征,認清誰才是對她負責的人。
雖然寶寶現階段的食譜還是以母乳或牛奶為主,但她的小味蕾已經能夠分辨出甜味和苦味了,所以這白白的液體是新鮮的還是變質的她完全嘗得出來。
除了鉆研“人臉識別技術”,并且將“乳品品嘗師”的事業蓬勃發展下去以外,她還要每天尿個18次,拉個4~7次,拉的東西各種各樣。要是她能保證每天拉一次也算是正常,如果一整天都沒拉,只是尿,那也不用太過擔心,但超過一天你就該去問問醫生了。在出生后的24小時之內,小寶寶至少應該排過一次尿。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大便應該是濃稠的黑綠色。寶寶第一次排出的糞便叫做胎便,它堅硬而粘膩,把路面砸個坑我想都不成問題。
一旦寶寶開始正常吃奶,你就會在她的尿布發現黃色的、像雞糞一樣的物質了。寶寶每天尿尿的顏色都未必相同,取決于她當天吃了什么。如果她吃媽媽的奶,那就取決于你妻子當天吃了什么。
你的妻子
如果一切順利,寶寶非常健康,那么你的妻子也會放下心來,她自己也將慢慢恢復。那把懸在她頭上九個月之久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于被移走了。
在下一章中我們會講到:為了恢復身體,你的妻子將有一大堆事要做。至于現在,她還完全沉浸在一種復雜的情緒當中,這其中包括生下孩子的成就感、自豪感和濃濃愛意,還交織著分娩后的疲憊以及對接下來如何扮演好媽媽這個角色的憂慮和恐懼。可以告訴你的是:這杯由多重情緒交織混合的“雞尾酒”,你們在后半輩子扮演父母的整個過程中都將或多或少地品嘗它的復雜滋味。
無論病房里環境如何,住院實在不是件高興的事,因此你要盡量讓她過得舒服一點,哪怕只是改善一點點也好。你可以請醫護人員幫忙帶一會兒孩子,好讓她能松口氣。帶點她喜歡的食物來病房,不管是什么,她都會很感激你的。
生完孩子之后一兩天,你妻子可能會便秘——好像還嫌疼得不夠似的,不過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因為在懷孕期間,她體內的孕激素水平很高,再加上分娩時,她的消化系統幾乎完全停滯——畢竟所有的能量都要優先供給眼前最緊要的事,所以她要過幾天才能恢復正常。
如果她對分娩后第一次“上大號”心里有諸多顧慮,請你盡量安撫她,讓她看看雜志,轉移一下注意力。她已經很不容易了,沒必要再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如果她真的便秘了,那就服一些比較溫和的瀉藥吧。
歡迎進入你人生當中的新紀元!
你自己
從寶寶剛出生到你帶著妻子和寶寶出院回家,這中間的幾天真是不可思議。
我的大兒子剛出世時,我高興得歡蹦亂跳,簡直像喜劇演員諾曼·威斯頓一樣。我得意洋洋地“飄”進花店,為我妻子買了一大束花,還不忘給看店的女士大講特講我兒子多么好看,我對這小家伙的媽媽是多么崇敬,就好像我是史上第一個光顧她花店的奶爸似的。(我沒想到的是,那束花后來擺在了護士的辦公桌上。出于衛生原因,病房里禁止擺放鮮花。)
那是你的真實感受——是的,你也知道,就在你斟酌該買康乃馨還是紅玫瑰的那一眨眼工夫,世界上又有20個嬰兒出生了,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你還是覺得既興奮又驕傲,覺得自己是最獨一無二的奶爸。干嗎不這么想呢?
你就是獨一無二。
給她喂奶吧,享受撫養她的每分每秒吧!當你有了第二個孩子時,雖然你還是會興奮不已,因為家里又有了一個需要你照顧和關心的小家伙,但你的感覺永遠不會和有第一個孩子時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