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性。當言善耶。乃至廣說。答曰。凡夫性。當言無記。所以者何。善法由善方便得。亦由余善法得。由方便者。是方便善根。由此善根。亦令余善未來世修。如見道邊等智盡智邊所得三界善根。問曰。此中何故不說生得善耶。答曰。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余。乃至廣說。復有說者。若勝好善。此中則說。彼是下劣。是故不說。復有說者。方便得善說。方便善根。由他得善。說離欲得善。復有說者。方便生善。說達分勝進分善根。由他得善。說住分退分善根。復有說者。此文應如是說。善法若方便得。若得方便者。是方便得。得者是生得。復有說者。得善法若方便。若離欲若得若退。復有說者。方便得者。是方便生。若得者善根斷還生時得善根是也。無有作方便求為凡夫。所以者何。無有本非凡夫者。此是下賤法故。無有求者。若凡夫性是善則有大過。斷善根時。永滅善法。不成就得。是時應非凡夫。若極惡下賤。非凡夫者。是事不然。欲令無如是過故。凡夫性不當言善。何故非不善耶。答曰。凡夫離欲界欲。不成就不善法。離欲界則非凡夫。以如是說。則止凡夫性。是不善者意。若凡夫性。是不善者。凡夫人離欲界欲者。則不應還生欲界。然還生欲界。是故凡夫性不得言不善。
凡夫性當言欲界系耶。乃至廣說。答曰。凡夫性。或欲界系。或色無色界系。問曰。凡夫性何故不當言定欲界系耶。答曰。欲界沒生無色界。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不說欲界沒生色界中耶。答曰。欲界沒生色界中。雖舍欲界法而不悉舍。生無色界悉舍。所以者何。生色界中猶成就欲界法。謂欲界變化心。生無色界。不成就欲界法。以是事故。不當言定欲界系。何故不當言定色界系。答曰。色界沒生無色界中。悉不成就色界系法。問曰。色界沒生欲界中。亦舍色界法。此中何以不說耶。答曰。雖舍色界法而不悉舍。生無色界悉舍。是故說色界沒生無色界。乃至廣說。若當定是色界系者。阿私陀阿羅荼郁陀迦等。則不應還生。復次所以不說色界沒生欲界者。色界沒生欲界中。成就色界法。生無色界。悉不成就色界法。是以不說。何故凡夫性。不當言定無色界系。答曰。得正決定時。乃至廣說。法應如是。若成就彼地凡夫性。先見彼地苦。然圣道生為凡夫性。作對治故。若圣道生。先見無色界凡夫苦者。凡夫性當言定無色界系。但不爾。問曰。若以圣道初生者。凡夫性當言定欲界系。答曰。不應以此設難。彼說不當言定欲界系者。先已說故。
凡夫性當言見道斷耶。乃至廣說。答曰。凡夫性當言修道斷。不當言見道斷。所以者何。見道所斷法悉染污。凡夫性非染污。若是見道斷者則是染污。然凡夫性非染污。其事云何。若是見道。如世第一法滅。乃至廣說。染污法要斷得不成就。隨斷幾種染污法。得不成就彼種。乃至廣說。是時未斷一種染污法。而不成就凡夫性。若凡夫性是染污法者。行者亦是凡夫。亦是圣人。所以者何。住苦法忍時。成就五種染污法。是時亦是具縛。亦是圣人。問曰無有成就色無色界凡夫性者。何以言是時三界凡夫得不成就耶。答曰。或有說者。此文應如是說。三界中凡夫。得不成就。而不說者有何意耶。答曰。欲令三數滿故作如是說。成就欲界凡夫性。不成就色無色界凡夫性。若不成就欲界凡夫性。是人不名成就三界凡夫性。是故欲令三數滿故作如是說。復有說者。斷其可生處故作如是說。彼有更生之處。令悉斷之。令彼法不復得生。復有說者。欲令不成就法復不成就故。云何不成就法復不成就耶。答曰。欲令極遠故。復有說者。三界凡夫性。得非數滅故說三界。
凡夫性是何等法耶。答曰。三界不染污心不相應行。問曰。何故復作此論。答曰。為止說凡夫性定欲界系是染污是見道斷是相應法者意故。而作此論。說三界則止定在欲界。不染污則止染污。修道斷則止見道斷。不相應則止是相應法者意。問曰。凡夫性體性是何。答曰。如此經說。不得圣道。乃至廣說。此中說凡夫性是不成就不隱沒無記心不相應行行陰所攝。問曰。凡夫性。非行陰所攝。所以者何。心不相應行法中。不說此法故。答曰。亦說在如是等諸法名心不相應行中。此是凡夫性體性。乃至廣說。
已說體性。所以今當說。凡夫性是何義。阿毗曇人說曰。凡夫分凡夫性。凡夫身凡夫體。是凡夫性義。尊者瞿沙說曰。與凡夫相似義是凡夫性義。如牛似牛故名牛性。余禽獸等亦如是。尊者和須蜜說曰。多處受身義是凡夫性義。異界生義是凡夫性義。趣異趣義是凡夫性義。更諸生義是凡夫性義。受諸生義是凡夫性義。信異師義是凡夫性義。行異類義是凡夫性義。造異業義是凡夫性義。尊者佛陀提婆說曰。受異界異趣異生增長生死義是凡夫性義。行異類義是凡夫性義。
問曰。何故名凡夫耶。尊者和須蜜說曰。受異生異界異生處造異業行異煩惱信異師行異類等諸法故名凡夫。尊者佛陀提婆說曰。異于圣法故名凡夫。問曰。何故說凡夫法耶。答曰。此法是凡夫所有故名凡夫法。猶如圣人所有法名圣法。復次凡夫等得此法。成就在身中。是故名凡夫法。復次凡夫為此法所覆所蔽所纏故。名凡夫法。復有說者。凡夫人。作此法。行此法。隨逐此法。故名凡夫。尊者佛陀提婆說曰。此法是凡夫人法。生增長凡夫性故。名凡夫法。問曰。凡夫法。凡夫性。有何差別。答曰。因是凡夫性。果是凡夫法。如因果作已作。廣說亦如是。復次無記是凡夫性。善不善無記是凡夫法。無報是凡夫性。有報無報。是凡夫法。如有報無報生一果二果。無慚無愧相應。無慚無愧不相應。說亦如是。復次凡夫性攝一陰少分。凡夫法攝五陰。復次凡夫性是不相應。凡夫法是相應不相應。如相應不相應。有依無依等。說亦如是。復次凡夫性是不染污。凡夫法是染污不染污。尊者佛陀提婆說曰。異趣所行。是凡夫性。異趣所得陰界入法。是凡夫法。如牛羊禽獸所行是牛羊禽獸性牛羊禽獸所得法是牛羊禽獸法。如是等相。是名差別。